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阳虚眩晕陆某,男,30岁,1985年1月17日初诊。肾泄三载余,寅卯之分必如厕者再。加之脘腹膜胀起伏无常,不饥不纳,四末久温,形寒怯冷,神疲乏力,腰府酸楚,面色苍黄虚浮,形瘦。刻下尤所苦者,厥为头晕目眩,脑中空虚  相似文献   

2.
历来中医都认为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如明虞抟《医学正传·汗证门》中云:“其自汗者,无时(?)濈濈然出,动则为甚,属阳虚,胃气之所司也。盗汗者,寐中而通身如浴,觉来方知,属阴虚,营血之所主也。大抵自汗宜补阳调卫,盗汗宜补阴降火”。但据我临床所见和观察,盗汗一证不仅见于阴虚,还可见于阳虚,更可表现在实证中,真乃所谓病无常病也。夫盗汗与自汗两者之区别仅在于出汗时间、方式、环境不同而已,但由于患者素体的差异及原有疾病的影  相似文献   

3.
“颠倒木金散(以下称木金散),即木香、郁金也。属气郁痛者,以倍木香君之,属血郁痛者,以倍郁金君之。为末,每服二钱,老酒调下。虚者,加人参更效。”(见《医宗金鉴》总1130页)笔者运用此散加味,结合辨证,治疗术后肠粘连,取得较好疗效。兹介绍如下: 例一、洪某,男,37岁,农民。1984年2月上旬,因疝嵌顿而急送某医院手术治疗,术后情况良好,一星期后拆线出院。出院后,手术部位疼痛,腹胀,大便溏硬无常,次数不  相似文献   

4.
妇女前阴出声如矢气状者,称为阴吹。我们采用不同治法治过一些病例,均告痊愈。鉴于此疾必竟属少见病例,且疗效尚称满意,故作如下介绍。例一、姚××,28岁,教师,1974年8月6日诊。宿有中脘胀痛之疾,作业无常,每发于急躁之后。大便干结,三、五日一  相似文献   

5.
“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与血,皆水谷所化。气属阳,血属阴。其性不同,功能有别,“气主煦之”,“血主濡之”。但又相互维系,“血者气之母”,“气者血之帅”,血之所统者气也,气以载血,血中藏气,气生于血,血化于气,无阳则阴无从生,无阴则阳无所化。气与血,同源异流,互为其根,血的升降运行,莫不从之于气,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气逆则血逆,气不摄血,则血溢于外,气乱则血妄行无常,气调则血循常道。笔者在临床中对某些妇科血病从气治,能收到气调血宁的效果。一、血枯经闭,气化则行气为阳,血为阴,气化则血生。妇人经血皆水谷精气所化生,藏之于室,应时而下。而血枯经闭,皆  相似文献   

6.
癥积者腹内之结块,为诸积之总称,其病始载于《内经》,后来《难经》将“始发有常处,其病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者称为“积”;将“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者”称为“聚”,并列五脏之积。《金匮要略》创“癥瘕”之名,后世医家又有“癖块”、“痃癖”、“痞块”等称。名称不同,实质无  相似文献   

7.
金栋 《西部中医药》2010,23(3):69-70
民间有"撞客"之说,经检阅历代医籍发现撞客实属中恶、客忤、中客等病证。而此等病证,其病因乃邪气所致;其病机系人体"正气不足,神志虚弱,邪气外犯";多在吊死问丧、入庙登冢时最易遇"鬼"而罹患;其症状以"神志异常"为主要表现。与现代医学"癔症"中的某些症状相同,属神经症性障碍性疾病。通过详加考证后认为:撞客者,指撞见死人之灵魂或祸祟邪气、秽毒邪气等而突发昏迷、神志不清、言语错乱、悲喜无常、狂言惊恐、乍寒乍热或以死人的语气说话等神志异常之情志病。  相似文献   

8.
《灵枢——本输篇》说:“肺合大阳,大阳者传导之府。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府。肝合胆,胆者中清之府。脾合胃,胃者五谷之府。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藏。三焦者中(?)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是六府之所与合也”其中“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藏”一句历代医家各有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9.
吾师杨友鹤从医七十载 ,临床心得颇丰。我们在跟师学习期间 ,拾其点滴 ,以飨同道。1 治病求本 ,扶正祛邪“人身有三元 ,心脾肾是也”。杨师临证 ,最重心、脾、肾。认为生命之用 ,无非精、气、神三者 ,然神明属心 ,气全在脾 ,精藏于肾。《素问·六节脏象论》云 :“心者 ,生之本 ,神之变也 ;肾者 ,主蛰 ,封藏之本 ,精之处也 ;脾胃……仓禀之本 ,营之居也。”肾为先天之本 ,禀赋不足 ,易患虚劳诸疾 ,头晕、劳热、疲赢、男子遗精、女子带下。“牌为至阴 ,通于土气 ,为后天之本 ,脾气一亏则生机无旺 ,胸闷、腹胀、脏脱、下坠、无常作泄。病证既…  相似文献   

10.
1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25分)1.1 “疡科之证,在上部者俱属风温、风热;在下部者属湿火、湿热;在中部者,属气郁、火郁”,出自( )①《外科正宗》②《外科枢要》  相似文献   

11.
治胆七法     
胆附于肝,肝胆相合,互为表里。胆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府,具有双重的生理功能。属六腑者,以其不能壅塞,所谓“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属奇恒之腑者,以其“为中正之官,藏清净之液,故曰中精之府”,祖国医学特别重视胆的生理功能,《素问·六节藏象论》在论述了脏腑的各自生理功能之后,  相似文献   

12.
<正> 1.治求其属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原文说:“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复起,奈何治?歧伯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目前把这句话作为一般的辩证论治原则运用,认为“治”就是论治,即确定治疗原则。“求”,寻求,推究之意,“其”指证候。认为“属是指证候与治法的联系”(北京中医研究院:《中医名词术语解释》第204页),“治求其属”就是说辨别疾病的一系列症状属  相似文献   

13.
癥·瘕     
<正>癥者征也,瘕者假也。征者成形而坚定不移者是也;假者无形而可聚可散者也。癥瘕与积聚异名同病。癥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瘕者,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病属气分。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原文第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笔者就本条谈两点看法:一是本条证是否兼有表证;二是大实痛产生的机理。一、是否兼有表证原文指出:“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属太阴也,是属自注文。《伤寒论》中此种笔法屡见不鲜,道出了本条的病机,  相似文献   

15.
治呕吐,宜辨虚实。然而呕吐出于胃,胃有上中下三脘高下之分,不能单纯以虚实之别为已足。其倾筐倒箧而出,一吐而尽者属上脘;吐又呕,有余不尽者属中脘;其从胃底翻出,往往呕吐不尽而难  相似文献   

16.
三、病证学《难经》在病证方面,举出积聚、泄泻、伤寒、狂癫、头痛和心痛等常见病,进行了概括的论述,作为临床辨病辨证的范例。 1.积聚五十五难论积病与聚病的鉴别方法。它说:“病有积、有聚,何以别之?然:积者,阴气也;聚者,阳气也。故阴沉而状,阳浮而动。气之所积名曰积,气之所聚名曰聚。故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故以是别知积聚也。”这里阐明了积病与聚病的鉴别。在《内经》里积病  相似文献   

17.
临床上辩别痰热之证,大多以咯痰颜色、舌苔色泽、口渴与否等方面分析。通常痰色黄者为热,白者为寒,舌苔黄腻者属热,白滑者属寒;口渴欲饮者多热,口不渴或渴喜饮者多寒。而王孟英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认识到不独如此,当知常达变,善辨寒热之真伪。  相似文献   

18.
一、词语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凡物之味者属阴,阴主降,故多下行而走下窍;凡物之气者属阳,阳主升,故多上行而达上窍。  相似文献   

19.
有问必答     
答:在脏象学说中,胆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腑。胆属六腑,其因有三:一为腑皆接受脏之余气,胆亦受肝之余气,并助肝气主疏泄,以利消谷及气血运行;二乃肝胆有相济、表里配合关系;三是胆腑之形态为中空之器,如同他之腑也。故云“中精之腑”而并列为六腑之一。然又为何谓胆为奇恒之腑?奇者异也,恒者一般也。谓胆为奇恒  相似文献   

20.
一、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1.阴阳二字虽是抽象代名词,但有它一定的原始意义。阴阳应象大论说:“水为阴,火为阳”,又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所以凡是属热、属上、属外、属无形、属气体、动的、亢进的……均为阳;属寒、属下、属内、属有形、属物质、静的、衰退的……均为阴。又如素问阴阳离合论上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