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多卡液术中腹腔灌注及切口灌洗预防腹腔及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 2 4 4例腹部手术患者手术完成缝合腹膜后经腹腔插管一次性灌入多卡液 85 0ml,另 15 0ml缝合腹膜后灌洗浸泡切口 3min后沾干。Ⅱ类手术术后不用任何抗生素 ,Ⅲ类手术术后常规用抗生素 3~ 7d。结果 灌注组 2 4 4例术后腹腔感染 8例 ,感染率 3 3% ;切口感染 10例 ,感染率 4 1%。对照组 2 37例术后腹腔感染 2 6例 ,感染率10 7% ;切口感染 2 8例 ,感染率 10 8%。两组术后感染总数及感染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多卡液腹部手术时腹腔灌注及切口灌洗能有效预防腹腔及切口感染 ,避免了术后长期使用抗生素预防腹腔和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2.
切口皮肤的保护保护皮肤是为了不使外溢的腹腔渗液污染切口。要有效的达此目的,一是选择合适的材料,二是采取恰当的方法。传统的方法是采用护皮纱垫钳夹或缝于皮下组织,但由于这种材料容易渗透,并不能成为保护皮肤切口的屏障,故不能有效的预防切口感染。近年来主张采用一种无菌保护膜,可密闭遮盖皮下组织,不易渗透,一般可使切口免受污染。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88年4月以来,共收治腹腔化脓性疾病、胃肠穿孔腹腔污染性疾病281例,采用了综合性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方法,使切口感染率明显下降,一期愈合率显著提高。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男184例,女97例。年龄8~83岁。其中急性化脓性和坏疽性阑尾炎238例,胃肠穿孔致弥漫性腹膜炎11例,嵌顿疝致肠坏死21例,粘连性肠梗阻致肠坏死5例,肠套迭致肠坏死4例,肝脓肿破裂致弥漫性腹膜炎1例,放射性肠炎致化脓性腹膜炎、肠梗阻1例。 观察对象:①以上疾病均有局限性或弥漫性腹 相似文献
4.
我院从1979年1月至1983年10月,行阑尾切除术120例,其中阑尾未穿孔者84例,穿孔者36例。全组120例手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及手术后治疗(包括全身应用抗生素)均相同。术中采取双盲法应用庆大霉素溶液局部冲洗者(包括穿孔和未穿孔在内)60例,术后切口感染3例(5%);对照组60例,术后切口感染14例(23.3%)。现将我们的 相似文献
5.
6.
7.
手术切口感染的前瞻性监测及干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预防和控制手术切口感染的方法。方法:对手术切口易感染的病例实行早期监测,落实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方法,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结果:监测手术切口患者13008例,发生感染107例,感染率为0.8%,占同期医院感染总数的15%(107/715)。结论:对手术切口的患者进行重点环节的前瞻性监测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有效控制术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9.
剖宫产患者多因术前产程长,阴道及肛门检查次数相对增多,以及胎膜早破和贫血等,手术伤口极易感染。本文对236例产妇术中用灭滴灵液冲洗宫腔、腹腔和335例剖宫产者不用灭滴灵液对照分析,前者感染率明显降低。一、资料和方法对我院1991年元月至1993年2月236例剖宫产无选择地使用灭滴灵液冲洗宫腔、腹腔和335例剖宫产术中不用灭滴灵液冲洗的对照组进行分析:用0.5%灭滴灵液每瓶250ml,每例病人共用250ml。当缝合子宫切口至1/2时用灭滴灵液60ml 注入宫腔(因此时子宫切口较小,冲洗时可减少子宫伤口出血及宫腔内不洁成份溢入腹腔)。再用吸引器或大块纱布将药液吸出,再用60ml 灭滴灵液注入宫腔 相似文献
10.
局部应用庆大霉素、甲硝唑预防会阴切口感染1 0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如月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2,18(2):33-33
20 0 0年 3月起我科采用术毕庆大霉素 8万U +1%利多卡因 6ml切口周围局封 ,必要时术中配合甲硝唑局部冲洗10 48例 ,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对象。选择 2 0 0 0年 3月~ 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 ,孕周 33~ 42周 ,年龄 2 2~ 36岁 ,会阴切开或Ⅱ度以上裂伤 ,有易感因素 ,需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者。对切口以外原因需全身应用抗生素者 (如胎膜早破、宫腔操作及某些妊娠合并症等 ) ,不列为观察对象。符合上述条件的产妇共 10 48例 ,按分娩日期 (单日或双日 )随机分为 2组。单日分娩为观察组 ,共 5 44例。双日分娩为对… 相似文献
11.
腹部切口感染是腹部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其原因有多种多样,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切口受到污染。腹部手术中,超过90%为污染或可能污染的手术,尤其是急诊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剖腹手术,切口常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导致术后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4):4627-4629
分析胃肠道肿瘤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临床预防措施,为降低胃肠肿瘤手术切口感染提供依据。回顾性分析行胃肠肿瘤外科手术治疗的375例患者资料,分析总结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性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375例中出现手术切口感染56例,感染率为14.93%(56/375);56例手术切口感染患者中共发现致病菌6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比较高,革兰阴性菌次之;胃肠肿瘤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主要为患者年龄、肿瘤类型、手术时间、糖尿病、手术切口长度、侵入性操作、腹部手术史、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远处感染灶(P0.05)。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受年龄、肿瘤类型、手术时间、糖尿病、手术切口长度、侵入性操作、腹部手术史、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远处感染灶等多种因素相关,预防措施应从术前准备、手术操作、患者自身因素及抗菌药物应用等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3.
阑尾炎系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1‰.约占一般外科住院病人的10.15%。阑尾切除是腹部外科最基本的手术。手术虽很简单。但操作不当,并发症也很多,其中切口感染是最多发生的。本文调查丁本院1994年1月——1997年3月共312例阑尾手术切口感染的情况,并如何预防切口感染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4.
15.
手术患者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之一,医院内切口感染是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手术室为有效的预防切口感染的发生,需要从以下环节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6.
17.
张娅妮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1996,(4)
患者女性,33岁,因剖腹产后阴道不规则流血伴发热二周而入院。妇检:宫体如3月孕大小,前壁质硬,表面平滑,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侧附件未扪及包块。经抗炎、刮宫、缩宫、止血等处理,症状体征改善不明显,疑有产后绒癌而行B超检查。B超所见:子宫测值8.2×4.8×5.7cm,边界欠规则,局限于前壁偏下段回声增强模糊、杂乱、明显增厚,厚约2.5cm。其中心部位可见一直径约1. 相似文献
18.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前瞻性监测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部位感染是术后患者常见的医院内感染和手术并发症,居医院感染的第3位,占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14%~16%。手术部位感染不但延长了患者住院的时间,而且提高了发病率和死亡率,给患者的身体和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本研究通过对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研究,分析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前瞻性监测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部位感染是术后患者常见的医院内感染和手术并发症,居医院感染的第3位,占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14%~ 16%。手术部位感染不但延长了患者住院的时间,而且提高了发病率和死亡率,给患者的身体和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本研究通过对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研究,分析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甲硝唑、碘伏在预防会阴切口感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凤梅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18):1666
目的探讨甲硝唑、碘伏在预防会阴切口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05年3月我院486例会阴侧切的产妇预防性应用甲硝唑、碘伏预防切口感染。结果486例产妇中478例甲级愈合(98.35%),乙级愈合8例(1.65%)。结论应用甲硝唑、碘伏可明显增加切口甲级愈合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