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丹红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痛风性肾病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痛风是一组异质性疾病,遗传性和/或获得性引起的尿酸排泄减少和/或嘌呤代谢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痛风性肾病.痛风性肾病(GN),即痛风.  相似文献   

2.
正尿酸是黄嘌呤氧化酶催化黄嘌呤与次黄嘌呤发生氧化作用生成的,当血清尿酸水平高于420μmol/L时即可定义为高尿酸血症,此时尿酸可析出结晶,并可在组织内沉积,引起组织学改变,导致痛风、痛风性关节炎、痛风肾病[1]。高尿酸血症并不完全发展为痛风,当高尿酸血症患者出现尿酸盐结晶沉积、关节炎、肾病、肾结石等症状时,才能诊断为痛风。由此可见黄嘌呤氧化酶代谢异常是高尿酸血症出现痛风症状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刘维 《中医杂志》2023,(1):98-106
<正>痛风(gout)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导致机体血尿酸水平(uric acid,UA)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单钠尿酸盐(monosodium urate,MSU)析出、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是临床常见的代谢性风湿病[1],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尿酸血症是由于血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而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正常成年人血清尿酸水平波动范围较窄,国内男性为(261·8±59·5)μmol/L,女性(202·3±53·4)μmol/L,一般男性高于420μmol/L(7mg/dl),女性高于350μmol/L(6mg/dl)即为高尿酸血症。痛风作为高尿酸血症的主要临床病症,其发病具有典型的临床特征。痛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性单关节剧痛伴有红、肿、热症状。由于发病急骤、疼痛剧烈,患者难于忍受,因而如何尽快缓解患者痛苦、控制疾病发展,成为急性发作期痛风首要解决的问题。笔者临床观察发现痛风急性发作多为痰…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于该院就诊的高尿酸血症共40例和痛风患者共40例,另外选取40名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对3组患者血清进行科学的测定。结果痛风组的Hs-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尿酸血症组相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痛风组的HOMlA-IR、总胆固醇、尿酸水平以及三酰甘油与高尿酸血症组相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却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尿酸血症组的三酰甘油水平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风组患者中的Hs-CRP水平相对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当作是痛风临床症状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痛风疏微丸对黄嘌呤导致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及抗炎解热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大鼠灌胃痛风疏微丸1周后,以黄嘌呤1.0g.kg-1,腹腔注射致高尿酸血症模型,30min后取血,观察药物对血尿酸的影响;以蛋清致大鼠足肿胀法和干酵母致发热法,分别观察痛风疏微丸的抗炎、解热作用。结果:痛风疏微丸可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的血尿酸含量(P<0.05,P<0.01),对蛋清致大鼠足肿胀及干酵母致大鼠发热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P<0.01)。结论:痛风疏微丸通过降低血尿酸含量,有效控制了痛风的病程发展,并具有显著的抗炎解热作用。  相似文献   

7.
周宝宽 《陕西中医》2011,32(12):1680-1682
<正>痛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导致的一组异质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间质性肾炎、尿酸性尿路结石等。国外报道,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2.0%~13.2%,痛风的患病率为1.3%~3.7%,近年来随经济发展及生活方式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自拟痛风方及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的可行性。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时间在2017年12月-2018年8月之间,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将128例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包括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4例),分别行常规治疗;自拟痛风方及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对比其两组临床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临床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13%,与对照组相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拟痛风方及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的可行性较高,且具有极高安全性,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痛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紊乱,是由关节和软组织中尿酸单钠(MSU)晶体的沉积引起,高尿酸血症是其发生发展的先决条件[1]。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已成为现阶段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截至本世纪第一个十年我国高尿酸血症人数已达1.2亿,其中痛风患者超过1 700万人,且正以每年9.7%的年增长率迅速增长[2]。由此防治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生、发展成为社会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长期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生成增多和(或)排泄减少,血液中尿酸浓度高出正常范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临床可表现为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也可因尿酸盐沉积引起相应组织的病变,如尿石症、痛风性关节炎、尿酸性肾病、痛风等[1]。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存在密切的相关性[2]。车树强教授致力于中医肾病临床研究,治疗高尿酸血症及长期高尿酸血症导致的痛  相似文献   

11.
正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最重要的生化基础。对于痛风缓解期应予以有效的降尿酸治疗,并长期维持血尿酸在其饱和度以下(约6mg/dl以下),从而诱导尿酸盐结晶溶解甚至消退,由此控制疾病的发作和进展。因此,如何寻找有效安全的降尿酸方法,并且改善身体的代谢状况,是临床上值得探讨的课题。笔者近年来自拟中药降尿酸方联合非布司他治疗痛风缓解期高尿酸血症患者44例,并与单纯非布司他治疗44例对照,现报道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重点了解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病例中施予非布司他疗法的必要性。方法抽取95例患有痛风而于2015年3月—2016年8月间进入该院的患者,均并发高尿酸血症,且依据两种不同用药疗法分组:46例甲组病例均施予别嘌呤醇疗法,49例乙组则施予非布司他疗法,给予两组病例用药疗效、血尿酸值及其不良症状分别统计。结果给予甲组与乙组病例分别实施不同疗法后,46例甲组病例总有效率76.09%(35/46),49例乙组是93.88%(46/49),(P0.05);甲组内有4例(8.70%)出现不良症状,而乙组有3例(6.12%),(P0.05),且乙组病例病例血尿酸值则优于甲组(P0.05)。结论对于并发高尿酸血症的痛风病例,予以用药非布司他表现出有效性强、安全性高等优势,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泽苓痛风饮对小鼠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以次黄嘌呤和烟酸制备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采用泽苓痛风饮(高、中、低剂量)进行治疗,以血府逐瘀汤作为对照,并对血尿酸(UA)、肌酐(Cr)、尿索氮(BUN)指标检测.结果:①模型对照组小鼠血尿酸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泽苓痛风饮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其中尤以泽苓痛风饮中剂量组下降最为明显,血府逐瘀汤组小鼠血尿酸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②模型对照组小鼠肌酐、尿素氮较空白组明显增高(P<0.01),泽苓痛风饮高、中、低剂量组、血府逐瘀汤组肌酐、尿素氮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其中泽苓痛风饮中剂量组肌酐下降最为明显(P<0.01).结论:泽苓痛风饮具有显著降低次黄嘌呤和烟酸致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的作用,可减少痛风的发生发展.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肾的排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4.
痛风(gout)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和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并可发生尿酸盐肾病  相似文献   

15.
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导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特征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  相似文献   

16.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全身性疾病。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是其临床特征。反复发作易产生痛风结石,可导致关节畸形,并发肾结石。久延不愈,则影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HUA)或痛风的临床特点。方法:本文主要采取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8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患者进行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身体质量指数(BMI)、尿酸(UA)、肌酐(Cr)测定,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80例患者FPG平均值为(8.37±3.32)mmol/L、Hb A1c平均值为(7.42±1.94)%、TC平均值为(4.77±1.52)mmol/L、TG平均值为(2.36±1.81)mmol/L、UA平均值为(495.42±69.37)μmol/L、Cr平均值为(486.39±72.84)μmol/L,BMI平均值为(25.43±3.21)kg/m~2。测定结果显示高脂血症患者35例(43.75%),高甘油三酯患者23例(28.75%),糖尿病患者22例(27.50%),超重的患者22例(27.50%),肥胖的患者17例(21.25%)。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患者也常合并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糖尿病。  相似文献   

18.
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异质性疾病,特点是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形成,重者导致关节活动障碍和畸形、肾尿酸结石和痛风性肾实质病变。高尿酸血症是其病变发展中的一个阶段。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两种类型。血尿酸及正常范围尿酸为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人体内的尿酸有两个来源,内源性尿酸由细胞代谢的核酸和其他嘌呤类化合物而来,外源性尿酸由食物中的嘌呤经酶分解而生成。肾脏排泄尿酸减少,也可使血尿酸增高。一般认为血尿酸超过420mol/L,即达到饱和,但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19.
痛风病释疑     
如海 《养生月刊》2015,36(2):170
高尿酸就是痛风病吗?痛风是血尿酸过高引起的疾病,每天尿酸生产量和排泄量是维持一定平衡的,如果生产过剩或排泄不良,就会使尿酸堆积在体内,造成血中尿酸过高(即高尿酸血症).只有出现痛风关节炎的发作,才可称之为痛风,而从未有过关节炎发作者,称为高尿酸血症,只要注意饮食或找出原因矫正,尿酸值可能会回复正常,通常不需要药物治疗,而痛风则是一种疾病状态,如果不治疗通常会有痛风石出现,甚至导致关节畸形,晚期可致肾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20.
痛风排毒汤治疗原发性痛风性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9月至2008年1月,笔者运用痛风排毒汤治疗原发性痛风性肾病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1997年版<中药新药治疗痛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并参照美国风湿病协会1997年诊断标准,选择(1)具有原发性高尿酸血症(>416 μmol/L),并除外其他肾脏病,血液病,肿瘤放疗、化疗或噻嗪类利尿剂等所致的继发性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