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应用心脏起搏器治疗心律失常是近代医学上一项重大成就。我院自1973年首次用心脏起搏器治疗1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以来,至今共进行7例次人工心脏起搏术。5例经静脉导管电极作暂时起搏,其中2例并作永久起搏。所用起搏器为南京JP_2型、上海AXQ_2型及Cardiopan除颤起搏器。现将病例介绍如下:并对其教训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心脏永久起搏器术后并发症分析及防治体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世群 《安徽医药》2006,10(8):601-602
目的探讨永久起搏器术后并发症处理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本院4年来25例植入永久起搏器病例,总结并发症及防治措施。结果起搏器囊袋血肿2例;起搏器综合征2例,均为单腔起搏器VVI工作方式;感知障碍4例。植入后10个月起搏阈值增高1例;起搏器介入性心动过速1例。结论规范术前准备,熟练手术技能,加强对术后患者随访,并认识起搏器术后并发症,及时处理,可减少并发症及其危害。  相似文献   

3.
我院在按装按需型起搏器术中出现了4例心室纤颤(以下简称室颤),占1982年底共计起搏术270例次的1.5%(均为按需型起搏器)。1例在按装临时起搏术中发生,1例在按装佩带式起搏器术中发生,另2例是在按装埋藏式起搏器术中发生。经抢救均获成功。见附表。  相似文献   

4.
囊袋感染是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埋藏后常见的并发症,若不及时处理,不仅影响起搏器功能,严重时可危及病人生命。现将我院近年来遇到的3例埋藏式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装术后并发囊袋感染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楚强  邹杰 《淮海医药》2008,26(3):198-199
目的探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年来永久起搏器植入病例46例,总结并发症及防治措施。结果电极移位1例,囊袋血肿1例,肩周炎1例,起搏器综合征2例,起搏功能障碍1例,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1例,心功能下降1例,起搏器游走1例。结论改进和熟练手术技能,加强对患者术后随访,认识起搏器术后并发症,及时处理,可减少并发症及其危害。  相似文献   

6.
曹钦  张亚伟  卢国栋 《贵州医药》2022,46(2):223-224
目的 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老年患者术后起搏器囊袋感染风险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三年来于我医院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的86例老年患者病历资料,依据术后起搏器囊袋是否出现感染分成感染组和未感染组,观察两组于一般资料上的差异性,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分析影响术后起搏器囊袋感染风险因素。结果 86名患者中有15名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7.44%。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起搏器植入次数、起搏器植入时间、糖尿病史、囊袋血肿、切口脂肪液化、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贫血等方面资料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起搏器植入次数、起搏器植入时间、糖尿病史、囊袋血肿、切口脂肪液化、贫血等均是导致起搏器囊袋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为其保护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起搏器更换或升级、起搏器植入时间过长、既往有糖尿病史和贫血、出现囊袋血肿和切口脂肪液化为术后起搏器囊袋感染风险因素,临床需要重视对此类因素的调控,加强防护监测,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以提升手术...  相似文献   

7.
起搏器作为心律失常重要的治疗手段,在临床已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也延长了数以万计的患者的生命。随着社会老年化的趋势以及起搏器安置技术的日益成熟,临床安置起搏器的例数越来越多,起搏器安置术后并发症时有发生。其中较常见的是术后感染及血肿等引起的切口延迟愈合,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本文旨在对2000~2011年我院收治的12例起搏器术后囊袋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进一步探讨囊袋冲洗及开袋时间对防止起搏器植入术后感染和囊袋出血的价值。方法 将1996年12月~2003年4月安装起搏器的52例患者分为两组。23例采用术中囊袋冲洗及传统方法的开袋时间为对照组29例不做囊袋冲洗及提早开袋时间为观察组。结果 对照组并发囊袋出血4例,感染1例:观察组无一例囊袋出血。结论 提示起搏器安装术中囊袋冲洗不一定能防止感染,却有可能损伤小动脉引起囊袋出血。术中止血时间延长、彻底可避免术后囊袋出血。  相似文献   

9.
段宝祥 《江苏医药》1996,22(10):706-706
我院1975~1996年2月间并按装心脏起搏器263例次,就其各种并发症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按装起搏器263例次,因1度巨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伴阿-斯氏综合征138例次,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阿-斯氏综合征125例次。其中更换起搏器96人次,更换的病例中有4例原电极阻抗和阈值升高不能使用,故共插入电极176根。263台起搏器中VVI型259台,DDDR型1台,VVIR型3台。程控型138台,非程控型125台。国产和组装起搏器122台,原装进口起搏器141台。并发症电池提前耗竭58例,占更换起搏器者604%(58/96),其中国产和组装起搏器54例次,占电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脏临时起搏在合并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外科手术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分析我院心脏临时起搏保驾合并缓慢型心律失常的外科手术68例病历资料。结果:68例术前全部成功植入临时起搏器,术中、术后未发生致命性心血管事件,术后63例(92.6%)成功撤离临时起搏器,5例(7.4%)改行永久起搏器植入,68例(100%)均治愈出院。结论:心脏临时起搏合并缓慢型心律失常的外科手术是简易可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我院从1985年至1990年共收治急性阑尾炎手术病例1129例,术后有34例切口形成窦道,占3%,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1.切口感染和窦道形成的发生率:本组1129例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率为15%(158例)。其中有34例形成窦道。窦道形成的发生率占切口感染病例的21%。 2.本组34例窦道形成病例的急性阑尾炎病理类型计:单纯型2例;化脓型17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人工心脏起搏器埋植后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44例均经锁骨下静脉穿刺,双腔起搏器(DDD)2例,频率适应性双腔起搏器(DDDR)1例,心室按需型起搏器(VVI)39例,频率适应性单腔起搏器(VVIR)2例.结果术后晕厥前症状消失或减轻40例,其中仍有心律紊乱25例(阵发性房颤、房速15例,持续房颤5例,频发室早5例),心衰4例,死亡2例(肺栓塞1例,猝死1例),电极脱位1例,起搏综合征2例.结论本组疗效良好,死亡与起搏无关,手术并发症少,无1例发生术后感染.这与慎重选择病例、严格无菌操作,手术规范仔细有关.同时定期的随访,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和起搏故障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起搏器相关并发症的防治对策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临床患者病例96例,对其进行术后随访,统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相关防治措施。结果经统计发现,96例患者中,在术后发生并发症者21例,其中以室性心律失常为主,共7例,其次为囊袋血肿、起搏器综合征等。结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在术中和术后应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安全和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行起搏器植入术的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00例,并在术后随访1年,将发生囊袋感染的15例设为感染组,将未发生感染的85例设为非感染组,分析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合并糖尿病、起搏器植入时间≥3 h、起搏器植入次数≥2次、发生囊袋血肿、切口愈合不良、发生贫血、术前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术前血清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低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合并糖尿病、起搏器植入时间与次数、囊袋血肿及切口愈合情况、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及术前机体营养水平等因素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感染的发生具有相关性,临床可根据上述影响因素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预防感染,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心脏永久起搏器的临床应用,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方法。AAI型起搏器目前倍受重视,它即维持了正常房室收缩顺序,也不改变心室激动收缩顺序,是部分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病人的最佳起搏方式。我院自1996年1月~1997年12月共安置AAI型起搏器30例,其中4例术中发生房颤,在房颤发作时成功地进行心房电极定位,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4例住院患者,男女各2例,平均年龄63(61~64)岁,均为伴有临床症状的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或为窦房阻滞,或为窦性停搏,均发生阵发房颤。经窦房结功能测定,诊为SSS,房室结文氏点均>120次/分。起搏器为 B…  相似文献   

16.
永久性起搏器术后阈值升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起搏器植入术后阈值升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我院1996年1月~2006年7月共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447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后阈值升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 起搏器术后阈值升高15例,其中早期阈值升高12例,4例经过静脉点滴地塞米松(10mg/d)5~14 d后起搏功能均恢复正常,8例微脱位中4例重新安置电极外,其余4例经过左侧卧位而使电极复位,起搏器功能恢复正常;晚期阈值升高3例,通过增加起搏电压可以恢复正常起搏功能,为避免起搏器电池提前耗竭,已更换起搏电极.结论 注意识别起搏器术后阈值升高的临床特点、强调术中操作规范、加强术后程控及随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7.
我院 1 998年 1 2月至 2 0 0 2年 5月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老年及高龄老年严重缓慢心律失常31例 ,其中DDD型起搏器 1 0例 (DDD组 ) ,VVI型起搏器 2 1例 (VVI组 )。术后对这两组进行长期随访、对比 ,以探讨DDD型起搏器治疗老年及高龄老年严重缓慢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价值。1 资料及方法1 1 临床资料  31例患者中 ,男性 1 5例 ,女性 1 6例 ,年龄 6 0~ 88岁。其中DDD组 1 0例 ,VVI组 2 1例。原发疾病 :DDD组冠心病 5例 ,高血压心脏病 3例 ,窦房结退行性变 1例 ,房室结退行性变 1例 ;VVI组冠心病 1 1例 ,高血压心脏病 9例 ,…  相似文献   

18.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利用电子装置发射一定频率的脉冲,通过导线的传输刺激心脏引起心脏兴奋和收缩,是治疗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和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手段,皮囊溃破是人工心脏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术后并发症之一,常因感染因素引起,我科自1989年以来安置临时及永久起搏器共计357例,共有3例并发皮囊溃破,现将皮囊溃破护理措施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及处理方法 起搏器术后皮囊溃破者3例,均为男住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年龄48~72岁,其中2例溃破处分泌物培养提示为细菌感染,1例分泌物培养阴性且无局部及全身炎症反应,考虑与异…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1986年5月~2000年12月共安置埋藏式心脏起搏器131例次 ,并进行了长期系统的随访工作 ,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31例中男63例 ,女68例 ,年龄27~88岁。首次安置111例 ,更换20例 ,按心律失常分类 ,病窦综合征68例、完全房室传导阻滞39例、Ⅱ°Ⅱ型房室传导阻滞19例、三束支阻滞5例。起搏器来源 :各种进口起搏器62台 (占47 3 % ) ,合资公司起搏器46台 (占35 1 % ) ,国产起搏器23台 (占17 6 % )。131例中有130台为VVI型起搏器 ,1台为DDD型起搏器 ,其中具有程控功能的…  相似文献   

20.
我院于1989—10~1990—10应用中山医科大学生物工程开发中心研制的体外膈肌起搏器(Externel Diaphragm Pacer)Ⅱ型(EDP—Ⅱ型)治疗顽固性呃逆,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①病例来自门诊4例,住院10例。男10例,女4例。年龄35岁~55岁,平均45岁。②原发病及诱因:无明显诱因者7例,腹腔术后者3例,胃肠神经官能症2例,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1例,肝硬化1例。③病例选择:报告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