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高永根  尹军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8):1523-1525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5年12月有完整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的289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89例胃癌患者术后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0.96%、50.87%和42.91%;单因素分析表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Bor-rmann分型、肿瘤部位、组织病理学分级、TNM分期和肿瘤的根治度、化疗疗程对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均有影响(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Borrmann分型、病理组织学分级、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及远处转移,TNM分期和化疗6个疗程7个因素是影响胃癌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胃癌的Borrmann分型、病理组织学分级、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和化疗6个疗程是影响其术后生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姚峰  赫杰  陈倩 《中国医师杂志》2004,6(11):1486-1487
目的 分析和总结老年残胃癌的外科治疗方式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3-01~2003-06普外科收治的25例老年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中,Ⅰ期3例,Ⅱ期5例,Ⅲ期8例,Ⅳ期7例;根治性手术12例(48.0%),姑息性手术9例(36.0%),剖腹探查术2例,全部手术切除病例均在术中行空肠营养造口,2例因术前发现肿瘤已广泛转移而未作手术。根治性切除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2%、41.5%、28.6%。结论 纤维胃镜加胃黏膜活检是确诊老年残胃癌的主要手段,应特别重视老年残胃癌的围手术期处理,根治性切除术是治疗老年残胃癌的合理选择,也是改善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SI)相关因素和病原菌分布特点,为临床预防控制SSI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0年1月-2013年9月住院并手术的287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系统收集相关资料,运用统计方法对各SSI相关因素进行检验,分析SSI的相关危险因素和病原菌分布,探讨SSI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 287例胃癌手术患者发生SSI 26例,发生率为9.06%,其中切口感染19例占73.08%、腹腔感染7例占26.9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ASA评分≥3分、肿瘤分期≥Ⅲ期、合并糖尿病、术前住院时间≥7d,手术时间≥3h、术中输血均为SSI危险因素(P<0.05),而患者性别和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时间与SSI无相关性;检出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61.29%、革兰阳性菌占35.48%、真菌占3.23%,主要以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分别占29.03%和22.58%,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占12.90%。结论胃癌SSI相关因素多,应针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预防和控制SSI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我院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间16名施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患者的手术配合经验。结果1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术中转开腹的患者,术中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配合娴熟。结论:术中良好的护理配合是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黄立辉 《现代医院》2012,12(9):8-11
目的探讨胃癌不同手术方式对术后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8年12月间收治的103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得到不同手术方式与术后生存率的关系。用乘积极限法(Kap-lan-Meier Method)进行生存率估计,用Log rank法进行生存规律组间比较。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6%(10/86);不同TNM分期胃癌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T1b和T2期患者手术方式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104,0.157),T1a、T3、T4a和T4b手术方式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0.024,0.007,0.002)。结论早期明确的TNM分期及采取适当扩大的淋巴结清扫能更好的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吴艳军 《健康必读》2008,7(9):45-46
目的探讨胃癌急诊根治手术疗效。方法通过对16例胃癌施急诊根治手术。结果胃癌一旦诊断明确,如果局部条件及全身条件许可,则胃癌根治术是最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75岁老年胃癌患者的手术方式,观察手术疗效及预后。方法将入选的68例患者分别采用根治术(38例)与保守治疗(30例),随访5年,观察生存率。同时对不同术式(D0、D1、D2)术后并发症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38例手术组患者,14例(36.84%)发生并发症,共25例次,并发症表现为肺炎、伤口感染及吻合口瘘等,共三组并发症发生例次无显著差异(F=1.137,P=0.333),三组围手术期死亡率比较也无显著差异(F=0.542,P=0.587)。随访5年期间,手术组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2.11%、68.42%、52.63%,均明显高于保守组(P〈0.05),且D2组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5)。结论在严格筛选并做好术前评估的前提下,对≥75岁的老年胃癌患者行手术治疗是可行的,可优选D2术式。  相似文献   

8.
青年人 (≤ 35岁 )胃癌在临床上不常见 ,恶性程度高 ,往往因警惕性不高和对其临床特征认识不足而误诊。我院 1975年 3月~ 1995年 3月共收治青年人胃癌 37例 ,均经胃镜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 ,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同期收治各年龄组胃癌 80 4例 ,青年人胃癌 37例 (4 6 % )。其中男性 2 1例 (5 6 8% ) ,年龄2 0~ 35岁 ,平均 (31 1± 2 7)。女性 16例 (43 2 % ) ,男女之比为 1 3∶1。从出现症状或上腹痛性质规律改变及症状加重至入院的时间 ,6个月以内 14例 ,6个月~1年 12例 ,1~ 2年 8例 ,>2年 3例 ,平均为 8 6个月…  相似文献   

9.
影响胃癌根治术后生存期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对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及病变浸润程度、淋巴转移等与预后的相关因素的研究表明 ,胃癌根治术后生存期的长短与下列因素相关 :术前肿瘤的大小、病变浸润的深度、淋巴结转移的数量及范围、组织病理学的特性等。本文对我院 12 5例病人进行了相关因素的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1年元月至 1991年 12月 ,我们对在我院经胃癌根治术后 134例病人进行了随访。未次随日期 1996年 12月。其中失访 9例 ,实际随访人数12 5例 ,随访率为 93 2 8%。全部病例均经术前胃镜病理学证实。其中男性 93例 ,女性 32…  相似文献   

10.
陈富国 《工企医刊》2011,24(4):18-19
目的 探讨胃癌手术后复发因素及其再手术的适应证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2010年胃癌术后复发病人进行再次手术治疗50例的临床资料,并对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病死率及术后生存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 术后生存5年以上6例,3年以上10例,2年以上12例,1年以上6例,1年内死亡者14例.单纯探查空肠造瘘9例分别于...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下高龄老年胃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高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术前给予心理护理、胃肠道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肠内营养调节饮食等护理方法。结果 32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进行,术后无吻合口瘘和内出血发生。结论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同开腹胃癌根治术比较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的优点。通过术前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不但改善患者的预后,进一步提升了腹腔镜治疗本病的优势,同时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42例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仙珍 《现代医院》2011,11(8):78-79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观察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后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42例患者,并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精心护理的42例患者中,发生腹痛腹泻或胃管脱出者共6例,其中改用肠外营养者2例。余36例患者均能耐受肠内营养,无术后严重并发症及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日为11.5±2.2 d。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护理工作在肠内营养的实施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肿瘤根治性。[方法]选择2005年12月~2010年12月普外科行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35例为腹腔镜组,并选择同期开腹胃癌根治术4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肿瘤根治性指标及术后随访患者的生存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切口长度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术后排气时间、首次进流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P﹤0.05),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肿瘤根治性指标淋巴结清扫数目、近远端切缘距离及1、3、5年生存率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能达到与开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相同的肿瘤根治性,且比开腹手术更具微创优势。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院》2015,(5):142-144
目的对直肠癌根治术编码中出现高频错误率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收集某院2011年6月~2014年10月行直肠癌根治术的出院病案146份,按照ICD-9-CM-3(2011版)编码原则,对手术编码的正确性进行质量回顾性自查。结果错误编码高达58份,误码率39.73%,其中38份经腹直肠前切除术编码48.63误用48.52(经腹会阴直肠切除术),误码率26.04%;8份区域性淋巴结清扫错码,误码率5.48%,12份直肠与乙状结肠端端吻合和结肠造瘘术出现漏编与多编,误码率8.22%。结论病案编码人员应深入分析疑难编码的原因,要养成查阅病案相关记录的良好习惯、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质量意识、主动与临床医生沟通、加强ICD-9-CM-3的学习,确保编码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实践探析"三孔法"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 [方法]对我院48例病人施行"三孔法"结肠癌根治术,以218例"五孔法"手术病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用时、出血量、淋巴结清扫及术后恢复等指标.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及淋巴结清扫范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三孔法"恢复时间少于"五孔法",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三孔法"同常规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具相同疗效,而手术更微创化,恢复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999~2004年间149倒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胃瘫8例患者进行病因分析、临床观察和治疗疗效观察.结果 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胃瘫是由综合因素所致,发病与神经-精神因素、手术创伤因素和手术后胃解剖结构改变等因素相关,非手术治疗效果最佳.结论 通过综合治疗和消除患者紧张情绪、胃肠持续减压、加强营养支持、适当应用胃肠动力药物等,均可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优点及适应症。方法自2004~2006年我院共施行了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45例,行Dixon手术36例,Miles手术9例,其中2例中转开腹。结果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时间180~240min,手术出血量30~200ml,无输尿管损伤,2例吻合口瘘,经保守治疗治愈,平均住院时间10.0d。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具有术野广、创伤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早、免疫干扰轻、术后活动早、住院时间短、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雷磊 《现代医院》2013,13(9):32-34
目的对比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我院胃肠外科行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29例。腹腔镜组的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进行治疗,开腹组患者采用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口长度、手术出血量、术后平均注射止痛药物次数、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则显著长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在清扫淋巴结数量、肿瘤上切缘长度以及肿瘤下切缘长度上的对比,其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34%,开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69%,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病灶清除彻底,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罗仁夏  吴彬  田俊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9):1570-1572
目的:了解福州市人群的胃癌生存情况,科学评价胃癌的二、三级预防效果。方法:对福州市1992~1999年确诊的724例胃癌患者进行生存情况的调查。用寿命表法和Ederer Ⅰ法估计胃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相对生存率。用bucldey pearson卡方检验对不同时期相对生存率差别进行比较。结果:福州市1992~1999年的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23.09%,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生存率和相对生存率高于前期。结论:福州市胃癌的二、三级预防已取得初步效果,但生存率仍然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