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髂静脉梗阻合并急性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0月~2011年9月,19例急性DVT接受手术取栓联合同侧髂静脉腔内支架置入术。DVT位于左髂-股静脉及下腔静脉3例,双侧髂-股静脉2例,其余14例均在左髂静脉。均有患肢明显肿胀,其中12例伴患肢疼痛。DVT发病时间(3.2±1.3)d。取栓前均先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取栓后即刻静脉造影发现髂静脉狭窄者先行球囊扩张再置入自膨式支架。结果 18例取栓后造影示髂静脉狭窄,其中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15例(78.9%),残留狭窄3例;1例未发现髂静脉狭窄。18例有狭窄者共置入22枚自膨式支架,手术均获成功。1例术后伤口血肿。随访16例,随访时间2~26个月(平均10.3月),疼痛症状均消失,2例行走后下肢轻度肿胀,均未出现血栓复发。结论腔内治疗髂静脉梗阻合并急性DVT安全、有效,早期临床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新认识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外科手术和腔内微创技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治疗中的作用。方法6h~3个月不同病程DVT患者102例共103条肢体,均联合应用外科手术和腔内微创技术的治疗方法。结果102例患者中髂静脉部分开通7例,完全开通95例(占93%)。以超声消融探头进入下腔静脉74例(占78%),以取栓导管进入下腔静脉21例(占21%);以球囊扩张髂总静脉入下腔静脉处的狭窄89例(占88%),其中9例置入支架。平均随访20个月,91例患者彩超或造影示血流通畅,1例示髂股静脉小段狭窄,4例出现血栓再形成,6例死于原发病。结论外科手术联合腔内微创技术是治疗DVT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取栓联合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开放手术结合多种介入方法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疗效.方法 本组521例(521条肢体),男356例,女165例.年龄16~86岁,平均(46±9)岁.均先经健侧安置下腔静脉滤器,再于患侧小切口解剖股静脉.行Fogarty导管取栓术.其中单纯取栓38例;取栓联合球囊导管血管成形术348例;血管成形联合血管腔内超声消融135例;支架置入108例.结果 手术成功511例,阻塞血管完全开通.其中除31例经造影未见血管狭窄,7例管腔直径>90%而未行扩张治疗以外,365例狭窄段血管经球囊扩张后造影示静脉平均狭窄由90%±5%降低到24%±5%,108例狭窄段经扩张后残留管腔狭窄仍>50%,置入相应大小裸支架;左髂总静脉开口未能开通10例.随访472例(90.6%),随访时间8~108个月,平均(53±26)个月.其中462例完全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可从事正常工作;10例髂静脉未开通者活动后肢体仍肿胀明显.发生并发症33例(6.3%).结论 取栓联合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DV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a combination of open surgery and multiple interventional methods in the treatment of DVT of the lower extremities. Methods 521 cases (521 limbs,356 male and 165 female) were studied in this group. Age ranged from 16 to 86 years with the mean age of (46 ±9)years. All 521 cases with DVT were treated by Fogarty embolectomy catheter. Among them,348 cases underwent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 135 cases received PTA and ultrasound ablation,stent-grafts were implanted in 108 cases. Results Based on angiography during operation, the obstructed iliofemoral vein received complete recanalization in 511 cases. Among them, the postoperative luminal diameter was more than 90% in 38 cases after Fogarty embolectomy, the average stenosis rate was reduced from 90% ±5% to 24% ±5% in 365 cases after PTA and stent-grafts were implanted in 108 cases with the stenosis rate still over 50% after PTA. Only partial recanalization was achieved in the entrance of common iliac vein to inferior vena cava in 10 cases. Of the 521 cases,472 cases were followed-up with mean time of (53 ± 26) months, ranging from 8 to 108 months and 462 cases reported satisfactory results with normal life,the unsuccessful 10 cases still felt swelling pain especially in erect position.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33 cases. Conclusions Open surgery combining with multiple interventional methods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in the treatment of DVT.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手术取栓联合腔内介入治疗急性髂股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15例急性DVT患者接受手术取栓联合同侧髂静脉腔内支架植入术.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36~71岁,平均57.4岁.DVT位于左股、髂及下腔静脉内2例,双侧髂静脉1例,其余12例均在左髂股静脉.所有患者表现患肢明显肿胀,其中12例伴有患肢疼痛.DVT发病时间平均为3.3 d.诱发DVT的原因包括外科手术6例,DVT复发2例,其余7例病因不清.并发症包括消化道出血1例,胃溃疡1例,高血压3例,脑梗死1例.取栓之前均先经右股静脉穿刺植入下腔静脉滤器(包括1例双髂静脉血栓患者),取栓之后术中造影均发现髂静脉受压致重度狭窄或完全闭塞,均先行球囊血管成形后植入自膨式支架.结果 术中造影证实髂静脉压迫综合征12例,取栓后残留狭窄3例.共植入18枚自膨式支架,手术成功率15/15,30 d病死率为0;1例术后伤口出现血肿,保守治疗后痊愈.1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26个月,平均13.3个月.所有患者疼痛消失,仅2例表现为活动后患肢轻度肿胀.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血栓复发.结论 手术取栓联合腔内介入治疗急性DVT安全有效,早期临床结果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手术取栓联合腔内介入治疗急性髂股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15例急性DVT患者接受手术取栓联合同侧髂静脉腔内支架植入术.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36~71岁,平均57.4岁.DVT位于左股、髂及下腔静脉内2例,双侧髂静脉1例,其余12例均在左髂股静脉.所有患者表现患肢明显肿胀,其中12例伴有患肢疼痛.DVT发病时间平均为3.3 d.诱发DVT的原因包括外科手术6例,DVT复发2例,其余7例病因不清.并发症包括消化道出血1例,胃溃疡1例,高血压3例,脑梗死1例.取栓之前均先经右股静脉穿刺植入下腔静脉滤器(包括1例双髂静脉血栓患者),取栓之后术中造影均发现髂静脉受压致重度狭窄或完全闭塞,均先行球囊血管成形后植入自膨式支架.结果 术中造影证实髂静脉压迫综合征12例,取栓后残留狭窄3例.共植入18枚自膨式支架,手术成功率15/15,30 d病死率为0;1例术后伤口出现血肿,保守治疗后痊愈.1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26个月,平均13.3个月.所有患者疼痛消失,仅2例表现为活动后患肢轻度肿胀.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血栓复发.结论 手术取栓联合腔内介入治疗急性DVT安全有效,早期临床结果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手术取栓联合腔内介入治疗急性髂股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15例急性DVT患者接受手术取栓联合同侧髂静脉腔内支架植入术.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36~71岁,平均57.4岁.DVT位于左股、髂及下腔静脉内2例,双侧髂静脉1例,其余12例均在左髂股静脉.所有患者表现患肢明显肿胀,其中12例伴有患肢疼痛.DVT发病时间平均为3.3 d.诱发DVT的原因包括外科手术6例,DVT复发2例,其余7例病因不清.并发症包括消化道出血1例,胃溃疡1例,高血压3例,脑梗死1例.取栓之前均先经右股静脉穿刺植入下腔静脉滤器(包括1例双髂静脉血栓患者),取栓之后术中造影均发现髂静脉受压致重度狭窄或完全闭塞,均先行球囊血管成形后植入自膨式支架.结果 术中造影证实髂静脉压迫综合征12例,取栓后残留狭窄3例.共植入18枚自膨式支架,手术成功率15/15,30 d病死率为0;1例术后伤口出现血肿,保守治疗后痊愈.1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26个月,平均13.3个月.所有患者疼痛消失,仅2例表现为活动后患肢轻度肿胀.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血栓复发.结论 手术取栓联合腔内介入治疗急性DVT安全有效,早期临床结果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手术取栓联合腔内介入治疗Cockett综合征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治疗经验与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2年3月,我院对23例Cockett综合征并发急性下肢DVT患者进行经股静脉切开取栓联合同侧髂静脉腔内介入治疗。男8例,女15例;年龄36~76岁,平均59.3岁。血栓累及左侧髂股静脉者21例,累及右侧髂股静脉者2例。患肢表现为明显肿胀、疼痛,术前经血管超声诊断明确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手术取栓前均先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取栓后经同侧股动脉顺行造影确诊Cockett综合征,对髂静脉重度狭窄段介入治疗。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共植入28枚自膨式血管支架。1例术后伤口出现血肿,经保守治疗治愈。随访时间为3~26个月,平均11.7个月,患者均未出现血栓复发。采用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形式对患者进行评价,21例患者符合治愈标准;2例患者符合治疗好转标准。结论手术取栓联合腔内介入治疗Cockett综合征合并急性DVT的方法安全、有效,早期临床结果满意,长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髂股静脉狭窄伴血栓形成介入治疗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髂股静脉狭窄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venousthrombosis,DVT)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5 3例髂股静脉狭窄伴DVT随机分为 5组。A组 :11例 ,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后采用血栓消融器 (AmplatzThrombectomyDevice,ATD)浸软溶栓或流变溶栓导管 (OASIS)溶栓加静脉药物溶栓 ;B组 :9例 ,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后用导引导管抽吸血栓加静脉药物溶栓 ;C组 :13例 ,单纯经股动脉药物溶栓 ;D组 :8例 ,单纯经静脉药物溶栓 ;E组 :12例 ,单纯经足背静脉药物溶栓。其中 17例髂股静脉狭窄采用球囊扩张或置入支架治疗。结果 5 3例中治愈 2 6例 (49 0 % ) ,显效 2 1例 (39 6 % ) ,改善 3例 (5 7% ) ,无效 3例 (5 7% )。 17例髂股静脉狭窄术后造影示复通率80 %以上。溶栓过程中出现并发症 3例 (5 7% ) ,经处理后均恢复正常。结论髂股静脉狭窄伴DVT采用机械除栓及导管药物溶栓结合腔内血管成形治疗疗效直接肯定 ,安全性高 ,下腔静脉滤器可有效地预防致死性肺动脉栓塞。  相似文献   

9.
血管腔内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联合手术的血管腔内治疗方法.方法 7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监视下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采用手术取栓,辅以临时性股动静脉瘘,取栓后即刻造影观察有无血栓残留及髂静脉病变情况.残留血栓在DSA监视下用双腔取栓管取栓或大的鞘管吸栓.对髂静脉狭窄大于60%的患者予以血管成形术,其中62例置入髂静脉支架.结果 支架置入技术成功率100%,1例死于腰升静脉破裂出血.71例患者得到随访,其中髂静脉支架患者60例,随访3~30个月,平均随访21个月.65例下肢肿胀明显缓解,发现血栓复发6例(8.45%,6/71)其中支架内血栓形成4例(6.66%,4/60),支架移位6例(10.0%,6/60),支架断裂1例(1.66%,1/60).结论 在DSA监视下,取栓联合髂静脉支架置入可提高取栓后静脉通畅率,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股静脉切开取栓术后即刻回收腔静脉滤器(VCF)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6年6月~2011年12月,我院共11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行VCF置入术。为减少VCF术后并发症及增加VCF的回收率,25例患者在行股静脉切开取栓术后即刻回收VCF,术中通过血管造影检查确定髂静脉狭窄程度考虑是否采取球囊扩张术及放置支架,术后给予抗凝、溶栓等治疗。结果 VCF全部置入成功(100%),滤器捕捉到血栓2例(8%),取栓术后即刻回收滤器25例(100%)。经造影检查:16例髂静脉狭窄大于70%患者同时行髂静脉球囊扩张术,髂静脉残余狭窄小于50%者均未放置髂静脉支架。21例患者症状体征完全消失,4例明显缓解。19例(76%)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60个月,无下肢肿胀加重,无呼吸困难发生,无下肢静脉血栓复发。结论股静脉切开取栓术后即刻回收VCF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可增加滤器回收率,并避免滤器长期在体内所导致的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经验.方法 对568例髂静脉受压患者采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其中单纯经皮血管腔内成形(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352例,腔内成形加支架置入(PTA+ stent)216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IVCS患者,采用手术取栓、置管溶栓加PTA,必要时支架置入治疗.对采用单纯PTA及PTA+ stent 的出院后3个月及12个月的有效率及优良率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553例患者手术成功,成功率97.4%(553/568).患者出院后3个月及12个月的有效率单纯PTA的为94.0%、86.9%,PTA+ stent的为95.9%、96.1%;优良率单纯PTA的为81.3%、70.4%,PTA+ stent的为91.3%、91.7%.两组比较,出院后3个月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0,P>0.05);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56,P<0.05).出院后12个月的有效率及优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0.95,P<0.05;x2=296.35,P<0.05).结论 PTA+ stent较单纯PTA在治疗IVCS的近期、中期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2.
布—加综合征的介入或半介入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布 加综合征的介入或半介入治疗方法。方法 自 1986年起 ,我们采用多种介入或半介入方法治疗该病 173例 :①下腔静脉PTA76例 ;②下腔静脉PTA加支架置放术 5 9例 ;③经皮经肝静脉再通术 3例 ;④下腔静脉置管溶栓 4例 ;⑤经右心房及股静脉联合破膜、扩张2 2例 ;⑥联合破膜、扩张加支架置入术 17例 ;⑦根治术加支架置放 3例 ;⑧下腔静脉单纯介入治疗后附加其它手术 2 3例。结果 介入治疗即时技术成功率 90 .1% ,半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 10 0 %。治疗前后下腔静脉压力下降范围为 3~ 2 9cmH2 O。发生并发症者 8例。死亡 5例。随访结果 ,下腔静脉单纯PTA后复发率 14.5 % ,下腔静脉PTA加支架置放组复发率仅 1.7% ,联合破膜组复发率18.2 % ,其余各组尚未发现复发。结论 ①下腔静脉或肝静脉膜性阻塞或狭窄且无继发新鲜血栓者 ,PTA应为首选疗法。②下腔静脉破膜、扩张后出现弹性回缩者 ,应放置支架。③对于破膜困难者 ,应改行经右心房和股静脉联合破膜术。④下腔静脉病变合并肝静脉闭塞者 ,行下腔静脉介入治疗后可附加降低门脉高压的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劈离式供肝儿童肝移植门静脉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策略。 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劈离式肝移植的88例儿童受者的临床资料。术中根据受者门静脉内径、发育情况,利用门静脉左右分支处进行吻合或间置供者髂静脉搭桥吻合,围手术期采用规范化的门静脉血流监测,术后按肝素钠桥接华法林的方案进行抗凝治疗。经增强CT或门静脉造影确诊门静脉狭窄或血栓形成后,予切开取栓、全身抗凝、介入下取栓、球囊扩张和(或)支架置入等处理。 结果  88例受者中共10例患儿确诊门静脉并发症,其中4例门静脉狭窄,确诊时间分别为术后1 d、2个月、8个月、11个月,6例门静脉血栓形成,确诊时间分别为术中、术后2 d、术后3 d(2例)、术后6 d、术后11个月。1例门静脉狭窄者和1例门静脉血栓形成者于围手术期死亡,门静脉并发症相关病死率为2%(2/88)。其余8例患者中,1例行全身抗凝治疗、2例行门静脉切开取栓术、1例行介入下球囊扩张、4例行介入下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后均长期随访,未再出现门静脉相关症状,复查门静脉血流参数正常。 结论  规范化的术中及术后门静脉血流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门静脉并发症,及时采取术中门静脉切开取栓,术后介入下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等手段可有效治疗门静脉并发症,减少门静脉并发症导致的移植物丢失和受者死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肝移植术后多种并发症的介入治疗。方法回顾性的分析肝移植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并进行介入治疗的82例患者,胆管病变62例;肝动脉病变8例;下腔静脉病变13例;肝静脉狭窄7例;门静脉病变9例。胆管并发症采用经T管置入引流管、经皮肝穿刺胆管行胆汁引流或球囊扩张术。球囊扩张成形术或(和)金属支架植入术处理血管狭窄的患者;局部溶栓治疗用于术后血管内血栓形成的病例。结果在胆管并发症患者中,41例经T管置入引流管,34例行经皮穿刺胆汁引流(PTBD),球囊扩张胆道成形术9例。3例肝动脉狭窄的患者接受了球囊扩张成形术或支架植入术,1例肝动脉形成血栓者行插管溶栓,效果良好。9例下腔静脉狭窄患者行支架植入术,1例接受了球囊扩张成形术。5例肝静脉狭窄患者接受了球囊扩张成形术或支架治疗。门静脉狭窄患者中6例接受支架治疗,1例门脉血栓形成行局部溶栓,治疗不满意。结论介入治疗是处理肝移植术后胆管和血管并发症不可或缺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经腹股沟部位切口行腔内超声消融取栓手术的效果及术后并发切口淋巴液渗出(淋巴瘘)的原因。方法:对72例下肢DVT患者经腹股沟部位切口,行超声血栓消融术及术后并发切口淋巴瘘(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例超声消融、球囊取栓均获成功。其中51例髂总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存在狭窄,经球囊扩张后狭窄消失,其中6例置入支架。术后并发腹股沟部位淋巴瘘60例。无手术死亡。平均随访3个月(1~21个月),全部患者症状消失,仅5例肢体周径较对侧粗0.5~1.5cm。结论:该治疗方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满意,但术后淋巴瘘发生率高,其原因与淋巴管损伤、静脉高压致淋巴液增多、感染、手术技术因素及术后药物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布加综合征手术治疗的基本术式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1994年4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24例布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布加综合征手术治疗的基本术式及治疗效果。结果 1024例患者中,行外科手术116例,行介入手术908例;行下腔静脉单纯球囊扩张术265例,行下腔静脉球囊扩张加支架置入术464例,行肝静脉开通术97例,行经右心房-股静脉联合破膜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52例,行肠-腔静脉分流术7例,行根治性矫正术20例,行下腔静脉-右心房人工血管转流术45例,行腔-肠-房联合转流术6例,行腔-肠-颈联合转流术9例,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30例,行肠-房转流术29例。术后获访902例,随访时间为1d-19年,平均13年。严格、灵活地应用各种术式治疗布加综合征为患者带来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结论布加综合征由多种原因所引起,其治疗应当根据不同的病因或病理类型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布加综合征的诊断与分型有助于我们制定安全、合理及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AVF)失功后介入手术的治疗方法,评估其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4月—2015年1月行介入手术治疗的20例自体AVF失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中,16例经静脉端造影,4例经股动脉-主动脉-腋动脉路径造影;单纯吻合口狭窄4例,行球囊扩张后狭窄明显改善;吻合口狭窄伴血栓形成有5例,切开取栓后再行球囊扩张治疗;静脉端血栓形成3例,切开取栓后返血良好;静脉端狭窄合并血栓形成7例,行切开取栓后再行球囊扩张治疗;头静脉长段闭塞1例,改用人工血管行AVF术。术后全部患者经该血管通路恢复透析治疗,透析时流量均200 m L/min。共17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2个月,12个月通畅率为47.1%。结论:介入导管技术在治疗AVF失功方面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一站式杂交手术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复杂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一站式杂交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多节段复杂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一站式杂交手术治疗ASO多节段病变患者22例,行股总动脉切开动脉内膜切除或Fogarty导管取栓+PTA+STENT(逆行)+股腘旁路或股股旁路10例,切开股总动脉Fogarty导管取栓或动脉内膜切除术+PTA+STENT(顺行)7例,切开股总动脉行动脉内膜切除术同时逆行、顺行PTA+STENT5例。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静息踝肱指数由术前0.38升高0.61(P〈0.0001);运动后踝肱指数由术前0.30升至0.60(P〈0.0001)。分别于术后3、6、9、12个月进行临床评估及彩超检查,1例11个月死于重症肺炎,2例再狭窄,1年通畅率90.5%(19/21)。结论一站式杂交手术治疗多节段复杂病变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安全、创伤小、通畅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ockett综合征(CS)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25例CS的病例资料。结果左髂总静脉压迫24例,其中23例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1例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流减慢;右髂外静脉压迫1例,为下肢深静脉血流减慢。合并DVT患者,首先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左股静脉切开取栓术,后行髂总静脉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根据PTA术后造影结果决定是否行支架置入术;未合并DVT患者,经股静脉穿刺行髂静脉PTA术和支架置入术。手术成功率100%。22例术后恢复良好,3例患者出院时肢体轻度肿胀。1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个月至5年(平均26个月),3例出现活动后下肢肿胀,余15例下肢无肿胀,无静脉曲张;随访患者均行彩超检查,2例髂静脉闭塞,16例髂静脉通畅,通畅率为88.9%。结论介入治疗CS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