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经口间歇胃管置管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所致误吸、吸入性肺炎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间歇经口胃管置管,对照组采用常规鼻饲管。于入院当天及14d后进行肺部影像学检查、饮水试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观察2组误吸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吞咽功能、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吞咽功能、神经功能缺损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间歇胃管置管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能明显降低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显著改善吞咽功能,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老年脑疾病并发吸入性肺炎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老年脑疾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7年老年脑疾病并发吸入性肺炎40例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中,隐匿起病30例,另10例有明显发热、咳嗽、气急等症状。其中治疗好转33例,死亡7例。结论老年脑疾病并发吸入性肺炎病情隐匿,病死率高,临床需重视,以免延误诊治。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患者如果继发真、假性球麻痹,易发生吞咽困难及饮食呛咳,导致发生吸入性肺炎。我院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26例脑卒中后吸入性肺炎,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剂量肝素雾化吸入对卒中患者坠积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06-01~2008-06发生坠积性肺炎的卒中患者86例,年龄55~82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于抗感染、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肝素1000U/(kg.次),加入生理盐水20ml超声雾化吸入,1次/d,3d为1疗程,观察患者发热、咳嗽、气促及肺部体征在72h内消失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9.1%,对照组有效率为62.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肝素雾化吸入可促进卒中患者坠积性肺炎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纤支镜肺泡灌洗对吸入性肺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实行纤支镜肺泡灌洗组(51例)与综合治疗组(35例)患者呼吸频率、体温、白细胞、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预后指标。结果治疗组呼吸频率恢复正常、体温、白细胞及动脉血氧分压升高的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有效率和预后优于对照组,肺部阴影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实行纤支镜肺泡灌洗能有效改善老年脑血管疾病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症状及预后,是一项有效的抢救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联合振动机械排痰对重型颅脑损伤后坠积性肺炎患者的冶疗效果,及对患者神经缺陷(ND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后坠积性肺炎患者9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其治疗干预措施分为对照1组30例、对照2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1组给予振动机械排痰治疗,对照2组给予雾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观察组给予雾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联合振动机械排痰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NDS评分、QOL评分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差界。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O.05);三组患者治疗前NDS评分、QOL评分无差别,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DS评分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 QOL评分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炎症因子水平无差别,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FN-γ、IL-6、 hs-CRP水平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均P0.05);三组患者荨麻疹、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无明显差别。结论雾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联合振动机械排痰对重型颅脑损伤后坠积性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NDS评分、QOL评分,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基于吞咽功能的临床预测模型的建立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对105例缺血性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患者进行临床吞咽功能评估和电视透视检查,记录吞咽困难的症状和体征,并记录住院期间吸入性肺炎是否发生。采用χ2检验判断所记录的症状和体征是否与住院期间吸入性肺炎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临床相关因素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住院期间吸入性肺炎相关的临床因素包括进食相关的呛咳,舌无力,口内食物残留,无效吞咽,进食或饮水后嗓音改变,其中无效吞咽能够预测住院期间的吸入性肺炎,OR值7.700,预测准确度83.8%。结论 临床吞咽评估发现无效吞咽是住院期间吸入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循环脑梗死急性期吞咽障碍的管理对吞咽障碍致吸入性肺炎的影响。方法随机将93例后循环脑梗死急性期发生吞咽障碍的患者分成康复组30例,管理组31例,对照组32例,治疗4周后记录3组吞咽功能障碍功能的恢复情况,给予治疗后吸入性肺炎症状改善的情况以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康复组总有效率为70%,管理组总有效率是80.64%,对照组总有效率是40.62%,康复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O.05),管理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明显(P〈O.05),康复组和管理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康复组和管理组的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恢复时间、肺部哕音消失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管理组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与康复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康复组、管理组、对照组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43.33%、19.35%、62.5%,管理组与康复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CO.05)。结论后循环脑梗死急性期采用多种治疗手段对吞咽障碍进行管理,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吞咽功能障碍,同时缓解吸入性肺炎的症状,而且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阿托品在氯氮平中毒时的应用10例报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流涎是氯氮平主要付作用之一,急性中毒后往往因口水吸入形成肺水肿或并发吸入性肺炎。笔者在抢救氯氮平中毒时应用阿托品消除肺部湿啰音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0例患者中男4例女6例;年龄最小者15岁,最大者56岁,平均年龄33岁。服氯氮平量最大者2500mg,最小者750mg,平均1625mg。10例患者来院时均处于昏迷状态,双肺听诊均闻及大量湿啰音。患者来院后除常规洗胃、输液、催醒及对症支持治疗外,均立即静推阿托品0.5mg至1mg,然后观察效果。结果发现10例患者中肺部湿啰音全部消失的最短时间为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用电子支气管镜治疗脑梗死后吸入性肺炎以快速改善肺通气、换气功能,纠正低氧血症.方法 对36例吸入性肺炎患者在抗感染、氧疗等基础上运用电子支气管镜反复灌洗,以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中和治疗前的PaO2、SPO2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24 h后患者PaO2、SPO2与治疗之前、中组比较明显增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O2在3组中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吸氧、全身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经电子支气管镜治疗脑梗死后吸入性肺炎使气道内分泌物和异物彻底清除,快速改善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11.
重型颅脑损伤后吸入性肺炎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吸入性肺炎的早期诊断、监护及治疗的意义。方法 58例严重误吸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进行呼吸功能监护同时,采取气道内抽吸、冲洗,早期气管切开和机械通气、控制感染等措施。结果 本组痊愈39例,因呼吸衰竭死亡19例,病死率32.8%。结论 系统的呼吸功能监护、早期气管切开和机械通气治疗是纠正低氧血症,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纤支镜肺泡灌洗对吸入性肺炎预后的影响。方法 64例该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9例和对照组15例,实验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早期给予支气管灌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预后。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例(8.16%)和3例(20.00%)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疗程结束后,实验组患者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实行纤支镜肺泡灌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吸入性肺炎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吞咽困难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康复训练的疗效.方法 将96例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组给予吞咽康复训练,在康复训练前及康复训练后分别进行吞咽功能评定,并观察患者体质量、吸入性肺炎、住院天数等情况.结果 康复训练组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行康复治疗可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可以改善高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4.
<正>吸入性肺炎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指吸入食物、口咽分泌物及其他物质引起的炎症。吸入性肺炎是脑血管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急性脑卒中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50%的脑卒中患者发病后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而吞咽障碍导致误吸是脑卒中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重要原因[2]。我们针对吸入性肺炎的形成原因采取一系列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01—2014-12在河南省精神病医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然而许多患者并不是直接死于卒中本身,而是其并发症--肺部感染,其中吸入性肺炎是导致患者死亡和影响功能恢复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将我科近2年来收治的38例卒中合并吸入性肺炎的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态评估及系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改善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6-01—12入院、经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吞咽障碍为Ⅱ级及以上的9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2016-01—06入院的46例吞咽障碍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指导;2016-07—12入院的46例吞咽障碍患者设为实验组,给予动态评估及系统护理干预,于2周后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吞咽功能情况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经动态评估及系统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明显,吞咽功能治愈和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_C=3.343,P0.05);实验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13.04%)低于对照组(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55,P0.05)。结论动态评估及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莫沙必利预防脑卒中患者鼻胃管管饲反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莫沙必利预防脑卒中患者鼻胃管管饲反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75例鼻胃管营养支持的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莫沙比利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对2组的鼻饲反流发生率、肺炎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莫沙比利治疗组鼻饲反流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莫沙比利治疗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也比对照组低(P<0.05),莫沙比利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莫沙必利能降低脑卒中患者鼻胃管管饲的食物反流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卒中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诱因。方法 2006-02-2011-02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患者568例,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263例为肺炎组,未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305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诱因、结果、致病菌构成。结果 革兰阴性菌243株,革兰阳性菌50株,真菌29株;对照组死亡35例,病死率11.48%,肺炎组死亡88例,病死率33.46%。结论 在脑卒中患者治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问题,应保持昏迷患者气道通畅,规律拍背、吸痰、翻身,减少侵入性诊疗操作,增强免疫功能,预防性抗感染治疗,以达到避免或减少脑卒中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31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17例)和对照组(14例)。两组患者脑卒中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同时进行早期吞咽康复治疗,每日3次,连续3周。采用吞咽X线透视检查法(VFS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障碍进行评分,并检查血钠、钾、白蛋白水平及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VFSS评分(7.2±2.1)比治疗前(4.0±1.9)及对照组(4.7±2.1)明显提高(均P<0.01);吞咽障碍恢复13例(76.5%),明显高于对照组(2例,14.3%)(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钠、钾、白蛋白含量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吞咽障碍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20.
脑梗死患者吸入性肺炎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梗死是引起急性假性延髓性麻痹最常见的原因。因假性延髓性麻痹导致病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而引起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反复发作,若处理不当可危及病人的生命。有研究表明,包括隐性误吸在内,正常人在睡眠中可有45%发生误吸;有意识障碍的患者高达70%。因此对于脑梗死致急性假性延髓性麻痹患者中,针对吸入性肺炎发生的原因,采用科学的预防措施,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自2002-01~2004-01因脑梗死住院患者80例,男48例,女32例,年龄52~92岁,平均72岁。其中既往脑梗死史50例,高血压史58例,心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