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为了对四川引种玛咖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现对其挥发油及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对比。方法:本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石油醚超声提取法分别提取玛咖中的挥发油和脂溶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对玛咖挥发油及脂溶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质谱库检索系统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经过结构鉴定,从玛咖挥发油中鉴定出22个挥发性化学成分,占98.85%的比例。脂溶性成分中鉴定出40个化学成分,占73.99%的比例。挥发油成分与脂溶性成分的差别较大,十二烷、喹啉、3-甲氧基苯甲醛、棕榈酸甲酯、亚油酸乙酯为两部分中共有的化合物。结论:首次对四川引种玛咖挥发油和脂溶性化学成分进行GC-MS对比分析,该研究为四川引种玛咖药物资源及其质量标准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文殊兰鳞茎中的脂溶性成分。方法:采用石油醚提取文殊兰中的脂溶性成分,利用GC-MS法分离和鉴定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结果:在文殊兰挥发油中共分离出27种成分,初步鉴定出20种成分。结论:文殊兰脂溶性成分主要为脂肪酸类化合物,占所分离成分的64.28%,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棕榈酸乙酯(10.79%)、亚油酸乙酯(29.44%)、油酸乙酯(9.98%)。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吉林省延边地区产东当归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东当归中挥发油成分进行提取,用GC-MS联用技术分离鉴定其化学组成,计算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超临界CO2萃取物为黄棕色油状物,得率为0.9%,用GC-MS联用技术从中鉴定出亚油酸乙酯、5,5-二甲基-双环(6,3,0)-1,7-十一烯-3-酮等30种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65.66%;萃取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从中鉴定出十八酸乙酯等11种成分,占总含量的85.1%。结论首次从东当归挥发油当中分离鉴定出5,5-二甲基-双环(6,3,0)-1,7-十一二烯-3-酮等10种化学成分,超临界CO2萃取与传统方法提取的东当归中挥发油化学成分有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4.
程满环  兰艳素 《中药材》2016,(10):2256-2260
目的:研究黄山松松针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法及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山松松针挥发油,并应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通过两种不同方法从黄山松松针挥发油中共分离鉴定出104种成分,其中水蒸气蒸馏法分离鉴定得到68种,占其挥发油总量的91.33%;超临界提取法分离鉴定得到65种,占其挥发油总量的72.81%,两者共有成分29种,含量最高的均为β-石竹烯。结论:黄山松松针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烯烃类化合物,其中多种成分在医药、食品、香料等行业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实用医药2007,2(25):33-34目的:分析研究大宁党参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取水蒸气蒸馏的方法对新鲜大宁党参的根进行提取,提取物经GC-MS进行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2016,(10)
目的:研究黄山松松针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法及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山松松针挥发油,并应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通过两种不同方法从黄山松松针挥发油中共分离鉴定出104种成分,其中水蒸气蒸馏法分离鉴定得到68种,占其挥发油总量的91.33%;超临界提取法分离鉴定得到65种,占其挥发油总量的72.81%,两者共有成分29种,含量最高的均为β-石竹烯。结论:黄山松松针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烯烃类化合物,其中多种成分在医药、食品、香料等行业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益智仁最优煎药方法。方法采用浸泡煎煮、浸泡后下、直接后下三种煎煮方法提取中药挥发油,并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法(GC-MS)对三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进行分析鉴定,以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以浸泡后下5~10 min为最佳提取方法提取挥发油,通过GC-MS分析,浸泡后下所得的甘松挥发油共分离出34个峰,鉴定出24种成分,占挥发油总相对含量的89.95%。  相似文献   

8.
Liu SP  Chen ZL  Cao JY  Zhang XQ 《中药材》2011,34(9):1376-1379
目的:对阳春砂果实的脂溶性成分进行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分别提取阳春砂果皮和种子中的脂溶性成分,进行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离和鉴定其组成和含量。结果:通过检测,在阳春砂果皮和种子中分别鉴定了25种和13种脂溶性成分,主要为脂肪酸及其酯类,以油酸和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阳春砂果实在食用、医疗保健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甘松最优煎药方法。方法:采用浸泡煎煮、浸泡后下、直接后下三种煎煮方法提取中药挥发油,并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法(GC-MS)对三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进行分析鉴定,以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以浸泡后下为3~10min提取方法提取挥发油,通过GC-MS分析,浸泡后下所得的甘松挥发油共分离出26个峰,鉴定出16种成分,占挥发油总相对含量的93.56%。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2016,(12)
目的:对马尾伸筋草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分别利用索氏提取法、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马尾伸筋草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进行测定。结果:从马尾伸筋草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得到74种化学成分。其中,索氏提取法分离得到47种化学成分;超临界CO_2萃取法分离鉴定得到46种化学成分;两种提取方法中共有成分19种。结论:两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化学成分种类存在一定差异,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马尾伸筋草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汤洪波  周健 《四川中医》2010,(12):58-60
采用纤维素酶提取法(CE)和水蒸气蒸馏提取法(DSE)对虎杖药材草挥发油成分进行比较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从中分别鉴定出15种和18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法通过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酶处理后及未处理所得成分分别占挥发油总成分的51.24%和76.61%,共同组分中含量最多的是3-甲基-二苯并噻吩。  相似文献   

12.
假鹰爪属植物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研究假鹰爪属植物的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有机溶剂提取假鹰爪属植物油状物,以气相色谱 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通过标准图谱对照确定化合物名称,经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结果:共分离出60多个成分,鉴定了其中48种化合物。结论:苯甲酸乙酯和苯甲酸苯甲酯在假鹰爪、大叶假鹰爪和云南假鹰爪中含量很高,而在毛叶假鹰爪中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3.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从干姜片中提取挥发油,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了47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72%以上;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共鉴定了53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9%以上。提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相比,萃取过程短、温度低、提取系统密闭、挥发油的收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砂仁与长序砂仁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了中药材砂仁及其常见混淆品长序砂仁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以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分别得到不同样品的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 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通过标准图谱对照确定化合物成分,经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结果鉴定了48种化合物。结论砂仁及长序砂仁挥发油成分的种类基本相似,但其所含的主要成分醋酸龙脑酯和樟脑的比例完全不同,砂仁中醋酸龙脑酯的含量几乎是长序砂仁的3倍,而长序砂仁中樟脑的含量则几乎是砂仁的3倍,冰片的含量也远高于砂仁等,这些差异为分析长序砂仁可否代替砂仁药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周能  周振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6):1348-1349
目的对仁东道地大蒜的挥发成分进行综合的研究。方法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源自玉林市仁东镇8个不同自然村的大蒜中的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共分离出大约30个成分,鉴定了其中的22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4%~99%,主要成分为二烯丙基二硫醚(28%~33%)和甲基烯丙基硫醚(13%~19%)。结论 8个自然村的大蒜油化学成分的种类基本相同,但相对含量存在着较大差异性。主成分分析-马氏距离法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显示8个自然村的大蒜油可以分为3类。  相似文献   

16.
青蒿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邱琴  崔兆杰  刘廷礼  田赏 《中成药》2001,23(4):278-280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青蒿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青蒿中提取挥发油。试用不同类型的毛细管柱进行分析,找出最佳分析条件,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共鉴定了49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9%以上。结论:本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中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GC-MS对长嘴老鹳草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用挥发油提取器对长嘴老鹳草中的挥发油进行了提取和测定。采用30m×0.25mm弹性石英毛细管柱,FID检测器,结合GC-MS,对该药材的挥发油进行了分析。结果:长嘴老鹳草挥发油含量为0.0167%,并鉴定了14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3.33%;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以十四(烷)酸和叶绿醇为主,占挥发油总量的70.87%。结论:该实验方法稳定、可靠、操作合理,为系统开发、利用该药用植物资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气质联用法分析炮制对莪术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陆兔林  杨光明  宋坤  李林  蔡宝昌 《中成药》2003,25(10):810-811
目的:比较研究醋制对莪术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GC-MS法进行分析鉴定各挥发油的组分。结果:莪术经炮制后各制品的挥发油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变化,其组分亦有较大变化。共鉴定出20个化合物,其中12个成分为首次从本品中鉴定,炮制后产生两个新组分4-异丙基苯甲酸、2-甲基-5-(1-甲基乙烯基)-环己酮。结论:莪术醋制后挥发油含量有所下降,由于加热及辅料影响部分组分消失,同时产生新的组分。  相似文献   

19.
血栓心脉宁片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批次血栓心脉宁片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应用GC-MS分析鉴定了血栓心脉宁片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结果:从批号110603药品中分离得到42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36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龙脑(43.25%)、异龙脑(30.03%)及麝香酮(7.95%).从批号110309药品中分离得到40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33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龙脑(43.37%)、异龙脑(30.14%)及麝香酮(7.71%).结论:两个批次的血栓心脉宁片挥发油化学成分基本一致,表明该药性质稳定.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为血栓心脉宁片质量评价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芜菁根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法提取挥发油,以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GC -MC)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从芜菁根挥发油中共鉴定出60种化合物,其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98.36%.其中主要成分为丙酸异丙酯(30.04%)、辛烷(9.95%)、2-甲基庚烷(5.49%)、正壬烷(4.73%)、二甲基三硫醚(2.84%)、3-甲基庚烷(2.55%)、二甲基二硫醚(2.36%)等.结论 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芜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