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3月至2008年12月9例THA术后脱位患者的术前病因、脱位原因、治疗经过及术后预防再次脱位采取的措施。结果共9例患者于住院期间发生脱位,脱位的发生率为3.1%,脱位均发生于改变体位时。髋关节术后X线片提示髋臼及股骨假体位置良好。采用闭合复位及下肢制动的方法,有3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再次发生脱位,所有患者出院后至随访时未再发生脱位。结论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失衡、患肢主动或被动活动范围过大、假体安装位置不当是脱位的常见原因;脱位后大多数患者可通过麻醉下行闭合复位治疗,少数假体位置不当且稳定实验呈阳性者应考虑手术翻修;术前和术后对患者进行有关THA的康复知识教育是预防脱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脱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3月至2008年12月9例THA术后脱位患者的术前病因、脱位原因、治疗经过及术后预防再次脱位采取的措施.结果 术后经6个月至8年随访,其中7例未再发生脱位,1例伴有偏瘫患者反复出现脱位,另1例在6个月内再次出现脱位后经限制患髋活动,未再出现脱位.结论 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失衡、患肢主动或被动活动范围过大、假体安装位置不当是脱位的常见原因;脱位后大多数患者可通过麻醉下行闭合复位治疗,少数假体位置不当且稳定实验阳性者应考虑手术翻修;术前和术后对患者进行有关THA的康复知识教育是预防脱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的原因及处理的新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近年本院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早期脱位的原因及处理的新方法。结果:300例全髋关节置换病例中有3例发生术后早期脱位,无因假体位置不良行翻修术者,脱位病例经树脂绷带短腿髋关节外展支具固定3周未再发生脱位。结论:术后早期脱位是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的第二大并发症。若假体位置安放正确,采用树脂绷带短腿髋关节外展支具固定髋关节是一种好方法,假体位置不正确,反复脱位是早期翻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髋关节脱位的原因,并探讨其防治方法。方法:自1997年7月至2002年10月,共12例患者发生假体脱位,作者对其进行了详细评估,探讨脱位原因,对脱位者试行手法复位,复位失败者采用关节囊修补加必要的假体调整。结果:12例患者中,假体位置不良3例,软组织张力异常5例,假体位置异常伴软组织张力异常3例,患者活动超过安全范围1例。5例患者经手法复位后未再出现脱位,7例患者再脱位或复位失败经关节囊修补术或假体调整后未再脱位。结论:软组织张力异常是假体脱位的主要原因。对手法复位失败或再脱位患者,关节囊修补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患者 ,女 ,6 5岁 ,因左股骨颈骨折入院 ,查体 :髋关节外旋畸形大转子叩击痛 ,拒动肌力 级 ,拍片示 :左股骨颈骨折。术前充分准备后在全麻下行左股骨颈骨折 PCA全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顺利 ,一般情况好 ,术后第 5天拍片示假体位置良好 ,即下地行患肢康复训练。术后第 10天 ,由家属给病人放置便盆时 ,患者突然感觉左髋部疼痛难忍 ,双下肢长短不一 ,立即制动 ,报告医师 ,医师诊断为髋关节脱位 ,立即手法复位 ,拍片示假体位置良好。2 原因分析2 .1 护士责任心不强 ,在整个护理中没有正确指导病人如何保护患肢。2 .2 依赖“专护”… 相似文献
6.
7.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脱位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月11例THA术后脱位患者的脱位原因、治疗经过及术后预防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在脱位后均首先给予麻醉下闭合复位、下肢皮牵引6周治疗,其中9例患者获得稳定未发生复发性脱位,2例患者在复位后3个月内又连续2次脱位,并在复位过程中发生髋臼松动,给予手术翻修髋臼调整外展角后获得稳定。术后4个月~6年随访,未再出现脱位。结论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失衡、患肢主动或被动活动范围过大、假体安装位置不当是脱位的常见原因;脱位后大多数患者可通过麻醉下行闭合复位治疗,少数假体位置不当且稳定试验阳性者应考虑手术翻修;术前和术后对患者进行有关THA的康复知识教育是预防脱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的防治。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本院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发生早期脱位的原因及处理方法。137例全髋关节置换病例中有7例发生术后早期脱位,其中2例因假体位置不良行翻修术。其余施行单纯复位手术,树脂绷带短腿髋关节外展支具固定等治疗。结果:所有病例经治疗后,功能恢复满意,无再次脱位发生。结论:术后早期脱位的影响因素较多,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处理。树脂绷带短腿髋关节外展支具固定是一种效果较为理想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脱位的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11例THA术后脱位患者的脱位原因、治疗经过及术后预防措施.结果 所有患者在脱位后均首先给以麻醉下闭合复位、下肢皮牵引6周治疗,其中9例患者获得稳定并未再复发性脱位,2例患者在复位后3个月内又连续2次脱位,并在复位过程中发生髋臼松动,给以手术翻修髋臼调整外展角后获得稳定.术后4个月至6年随访,未再出现脱位.结论 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失衡、患肢主动或被动活动范围过大、假体安装位置不当是脱位的常见原因;脱位后大多数患者可通过麻醉下行闭合复位治疗,少数假体位置不当且稳定实验阳性者应考虑手术翻修;术前和术后对患者进行有关THA的康复知识教育是预防脱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治疗方法。方法:自1997年7月-2004年10月共收治假体脱位23例,对该23例病人做CT及X线片检查,了解假体是否松动及假体位置,分析脱住原因。无假体松动者,麻醉下手法复位、做稳定试验。手法复住成功且稳定者,胫骨结节牵引4—6周。手法复位失败或不稳定者原入路切开,根据术前及术中情况调整offset值及部分假体组件,对已稳定者行关节囊修补,胫骨结节牵引4—6周,对仍不稳定及松动者采用翻修手术。结果:23例脱位患者,1例假体松动,其余22例中10例手法复住治疗成功。12例手法复住后不稳定或失败患者中,7例行切开复住关节囊修补,2例采用加长股骨头增加offset值,2例改用防脱位髋臼内衬,1例采用加长股骨头并调整异常髋臼内衬位置。1例假体松动及2例切开复住后仍不稳定者采用全髋关节翻修。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治疗应根据脱位原因和术中稳定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术后脱位的原因及诊治策略。方法对我院1996年10月~2010年3月进行THR的434髋,28例脱位原因进行分析,总结诊治策略。结果脱位发生于术后至36个月。采用麻醉状态闭合复位成功17例,切开复位9例,行内收肌松解6例。结论 THR术后脱位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假体位置不当,内收肌紧张未进行松解,术后不恰当搬运和体位,增加术后早期脱位的风险。外展肌乏力,是习惯性脱位的重要原因。麻醉下闭合复位可获得良好效果;对于闭合复位失败的患者应进行切开复位、固定或翻修。术前对脱位风险因素的评估,以及术中术后避免髋关节不稳定的技术处理是预防脱位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13.
全髋关节置换术可重建髋关节功能,对于减轻患者疼痛十分明显,下地活动时间较早,关节运动功能得到恢复,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手术后常见并发症是髋关节脱位,脱位发生率一般在0.25%~6.5%[1],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和康复 . 相似文献
14.
髋关节脱位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我院于1994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施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并获得随访病例180例,出现人工关节脱位6例,结合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全髋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原因与治疗的关系。方法 对28例全髋置换术后脱位的病人,进行外展肌力检查和放射学测量。结果 17例侧卧外展试验阳性,8例单纯假体位置不当,11例单纯软组织不平衡,7例同时存在软组织不平衡和假体位置不当,2例假体位置正常性脱位。20例经闭合复位或一次再置换手术治疗取得成功,8例需一次以上手术治疗,5例软组织不平衡病例使用了限制性髋臼。结论 闭合复位是早期脱位的首选治疗方法,软组织不平衡的髋关节脱位,无论假体位置不当存在与否,常需多次手术治疗,手术中要考虑其机械稳定性(使用限制型髋臼假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预防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对38例高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给予心理护理、相关知识反复宣教、术后严密观察、功能锻炼指导等针对性护理并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30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仅1例于出院7个月后发生脱位。结论:正确护理和康复训练可明显降低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我科近6年来开展的229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出现的7例股骨头脱位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涉及股骨头脱位的因素和脱位后的处理,以及预防脱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人工髋关节脱位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9月至2007年10月18例人工关节脱位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基本情况及脱位因素。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多由于假体位置安置不当、髋部软组织松弛和康复锻炼不当造成。结论术中注意手术技巧、正确安放假体、重视髋部软组织修复,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能有效地防止早期脱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髋关节脱位的易发因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7例THA术后髋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者中采用手法复位、外展皮牵引6例,切开复位1例。术后经3年随访,5例未再发生脱位;1例患者术后并发多发性脑梗塞,患侧臀中肌无力,反复出现脱位而放弃治疗;1例患者牵引治疗出院后再次出现脱位,入院行翻修手术,术后随访3年未再出现脱位。结论:全髋关节术后脱位主要是由于术前、术中、术后因素综合影响术后髋关节假体的稳定性.其中术中假体安装位置不当及术后周围软组织失衡是术后髋脱位的主要原因,围手术期过程中积极的预防可减少术后脱位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习惯性脱位的原因和处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习惯性脱位的原因、处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991年9月~2000年1月1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习惯性脱位患者的病因以及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平均随访6年2个月.结果经过平均6年2个月的随访,11例患者的假体均保持稳定,未出现再脱位.关节总活动度平均197°.Harris评分平均89分,其中优5例,良4例,可2例.1例患者术后3年因髋臼后缘骨赘形成压迫坐骨神经而行手术治疗.结论髋部多次手术史、外展肌力弱及假体位置不良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习惯性脱位的高危因素.对习惯性脱位早期行手术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髋功能,中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