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士星  王贵平 《临床荟萃》1993,8(13):583-586
自1964年Selzer和Wray首先描述奎尼丁晕厥系药物引起快速多形室速以来,其后又分别证实了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这种致心律失常作用,近20年来,由于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不断问世,心律失常检测手段不断提高,室性早搏对猝死“扳机作用”的认识使得临床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大为增加。因此,对于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也日益引起了重视。 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后出现的心律失常及(或)原有心律失常加重,称之为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加重(Proarrthy thmic)或致(arrhy thmigenic)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2.
1 病例报告患者 ,男 ,5 3岁 ,干部。半年前无明显原因于午饭后感心悸 ,气短 ,心前区憋闷 ,即到当地医院诊治。查体 :心率 114次 /分 ,心律绝对不齐 ,心电图示心房颤动。予以吸氧 ,在吸氧过程中心律自行恢复为窦性心律。 2个月后类似发作 1次 ,在前往医院过程中心律自行转为窦性心律。 1个月来无何诱因反复发作心房颤动 4次 ,每次发作 0 .5~ 2小时后心律自行转为窦性心律。为进一步诊治 ,于 1998年 4月 11日住院治疗。患者否认有高血压 ,冠心病、糖尿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病史。无烟酒嗜好。无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及甲亢家族史。半年来为…  相似文献   

3.
促心律失常作用(proarrythmia)是指抗心律失常药物引起的新的心律失常或原有心律失常的恶化。这个定义排除了药物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以及对原有病窦综合征(SSS,Sick sinus syndrome)、房室缺损、室内传导异常疾病患者诱发的心律失常(常指慢性心律失常)。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由于使用不当,均有不同程度的促心律失常作用,甚至导致猝死。因此有人提出将“抗心律失常药物”改名为“具有电生理作用的药物”,因为它们通过改变心脏组织的电生理作用,既可以“抗”,也可能“促”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4.
5.
<正> 近年来发现许多非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良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本文介绍13种非抗心律失常药物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适应症、剂量与用法、作用机理、副作用及注意事项。一、三磷酸腺苷(ATP)五十年代中期已开始应用 ATP 静注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疗效显著,现今已普遍使用。治疗方法:ATP10~20mg 加5%葡萄糖液2~5ml 或 ATP20mg加阿托品0.5mg 5秒钟内静注,若无效则间隔2~3分钟再重复用药。ATP 单剂注入量不超过40mg。注射中一旦有效立即停止注射。治疗过程中应予心电监护,并观察血压、全身反应及出现的瞬间心律失常。单用  相似文献   

6.
5种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致老年患者缓慢性心律失常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临床常见。缓慢性心律失常是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最常见的类型 ,尤其老年患者 ,随年龄增长 ,心脏传导系统在结构与功能上都有退行性改变 ,同时伴随不同的基础疾病 ,对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作用反应较差 ,而对其副作用反应敏感。为了探讨临床常用的 5种抗心律失常药物致老年患者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特点 ,现收集了 36例病例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收集本院近 8年来收治的 5种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致缓慢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 36例 ,男 30例 ,女 6例 ,年龄 6 1~ 88岁 ,平均 (6 8.5± 6 .6 )岁。…  相似文献   

7.
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后导致原有心律失常加重或诱发新的心律失常,称为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尖端扭转性室速(TPVT)是典型的药物导致的心律失常。导致TPVT最常见于IA类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双异丙吡胺、胺碘酮等。现将我们收集到的5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几乎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都不同程度地抑制心脏的自律性、传导性以及心脏的收缩功能,也几乎所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正> 随着电生理—电药理学的迅速发展,抗心律失常药物有许多新进展。要正确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必须了解心律失常的机制与每个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学作用。现就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电药理学有关问题予以概述,着重在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分为两大类:(1)抗快速心律失常药物;(2)抗缓慢心律失常药物。由于后类药物主要作用为拟交感神经与拟迷走神经药物,故抗心律失常药通常均指抗快  相似文献   

11.
12.
合理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门急诊常遇到较严重的心律失常病人 ,急性发作时我们多采用静脉注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若选择不当会影响甚至出现相反效果。常见的室上性心动过速 ,如果是预激综合征合并的室上速 ,应首选普罗帕酮 (心律平 ) ,而不宜选用维拉帕酮 (异搏定 ) ,虽然二者都对室上速有效 ,但前者可延长旁道不应期 ,达到终止旁道参与的折返性室上速 ,后者可使部分预激综合征病人的旁道前传不应期缩短而加快折返 ,故对预激综合征经旁道前传的折返性心动过速或房颤不宜用异搏定。对心律平无效的严重快速心律失常 (心室律≥ 2 0 0次 /分 )可选用乙胺碘呋酮 ,它既可…  相似文献   

13.
14.
任晓庆 《临床荟萃》2008,23(10):701-705
目前药物治疗仍是控制心律失常的基础措施.心律失常抑制试验(CAST)的结论,使人们对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临床上如何正确、安全、合理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仍是需要临床医师引起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彦昌 《临床医学》2006,26(3):32-33
目的 研究QT间期离散度在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预测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 对364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测量治疗前后QTcd及动态心电图,并与12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 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QTc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好转组QTcd明显降低,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QTcd无明显变化,致心律失常组QTcd反而升高。QTcd在服药后3—4d开始变化,5—7d时变化幅度最大,12—14d变化幅度变小。不同药物致心律失常发生率不同,乙吗噻嗪致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11.2%),胺碘酮6.2%,普罗帕酮10.5%,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吗噻嗪、胺碘酮、普罗帕酮用药2周后QTc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Tcd值的变化是预测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灵敏而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17.
<正> 近10年来我国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发展迅速,一系列新药相继问世,此与心脏电生理学的发展、心律失常的机理、药物作用机理,血药浓度测定和药代动力学的深入研究密切有关,从而使临床工作者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筛选应用有更多科学依据,现根据近10年国内应用较多,研究较深入的药物简述于下。 1.奎尼丁国内应用已有50—60年历史,主要用于各种过早搏动,心动过速以及心房颤动(房颤)、心房扑动(房扑)的复  相似文献   

18.
抗心律失常药物对老年患者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律失常是老年心血管病常见的主要症状,近年来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应用日益广泛,由于目前抗心律失常治疗仍处于经验用药阶段,鉴于老年心血管病人生理和病理因素的影响,多种疾病并存,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与年轻人存在显著差别,治疗过程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危险性较大,为了探讨老年心律失常病人ADR发生的危险因素,促进合理用药,减少药源性损害,我们对120例老年人心律失常患者的用药情况和ADR加以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人选择:1993年1月~1997年6月我院内科患者120例,男73例,女47例,年龄60~86岁,…  相似文献   

19.
抗心律失常药:心血管药物治疗进展(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伟 《新医学》1992,23(10):546-548,545
  相似文献   

20.
心律平致心律失常一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4年Selzer和Wray报道奎尼丁晕厥以来,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Proarhythmia)作用日益受到临床关注,兹就我们所遇1例口服心律平致心律失常病例,复习有关文献予以浅述。1病例资料男,64岁。既往1993年6月曾患急性下壁、后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