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静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3):2002-2003
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是一种重要的凝血因子[1],对于脑卒中患者有重要的影响.文献[2]报道对于吸烟与脑卒中患者血浆组织因子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吸烟对脑卒中患者血浆TE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秦皇岛市第二医院2010年8月至2011年10月人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根据吸烟情况分成了两组,吸烟组和不吸烟组各42例.两组年龄、病程、病情等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2.
<正>明确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影响因素,有效预防缺血性脑卒中,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和致残率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已发现多种因素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包括: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脑动脉粥样硬化、膳食营养、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1,2]。研究表明抗氧化剂可有效降低脑卒中风险和改善脑卒中预后[3]。但通过膳食水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饮酒、肥胖等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关系,本研究通过检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血浆Hcy水平,以探讨 Hcy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吸烟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威胁。吸烟使血液中的胆固醇总量增加[1],可以引发血管粥样硬化,对心脑血管危害极大,是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的重要的危险因素。本研究通过观察吸烟的健康男性农民血压、血脂、血糖,分析其与吸烟年限及吸烟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心电图改变与脑卒中预后的关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89医院(043014)倪云峰丛保平申庭良郝映红赵彩婷脑血循环障碍引起心电活动的异常改变,国内外已屡有报道,我们对174例脑卒中患者的心电图(ECG)表现与预后状况进行了分析比较,借以观察二者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提供预防脑动脉狭窄和减少缺血性脑卒中的新思路.方法:选择2006年6月~2008年12月在我科住院行全脑血管造影患者297例,剔除昏迷患者后入选220例,根据脑血管造影结果分为脑动脉狭窄组及非脑动脉狭窄组各110例.对两组进行自制问卷调查及血糖、血脂系列、血液流变学、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等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肥胖、吸烟、糖尿病史、家族脑卒中病史、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全血黏度、Hey水平升高为脑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经常体育锻炼、低脂饮食、水果摄入量多、脑动脉狭窄知识知晓率高为保护因素.②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家族脑卒中病史,吸烟,甘油三脂、全血黏度值高,血浆Hcy水平增高为脑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低脂饮食、水果摄入量多为脑动脉狭窄的独立保护性因素.结论:家族脑卒中病史,甘油三脂、全血黏度值高,血浆Hcy水平增高可能会增加脑动脉狭窄的风险,而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等食物的摄入、低脂饮食可能会降低脑动脉狭窄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脑动脉狭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脑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提供预防脑动脉狭窄和减少缺血性脑卒中的新思路.方法:选择2006年6月~2008年12月在我科住院行全脑血管造影患者297例,剔除昏迷患者后入选220例,根据脑血管造影结果分为脑动脉狭窄组及非脑动脉狭窄组各110例.对两组进行自制问卷调查及血糖、血脂系列、血液流变学、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等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肥胖、吸烟、糖尿病史、家族脑卒中病史、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全血黏度、Hey水平升高为脑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经常体育锻炼、低脂饮食、水果摄入量多、脑动脉狭窄知识知晓率高为保护因素.②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家族脑卒中病史,吸烟,甘油三脂、全血黏度值高,血浆Hcy水平增高为脑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低脂饮食、水果摄入量多为脑动脉狭窄的独立保护性因素.结论:家族脑卒中病史,甘油三脂、全血黏度值高,血浆Hcy水平增高可能会增加脑动脉狭窄的风险,而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等食物的摄入、低脂饮食可能会降低脑动脉狭窄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6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史、血脂异常、心脏病、糖尿病、吸烟饮酒、卒中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男性多于女性,发病部位多在基底节区。及时采用溶栓、抗血小板、抗凝、扩血管和脑保护剂的治疗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结论高血压病史、血脂异常、心脏病、糖尿病、吸烟饮酒、卒中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脑卒中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预防这些危险因素并采用相应的临床治疗措施,可有效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某社区2254例中老年人健康调查和脑卒中风险评估,了解社区中老年人健康状况,为预防和治疗脑卒中提供依据。方法对该社区具有北京市户籍的中老年人进行免费的脑卒中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2254例被检者中,1男性和女性人群在文化程度和婚姻状态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男性在吸烟饮酒和饮食重口味方面均高于女性,被动吸烟女性较高,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该社区中老年人脑卒中患病率为8.65%,男性患病率较女性高,两组人群的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该社区中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及脑卒中风险程度,开展健康教育和脑卒中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脑卒中及相关疾病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是指急性脑循环障碍迅速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早期康复指导对脑卒中功能恢复有重要作用。庆丰农场职工医院2005年8月至2008年8月共收治87例脑卒中患者,现将早期康复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本研究前瞻性分析老年患者前庭性偏头痛(VM)与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纳入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佛山市禅城区永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首次发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共计200例,将同时诊断为脑卒中和VM的患者归为VM组(59例),不能诊断为VM的脑卒中患者归为NVM组(141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患者VM与脑卒中的关系。结果 VM组冠心病、吸烟比例及收缩压水平明显高于NVM组,VM组年龄小于NVM组(P <0.05)。两组TOAST分型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调整年龄、冠心病、吸烟史、收缩压水平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M、年龄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P <0.05)。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老年患者VM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 老年患者VM与脑卒中相关。除性别、年龄因素外,VM也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正>脑卒中是急性脑循环障碍引起的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治疗费用高和社会负担高的特点,我国脑卒中已成为居民死亡第一位原因。我国脑卒中的发病和病死率均高于世界水平[1],2009年原卫生部启动了"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的国民健康干预工程,提出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并建立相应的干预措施,是降低脑卒中发生的有效手段。山西省有7家医院作为"卫生部  相似文献   

13.
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是各种血管源性脑病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与本类疾病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的因素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一过性缺血发作(TIA)和脑卒中史、吸烟酗酒、高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与心脑损害的关系。方法观察215例脑卒中患者临床表现并进行心电图的动态监测。结果脑卒中可导致心脏损害,主要表现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且在发病1周内最多,且出血性卒中高于缺血性卒中。结论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与脑卒中的类型、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颈动脉粥样硬化、血脂、血浆纤维蛋白原、高尿酸血症、吸烟、饮酒及肥胖等危险因素的关系,并就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各参数与其发生冠心病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90例高血压病患者,年龄45~65岁,其中单纯高血压病患者400例,高血压并发冠心病者392例,高血压并发脑卒中者398例,分析3组患者的血压各参数关系,探讨收缩压、舒张压、平均血压、脉压与高血压并发冠心病、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收缩压:脑卒中组与单纯高血压组或并发冠心病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舒张压:冠心病组与单纯高血压组或并发脑卒中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平均血压:脑卒中与单纯高血压组或并发冠心病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脉压:并发冠心病组或脑卒中组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和其他危险因素(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脉压仍与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P<0.05,P<0.01)。结论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收缩压、平均血压与脑卒中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舒张压与冠心病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脉压与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生均有显著相关性。校正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和其它危险因素(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脉压是高血压并发冠心病、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吸烟导致多种心血管疾病,包括猝死、心肌梗死、冠心病、脑血管疾病、主动脉瘤、外周血管疾病。我国男性27%的缺血性心脏病、9%的出血性脑卒中和24%的缺血性脑卒中归因于吸烟。吸烟促进血栓形成,这可能是吸烟引起不良事件的主要机制。另外,吸烟还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炎症反应加强、氧化应激增强、心肌能量代谢障碍等。吸烟使冠心病的发病率增加1.5倍;使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增加3倍;冠心病死亡的25%与吸烟相关。  相似文献   

18.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敏 《医药论坛杂志》2005,26(11):27-28,30
目的研究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危险因素、影像学特点及预后。方法以46岁以上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185例青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男性显著高于女性,有明确病因者152例(82.2%),其中动脉粥样硬化43.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29.7%,心源性栓塞11.4%,炎症性血管病10.8%,先天性脑血管畸形2.2%。病因不清者33例(17.8%)。高脂血症、吸烟、高血压是主要危险因素。脑血管成像70.9%的患者存在血管狭窄,以颅内动脉为主。病变部位主要在脑叶。与46岁以上患者组比较,治疗后痊愈比例显著增高,而死亡率明显为低。结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男性优势明显,病因以动脉粥样硬化最多见,高脂血症、吸烟、高血压是主要危险因素。一般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脑血管造影术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与脑动脉病变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110例有造影指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检查,对脑动脉狭窄程度和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年龄>60岁、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均为脑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中糖尿病、高血压与脑动脉狭窄的关系更为密切;各危险因素中,糖尿病脑动脉中度狭窄的发生率较高血压高(P<0.05),糖尿病脑动脉重度狭窄的发生率较冠心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60岁、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是脑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糖尿病、高血压与脑动脉狭窄的关系更为密切;糖尿病可能是脑动脉严重狭窄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胡立 《天津医药》2005,33(11):699-699
脑内出血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不同。然而,关于脑内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血压关系的资料极少。韩国Kim等前瞻性研究血压与脑卒中亚型危险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