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尼莫地平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8例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华  康后生  严宗逊  毛淑芳 《四川医学》2002,23(11):1161-1162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口服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尼莫地平口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48例,观察其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肌电图的改变。结果:用尼莫地平口服治疗6月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肌电图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尼莫地平对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脉降压流浸膏对老年虚血瘀证Ⅱ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及放射免疫法测定40例老年气虚血瘀证Ⅱ期原发性高血压患(治疗组)用益脉降压流浸膏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浆胰岛素(FPI),计算其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与30例老年健康人(健康组)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较健康组FBG无显性差异(P>0.05),FPI显降低(P<0.01),ISI显降低(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FBG无明显变化(P>0.05),FPI显降低(P<0.01),ISI显升高(P<0.01),血压显下降(P<0.01)。结论:老年气虚血瘀证Ⅱ期原发性高血压患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益脉降压浸膏具有降低血胰岛素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丽君 《大家健康》2016,(5):163-163
目的:探讨高血压采用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82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并知情同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依那普利+硝苯地平片)与对照组(单纯依那普利)。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1%(39/41)、80.5%(33/41),差异显著(P <0.05);治疗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差异不显著(P >0.05);治疗后,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依那普利与硝苯地平片治疗,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罗格列酮钠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6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湘东 《重庆医学》2006,35(17):1597-1598
目的 观察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钠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方法 2型糖尿病合并轻中度高血压患者64例入选本试验,并随机分为治疗组(罗格列酮钠加依那普利)和对照组(依那普利)。每周测量坐位血压1次共12周。结果 治疗组用药8周后血压明显降低(P<0.01),其降压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格列酮钠作为胰岛素增敏刺,除降低血糖外还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伍贵平 《河北医学》2013,19(5):746-748
目的:观察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降压效果、肾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70例,在规范降糖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情况,血生化等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12周后所有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平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异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降压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组内比较,观察组、对照组中UAER、BUN、SCr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治疗12周后UAER、BUN、SC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控制血压较好,减少尿中蛋白排泄,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针刺降糖穴对2型糖尿病血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平衡针灸降糖穴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对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针刺降糖穴治疗3周,对其血糖、尿糖及其临床症状变化记录的同时,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脉搏等变化,采取CHI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针刺降糖穴不仅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尿糖和改善临床症状,同时可以降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治疗3周前、后有明显差异( P<0.001)。结论:平衡针灸降糖穴对2型糖尿病血糖、尿糖降低的同时对高血压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卞碧雯 《大家健康》2016,(12):114-115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在高血压病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4~2015年该院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40例研究组(接受半夏白术天麻汤+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和43例对照组(接受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对比(1)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2)两组治疗前后高血压症状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高血压症状评分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高血压症状评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能够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伴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DHT)降压困难的原因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92例DHT患降压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降压时是否配合降糖治疗,将本组病人分为2组,对降压疗效进行对比;又对配合降糖治疗前后的降压疗效进行对比。结果:配合降糖组(I组)收缩压总有效率85%,舒张压总有效率82.5%;未配合降糖组(Ⅱ组)收缩压总有效率65.38%,舒张压总有效率63.46%;两组之间收缩压、舒张压疗效对比,均有显差异(P<0.05);降糖治疗前后(Ⅱ组与Ⅲ组)的血压数值统计对比,有显差异(P<0.05)。结论:控制血糖对DHT降压作用有重要意义。治疗DHT时必须降糖降压并举;对顽固性高血压病要警惕是否伴有糖尿病的可能性;使用降血压药物时,应避免使用损害糖耐量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鹿角方治疗充血性心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进一步观察鹿角方治疗充血性心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充血性心衰竭患60例随机分为鹿角方组40例、地高辛组20例,观察临床疗效、肾虚症状积分、NYHA心功能分级、Lee心衰评分、心率(HR)、心肌耗氧量(MOC)、心胸比例、超声心动图(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质量指数(LVMI)、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心钠素(ANF)、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等指标。结果:鹿角方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与地高辛组(90.0%)无显性差异(P>0.05)。鹿角方组肾虚症状总积分显下降(P<0.01),而地高辛组疗后未见显改变(P>0.05)。鹿角方组、地高辛组NYHA心功能分级均显改善(P<0.01)。鹿角方组、地高辛组Lee心衰评分均显改善(P<0.01)。鹿角方组、地高辛组HR、MOC均显下降(P<0.01)。鹿角方组、地高辛组心胸比例均显改善(P<0.01)。鹿角方组EF、CO、IVST、LVMI均显改善(P<0.01);地高辛组EF、CO显改善(P<0.01),而IVST、PWT、LVMI未见显下降(P>0.05)。鹿角方组血浆ANF和AngⅡ水平均显下降(P<0.01);地高辛组仅血浆ANF水平显下降(P<0.01),而血浆AngⅡ水平上升无显性差异(P>0.05)。结论:鹿角方既能增强心肌收缩功能,又能逆转左室肥厚,确有治疗CHF的临床疗效;该作用可能与改善循环内分泌(AngⅡ、ANF)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依那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左心功能及左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对40例初次前壁心肌梗死的患,发病12小时内开始应用依那普利治疗,分别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及恢复期进行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检查。结果:恢复期依那普利组左心射血分数(LVEF)明显改善(P<0.05),LVDd,PWd相应缩小(P<0.05)。结论:不伴有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的AMI患,早期应用依那普利可减轻左心室扩张,改善患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确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在饮食、运动治疗基础上,加用双胍类与磺脲类口服降糖药联合控制血糖。对照组予以吲达帕胺2.5~5mg,每日1次。治疗组予以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口服,20mg/次,2次/日。两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9%,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糖、胰岛素抵抗、血压、尿素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能够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并使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通心络胶囊联合依那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9  
陈阳  胡蕴刚  朱福 《疑难病杂志》2003,2(5):277-279
目的 观察通心络联合依那普利治疗 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用 2型糖尿病肾病 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 ,治疗组 ( 4 7例 )应用通心络胶囊联合依那普利治疗 ,疗程 4月 ;对照组 ( 4 7例 )仅用依那普利。结果 治疗组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在降血压、改善血糖、调脂等方面的作用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治疗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通心络胶囊联合依那普利有较好的改善及保护肾功能 ,减少尿蛋白作用 ,且对 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血脂均有良好的作用 ,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简称依叶)对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是否优于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方法筛选250例伴有"H型高血压"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予以口服依叶片或依那普利片1年。试验前后分别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12、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治疗期间连续随访记录不良反应。随访结束时比较两组脑卒中再发率、死亡发生率有无差异。结果依叶组和依那普利组治疗后均可显著降低血压(P<0.05),两组血压控制率分别为81%和7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降低HCY水平分别为47%、5.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CI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CY与CIMT呈正相关(r=0.365,P<0.05)。终点事件比较两组脑卒中再发率和死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依叶降压和降HCY水平效果显著,同时可以有效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稳定CIMT。依叶可以进一步降低脑卒中再发率及死亡率。依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作用显著优于依那普利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的降压疗效及左室结构功能的改变,并与依那普利治疗组进行比较。方法:各26例患者分别日服氨氯地平5~10mg和依那普利10~40mg,平均24个月。于服药前及治疗结束时进行偶测血压、动态血压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氨氯地平治疗后偶测血压、白昼及夜间动态血压均明显平稳下降,心率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及左室重量指数均显著下降(P<0.05);A峰速度及A/E比值显著下降,E峰速度明显增高(P<005),心输出量反射血分数则无明显变化(P>0.05)。与依那普利对心脏的影响相同。结论:氨氯地平不仅有良好的降压效果,而且对高血压患者的左室结构及功能具有良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对2型糖尿病(DM)合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对胰岛素抵抗、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的影响。方法65例2型DM合并EH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组(治疗组,n=33)和单用依那普利组(对照组,n=32),疗程均为24周。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尿微量白蛋白(Alb)、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B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87.9%和65.6%,治疗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治疗后FBI、Alb、Scr、BUN等均降低,ISI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2型DM合并EH更加合理有效,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依那普利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依那普利)和长效钙离子拮抗剂(左旋氨氯地平)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4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主组:左旋氨氯地平组(14例),依那普利组(14例),及两药联合治疗组(14例)。3组在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分别服用依那普利5mg,左旋氨氯地平2.5mg,清晨口服,每日1次,如果治疗2周后血压仍未降至正常(>104/90mmHg),依那普利加至10mg,左旋氨氯地平增加至5mg。两药联合治疗组同时服用依那普利5mg和左旋氨氯地平2.5mg,共用12周。结果:两药单独治疗均可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P<0.01),减少24h尿蛋白排出(P<0.05)。结论:依那普行和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肾病所致的高血压均有较好的降压作用,且能减少24h尿蛋白的排泄。两药联合治疗疗效相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高血压的效果。方法:观察组口服依那普利和左旋氨氯地平,对照组口服左旋氨氯地平,治疗6周。检测治疗前后血压、肌酐、尿蛋白的变化。结果:两组都有降压作用,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高血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利尿剂(氢氯噻嗪)与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联合应用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2组,A组接受依那普利10mg+氢氯噻嗪10mg,1次/d,B组接受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10mg,1次/d,治疗8周复查疗效。结果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24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降低(P〈0.001)。但A组血压降低效果较B组明显。结论依那普利+氢氯噻嗪的降压效果优于缬沙坦+氢氯噻嗪。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降压和降尿酸作用。方法选择6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给予氯沙坦50~100mg/d;对照组34例,给予依那普利10~20mg/d,观察用药4周前后血压与血尿酸的变化。结果两组降压效果均明显,治疗组能明显降低血尿酸,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沙坦降压同时可降尿酸。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各参数与其发生冠心病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90例高血压病患者 ,年龄 4 5~ 6 5岁 ,其中单纯高血压病患者 4 0 0例 ,高血压并发冠心病者 392例 ,高血压并发脑卒中者 398例 ,分析三组患者的血压各参数关系 ,探讨收缩压、舒张压、平均血压、脉压与高血压并发冠心病、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 脑卒中组的收缩压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或冠心病组 (P <0 . 0 5 ) ;冠心病组的舒张压显著低于单纯高血压组或脑卒中组 (P <0 . 0 1) ;脑卒中组的平均血压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或冠心病组 (P <0 .0 5 ) ;冠心病组或脑卒中组的脉压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 (P <0 . 0 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校正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和其他危险因素 (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 ) ,脉压仍与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 (P<0 . 0 5 ,P<0 . 0 1)。结论 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 ,收缩压、平均血压与脑卒中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 ,舒张压与冠心病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 ,脉压与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生均有显著相关性。校正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和其他危险因素 (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 ) ,脉压是高血压并发冠心病、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