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脏的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能有效地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refusion,I/R)损伤,但其在临床的使用尚受到限制.李晓立等的初步研究表明,肝脏I/R损伤前,肝十指肠韧带内流向普鲁卡因预处理能明显减轻肝脏L/R后早期的微循环障碍,可能是一种更方便临床使用的减轻I/R损伤的方法.本实验采用肝  相似文献   

2.
肝手术常需暂时热缺血 (肝切除时的肝十二指肠韧带钳夹 )或冷缺血 (肝移植时 ) ,血流恢复时出现再灌注损害。有很多方法以控制和保护缺血 /再灌注损害(I/R)。取雄性Wistar鼠作实验 ,先从AST、ALT和谷氨酸脱氢酶 (GLDH)值测出最合适的I/R时间后果。实验分组 :第 1组 ,假手术组作为对照 ;第 2组 ,缺血45分钟作为缺血对照 ;以下组均缺血 45分钟经不同时间的缺血预处理 (I/P) :第 3组 ,I 5分钟 /R 5分钟 ;第 4组 ,I 5分钟 /R 1 0分钟 ;第 5组 ,I 5分钟 /R 1 5分钟 ;第 6组 ,I 5分钟 /R 3 0分钟 ;第 7组 ,I 5分钟 /R 45分钟 ;第 8组 ,…  相似文献   

3.
L-精氨酸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L 精氨酸 (L Arg)对肝脏缺血再灌注 (I/R)损伤的保护及其机制。 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假手术组 (Sham ) :大鼠开腹游离肝十二指肠韧带 ,不阻断 ;对照组 (Con trol) :单纯入肝血流阻断 ;Arg组 :肝缺血前 5min ,从大鼠阴茎背静脉 (PDV )注射L Arg 2 0 0mg/kg体重 ;Arg +L组 :肝缺血前 10和 5min ,依次从大鼠PDV注射L 硝基精氨酸甲酯 (L NAME) 30mg/kg体重和L Arg 2 0 0mg/kg体重 ;fmk组 :肝缺血前 5min ,从大鼠PDV注射N 笨甲基氧化碳酰 缬氨酸 丙氨酸 天冬氨酸 氟化丙酮 (ZVAD fmk) 15mg/kg体重。各组入肝血流阻断时间为 40min ,比较各组的谷丙转氨酶 (ALT)、Caspase 3活性、肝细胞凋亡数和 7d生存率。 结果 肝缺血 40min再灌注 6h ,Arg组的 7d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Arg +L组 (P <0 .0 5 )。Arg组ALT、Cas pase 3活性和肝细胞凋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和Arg +L组 (P <0 .0 1)。Arg组的Caspase 3活性和肝细胞凋亡数略高于fmk组和假手术组 (P >0 .0 5 )。结论 L Arg对肝脏I/R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其保护机理可能是通过一氧化氮 (NO)作用于Caspase 3并使其失活 ,从而抑制肝细胞凋亡的发生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小鼠肝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肝组织中Toll样受体 2 (TLR2 )的激活及其与肝功能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 缺血再灌注损伤组 (I/R组 ),假手术对照组 (S组 )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检测肝组织中TLR2mRNA及TLR2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门静脉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及门静脉血清内毒素 (endotoxin, EN)水平。结果 肝脏部分缺血1h再灌注 4h后,I/R组与S组小鼠缺血肝组织TLR2 mRNA的表达 (ΔCt值 )分别为 1. 0 6±0. 9 1和5. 0 8±1. 3 2,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 0. 0 1 ),I/R组缺血肝组织TLR2 蛋白的表达 (OD值 )( 4 3 3. 9 1±2 5. 5 3 )水平较S组 ( 1 0 2. 8 6±1 3. 5 8 )显著升高 (P< 0. 0 1 )。I/R组门静脉血清TNF α[ ( 1 1 2. 5 2±1 4. 4 1 )pg/mL]较S组 [ ( 5. 9 6 ±4. 4 3 )pg/mL]显著升高 (P < 0. 0 1 );I/R组ALT[ ( 8 4 8. 3 3±2 7 1. 3 7 )U/L]较S组 [ ( 4 2. 3 9±1 4. 7 5 )U/L]显著升高 (P < 0. 0 1 );而门静脉血清内毒素水平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TLR2mRNA及蛋白在肝脏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缺血肝组织的表达增强, 此变化伴有TNF α的升高及肝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S-腺苷蛋氨酸(SAM)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54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SAM组,SAM组大鼠肝脏在缺血前2h行腹腔注射SAM预处理。3组动物在阻断肝门30min后(对照组仅做分离,不阻断肝门)复流,并于再灌注后0、1和6h抽取下腔静脉血检测ALT及AST,切取肝组织检测线粒体SOD、MDA、ATP及EC,并制备病理切片在电镜下观察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结果再灌注后0、1及6h,I/R组ALT、AST和MD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OD(除0h外)、ATP及E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SAM组ALT、AST及MDA(除0h外)明显低于I/R组(P<0.01),SOD(除0h外)、ATP及EC明显高于I/R组(P<0.05,P<0.01)。超微结构观察,I/R组线粒体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损伤,线粒体数量减少,肿胀明显,嵴模糊不清,基质密度低;而SAM组与I/R组相比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SAM能抑制线粒体脂质过氧化反应,提高ATP的产生,最终提高线粒体的能量代谢水平,有效地减轻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大鼠肝缺血预处理 (IP )对缺血再灌注 (I/R )致肝外主要脏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IP ,I/R组及S(假手术 )组 ,每组 2 4只。建立IP及I/R模型后观察术后 2 ,2 4h及 1周时小肠、胰腺、心肌、肾、肺、脑及骨骼肌组织病理学改变。结论  (1)小肠组织损伤程度 :在 2h及 2 4h时IP组及I/R组显著高S组 (P <0 .0 1) ,且I/R组显著高于IP组 (P <0 .0 1)。 (2 )肾脏组织损伤程度 :I/R组在 2 ,2 4h及 1周时均显著高于S组 (P <0 .0 5 ,P <0 .0 1,P <0 .0 5 ) ,IP组 2 4h及 1周时显著低于I/R组 (P <0 .0 1,P <0 .0 5 )。 (3 )IP组胰腺和肺组织损伤虽较I/R组有所以改善 ,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但IP组及I/R组均显著高于S组。 3组的脑、心肌及骨骼肌组织未见明显损伤。结果 大鼠肝脏缺血预处理能有效减轻肝缺血再灌注对小肠及肾脏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ATP敏感性钾(KATP)通道在硫化氢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220~250 g,采用阻断左叶和中叶肝脏血流的方法制备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n=6):假手术组(S组)仅开腹分离肝蒂,不进行肝门阻断及再灌注;缺血再灌注组(I/R组)制备肝缺血再灌注模型;硫氢化钠组(NaHS组)于再灌注前5 min时腹腔注射NaHS 28 μmol/kg,余同I/R组;格列本脲组(G组)于NaHS给药前5 min时腹腔注射非选择性KATP通道阻断剂格列本脲6 mg/kg,余同NaHS组;5-羟基葵酸组(5-HD组)于NaHS给药前5 min时腹腔注射选择性KATP通道阻断剂5-HD 10 mg/kg,余同NaHS组.于再灌注6h时,采集下腔静脉血样,测定血清ALT和AST的活性;然后处死大鼠,取肝组织,测定TNF-α含量和MPO活性,并观察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NaHS组、G组和5-HD组血清ALT和AST活性升高,I/R组、G组和5-HD组肝组织TNF-α含量和MPO活性升高,NaHS组肝组织TNF-α含量升高(P<0.01);与I/R组比较,NaHS组血清ALT、AST活性和肝组织TNF-α含量、MPO活性降低(P<0.01),病理学损伤减轻;与NaHS组比较,G组和5-HD组血清ALT、AST活性和肝组织TNF-α含量、MPO活性升高(P<0.01).结论 KATP通道的开放参与了硫化氢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8.
血红素加氧酶-1诱导对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在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建立小鼠部分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36只清洁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 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HO-1诱导剂氯化高铁血红素(hemin)预处理组(HM组)。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肝组织HO-1蛋白的表达,检测血清AST和ALT,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与S组比较,I/R组HO-1蛋白表达显著增强,hemin预处理后,HO-1蛋白表达较I/R组增高(P<0.01)。I/R组AST,ALT活性和MDA的含量显著高于S组,而HM组均显著低于I/R组(P<0.01);I/R组SOD活性下降,而HM组显著高于I/R组(P<0.01)。HM组病理损伤程度明显轻于I/R组。结论 HO-1在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肝组织中表达上调,对肝脏具有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阻断肝十二指肠韧带建立兔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模型,将30只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S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后处理(IP组)3组,每组10只。S组只分离肝十二指肠韧带,不阻断;IR组分离并阻断肝十二指肠25min后再恢复灌注;IP组分离并阻断肝十二指肠韧带,于肝脏缺血25min后恢复血灌前阻断、复灌各1min共3个循环进行缺血后处理。观察麻醉诱导后20min(T0)、阻断肝十二指肠韧带25min(T1)、开放30min(T2)、开放1h(T3)、开放2h(T4)、开放4h(T5)血流动力学、谷丙转氨酶(ALT)变化,并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变化。结果与IR组比较,IP组T2时HR,T2、T5时SBP及T5时DBP较IR组高;复灌后(T2~T5)血浆ALT明显降低,肝组织中MDA明显下降,而SOD明显升高(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可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肝脏缺血预处理(经典缺血预处理IPC)的第一保护窗(FW)与肢体缺血预处理(远端缺血预处理RPC)的第二保护窗(SW)及两者联合应用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成5组:I/R组不行预处理;IPC组以肝缺血5 min行预处理;RPC组以双后肢缺血5 min,反复3次行预处理;RPC+IPC组先行RPC,24 h后行IPC作预处理;S组仅行开腹,不行其他处理。3个预处理组及I/R组均行肝缺血1 h再灌注3 h。取血用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与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检测。切取肝组织用于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湿干比(W/D)及观察显微、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I/R组比较,IPC组,RPC组及RPC+IPC组ALT,AST,W/D及TNF-α阳性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HSP70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肝脏的显微及超微结构损伤减轻;IPC,RPC,RPC+IPC组3组间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C的FW,RPC的SW及两者联合应用对大鼠肝脏I/R损伤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三者在保护强度上无明显差异。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的产生、诱导保护性蛋白HSP70的表达、减轻肝脏水肿、改善肝组织微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11.
亚低温缺血预处理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在缺血预处理 (IP)和亚低温研究[1] 的基础上 ,在犬全肝缺血再灌注 (I/R)损伤模型上观察亚低温对IP的增强效应 ,并探讨亚低温缺血预处理 (MHIP)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一、材料与方法1.动物分组及实验方法 :健康成年杂种犬 2 4条 ,雌雄不拘 ,体重 9.5~ 11.5kg ,随机分为 4组 (各 4条犬 )。A组 (对照 ) :开腹后即抽取肝上下腔静脉血检测并取右肝组织标本。B组 (I/R) :游离第1肝门 ,以止血带绕扎肝十二指肠韧带 ,阻断肝固有动脉和门静脉入肝血流造成肝缺血 ,松开止血带为肝脏再灌注 ,肝脏持续缺血 60m…  相似文献   

12.
邹兵兵  耿小平 《腹部外科》2003,16(6):380-382
自 1 90 8年Pringle在肝脏手术中采取手法肝蒂阻断以明显减少手术失血以来 ,肝门阻断、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全肝血流阻断等一系列外科技术的应用 ,以及肝移植、休克等过程中 ,均遇到肝脏缺血再灌注 (Ischemia/reperfusion ,I/R)损伤问题。肝脏I/R损伤已成为肝脏外科研究热点之一。关于I/R损伤的机制主要集中在氧自由基生成、钙超负荷、微血管损伤和白细胞等方面。针对I/R损伤的普遍性和可能机制 ,人们提出了多种保护措施来减轻肝脏I/R损伤 ,提高肝脏对缺血的耐受性 ,例如 :缺血预处理(Ischemicpreconditioning ,IPC)、间歇性肝门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对小鼠海马神经元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小鼠100只,2月龄,体重20~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5组(n=20):正常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肝缺血20 min再灌注组(I/R1组)、肝缺血30min再灌注组(I/R2组)和肝缺血40min再灌注组(I/R3组).C组不做任何处理;S组作腹部正中切口,分离肝十二指肠韧带;I/R1组、I/R2组和I/R3组采用夹闭肝左动脉及门静脉的方法制备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肝缺血时间分别为20、30、40 min.各组分别于术后4、18 d时取10只小鼠,进行避暗实验,持续6d,然后处死,取脑组织,测定海马CA3区神经元ChAT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I/R1组和I/R2组术后4~7d时潜伏期缩短,错误次数增加,I/R3组术后4~9d时潜伏期缩短,错误次数增加,I/R1组、I/R2组和I/R3组术后9d时海马CA3区神经元ChAT表达下调(P<0.05或0.01),术后18 ~23 d时潜伏期、错误次数及术后23 d时海马CA3区神经元ChAT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R1组比较,I/R2组术后4、5d时错误次数增加,I/R3组术后4~6d时潜伏期缩短,术后4~9d时错误次数增加,I/R2组和I/R3组术后9d时海马CA3区神经元ChAT表达下调(P<0.05或0.01),术后18~23 d时潜伏期、错误次数及术后23 d时海马CA3区神经元ChAT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可导致小鼠短期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与下调海马神经元ChAT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IH764—3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中药丹参提取的有效单体IH764-3对肝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预先对大鼠I/R模型腹腔注射IH764-3,经测定肝脏内ATP、AMP、ADP含量、肝细胞的能荷、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谷胺酰转肽酶(γ-GT)等指标,并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结果 用药组较单纯I/R组肝组织内ATP含量高,肝脏功能损害轻,肝组织超微结构的损伤减轻。结论 IH764-3对肝脏I/R造成的损伤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5.
肝手术常需暂时热缺血(肝切除时的肝十二指肠韧带钳夹)或冷缺血(肝移植时),血流恢复时出现再灌注损害。有很多方法以控制和保护缺血/再灌注损害(1/R)。取雄性Wistar鼠作实验,先从AST、ALT和谷氨酸脱氢酶(GLDH)值测出最合适的1/R时间后果。实验分组:第1组,假手术组作为对照;第2组,缺血45分钟作为缺血对照;以下组均缺血45分钟经不同时问的缺血预处理(I/P):第3组,I5分钟/R5分钟;第4组,I5分钟/R10分钟;第5组,I5分钟/R15分钟;第6组,I5分钟/R30分钟;第7组,I5分钟/R45分钟;第8组,I15分钟很30分钟;第9组,I10分钟/R10分钟,每组8只鼠。第3~9组作不同时问的I/P处理、  相似文献   

16.
乌司他汀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发生机制,观察乌司他汀(UTI)对肝脏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外伤性肝破裂手术中行肝门阻断术患者38例,随机分为I/R组和UTI组各19例。观察肝脏I/R后血清TNF、MDA、AST、ALT变化及再灌注肝组织多形核白细胞(PMN)浸润和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I/R组:血清TNF、MDA、AST、ALT显著升高,肝组织PMN浸润明显增加。电镜下可见肝窦内皮细胞破坏,肝细胞线粒体结构改变。UTI组:血清TNF、MDA、AST、ALT明显降低。肝组织PMN浸润明显减少,肝组织超微结构明显改善。结论肝脏I/R诱导TNF产生。UTI能明显减轻PMN依赖性肝脏I/R损伤。  相似文献   

17.
白藜芦醇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摘要:探讨白藜芦醇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I/R加生理盐水处理组和I/R加白藜芦醇处理组。观察肝脏缺血40 min再灌注1,3,6,12h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以及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示肝脏I/R后血清ALT,AST及肝组织MDA含量均显著升高,肝脏缺血再灌注前用白藜芦醇15 mg/kg者,血清ALT,AST及肝组织MDA含量均明显降低,且肝组织病理学损害明显减轻。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对肝脏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许多肝脏手术,特别是切除很大肝内病灶和肝移植,都需要一段缺血时间.血供恢复后,肝脏受到进一步的"打击",加重缺血所造成的损伤,即所谓的肝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 I/R)损伤[1].  相似文献   

19.
黄腐酸钠对大白鼠肝缺血/再灌注微循环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通过肝缺血 /再灌期 ( ischem ia and reperfusion I/ R)给予药物预处理动物模型来探索不同药物、不同给药途径防治肝脏 I/ R期损伤的有效方法。方法  60只 Wistar大鼠分成 5组 :A组 (正常对照组 )、B组 ( I/ R期无药物干预模型组 )、C( 10 % L- arg静注干预组 )、D组 ( 1% SF静注干预组 )、E组 ( 2 % SF实验前 3 d口服干预组 ) ,动脉夹阻断肝门 4 5 min后去除动脉夹再灌注 1h。于阻断肝门前、阻断后 4 5 m in、再灌注 1h测定肝脏微循环血流量 ,检测血清 AL T、AST值 ,同时取测定点处肝脏组织病理进行光镜、电镜观察分析。分别用统计学 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析的方法比较 5组间的差异和意义。结果 阻断肝门前 E组肝脏微循环血流量明显高于 A、B、C、D组 ( P<0 .0 1) ,阻断 4 5 m in时 B、C、D、E组微循环血流量均呈一致下降趋势 ,E组再灌注 1h后回升至 2 8.3 9± 0 .83 ( V) ,与 B组 2 4 .71± 0 .4 5 ( V)比较明显增高 ( P<0 .0 5 )。病理分析证实 I/ R期肝组织损伤主要发生在再灌注初期肝小叶的中央静脉区及肝腺泡 区 ,光镜半定量分析显示 E组肝细胞坏死数目明显减少 ( P<0 .0 5 )。结论 阻断肝门后肝脏微循环明显下降 ,再灌注早期可回升 ,但不能达到正常值。黄腐酸钠 ( SF)可提高正常肝脏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4):1304-1309
[目的]探讨重组人可溶性补体受体1型(Soluble complement receptor type 1,sCR1)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无创血管夹夹闭左侧股动脉制作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模型,观察0、4、8 h时间点sCR1蛋白干预组(B组)与生理盐水(NS)对照组(A组)I/R损伤肌组织细胞形态学变化、测定肌肉湿干重比(W/D)、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的表达水平。[结果]sCR1蛋白干预后的B组各时间点腓肠肌组织的W/D均低于NS对照A组,以I/R 4 h组最为显著(P<0.01);B组的MDA、MPO、LDH表达水平明显低于A组,以I/R 4 h组最为显著(P<0.01)。[结论]重组人sCR1蛋白对大鼠模型进行sCR1蛋白早期干预后,可明显减轻大鼠后肢骨骼肌I/R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