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志龙 《当代医学》2014,(32):32-33
目的研究超声联合腹腔镜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22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均分为联合组和手术组(n=61),手术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手术,联合组采用超声联合腹腔镜治疗,分析2组手术情况。结果所有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平均出血量为(24±13)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6~24h。手术组的手术开始至腹腔探查时间(26.81±4.46)min,手术时间(74±12)rain,观察孔长度(27.08±3.41)mm,术中并发症22例,住院时间(76±1,2)d,与联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采用超声联合腹腔镜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安全、有效,再发粘连的概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双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肝外胆管结石病人,根据随机数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为使用双镜联合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对照组为开腹手术(胆囊切除并胆总管切开探查)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结果两组均取石成功,通过两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113.05±74.56)minVS对照组(123.34±61.78)min,(t=1.672,P=0.03)两组间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术中出血量,观察组(18.23±8.54)mLVS对照组(29.68±9.63)mL,(t=7.192,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观察组(2.07±0.54)dVS对照组(3.51±1.03)d,(t=6.983,P=0.04)两组间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对比住院时间,观察组(5.21±2.72)dVS对照组(16.74±3.23)d,t=7.192,P=0.00)(t=7.92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观察组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2例,对照组胆总管残留结石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发生3例(7.5%)胆汁漏,经充分引流后痊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6,P0.05)。对照组T管引流不畅2例(5%),两组比较有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8.46,P0.05)。两组随访半年后均无胆石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收治的粘连肠梗阻患者394例随机分为2组,腹腔镜组199例,开腹手术组195例,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开腹手术组.结论 腹腔镜联合快速康复外科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创伤小,恢复快,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同时可以减少粘连性肠梗阻的再次发生,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比较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情况.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将8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为腹腔镜组(42例)和开放组(44例),比较两组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等临床指标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临床比较研究.采用SPSS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42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恢复良好,无粘连性肠梗阻,疗效优于开腹手术切除.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是安全、可行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较传统开腹术后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该研究主要是探讨和分析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手术治疗以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接受的手术治疗,依据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观察组采用可吸收肠线的连续关腹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丝线关腹措施,且术后均实施了相应的预防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126±6)min,出血量(200±50)mL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84±5)min、(350±30)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11,t=18.190,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0.05)。结论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采取正确积极的预防措施,术中采用可吸收肠线的连续关腹治疗可大大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侧脑室-肝膈间隙分流术与常规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的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82例脑积水患者,腹腔镜治疗组45例,常规手术组37例.结果:腹腔镜组分流管腹腔端梗阻发生率为11.11%,常规手术组梗阻发生率为32.43%(x2=5.61,P<0.05);术后感染率分别为2.7%和5.4%(x2=0.03,P>0.05).Karnofsky评分,腹腔镜治疗组68.6±10.9,常规手术组58.1±0.1(t=4.49,P<0.05).结论:腹腔镜下侧脑室肝膈间隙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比常规手术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 在我院诊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抽取6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0),观察组采取奥曲肽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对照组仅采取奥曲肽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愈率以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为96.8%,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2.1±0.3)d;对照组痊愈率为86.7%,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4.3±0.5)d,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确切,且见效较快.  相似文献   

8.
夏泉 《当代医学》2014,(11):58-59
目的分析对比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和慢性阑尾炎的预后效果,为后续临床治疗选择提供事实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贵州省黔南州贵定县中医院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9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与100例慢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作统计对比。结果与慢性组对比,急性炎症组平均手术时间[(78±34)rain,t=2.203,P=0.031]、排气[(2.3±11)d,t=2、159,P=0.039]和进食时间[(2.3±1.3)d,卢1、996,P=0.047]显著较长,术后肠梗阻发生率(n=8,χ^2=12578,P=0034)也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2组患者术后并发腹腔内脓肿的比例及1例患者因严重盲肠炎中转开腹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安全可行有其临床意义,与慢性患者的腹腔镜手术相比较,一般无显著差别,但可能导致术后腹腔脓肿和小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接收的5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依据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25)和治疗组(n=25),对照组行保守治疗;治疗组在保守治疗基础上再行开腹手术。比较两组疗效以及症状缓解时间、康复时间等。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症状缓解时间为(7.61±2.53)d,康复时间为(11.74±2.95)d,相比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高云霞  李沛 《黑龙江医学》2024,48(5):608-611
目的:探究儿童腹腔镜急性阑尾炎切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儿童腹腔镜急性阑尾炎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行腹腔镜急性阑尾炎切除术。根据患儿的术后情况分为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组、术后未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组,并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结果分析患儿腹腔镜急性阑尾炎切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影响因素,提出术后护理对策。结果:术后未出现粘连性肠梗阻67例,占比81.71%。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15例,占比18.29%。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组病程25~72 h、手术创伤占比均高于术后未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38、12.954,P<0.05)。结论:病程25~72 h和手术创伤均是儿童腹腔镜急性阑尾炎切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影响因素,术后加强护理,减少手术创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肠黏连松解术(简称腹腔镜手术)术后联合中药在治疗急性黏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79例急性黏连性肠梗阻患者,35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术后加用中药治疗(联合组),44例单纯行腹腔镜手术(腔镜组).结果:2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联合组较优;2组手术日的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9),术后第1,第2,第3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0、P=0.000).长期随访腔镜组腹痛6例、联合组2例,但腔镜组2例需再次行手术治疗.结论:腹腔镜手术后联合中药是治疗急性黏连性肠梗阻的较好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在诊断和治疗肠梗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证实且术前均行腹部X线平片(简称KUB)、超声、螺旋CT(简称CT)检查的269例肠梗阻患者,比较3种检查方法与手术探查结果的诊断符合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病例中,据术中是否联合超声分为单纯手术组(手术组)、联合组,比较两组手术开始至行腹腔镜探查时间、观察孔长度、与穿插有关的并发症.结果 KUB、超声、CT对肠梗阻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0.26%(189/269)、93.31% (251/269)、96.65%(260/269),梗阻部位诊断符合率为54.64%(147/269)、73.61% (198/269)、80.30%(216/269),梗阻病因诊断符合率为36.06% (97/269)、66.54% (179/269)、81.78%(220/269),肠绞窄诊断符合率为32.08% (34/106),69.81%(74/106)、80.19%(85/106),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声诊断肠梗阻及梗阻原因、部位、肠绞窄的符合率与CT相当,优于KUB.手术组、联合组从手术开始至腹腔探查时间、穿插口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较优.两组与穿插有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对诊断和治疗肠梗阻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术与常规脑室-腹腔分流术的疗效对比.方法:分析92例脑积水患者,其中腹腔镜治疗组61例,常规手术组31例.结果:腹腔镜组分流管腹腔端梗阻发生率为6.5%,常规手术组梗阻发生率为29.0%(P<0.05).术后感染率分别为4.91%和19.3%,χ2检验无显著差异.随访调查karnofsky评分,腹腔镜治疗组平均值70.2±11.2,常规手术组56.3±10.2(P<0.05).结论:电视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6月~2010年3月间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06例,其中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56例,行开腹肠粘连松解术50例,对比分析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再发肠梗阻率.结果 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为(53±7) min,开腹手术组为(156±8)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0±5) ml和(160±7) 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24.5±3.5) h和(96±4.8) h,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4±6.2) h和(72±5.5) h,再发肠梗阻率分别为0%和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再发肠梗阻率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适合农村基层医院的促进腹部手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排便的实用办法.方法 56例患者按照手术先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28)术后接受中药治疗;对照组(n=28)接受基础治疗.两组基础治疗均为静脉应用抗生素及适当补液、补充营养.以患者肛门恢复排气排便的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出现其他术后并发症情况作为判定疗效的指标. 结果 治疗组恢复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为(25±0.85)h,住院时间为(6.0±3.8)d;对照组恢复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为(32±1.65)h,住院时间为(9.0±4.2)d,两组比较,t=28.22,2.80,P<0.01,两组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过6个月以上的随访,治疗组发生粘连性肠梗阻3例(3/28,10.71%),对照组发生粘连性肠梗阻10例(10/28,35.71%),两组粘连性肠梗阻率相比,x2=4.9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部手术后患者加用中药承气化瘀解毒汤,能够促进肛门排气排便、缩短住院时间和防治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巫诚  俞金龙  邹兆伟 《重庆医学》2021,50(23):3970-3973,3977
目的 探讨肠减压后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右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中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该院普通外科就诊的53例急性右侧梗阻性结肠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入选患者术前腹部立位平片及腹部CT均明确提示为右半结肠癌伴肠梗阻,不减压均无法建立腹腔镜操作空间,术后病理证实为结肠癌.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肠减压后联合入路翻页式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组(腹腔镜组,n=22)和传统开腹手术组(传统开腹组,n=31).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传统开腹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4.48±7.57)、(69.00±12.87)mL,切口长度分别为(6.80±0.56)、(18.55±1.32)cm,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40.85±3.60)、(68.43±3.04)h,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41±1.74)、(11.71±1.40)d,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传统开腹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171.47±9.01)、(185.18±9.40)min,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手术切口感染率、吻合口瘘、腹腔内出血、腹腔感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右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采用肠减压后联合入路翻页式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有效等优势.  相似文献   

17.
巫诚  俞金龙  邹兆伟 《重庆医学》2021,50(23):3970-3973,3977
目的 探讨肠减压后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右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中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该院普通外科就诊的53例急性右侧梗阻性结肠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入选患者术前腹部立位平片及腹部CT均明确提示为右半结肠癌伴肠梗阻,不减压均无法建立腹腔镜操作空间,术后病理证实为结肠癌.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肠减压后联合入路翻页式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组(腹腔镜组,n=22)和传统开腹手术组(传统开腹组,n=31).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传统开腹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4.48±7.57)、(69.00±12.87)mL,切口长度分别为(6.80±0.56)、(18.55±1.32)cm,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40.85±3.60)、(68.43±3.04)h,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41±1.74)、(11.71±1.40)d,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传统开腹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171.47±9.01)、(185.18±9.40)min,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手术切口感染率、吻合口瘘、腹腔内出血、腹腔感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右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采用肠减压后联合入路翻页式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有效等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联合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胃肠外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奥曲肽针0.1 mg皮下注射,每8小时1次,直至肛门恢复正常排便排气功能。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住院时间,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减压引流量、肠蠕动恢复时间和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22,P0.05)。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联合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较确切,更能促进胃肠道蠕动,加快胃肠功能的恢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探查手术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在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穿孔时的优劣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江北人民医院自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8例溃疡性上消化道穿孔病例。其中行腹腔镜手术者52例,行开腹手术者56例。比较两组病例的手术持续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穿孔修补失败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60.6±5.3)min、(60.5±5.8)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1,P〉0.05);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37.4±5.1)h、(56.7±7.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986,P〈0.01);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8±1.1)d、(10.2±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99,P〈0.01)。腹腔镜手术组的切口感染及术后肠梗阻发生率均低于开腹手术组(P均〈0.05)。两组术后腹腔脓肿和手术修补失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具有手术视野开阔、便于冲洗、并发症少、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6):571-573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20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开放性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开放性手术组30例患儿行传统开放性疝修补术,腹腔镜手术组90例患儿行经脐单孔腹腔镜疝修补术;记录2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个月进行手术切口美观满意度评分;所有患儿术后随访2 a,观察同侧及对侧疝复发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开放性手术组(t=13. 200、5. 150、4. 092,P <0. 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放性手术组(t=12. 000,P <0. 05);腹腔镜手术组和开放性手术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 44%(4/90)、20. 00%(6/30),腹腔镜手术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放性手术组(χ~2=6. 378,P <0. 05);腹腔镜手术组和开放性手术组患儿手术切口美观满意度评分分别为3. 47±0. 96、1. 97±0. 85,腹腔镜手术组患儿手术切口美观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开放性手术组(t=0. 158,P <0. 05);术后2 a内,腹腔镜手术组和开放性手术组患儿疝复发率分别为1. 11%(1/90)、13. 33%(4/30),腹腔镜手术组患儿疝复发率显著低于开放性手术组(χ~2=5. 633,P <0. 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安全性良好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