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病死率高、合并症多,严重危害着新生儿的健康,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卫生条件普遍改善,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但随着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提高、广谱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等广泛应用,条件致病菌尤其是肠道条件致病菌引起的败血症日渐增多,从2004-07~2005-12我院共收治肠道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新生儿败血症27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华夏医药》2001,5(2):56-58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致病因素及抗菌谱,寻求最好的给药方式,方法 对32例新生儿败血症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原主要为条件致病菌,黄疸、皮肤感染是主要的临床表现。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的预后是较好的。临床上应重视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3.
韦彦成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1):171-171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致病菌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收治的48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和病原菌的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可涉及各系统,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多见,早期、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43例治愈,3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结论: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葡萄球菌为最常见的致病菌,根据病史、临床特点及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本院日龄7 d以上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状况.方法:对2006年4月~2007年4月住院的48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新生儿败血症分离出病原菌48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34株;革兰阴性杆菌14株.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100%耐药,敏感药物主要有万古霉素、利福平、左氧氟沙星.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100%耐药,对头孢吡肟、碳青霉烯类(泰能)高度敏感.结论:日龄7 d以上新生儿败血症的致病菌主要为条件致病菌;抗生素一般可选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重症选用碳青霉烯类;对怀疑葡萄球菌感染、尤其是严重感染病例应首选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特点及致病菌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81 例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及药敏试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败血症是由致病菌侵入血循环而引起的全身感染性疾病。是新生儿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症状与体征往往不明显,易使诊断延误,影响治疗。我院从1979年1月至1979年11月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36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6例均系住院患儿,血培养阳性,其中男24例、女12例。日龄,出生3天以内者10例,4~10天者7例,11~20天者11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致病菌的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治疗策略,为初始经验性治疗药物的选用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8年10月间收治的新生儿ICU新生儿败血症患者81例临床资料,分析血菌培养及其药敏结果。结果:81例新生儿败血症患者血液样本中分离出81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2株占14.81%和革兰阳性菌69株占85.1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耐药,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高度敏感;革兰阳性菌以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敏感性为100.00%,而对青霉素类、红霉素均显著耐药;在迟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61株病原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占29.63%。结论:迟发型新生儿败血症患者检出病原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建议可经验性选用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治疗。  相似文献   

8.
339例新生儿败血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医院近6年中339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院内感染相关因素、感染菌株及细菌对抗菌药的敏感度。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细菌侵入途径与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和脐部感染有关,使用多种抗生素、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呼吸机的使用、严重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是导致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感染菌株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居多。几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最高,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其苯唑西林耐药株的检出率高于80%,未发现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株。结论在医院感染中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感染较多,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要加强无菌观念,减少不必要的污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征进行观察,并研究其耐药特征情况.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62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对其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并从头皮静脉采血2ml,并送入实验室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及药敏试验等,对于采血前已采取抗生素治疗的患儿另外需要予以高渗血培养,并对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转归情况进行记录.结果 62例患儿中14例患儿白细胞异常,11例患儿血小板异常.条件致病菌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为表皮葡萄球菌,约占61.3%,而在药敏试验中条件致病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唑林、庆大霉素、万古霉素及苯唑西林较敏感.结论 早期的评估和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并采取抗生素及支持治疗,同时,需要针对药敏试验结果及患儿用药的临床表现来调整抗生素的应用,使新生儿治愈率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新生儿败血症明显增加,为探讨其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1995年1月至2001年10月收治的70例新生儿败血症中由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48例败血症,并对其药敏试验及治疗的首选药物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率较高 ,占活产婴儿的 1%~ 10 % ,我科近 1年来经血培养证实 75例 ,现对其致病菌及药敏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   75例新生儿败血症患者中 ,男 5 6例 ,女 19例 ,其中出生前 3天发病者 2 1例 ,出生后发病 5 4例。致病菌 :表皮葡萄球菌 48例 ,大肠埃希菌 11例 ,腐生葡萄球菌 5例 ,D群链球菌 2例 ,蜡样芽胞杆菌 2例 ,硝酸盐阴性不动杆菌 2例 ,聚团肠杆菌 1例 ,绿脓假单胞菌 1例 ,粘质沙雷氏菌 1例 ,金黄色葡萄菌 1例 ,肺炎链球菌 1例。 75例败血症致病菌对药物敏感情况详见附表。2 讨论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期细菌…  相似文献   

12.
医院内感染是当前临床上的一个突出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枸橼酸杆菌系革兰氏阴性杆菌,可能为肠道正常菌群,亦可作为条件致病菌,引起严重的院内感染。该菌可致新生儿脑膜炎、脑脓肿和败血症等(1~3)。国内有关其药敏报告尚不多。我们收集1983~1986年两所医院86株枸橼酸杆菌的药敏资料,结合文献复习,综合分析,为临床选用抗生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院新生儿败血症的近十年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近10年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的变化特点,以期达到指导临床治疗及预防本病的发生。方法比较第一组(1996年1月~2000年12月)和第二组(2001年1月~2005年12月)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血培养结果、药敏结果的异同点。结果两组皆以皮肤、脐部及呼吸道为主要感染途径。第一组与第二组早发性败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47.16%、43.59%,晚发性败血症发生率分别为52.84%、56.41%;两组主要的致病菌:第一组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第二组为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药物(头孢类)敏感性较高,尤其是头孢二、三代抗生素: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结论近十年新生儿败血症致病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14.
王辉  杨波 《中国医药》2014,(3):400-402
目的 分析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和病原菌构成及耐药状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省绵竹市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106例确诊为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主要临床特点、致病菌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多表现为反应差、体温异常、黄疸退而复现或加重、少吃、呼吸窘迫.病原菌构成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占63.2%(67/106),排名前5位的致病菌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24.5%)、大肠埃希菌(16.0%)、溶血性葡萄球菌(13.2%)、金黄色葡萄球菌(7.5%)、肺炎克雷伯菌(7.5%).耐药菌占30.2%(32/106).病原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的耐药性均达100.0%;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为0~37.5%.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为主要致病菌,耐药情况严峻.应重视病原菌耐药性检测,根据血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特点、病原菌等情况进行分析,为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诊断以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新生儿败血症患儿100例,时间为2012年1月~2015年12月,对这10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病原菌检验结果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黄疸、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吐沫、咳嗽、拒乳/吮乳差、体温异常、反应差、呕吐、腹泻以及皮肤脓疱等,与其他症状相比,黄疸症状患儿较多(P0.05);患儿的合并症主要为呼吸窘迫综合征、脐炎、肺炎、脓疱疮、脑膜炎(化脓性)、脑病(缺氧缺血性)、小肠结肠炎(坏死性)、颅内出血;药敏结果为:致病菌主要为革兰氏阳性菌以及革兰氏阴性菌;多数病原菌对万古霉素、舒巴坦、头孢菌类(第三代)、喹诺酮类以及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较为敏感,对碳青霉烯类以及头孢吡肟类抗生素有着高度的敏感性;经综合治疗后,97例治愈,3例自行出院(失访)。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并不具有特异性,导致患儿出现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为葡萄球菌,为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实施治疗的主要方法为综合治疗(抗生素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致病菌、临床表现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对45例新生儿败血症致病菌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生后3d内发病者多为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杆菌为多见,出生3d后发病者多为革兰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细菌药敏试验未有结果前或住院时采用联合两种抗生素治疗,有结果后根据临床及药敏试验作相应调整。结论该病临床上表现极不典型,如出现发热或体温不升、拒乳、腹胀、嗜睡、反应差、抽搐及黄疸进行性加重等现象应高度疑诊。血培养阳性可以明确病因诊断。尽早选用敏感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败血症69例临床及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曼君  王琍琍 《安徽医药》2008,12(2):154-155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了解病原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状况。方法回顾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9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69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血培养检出菌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69例新生儿败血症主要临床症状依次为黄疸(占29.0%),反应差(占23.2%)、咳嗽(占20.3%);其中0-7d新生儿败血症主要表现为反应差,8-28d新生儿败血症主要表为黄疸。血培养检出细菌69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4株(占49.3%),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7.2%),对青霉素、先锋霉素几乎全部耐药,而对环丙沙星、利福平耐药率低于20%,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各7株(占10.1%)、6株(占8.7%),对丁胺卡那、亚胺培南、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低。结论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多样化,早期症状、体征不典型,以黄疸、反应差常见;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治疗首选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我院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特点及危险因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治疗水平。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入住我院新生儿病房的6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其中早发型败血症(EOS)24例,迟发型败血症(LOS)36例。对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特点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EOS多发生于足月儿和近足月早产儿(79.2%),LOS多发生于胎龄<34w的早产儿(50.0%)和极低出生体重儿(41.7%);LOS组患儿反应低下、喂养困难、呼吸困难的发生率明显高于EOS组(P均<0.05);EOS组白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升高较LOS组多见(P均<0.05);两组患儿病原菌均以革兰阳性菌和条件致病菌为主,其中葡萄球菌最多,其次是大肠埃希菌、B族链球菌(GBS)。结论:早发型败血症多发生于足月儿,而迟发型败血症多见于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的临床对比分析山西省儿童医院(030013)刘政杨建平山西省交通学校卫生所王素芳新生儿败血症中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SA)和大肠杆菌(EC)。其分别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对抗生素的选择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学检测、药敏学试验及治疗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对该院自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98例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学检测、药敏试验及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条件致病菌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为葡萄球菌,为71.15%;药敏试验显示对红霉素、青霉素、螺旋霉素、氨苄青霉素耐药率高,对头孢噻肟钠、头孢唑啉、万古霉素、苯唑西啉钠敏感率高;经治疗后患儿治愈91例(92.86%),好转5例(5.11%),死亡2例(2.04%),总有效率为97.96%。结论针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的评估和诊断尤为重要。同时观察患儿用药的临床表现来调整抗生素的应用,而血培养药敏试验可为抗生素的选择提供依据,使治愈率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