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常见部位的骨巨细胞瘤(附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木钟 《临床放射学杂志》1984,3(2):101-102,I016
骨巨细胞瘤是一常见骨肿瘤,好发于四肢长骨的骨端,其中股骨下端多见,胫骨上端及桡骨下端次之,发生于跗,趾,指骨少见,现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非常见部位的4例(其中3例属早期X线改变,1例为术后10年复发)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定义及X线特点马德隆氏畸形系桡骨下端内1/3软骨发育不良而造成的同一部位骨骼及骨干发育障碍性疾病。X线特点;桡骨下端内1/3发育不良,桡腕关节面倾斜、月骨半脱位、尺骨下端向后脱位,远侧尺桡骨关节间隙增宽。此病临床所见不多。故结合一例诊断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3.
手术所见:右足骰骨、第Ⅱ、Ⅲ楔骨骨质完全性破坏,呈一骨性空腔,内含血液和纤维组织。取材送病检,病理诊断:巨细胞瘤Ⅰ级,讨论:骨巨细胞瘤为一种局部破坏性大,生长活跃的骨肿瘤。好发于膝部两端,即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其次为肱骨下端。多数不穿破关节软骨。以20~40岁成年人为多见。膨胀性生长,其偏心性皂泡样改变为典型X线表现。本例发生在足部跗骨,发生部位少见,多骨受累则尤为少见。虽如此,可就其发病年龄和X线表现来看,还是符合巨细胞瘤的诊断。然而发生在此处的骨巨细胞瘤有时与动脉瘤样骨囊肿鉴别较难,本例亦然…  相似文献   

4.
骨巨细胞瘤为常见的骨肿瘤,起病多隐蔽,早期仅有局部间歇性疼痛,常因肿瘤的发展,造成局部肿胀,压痛或邻近关节活动受限时前未就诊,也有在病理骨折后才被发现。因此通过分析骨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与X线征象,总结出对骨巨细胞瘤的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5.
小儿桡骨下端骨骺分离在小儿腕部外伤中比较常见;尽早发现并确诊,对其愈后恢复至关重要。2000年1月-2005年2月我院就诊1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少见部位的骨巨细胞瘤(附47例临床X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巨细胞瘤好发于长管骨端,骨骨远端,胫骨近端和桡骨远端三处约占60%,其余长管骨端约占20%(1-5),而发生于长管骨干,短骨和不规则骨者则较少见,兹将我们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临床和X线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的X线平片、CT、MRI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17例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10例发生于长骨骨端(胫骨上端3例、股骨下端7例),以偏心性、膨胀性骨质破坏为主,周围无明显骨质硬化,内无钙化;7例发生于脊柱(颈椎1例、胸椎2例、骶椎4例),以膨胀性骨质破坏为主,发生于骶椎者,多位于骶椎1~2水平(2例位于骶1,2例位于骶2)。结论 X线平片结合CT、MRI能显著提高骨巨细胞瘤诊断准确率,对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长骨溶骨型骨巨细胞瘤文献报道较少,且易误诊为骨肉瘤,本文报导30例长骨溶骨型骨巨细胞瘤以探讨其临床特点,X线特征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骨巨细胞瘤是较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之一,其病理特点是生长活跃,对骨质呈侵蚀性破坏。而且非长管状骨的巨细胞瘤并不具有典型的巨细胞瘤的特征征象,故很易误诊。作者根据近10年来经病理证实的31例非长管状骨巨细胞瘤,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研究。1临床资料临床表现为局部进行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的X线表现。资料与方法:对50例各种类型骨巨细胞瘤进行X线分析。结果:骨巨细胞瘤的基本X线表现是骨膨胀,少有骨质增生硬化,无明显骨膜反应,腔内骨嵴纤细。溶骨性破坏,骨皮质中断,肿瘤边界模糊等。结论;骨巨细胞瘤的X线表现具有一定特征。  相似文献   

11.
作者对475例良性骨巨细胞瘤中伴肺内转移的13例病人(3%)进行了回顾性分析。13例原发骨巨细胞瘤发生于挠骨远端5例,股骨远端2例,胫骨远端1例、近端2例,骶骨2例及髂骨1例。所有病人均进行了胸部X线摄片,其中10例行胸部CT扫描。病人年龄12~61岁。男性6例,女性7例。13例肺内转移者均无任何呼吸系统症状。从诊断原发病变到发现肺内转移灶的时间不等,平均3.8年,最长为10.7年。本组材料中手术后复发的骨巨细胞瘤发生肺转移占54%,桡骨远端巨细胞瘤发生肺转移占38%。良性骨巨细胞瘤肺部转移的X线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结节状阴影,密度均匀,  相似文献   

12.
良性巨细胞瘤可转移至肺,而转移至其它部位则极少。作者报道1例在20年中转移至肺与骨者,但组织学仍未证实肉瘤样改变。患者女,22岁。1967年述右腕酸痛,照片示桡骨远端溶骨性改变,呈典型的巨细胞瘤征,行彻底搔刮用Kiel 骨填塞,病检为良性巨细胞瘤,无任何恶变征。次年照片示骨吸收增大,行远端桡骨切除作骨移植,并照射40Gy。6个月后照片中进一步骨吸收,行右臂中段截肢,组织学仍为良性巨细胞瘤,胸片正常。初诊后10年(1977)诉气促,胸片示双肺多数结节,一年后述胸腰部痛,照片示T_(11)、T_(12)及L_1椎体萎陷,针活检未确诊,照射40Gy 背痛减轻,但双肺病变无改变。1982年痛向左股放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12岁。由于车祸致左膝、右小腿受伤而就诊。X线检查所见右侧胫骨下端可见Y形骨折线,断端对位对线良好。右侧胫骨上端、下端两侧干骺端可见背向膝关节及踝关节生长的宽基底骨性突起,且其骨皮质与胫骨骨皮质相延续。右侧腓骨上端亦可见一背向膝关节生长的宽基底骨性突起,基底部偏下方骨皮质断裂.且正位片示该处腓骨髓腔内见偏心囊状低密度区,长轴与骨干长轴一致,内侧缘骨皮质膨胀变薄,伴骨皮质不连。左侧股骨下端干骺端亦可见2个背向关节毕长的骨性突起.股骨下端增粗。  相似文献   

14.
骶骨巨细胞瘤2例报告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放射科李佩,黄铨儒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常见骨肿瘤,但发生在骶骨则是比较少见的,据统计约占4%。现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两例骶骨巨细胞瘤报导如下:例1女性,45岁,因下腰背痛伴双下肢痛10月余,于1992—04—27...  相似文献   

15.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较常见的成人骨肿瘤,儿童少见,约占骨巨细胞瘤的5.7%,且常易与其他骨骼病变相混淆。作者复习了50例18岁以下经病理证实的骨巨细胞的临床,X线的病理资料,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自18个月至18岁,平均10.5岁。所有病变均发生于管状骨,其中胫骨近端9例,远端4例,指骨近端5例,远端2例,掌骨6例,桡骨远端6例,腓骨近端2例,远端4例,肱骨近端3例,远端1例,股骨远端3例,跖骨  相似文献   

16.
骨巨细胞瘤起源于中胚叶组织的破骨细胞,长骨干骺端、肋骨、椎骨、盆骨为其常见的好发部位,颅底骨巨细胞瘤为骨巨细胞中非常少见的类型[1-2],常被误诊为颅底脊索瘤、骨软骨瘤、骨母细胞瘤、嗜酸性肉芽肿和鼻咽癌等,笔者在临床中收治1例蝶窦及斜坡骨巨细胞瘤,误诊为脊索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非骺性骨巨细胞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总结非骺性骨巨细胞瘤的X线表现能否反映肿瘤组织的病理分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非骺性骨巨细胞瘤7例,男6例,女1例。平均年龄23.3岁。结果良性非骺性骨巨细胞瘤(1-2级)X线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破坏,肿瘤不侵犯到骨壳外。侵袭性者(2级)X线表现仍为溶骨性破坏,但肿瘤可突破到骨壳外,或形成双骨壳,并可突破骺板侵入骨骺。恶性者(3级)表现为严重的溶骨性破坏,无膨胀性,无骨壳,或出现多层隐约的骨壳。其中1例有棉絮样骨化。骨巨细胞瘤边缘筛孔征具有参考性的定性价值。结论非骺性骨巨细胞瘤的X线表现对骨巨细胞瘤组织的病理分级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特殊表现的骨巨细胞瘤王德文患者男,20岁。左踝关节肿痛,下肢肌肉萎缩,经抗结核治疗1个月无效。图1,2左踝正侧位片:踝关节软组织肿胀,胫骨下端呈囊状膨胀破坏,其间可见分房,踝关节间隙正常,跟距骨亦有类似破坏。X线诊断为踝关节结核。病理手术结果:骨巨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及X线征象。方法:回顺性兮析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骨巨细胞檀患者的临床和X线资料。结果:35例中股骨15例,胫、腓骨6例,临床症状均育程度不等的局部疼痛,35例中局部骨膜反应6例,肿瘤少见部位8例,恶性骨巨细胞瘤2例。结论:根据骨巨细胞瘤的临床及X线表现,X线摄片是目前诊断骨巨细胞瘤的常用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20.
骨巨细胞瘤影像学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骨原发性肿瘤,本文通过对文献的复习,系统地介绍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X线、CT和MRI的表现特点,认为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典型的X线表现为长管骨骨端偏心性、膨胀性、皂泡样、达关节软骨下骨边界清楚的溶骨性骨质破坏;典型的CT表现为骨端偏心性、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骨皮质变薄,连续性完整或栅栏状中断,肿瘤的边缘可有程度不等、断续的骨质硬化,肿瘤内可见有短小的骨嵴;典型的MRI表现为长骨骨端偏心性、达关节软骨下骨的异常信号区,T1WI为中等信号,T2WI为中、高信号混杂,可出现液一液平,肿瘤的边缘有一相对比较规则的、由于周围骨质硬化引起的T1WI及T2WI均为低信号的线状影;影像学检查对于骨巨细胞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后随访均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