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滕平  郭永  禹志霞  王春霞 《医学综述》2008,14(21):3335-3337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胎心无负荷试验(NST)和脑、脐动脉血流监测对预测胎儿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孕37~42周孕妇用胎心监护仪监护,无反应型者再用彩超检测脐动脉血流速度(S/D)值及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S/D)值,并对胎儿宫内窘迫者的NST、S/D值、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和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胎心监护、脐血流与大脑中动脉血流检测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缺陷,各项监测指标均正常者表示胎儿宫内情况良好,各项监测指标均异常者提示胎儿宫内情况危急,需引起高度重视,应采取积极的措施。结论胎心监护、脐血流与大脑中动脉血流检测联合应用可弥补单纯胎心监护、脐血流、大脑中动脉血流检测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不足,产后正确诊断新生儿窒息,降低假阳性率及盲目剖宫产率,正确预测胎儿宫内安危及胎儿预后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流测定联合胎心监护对胎儿宫内窘迫临床预测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住的320例晚期妊娠孕妇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胎儿脐动脉血流S/D测定值以及胎心监护结果,对新生儿Apgar评分、羊水粪染、低体重儿(出生体重小于相应孕周的第十百分位数)、分娩方式等结果分析。结果脐血流S/D3组中的NST无反应型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羊水粪染程度、低体重儿出生率以及剖宫产率明显增高。结论胎儿脐动脉血流测定联合胎心监护能及时准确地评估胎儿宫内安危和预测胎儿的预后情况,有利于及早采取应对措施,将新生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控制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胎心监测联合脐血流测定对预测妊娠晚期胎儿宫内健康状况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64例孕妇联合进行胎心监测无负荷试验及胎儿脐动脉血流测定(S/D比值),对胎儿宫内状况作出分析评价并追踪观察.结果 胎心监护异常组有42.0%的新生儿预后不良,剖宫产率达60.0%,明显高于胎心监护正常组(P<0.01);脐血流S/D值≥3组有47.2%的新生儿预后不良,剖宫产率达69.4%,明显高于S/D值<3组(P<0.01);胎心监护、脐血流测定的阳性预测率分别为42.0%和47.2%,二者联合测定的阳性预测率高达70.8%,明显高于单项检查预测值.结论 脐血流与胎心监护联合应用能提高胎儿宫内状况异常的诊断率,早期发现胎儿窘迫,改善胎儿预后.  相似文献   

4.
周抒  叶红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4):596-597
目的:探讨在产程活跃期联合应用胎心监护与脐动脉血流S/D检测能否提高胎儿窘迫的诊断水平,旨在及时准确地发现胎儿宫内缺氧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干预。方法:156例进入产程活跃期的产妇根据连续胎心电子监护(cardiotocography,CTG)的结果分为晚期减速组(Late deceleration,LD组)及胎心监护正常的对照组。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测定两组胎儿宫缩间歇期与宫缩时的脐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与舒张期血流速度之比(S/D),产后评定是否存在胎儿窘迫。结果:LD组宫缩间歇期、宫缩时脐动脉血流S/D值异常升高,且与胎儿窘迫有相关性;正常组S/D值与胎儿窘迫无相关性。两种方法联合应用预测胎儿窘迫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独使用CTG或脐动脉血流S/D值对胎儿窘迫的诊断水平。结论:活跃期联合应用胎心监护与脐动脉血流S/D值检测可以弥补CTG假阳性率过高的不足,提高胎儿窘迫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5.
《陕西医学杂志》2019,(6):744-747
目的:研究不同脐动脉血流SD值联合胎心监测对胎儿窘迫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产检并分娩的S/D≥3的孕妇95例作为高危组,S/D<3的孕妇232例作为对照组,进行脐动脉血流S/D值和胎心监测。根据诊断结果观察并比较两组孕妇出生1min Apgar评分、羊水污染、生产时迟发减速、新生儿体重、剖宫产、NST异常和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分析并比较两组孕妇胎心监测、脐动脉血流S/D值以及二者联合检测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结果:高危组孕妇出生1min Apgar评分,羊水污染,生产时迟发减速,新生儿体重,剖宫产,NST异常和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脐动脉血流S/D诊断敏感度87.18%,特异度89.16%,符合率88.69%。胎心监测诊断敏感73.07%,特异度88.35%,符合率84.71%。脐动脉血流S/D联合胎心监测诊断敏感度97.43%,特异度91.97%,符合率93.27%。与胎心监测相比,脐动脉血流S/D监测诊断敏感度和符合率显著增高(P<0.05)。联合检测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显著高于胎心监测和脐动脉血流S/D监测(P<0.05)。结论:不同脐动脉血流S/D值联合胎心监测可显著提高胎儿窘迫检出率,在临床诊断中能够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且其操作简便、无创、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 108例羊水过少应用胎心监护,NST检测.71例NST无反应,其中32例分娩时发现羊水Ⅱ°~Ⅲ°混浊.108例羊水过少,脐动脉血流监测发现S/D>3.胎儿宫内窘迫40例,新生儿窒息17例.结果 108例羊水过少,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92例,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0.37%,羊水污染29.63%,脐带绕颈21.30%.结论羊水过少出现NST无反应,脐动脉血流监测发现S/D>3,及时剖宫产术可以降低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血清甘胆酸、胎儿脐动脉血流测定及产前胎心监护对新生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应用放免法测定血清甘胆酸(cholyglycine, CG)、超声多普勒测定胎儿脐动脉血流速度比值(non-stress test, S/D)及胎心监护仪监测胎心率(NST),记录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等.结果随着CG值的升高,异常S/D值和NST结果的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当伴有异常CG值、S/D值或NST结果时,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因胎儿宫内窘迫而施剖宫产率明显增加.结论 CG、S/D值及NST结果与围产儿缺氧密切相关,是判断新生儿预后的可靠和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刘欣  梁永  胡小萍  张娟 《四川医学》2011,32(6):856-858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中央型电子胎心监护与脐动脉血流速度测定监测围产儿低氧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孕晚期产妇529例,行胎心监护、脐血流S/D值测定、脐动脉血气分析,并记录产时羊水情况,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结果胎心监护异常82例,脐血流S/D值≥3者72例。胎心监护异常组新生儿预后不良31例,明显高于胎监正常组;脐动脉血气分析显示,两组pH值、PCO2、PO2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脐血流S/D值≥3者有36.1%新生儿预后不良,脐血流S/D值与新生儿窒息、羊水粪染、低体重儿密切相关;且脐血流S/D值≥3者其pH值、PO2均小于S/D值〈3者(P〈0.01)。胎心监护、脐血流测定的阳性预测率分别为37.8%、36.1%,胎心监护联合脐血流测定的阳性预测率高达72.4%,明显高于单项检查预测值。结论联合应用胎心监护与脐血流测定对于监测围产儿低氧,减少新生儿窒息,改善围产儿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胎心监护联合超声脐血流S/D值(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值)监测判定胎儿宫内缺氧的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200例孕妇临床资料,参照Apgar新生儿评分将其分为宫内缺氧组( Apgar≤7分,n=93)与正常组( Apgar>7分,n=107) ,观察两组新生儿娩出前24h脐血流RI(阻力指数)、S/D值、PI(搏动指数)水平,观察两组脐血流S/D值不同产程改变情况,观察两组新生儿娩出前4h胎心监护NST(无压力试验)反应率及胎儿预后情况. 结果:宫内缺氧组新生儿娩出前24h脐血流RI、S/D值、PI水平与正常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宫内缺氧组临产前、临产时、活跃期、第二产程脐血流S/D值与正常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宫内缺氧组胎心监护NST反应率与正常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宫内缺氧组脐带异常、羊水粪染、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与正常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胎心监护联合超声脐血流S/D值监测,能够客观判定胎儿宫内缺氧情况,有效预测、预防不良结局,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生物物理相评分(BPS)、脐动脉血流S/D值与妊娠高血压疾病围产儿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B超、胎儿电子监护仪对45例妊娠高血压孕妇产前行生物物理相评分,监测脐动脉血流S/D值,并分析其结果. 结果: 生物物理相评分和脐动脉血流S/D值与妊娠高血压疾病围产儿预后有相关性,其中生物物理相评分与其相关性更大. 结论: 生物物理相评分与脐动脉S/D值联合监测可提高胎儿宫内缺氧状态的诊断率, 胎儿肌张力监测更具敏感性,为临床及时纠正宫内缺氧和胎儿预后的估计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卫洛红  刘永莉 《广西医学》2021,43(2):182-185
目的 分析妊娠糖尿病(GDM)孕妇脐动脉血流S/D值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取45例GDM孕妇作为GDM组,40例非GDM孕妇作为非GDM组.测定两组孕妇的脐动脉血流S/D值,记录两组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情况,分析两组孕妇脐动脉血流S/D值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 GDM组孕妇的脐动脉血流S/D值高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脐动脉血流阻抗增高在产科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 74例脐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与舒张期最低速度之比值 (S/ D)增高的孕妇作为观察组 ,同期收集 S/ D正常孕妇 15 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分析 S/ D值增高的病因及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 :174例 S/ D增高的病因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 39例 ,脐带异常 14例 ,羊水过少 6例 ,过期妊娠 4例 ,胎盘异常 4例 ,胎儿畸形 3例 ,双胎输血综合征 2例 ;2 74例中 ,S/ D≥ 3组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发生率明显高于 S/ D<3组 (P <0 .0 5 ) ;S/ D越高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越高 ;S/ D>6及脐动脉舒张末期血流缺如(AEDV)组 ,新生儿重度窒息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 S/ D<3组 (P <0 .0 5 ) ;3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 ,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畸形及围产儿病死率明显增高 (P <0 .0 1)。结论 :脐动脉血流阻抗增高与妊高征、脐带异常、胎儿畸形、胎盘异常、羊水过少、过期妊娠有关。脐动脉血流阻抗增高的孕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发生率、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围产儿病死率增加。  相似文献   

13.
贾桂英  王博  王康 《黑龙江医学》2001,25(11):804-805
目的 通过检测胎儿脐动脉血流波形S/D值 ,监测围产儿的脐动脉血流波形。方法 应用SRF -60 8型胎儿脐血流检测仪、探头 5 0MHz ,检测妊娠妇女 82例 ,其中正常妊娠 73例 ,异常妊娠 11例 ,孕周为 32~ 4 2 + 2 周。利用超声多普勒动脉血流速记录方法观察胎盘、胎儿两个循环之间脐动脉血流波形 ,即脐血流收缩末期峰值 (S)与舒张末期峰值 (D)的比值S/D ,将S/D值升高的围产儿情况与S/D值正常的围产儿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1)S/D值升高 ,即S/D≥ 3组中有 5 7 1%发生胎儿窘迫 ,2 8 6%新生儿结局异常。S/D值正常 ,即S/D <3组中仅有 6 5 %发生胎儿宫内窘迫 ,无 1例新生儿结局异常 ,2组差异显著 (P <0 0 0 1) ;(2 )异常妊娠组中有 63 6%发生S/D值升高。结论 胎儿脐动脉血流S/D值升高反映了胎儿缺氧 ,宫内状况差 ,预测胎儿宫内窘迫 ,提示临床应加强围产期管理 ,适时终止妊娠 ,防止胎儿宫内死亡。因此 ,胎儿脐动脉血流波形检测方法简便 ,诊断率高 ,具有预测性 ,可作为对围产儿监护的新手段 ,对产科临床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丽  袁晓梅  孙亚军  何晓 《吉林医学》2012,33(27):5840-5841
目的:分析妊娠晚期脐血流测定联合胎心监护对胎儿预后临床意义,改善胎儿预后。方法:对分娩单胎孕妇5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妊娠晚期门诊产检时脐血流测定与胎心监护检查结果分为Ⅰ组、Ⅱ组、Ⅲ组、Ⅳ组,Ⅰ组为脐血流S/D与胎心监护均为正常;Ⅱ组为脐血流S/D异常、胎心监护正常;Ⅲ组为脐血流S/D正常、胎心监护异常;Ⅳ组为脐血流与胎心监护均异常。分析并比较各组新生儿在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胎死宫内、剖宫产率方面发生情况。结果:在520例患者中,Ⅰ组新生儿剖宫产率为11.89%,羊水污染率为21.62%,新生儿Apgar评分均≥8分,无一例发生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及胎死宫内。Ⅳ组中31例,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胎死宫内、剖宫产率发生均明显高于Ⅰ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预后方面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孕妇,门诊行脐血流S/D测定联合胎心监护能明显提高胎儿宫内状况的诊断率,早期发现胎儿窘迫,改善新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B超测定脐动脉血流和胎心监护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胎儿监护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75例ICP孕妇分为4组。S/D>3者356例,其中胎心监护异常196例为A组,胎心监护正常160例为B组。S/D<3者319例,其中胎心监护异常145例为C组,胎心监护正常174例为D组。分析4组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情况。结果:A组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等最高,其次是C、B组,最低D组。结论:ICP孕妇产前脐血流S/D<3者,应密切监测胎心,延长孕周,严密观察下阴道分娩。S/D>3者,胎心监护异常,尽快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探讨超声脐动脉血流测定与胎心监护诊断胎儿FIUD(宫内窘迫)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产检的40例妊娠晚期孕妇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超声检测脐动脉血流、胎心监护,并根据临床结果分成A、B、C、D四组,比较四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结果 A组新生儿Apgar评分(8.5±0.5)分,明显高于B、C、D三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7.69%以及羊水污染发生率7.69%,明显低于B、C、D三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监测脐动脉血流频谱、联合胎心监护能为早期胎儿宫内窘迫诊断提供参考,且临床诊断价值明显高于单一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杨利  王芸  李东风 《中国厂矿医学》2011,24(4):308-308,317
目的评价脐动脉超声血流图脐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舒张末期血流速度(S/D)、胎心监护的非应激性试验(NST)在产前监测中的应用。方法取本院住院孕妇260例进行NST和S/D监测,检查结果与分娩后羊水污染、脐带异常(缠绕、打结、过短)、新生儿窒息等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NST和脐动脉超声血流图异常组发生羊水污染、脐带异常、新生儿窒息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均〈0.05)。NST和脐动脉超声血流图均异常组发生羊水污染、脐带异常、新生儿窒息又较NST和脐动脉超声血流图单项异常组明显增高(P均〈0.05)。结论超声脐动脉血流图在判断宫内胎儿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若NST与其相联合监测,可以使妊娠晚期胎儿宫内情况判断更准确。  相似文献   

18.
妊娠晚期胎儿脐带绕颈的联合监护情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胎儿脐带绕颈的孕妇妊娠晚期应用彩超、脐血流速度测定和胎心无负荷试验联合监护,判断胎儿预后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超确诊为胎儿脐带绕颈并测定脐动脉血流速度S/D值和胎心无负荷试验NST ,比较分析2 13例胎儿脐带绕颈孕妇(观察组)和2 2 0例无胎儿脐带绕颈孕妇(对照组)妊娠晚期情况。结果:观察组NST无反应型、可疑型或S/D值≥3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 <0 . 0 1) ,胎儿宫内窘迫和剖宫产发生率明显增高(P <0 .0 1) ,但两组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 >0 . 0 5 )。结论:脐血流参数测定S/D值与胎心NST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脐带绕颈胎儿宫内缺氧状态的诊断,为临床及时纠正宫内缺氧和选择分娩方式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产前预测高危性脐带绕颈的方法和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186例住院分娩证实的脐带绕颈孕妇,根据是否出现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和相对性脐带过短分为高、低危两组,用脐动脉血流S/D值,胎头高浮和B超提示脐带绕颈周数三项指标分别对两组进行预测。结果:脐动脉血流S/D值≥3.0,胎头高浮和脐带绕颈在2周或以上者发生高危的机会均明显增多,三项指标预测的阳性率达90.8%。提示:脐动脉血流S/D值,胎头高浮和脐带绕颈周数以及胎心监护均能很好地对脐带统颈时胎儿的宫内安危进行判断,为脐带绕颈的分娩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杨倩 《求医问药》2014,(17):49-50
目的 :探讨用胎心监测联合脐血流S/D检测预测胎儿窘迫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2年10月~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16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60例产妇按照产前胎心监测、脐动脉血流检测的结果分为观察组(超声检查脐血流S/D比值≥3)和对照组(超声检查脐血流S/D比值<3),每组各有80例产妇。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发生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几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发生胎儿窘迫以及新生儿窒息的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两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胎心监测联合脐血流S/D检测预测胎盘血管阻力、胎儿宫内安危的状况是一种简便、安全、直观、准确的方法,它可以有效地降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病残、死亡等事件的发生率,为分娩后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