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早期复极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电图正常变异.在健康人占1%~6.1%,多见于男性.一般认为其本身无重要意义,但在心电图和临床上有时可误诊为急性心包炎,变异型心绞痛,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2.
王宗兰 《安徽医学》1990,11(1):25-26
<正> 正常人的心电图可出现酷似心脏病引起的ST段抬高,这种过早复极现象常由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国内报道不多,我科自1981年5月至1989年3月,共收治正常人的早期复极综合征26例,均为良性经过,现将资料完整的15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5例中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为26~32岁。二、症状:15例次均有胸闷、心悸、心前  相似文献   

3.
郭志刚  彭健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2,22(11):1033-1033,1036
目的: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ERS)与ST段抬高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对5例ERS病人进行临床观察并随访。结果:5例患者均有胸闷胸痛病史,并伴有胸前导联ST段抬高。结果:早期复极综合征易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ST段抬高性疾病,密切观察心电图,并结合超声心动图,肌钙蛋白I,病史等资料可予鉴别。  相似文献   

4.
陈天佳 《浙江医学》2002,24(7):434-435
早期复极综合征是一种以ST-T改变为主的正常变异的心电图表现。近年来 ,随着心电图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 ,早期复极综合征的检出率得到提高 ,但由于其心电图表现与某些器质性心脏病相类似 ,极易引起误诊。因此 ,对该症的了解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现将我院1995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的32例患者的早期复极综合征心电图表现分析如下。1.1一般资料患者共32例 ,其中男性28例 ,女性4例。年龄19~57岁 ,平均46岁。其中有症状者9例 ,包括心悸、胸闷、心前区隐痛等 ,口服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均无效。1.2方法…  相似文献   

5.
早期复极综合征(EarlyRepolarizationSyndromeERS)是一种较常见的心电图变异。多见于中青年人,发生率占健康人的2.5%~9.1%〔1〕。其心电图特征为1ST段J点抬高0.1~0.4mv,2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下型(即凹面向上),3R波降支有时伴有切迹或粗钝,又称J波,4在ST段抬高的导联中,T波增高或倒置,5不同时间描记心电图,ST段抬高程度时有轻微变化,但运动后ST段可降至等电位线。ERS患者常有颇多兼症,如胸痛、胸闷、心悸及心律失常等。因此,常给临床诊断带来窘扰或导致误诊,尤其出现明显胸痛症状的病例,更易使人难以澄清。本文就ERS出现的胸痛,结…  相似文献   

6.
白黎明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2):2929-2930
目的:分析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和鉴别方法。方法:对57例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及临床资料分析。结果:ST段抬高及T波高耸以胸导多于肢导,V2~V5导联最明显,大多数伴J波,运动后可使ST段暂时恢复等电位线。结论:早期复极综合征是一种正常变异心电图改变,男性多于女性,青壮年多于中年以上人群,中度体力劳动者多于轻度体力劳动者。早期复极ST段抬高与病理性ST—T改变的鉴别诊断需结合临床病史及心电图动态观察,注意与急性心肌梗死、变异性心绞痛、急性心包炎鉴别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对早期复极综合征(ERS)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7例有胸闷、心悸、头晕、心前区不适等症状的、平静心电图正常的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的监测.结果 13例患者能较好地反映出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结论 24h动态心电图对旱期复极综合征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对早期复极综合征(ER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7例有胸闷、心悸、头晕、心前区不适等症状的、平静心电图正常的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的监测。结果13例患者能较好地反映出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结论24h动态心电图对早期复极综合征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早期复极综合征(ERs)的心电图变化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56例ERS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诊断指标进行归纳。结果:所有患者心电图均有ST段凹面向上抬高,T波高耸并伴有J波,ST—T改变较恒定,运动可使ST段暂时降至基线。结论:ERS是一种常见心电图正常变异,多见于青壮年及劳动强度较高男性。本身虽无病理意义,但临床上患者大多以胸痛为首发症状就诊,容易造成误诊误治,故应注意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T段应同T—P段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但可以有一定程度的升高或降低。原因是QRS环综合向量的终点没有回到起始点,而形成ST向量。测量ST段偏移程度是以T—P段作为标准。如心率快不能正确辨认T—P段的确切位置,则以PR段作为对照基线。如PR段由于心房复极波明显而倾斜,可用两个QRS波的起点联线作为基线来测量。ST段抬高可以有多种因素引起,一定要结合不同的临床情况来判定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动态心电图对早期复极综合征的检出率和诊断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76例动态心电图检查,严格按诊断要求筛选早期复极综合征。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72例(3.47%)男性70例,女性2例,年龄19-70岁。结论动态心电图对早期复极综合征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以青壮年多见,多无器质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12.
①目的 分析早期复极综合征(ERS)的心电图变化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及鉴别诊断.②方法 对60例ERS的心电图上ST段变化特点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③结果 ERS的ST段凹面向上抬高及高耸T波改变的心电图特征以V2~V5导联最为明显(85.0%),大多伴有J波(88.3%),ST-T改变较恒定,运动试验可使ST段暂时回落至基线.④结论 ERS是一种常见的以ST段抬高为主的心电图变异,由于其在临床上常以胸痛为首发症状,故需与超急性期心肌梗死、变异型心绞痛、急性心包炎等出现病理性ST段改变的疾病相鉴别;对于高危ERS患者,仍应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临床意义及相关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58例确诊为早期复极综合征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均可见J点及J点后ST段抬高,高大直立的T波。运动平板试验ST段回降至等电位线,J波消失,高耸T波下降。结论:早期复极综合征是一种正常心电图变异,本身无需特殊处理治疗;早期复极综合征最重要的临床意义在于与类似心电图表现的疾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34例早期复极综合征,心电图中ST段抬高限于胸前导联,大部分病例有明确的J点,T波多高耸对称。82.3%的病例于运动后即刻使抬高的ST段回到等电位线,10分钟后又全部恢复到原始高状态。早期复极综合征心电图表现类似许多器质性心脏病,临床上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等疾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ERS)的心电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年体检的心电图资料,对其中266例呈早期复极表现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9101例中共检出早期复极综合征266例,发生率2.92% 男5.10%,女0.22% 18-40岁男性207例,占总发生率的77.8%.ERS特征性心电图最常见于V4、V5、V6导联,肢体导联单独出现者少见,往往合并胸导联同时出现J 波,运动时可以减轻或消除心电图的早期复极表现.结论早期复极综合征多见于青壮年男性,40岁以上发生率明显降低,临床应提高对有症状的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临床症状较重的早期复极综合征(ESR),在鉴别诊断方面较为困难,为提高对ESR的认识,减少误诊,探讨本病的一些特殊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改变,对我院1998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28例病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 早期复极综合征(Early RepolarizationSgndrome)(简称ERS)是一种系心外膜下心室肌复极不均匀可导致的一组提前复极的心电图(ECG)综合征。ERS以ST段、J波和T波改变为主要特征的正常变异的ECG表现。其本身无临床意义,但临床上忽视其ECG特征的识别,易与起急性期心肌梗塞、心包炎、变异型心绞痛和心肌损伤等相混淆而误诊。为此,现将  相似文献   

18.
习静 《当代医学》2013,(27):48-49
早期复极综合征因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变异型心绞痛、高钾血症、室壁瘤及Brugada综合征的心电图改变有相似之处,需认真进行鉴别诊断,才能为临床提供有效地诊疗依据。  相似文献   

19.
早期复极综合征106例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复极综合征是一种正常心电图变异,原因一直不明,有关其在人群中患病率的报道较少.2007年1~12月我院在对柳钢职工和柳钢技校新入学的学生进行健康体检中发现早期复极综合征106例,本文探讨其患病率与性别、年龄及机体有氧活动的关系,旨在提高对本征的正确诊断和临床意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早期复极综合征心电图的特点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RS的临床心电图的特点及鉴别方法。方法对65例ERS的心电图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占89%,其中45岁以下44例,占68%。2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5例单支血管狭窄〉70%。心电图示ST段抬高及高耸T波,运动试验ST段可暂时下降至基线。结论ERS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其发病机制多认为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由于首发症状以胸痛为主,常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和心包炎等,故需结合临床病史、心电图动态衍变及心肌酶学与之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