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年期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青年期女性乳腺癌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并分析这些因素对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4~2000年间81例青年期女性乳腺癌。分析肿瘤大小、腋淋巴结情况、TNM分期与生存率的关系,并随机抽取同期非青年期女性乳腺癌90例作为对照。结果 青年期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占同期乳腺癌人群的11.7%,五年总生存率56.9%,而对照组为77.8%(P〈0.05)。肿瘤〉3cm,五年生存率47.9%;肿瘤≤3cm,五年生存率75.0%(P〈0.05)。腋淋巴结转移数量≥4枚,5年内死亡率高达70.4%。Ⅱb期以早的病人五年生存率68.6%,Ⅲa期以后的病人五年生存率28.6%。病理类型以单纯癌多见,浸润性导管癌次之。结论 青年期乳腺癌与非青年期女性乳腺癌相比显示出更强的侵袭性且预后不佳。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数量与生存率负相关。Ⅱb期以早病人显示预后明显优于Ⅲa期以后病人。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行后程调强适形放疗的价值。方法46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25例采用6MV—X射线常规放疗,T型野Dt36Gy/18次后改为斜野照射避脊髓至Dt56~60Gy/28~30次,21例采用先常规放疗,T型野Dt30Gy/15次后改为调强适形IMRT放疗,总Dt达66~70Gy/33~35次。结果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行后程IMRT治疗组和常规放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和72%,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后程IMRT组症状改善更理想。放射性肺部症状发生率,后程IMRT治疗和常规放疗分别为67%和72%,结果无差异(P〉0.05)。1年、2年、3年生存率后程IMRT治疗和常规放疗分别为69.4%、35.3%、13.2%和50.1%、20.1%、10.3%,远期生存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行后程IMRT能明显提高对病灶的局部控制率,且放疗副作用无明履增高,患者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对淋巴结阳性的进展期胃癌行D1-2根治术后采用同步放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3例D1_2根治术后的淋巴结阳性的Ⅱ·Ⅳ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同步治疗组,含5-FU类方案化疗联合同步放疗,DT46Gy/25次/35~37d;B组为单纯化疗组。结果A组2、3年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11.11%VS40%,x2=4.341,P〈0.05;22.23%VS60%,x2=6.056,P〈0.05),而2、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B组(77.78%V848%,f=3.882,P〈0.05;72.2%VS40%,x2=4.836,P〈0.05)。A、B两组的1年生存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毒副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是进展期胃癌D1-2根治术后较为理想的辅助治疗模式,对淋巴结转移的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唾液酸化Lewisx(sLeX)抗原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状况及其与肿瘤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MW-LSAB法检测120例乳腺癌、71例转移淋巴结和30例远离癌组织的正常乳腺组织上皮细胞MMP-9和sLeX表达状况。结果MMP-9和sLeX在正常乳腺上皮细胞中阳性率分别为33.3%(10/30)和20.0%(6/30),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75.8%(91/120)和86.7%(104/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sLeX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P〈0.05),而MMP-9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9高表达有利于肿瘤浸润,sLeX高表达有利于肿瘤转移。联合检测MMP-9和sLeX,对预测乳腺癌侵袭、转移及评估患者预后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术前放疗、化疗和放化疗与单纯宫颈癌根治术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前放疗、化疗和联合放化疗治疗Ⅰb2-Ⅱb期宫颈癌的效果。方法本院106例宫颈活检病理确诊为子宫颈癌的患者,FIGO分期为Ⅰb2-Ⅱb期,且入该院前没接受过治疗。分为NACT组,术前放疗组,NACT和术前放疗联合组,单纯手术组,观察各组淋巴结转移率,生存率等。结果术前化疗组,术前化疗组,放化疗组的2年生存率分别为88.89%,88.46%,92%,与单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化疗组,术前化疗组,放化疗组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4、81%,15.38%,16%,与单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放疗,术前化疗,术前放化疗联合三种方案对治疗宫颈癌是有效的,能明显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和转移,而三种方案在对生存率等的影响方面是相近的。  相似文献   

6.
张洋  王巍  张宁 《中国医师杂志》2005,7(12):1702-1702
目的探讨骨转移癌放射治疗的疗效及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择156例骨转移癌采用放疗治疗转移病灶,并行骨扫描(ECT)检查,设对照组53例,予药物治疗。结果156例放疗组患者中,疼痛显著减轻者82.5%,总有效率96.8%,经ECT检查影像示有效52.6%,3年生存率为39.1%。对照组止痛总有效67.9%,影像示有效19.2%,3年生存率为18.9%(10/5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疗效显著,并可改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53基因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食管黏膜中P53基因蛋白表达,分析其与食管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情况的关系。结果P53基因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高分化组61.5%;中分化组96、2%;低分化组100%,高分化组与中、低分化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临床分期Ⅰ期83.3%;Ⅱ期94.5%;Ⅲ期84.2%,3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97.2%;无淋巴结转移组44.4%,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53基因蛋白的表达随食管癌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高,且可能在淋巴结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预后及诊断早期癌、浅表癌的重要分子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乳腺癌疗效和预后的各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33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生存率。并进行单因索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全组病例1,2,3,5,8年生存率分别为95.71%、82.83%、61.37%、37.34%、6.90%。单因素分析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数、原发肿瘤大小与生存成负相关(P〈0.001);TNM晚期及复发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明显缩短(P〈0.0001);术后辅助化疗方案、病理类型、综合治疗方式与生存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治疗方式、术后辅助性化疗方案和复发具有独立预后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的远期生存及复发与原发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病理类型、术后辅助性化疗方案及个体化综合治疗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垂体肿瘤转化基因(FTTG)的表达及其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TYG和bFGF在48例食管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用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以计数MVD。结果48例食管癌组织中PTTG和bF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8%(33/48)和70.8%(34/48),显著高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8.3%和12.5%,P〈0.05),PTTG,bFGF的表达和MVD值与有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1,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瘤体大小和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PTTG和bFGF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PTTG和bFGF蛋白在食管癌中具有高表达,二者可能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在食管癌的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PTFG可能通过激活bFGF蛋白表达促进新生血管生成而促使食管癌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晚期上颌窦癌单纯放疗和术后放疗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 单纯放疗组(R组)49例,术后放疗组(S+R组165例。结果 2组3、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多因素分析显示分期、放射剂量、治疗方式是上颌窦癌的预后因素。结论 S+R组3、5年生存率均高于R组3、5年生存率。分期、放射剂量、治疗方式是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早期胃癌个体化手术的淋巴结廓清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按日本胃癌治疗规范进行手术的101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6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均为下部癌,总的转移率为15.8%,第1站(N1)及第2站(N2)分别为10.9%及4.9%。淋巴结转移主要与肿瘤浸润深度、病灶大小、病理类型有关。黏膜下癌淋巴结转移率为27.9%,明显高于黏膜癌(6.9%,P〈0.05)。微小胃癌未见淋巴结转移,小胃癌淋巴结转移率为5.0%,随着肿瘤最大径的增加,1.1~2.0cm及〉2.0cm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增至14.8%及27.5%(P〈0.05)。高分化早期胃癌未见淋巴结转移;中分化及低分化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7.2%及19.6%。在有淋巴结转移病例中,N1受累频率最高的是第3组淋巴结,受累频率为50.0%,其次为第6,4组及第5组淋巴结,分别为37.5%、31.3%及12.5%;在N2中,第7,8a组及第9组的受累频率依次递减为25.0%、12.5%及6.3%。黏膜癌仅累及N1淋巴结,而黏膜下癌转移至N2的频率明显增高;微小癌无淋巴结受累,小胃癌仅累及到N1淋巴结;而最大径在1.1cm以上的病例,累及N2淋巴结的几率明显增加;高分化早期胃癌未见淋巴结转移,随着分化程度的恶化,N2淋巴结受累的频率亦显著增加。结论早期胃癌的个体化手术治疗,在淋巴结廓清效果上和标准D2根治术是一致的。因此。个体化术式的选择达到了根治、低侵袭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方案治疗术后腹膜后恶性淋巴结转移癌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8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发生腹膜后恶性淋巴结转移癌的患者,分为对照组(FOLFOX4方案单纯化疗)和观察组(三维适形放疗同步FOLFOX4方案),比较两组肿瘤控制率、KP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远期生存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肿瘤控制率为8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1%,观察组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累积生存率和平均生存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同步FOLFOX4方案治疗术后腹膜后恶性淋巴结转移癌效果确切,有利于肿瘤的控制,近远期疗效均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在化疗后残留或无效的腹腔淋巴结转移癌的疗效。方法分析2003年5月~2006年4月采用(3-DCRT)技术治疗化疗后残留或无效的腹腔淋巴结转移癌患者32例,接剂量-时间-分割方式:2—6Gy/次,2—5次/周,8~25次,总剂量40~52Gy/8~25次。结果31例患者顺利完成了治疗,一例患者完成40Gy/20次/4周,有效率(CR+PR)81.3%(26/32),近期疗效与化疗后肿瘤大小有关,病灶越大,肿瘤负荷越大,疗效越差,化疗后病灶残留者疗效明显,化疗后无效及进展的疗效差(χ2=19.75P〈0.001)。联合中药岩舒(复方苦参)可缓解疼痛,症状缓解率为95%(19/20)(χ2=4.55P〈0.05),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50%、18.75%。结论3-DCRT对化疗后残留或无效的腹腔淋巴结转移癌有肯定的疗效,联合中药岩舒(复方苦参)可缓解疼痛,但1年、2年生存率低,特别是对肿瘤范围大的患者,应该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各种综合治疗、同期放化疗、基因靶向治疗的应用,有待于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4.
回生口服液合并放射治疗食管癌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涛 《泰山卫生》2002,26(4):4-5
目的:观察回生口服液合并放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1996年10月至1998年1月对280例食管癌患者进行回生口服液加放疗随机分组疗效观察。两组照射剂量,方法,分割因素相同,DT65-70DY/6-7周完成全疗程,综合组放疗开始服用回生口服液,每日2次,每次10ml,连续服用放疗结束后3个月以上,结果:1、3、5年生存率:综合组为68.6%,37.9%,15.7%,对照组为55.7%,19.3%,1、3年差异显著(P<0.05),局部未控复发,颈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综合组分别为52.1%,11.4%,5.7%,对照组分别为70%,25.7%,13.6%,差异显著(P<0.05),白细胞下降率;综合组9.3%(13/140),对照组32.1%(45/140),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回生口服液具有提高免疫力的功能,对放疗具有增敏作用,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AE1/AE3免疫组化标记检测胃癌根治标本中淋巴结内微小转移癌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4例胃癌根治切除后阴性的淋巴结及胃周软组织的石蜡包埋组织用S-P法进行AE1/AE3染色标记。结果64例118枚淋巴结中,根据HE染色阴性再经AE1/AE3标记发现,8例患者13枚淋巴结发现微转移病灶,病例总阳性率12.5%(8/64),淋巴结总阳性率11.02%(13/118)。微转移与浸润深度有关,深层组织的微转移阳性率高于浅层(P〈0.05),弥漫型胃癌微转移率(62.50%)明显高于肠型胃癌(5.36%),两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胃癌周围阴性淋巴结中存在微转移灶,AE1/AE3染色标记检测微转移淋巴结可能对准确地确定临床分期、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积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转移的放射治疗(放疗)的效果。方法对161例食管癌根治术后4—42个月发生局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80例行单纯放疗(单放组),另一组81例行放疗同步应用DFL(顺铂+5-氟脲嘧啶+亚叶酸钙)方案化疗(综合组)。放疗采用^60Coγ射线常规照射Dr50—70Gy,化疗与放疗同步,每3周为1个化疗周期,共化疗2—3个周期,放疗剂量同单放组,两组均随访满3年。结果单放组和综合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个月和16个月;局部控制率分别为28.2%和5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P〈0.001):两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0.0%、16.3%、5.0%和60.5%、37.0%、2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放疗是食管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和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法,放疗结合化疗对患者有益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单纯放疗和放疗联合化疗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将89例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A组)45例,放疗同期应用化疗(化疗方案:顺铂20mg/a,静脉滴注,第1~5天;氟脲嘧啶500mg/a,静脉滴注,第1~5天;亚叶酸钙0.2g/a,静脉滴注,第1~5天);对照组(B组)44例,单纯放疗。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完全缓解率、颈淋巴结残留率分别为82.22%、75.00%和11.54%、26.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53.33%、47.73%和26.67%、20.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作用差异有统汁学意义,研究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比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结论 放疗联合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提高不能完全肯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宫颈癌治疗前后核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的分析,探讨术前介入治疗对ⅠB~ⅡB期宫颈癌患者的近期与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00年1月至2003年11月收治的68例ⅠB~ⅡB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术前介入治疗(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联合手术治疗,对照组35例,单纯手术治疗。治疗前后均行MRI检查,观察MRI图像上治疗前后肿瘤大小及信号变化,比较两组术后的生存率。结果MRI示观察组介入治疗总有效率为87.88%(29/33);26例(78.79%)T2WI信号消失;25例(75.76%)T1WI增强扫描肿瘤不强化或轻微强化;11例(33.33%)盆腔内淋巴结肿大。对照组与观察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82.86%(29/35)和84.85%(2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51.43%(18/35)和75.76%(2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介入治疗能为ⅠB~ⅡB期宫颈癌患者进行根治手术创造条件,降低术后复发率,改善预后,是一种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MRI对宫颈癌介入治疗疗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文对100例中晚期鼻咽癌作放疗加化疗综合治疗疗效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100例Ⅲ、Ⅳa期鼻咽癌(92分期)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50例和放疗加化疗综合治疗组50例,放疗均采用常规放疗:鼻咽原发癌灶DT68~75Gy;颈部预防照射DT50Gy,转移灶DT65~80Gy。放疗加化疗综合治疗组加顺铂(DDP)及氟脲嘧啶(5-FU)化疗4疗程:第一疗程在放疗第1周,第二疗程在放疗第4周,第三、四疗程在放疗结束后1-2月内完成。结果一、三、五年生存率:放疗加化疗组为88.0%、72.0%、42.0%,单纯放疗组为80.0%、50.2%、32.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一、三、五年局部控制率:放疗加化疗组为80.0%、68.0、40.0%,单纯放疗组为70.0%、38.0%、2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放疗加化疗组的远处转移率(22.0%)较单纯放疗组(56.0%)低,出现远处转移的平均时间放疗加化疗组为19.9个月,单纯放疗组为7.1个月,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放疗加顺铂(DDP)及氟脲嘧啶(5-FU)化疗综合治疗中晚期鼻咽癌可以提高生存率、局控率、降低远处转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胃癌D2式清除术对比D3式清除术在预后、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方面的优劣。方法总结病理报告证实为胃癌的221例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09例胃癌患者进行D2式淋巴结清扫术,实验组:112例胃癌患者进行D3式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确诊分期,对比2组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本组患者不同分期的5年生存率实验组:对照组分别为I期82.7%(24/29):90.0%(27/30)(P=0.436)、Ⅱ期:78.6%(33/42):87.1%(34/39)(P=0.306)、Ⅲa期:76.9%(10/13):70%(7/10例)(P=0.739)、Ⅲb期:75%(12/16):40%(6/15)(P=0.048)、Ⅳ期:8.3%(1/12):20.0%(3/15)(P=0.762);本实试验组:对照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5.7%(40/112):27.5%(30/109)P=0.191〉0.05,其中D3、D2的手术死亡率均为0。结论胃癌的D3式广泛性淋巴结清除术是安全的,能够显著地改善Ⅲb期胃癌患者的预后,术后总并发症与D2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