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B型超声波引导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88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应用B超引导下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的经验。方法:分析使用B超线阵扫描探头实时引导,配以穿刺导向器和经改良的套迭式金属扩张管鞘,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手术88例104侧肾的分析临床资料。结果:肾穿刺成功率100%,满意放置导管造瘘成功率96.2%(100/104),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实时B超引导下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成功率高,创伤小,安全,可靠。合理设置经皮肾穿刺通道和适当的扩张皮肾通道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微造瘘经皮肾取石术术后不留置D-J管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造瘘经皮肾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on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肾结石术后单纯留置肾造瘘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2008年2月~2009年2月仁济医院采用微造瘘经皮肾取石术治疗肾结石80例。入选病例分为2组,标准组(术后留置肾造瘘管及D-J管)40例、不留置D-J管组(术后留置肾造瘘管,保留术中制造人工肾积水的输尿管导管,并于术后第1天拔除)4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前感染情况、结石大小无统计学差异。统计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医疗费用、术后发热情况、术后镇痛药需求、术后尿路刺激症状、躯体不适感等。结果标准组和不留置D-J管组在术后发热情况、术后镇痛药需求、躯体不适感、住院时间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无显著差异。手术时间不留置内支架管组低于标准组。医疗费用、术后尿路刺激症不留置D-J管组显著低于标准组。结论微造瘘经皮肾取石术术后不留置D-J管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减少患者术后镇痛药的使用及尿路刺激症的发生,减少手术时间,减少因导管使用及再次膀胱镜下拔管产生的医疗费用及痛苦,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但病例选择需严格把握指征,要首选考虑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微创经皮肾造瘘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微创经皮肾造瘘取石术(mini-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353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均行微创经皮肾造瘘取石术。按结石位置、大小、形状和积水情况将mPCNL手术分为难度各异的6种类型。结果mPCNL成功346例,其中Ⅰ期279例(80.6%),Ⅱ期67例(19.4%);5例中转开放手术,2例放弃出院。单通道取石294例(85.0%),双通道41例(11.8%),三通道11例(3.2%)。309例(89.3%)取净结石,残石(大于0.5 cm)37例。术后动静脉瘘2例,经介入栓塞治愈。平均住院7.2 d。结论mPCNL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作者从2002年10月起至今行微创经皮肾造瘘弹道碎石取石(Min-PCNL)87例93次,其中46次为非影像引导完成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结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人工肾积水穿刺肾造瘘在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肾造瘘术中建立人工肾积水在无积水复杂性肾结石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26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建立人工肾积水后于B超引导下行经皮肾穿刺造瘘取石术。男18例,女8例。年龄19~67岁,平均39岁。左侧12例,右侧10例,双侧4例。单发鹿角状结石8例,多发结石18例。结石长径3.0~6.5cm,平均3.8cm。逆行输尿管插管并通过此管向肾盂注入生理盐水形成人工肾积水,在B超引导下行肾盂穿刺,建立经皮肾盂通道。结果24例(92%)穿刺成功,2例失败改为经X线下肾盂造影定位穿刺成功。放置造瘘管28侧(93%)。术中出血40~1200ml,输血6例。结论对于无肾盂积水的复杂性肾结石,建立人工肾积水后在B超引导下穿刺肾盂造瘘,经皮肾盂穿刺成功率较高,是解决无积水肾微创手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肾造瘘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5-2018-05间收治的235例肾结石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2组。对照组(118例)采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观察组(117例)采用微创经皮肾造瘘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结果观察组结石清除率、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造瘘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能有效改善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微创经皮肾造瘘输尿管镜取石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术(MPCNL)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中产生并发症的种类、原因及相应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MPCNL治疗的246例复杂性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所有产生的并发症及其相关处理和转归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共有84例(34.15%)患者术后存在不同程度的结石残留,11例(4.47%)输尿管支架管放置不到位,4例术后3天内造瘘管脱出肾实质外,另有3例等待二期MPC—NL治疗的患者术后8~10天时肾造瘘管脱出,发生率分别为1.63%和16.67%(P〈0.001);8例(3.252%)术中出现穿刺位置肾脏皮质撕裂,2例(0.81%)出现肾盏颈部撕裂,手术穿刺穿破肾脏动脉段内分支共计4例(1.63%),1例(O.41%)穿破肾脏中段分支动静脉,造成动静脉瘘,3例(1.22%)出现气胸,26例(10.57%)术后发生感染。结论:手术适应证的掌握、术者经验的积累和充分术前准备均有助于减少并发症,而在有些不可避免的并发症产生时,除作开放手术处理外,还可应用动脉数字显影等新技术干预或跨学科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微创经皮肾造瘘输尿管镜取石术并发出血的临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造瘘输尿管镜取石术(MPCNL)并发出血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08年4月11例MPCNL并发出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出血均治愈,无中转开放或需急症行肾切除者。结论:MPCNL并发出血一般可经保守治愈,对于严重的出血,在有条件的单位可行DSA进行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9.
经皮肾微创穿刺造瘘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肾微创穿刺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采用经皮肾微创穿刺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资料。采用B超引导经皮肾穿刺建立16.18F大小皮肾通道,使用8/9.8F输尿管肾镜,结合电子弹道碎石、MCC电脑灌注泵进行手术。结果 126例均Ⅰ期取石术,结石取净率100%,手术时间25—75min,平均50min,手术后住院时间平均5.5d。并发输尿管梗阻3例。结论 经皮肾微创穿刺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的优点,单用B超引导建立皮肾通道即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1例膀胱直肠残端瘘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该患者因Hartmann术后直肠残端肿瘤进展侵犯膀胱并放化疗而致尿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参照膀胱阴道瘘治疗经验,成功采用双肾造瘘联合输尿管阻断支架并取得良好的姑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实时超声监测在建立经皮肾镜皮肤肾盂通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46例患者接受经皮肾镜手术,在超声实时监测下建立皮肤肾盂通道,观察其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建立经皮肾盂通道,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超声引导经皮肾镜穿刺定位准确,建立皮肤肾盂通道安全、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对经皮肾穿刺造瘘术(PCN)术后出血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收集接受CT引导PCN治疗的196例患者(244个肾脏),根据术后PCN出血情况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分析患者PCN术后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PCN术后23例患者27个(27/244,11.07%)肾脏发生出血。单因素分析显示出血与未出血组除抗血小板药物外,其余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应用双药抗血小板是发生出血风险的高危因素(OR=12.381,P=0.002)。结论单药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并未增加PCN术后出血风险,而双药抗血小板治疗PCN出血风险显著增加;正常的凝血功能也是预防术后出血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破坏小,肾功能受损轻)、住院时间短、疗效可靠、可重复进行等特点,可作为肾盏狭窄及闭锁患者微创治疗的首选. 管6~8周. 结果手术时间80~120 min,平均90 min.术后平均住院8(7~9)d.42例患者获随访,平均随访9(4~ 6)个月.临床症状改善明显、IVU显示内切开段造影剂通过良好,肾积水减轻38例;4例治疗失败者再次行经皮肾微造瘘钬激光腔内切开,1例随访13个月显示治疗成功,3例分别随访4、6、9个月,临床症状改善. 结论 经皮肾微造瘘钬激光治疗肾盏狭窄及闭锁具有微创(术中出血少,肾集合系统破坏小,肾功能受损轻)、住院时间短、疗效可靠、可重复进行等特点,可作为肾盏狭窄及闭锁患者微创治疗的首选. 管6~8周. 结果手术时间80~120 min,平均90 min.术后平均住院8(7~9)d.42例患者获随访,平均随访9(4~ 6)个月.临床症状改善明显、IVU显示内切开段造影剂通过良好,肾积水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经皮肾穿刺造瘘术(PCN)联合输尿管镜碎石术(URL)治疗结石梗阻性肾积脓的临床经验体会. 方法单侧输尿管结石导致单侧肾积脓患者86例.输尿管下段结石69例,中上段结石17例.右肾积脓34例,左肾积脓52例.病程2~57 d.86例均有不同程度患侧腰痛或腹痛伴不同程度发热.结石大小0.5 cm×0.8 cm~1.1 cm×1.8 cm.均行PCN联合URL治疗.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51(37~81)min.69例输尿管下段结石一次碎石、取石成功.17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中6例术中击碎结石后碎石回缩至肾盂内.留置双J管后抗炎治疗7~16 d内结石碎块自行排出或由肾造瘘管排出,11例结石未被击碎即回缩至肾盂内,肾盂内留置双J管后经抗感染、支持对症治疗2~3周后行ESWL治疗.未发生感染加重、菌血症、败血症、休克等并发症. 结论应用PCN联合URL治疗结石梗阻性肾积脓疗效确切、迅速,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孤立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分析手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1月至2016年1月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的孤立肾结石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术中及术后情况,记录术前术后血红蛋白、血肌酐并进行比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出血及手术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32例,男性9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47.75(29 ~ 67)岁,平均BMI 23.7(18.2 ~ 28.4) kg/m2,鹿角形结石1例,多发结石11例,平均结石含量501.25(300 ~ 800) mm2,Guys结石分级:1级11例(34.4%)、2级9例(28.1%)、3级11例(34.4%)、4级1例(3.1%).4例患者建立两个经皮肾通道;平均手术时间73.75(40 ~ 120) min,平均术中估计出血量85 (40~300)mL,26例患者结石完全清除,总的结石清除率81.25%.3例患者发生手术并发症.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血肌酐均未发生明显变化.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多个经皮肾通道的建立增加出血风险,手术时间延长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孤立肾结石排石率高、手术并发症少.多个经皮肾通道的建立增加手术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6.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is a widely accepted treatment for urinary calculi, but it is not without complications. We present the case of a 76-year-old male with a retained council tip catheter after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Fluoroscopic guidance was used to perform percutaneous puncture of the catheter balloon, and the catheter was removed without complication. Advantages of various nephrostomy tube designs and additional measures to prevent this type of complica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尿脓毒血症对预防感染性休克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对本院201 1年1月至2014年12月输尿管结石合并尿脓毒血症患者46例,在积极抗感染治疗的同时,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外引流,观察和分析患者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前2h和术后48h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感染性指标变化情况以及行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尿脓毒血症及感染性休克发生情况.结果 46例患者中,44例顺利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外引流,2例行输尿管镜下双J管置入内引流术.术后48h复查血WBC、NEUR、CRP和PCT感染性指标均较前术前2h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例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患者待感染控制及引流充分后再行输尿管镜碎石术,术后无1例出现感染性休克.结论 对于输尿管结石合并尿脓毒血症患者,采取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外引流和积极的抗感染治疗,有利于预防输尿管镜碎石术后感染性休克和严重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CT三维重建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评价螺旋CT三维重建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7例复杂性肾结石(17mm×31mm~28mm×57mm,平均27mm×38mm)患者行多层CT尿路造影,非增强CT扫描后,肾盂相期行造影剂增强扫描,数据分析后行三维重建。结果27例肾结石中鹿角状肾结石7例、肾下盏结石12例、肾盂结石5例、憩室结石3例。CT尿路造影可提供肾盂肾盏集合系统的清晰图像,并可发现结石,明确结石与肾盂肾盏集合系统关系,与常规图像比较,三维重建更有利于确定经皮肾穿刺部位。27例患者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结石清除率为92%,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T三维重建可准确预测肾结石数量、大小及部位,确定经皮肾穿刺位置,降低手术并发症,应作为复杂性肾结石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前的常规影像学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穿刺套件引流较传统引流在腹盆腔脓肿的应用优势。方法总结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在超声定位下行腹盆腔脓肿穿刺引流的病例35例,其中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19例,应用经皮肾镜穿刺套件扩张后留置F16号引流管16例。结果采用经皮肾镜穿刺套件组在堵管发生率、留置引流管时间、住院天数方面明显少于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穿刺套件在腹盆腔脓肿引流中的应用,即可解决传统手术创伤大、恢复慢,又可避免一般穿刺置管管腔小、易堵塞的缺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