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女,70岁,主因"发热1个月余"于2009年4月2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受凉后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5℃,伴有寒战、全身酸痛,于某三甲医院就诊,给予头孢类抗生素静脉输液治疗4 d,体温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4月,本院收治了四川省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遂立即启动中医应急机制,中医研究室专家带领成员迅速介入诊治。经中西医综合治疗近1个月,患者痊愈出院。现简介如下。1病案患者,男,59岁,因"咳嗽、咳痰、发热10天,咯血4天"于2013年4月4日20:30入院。10 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咳嗽、咳痰,发热,最高体温  相似文献   

3.
1 病史摘要 患者,男性,67岁,因"发热、咳嗽10d,全身皮疹1d"于2008年8月10日入院.入院前10d,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气紧、畏寒发热,伴头昏,无潮热盗汗.  相似文献   

4.
患者陈某某,男,30岁,职业:电脑操作员。主因"咳嗽反复发作1年余,间断发热1月"由门诊于2010年3月17日10时以"支气管哮喘"收入院。病情要点患者2009年初因受凉出现咳嗽,胸闷,无发热,时有喷嚏、流涕,  相似文献   

5.
<正>1病历介绍患者,男,47岁,主因"间断性胸闷、心悸1年余,加重20d",于2010年3月29日入院。既往无风湿性病病史。患者于入院前1 a余因劳累后出现胸闷、心悸,无心前区疼痛,无发热、盗汗,经休息后可缓解,后多次发作,曾先后住当地医院  相似文献   

6.
<正>1病历介绍患者,女,14岁,因"右侧腹股沟区肿块1 a"于2010年4月14日住本院。患者2009年2月起出现右侧腹股沟区3处肿块,直径约3 cm,质硬,无红肿热痛,边界清楚,抗感染治疗肿块无消退。2009年7月因腹胀伴发热、盗汗、消瘦、纳差住  相似文献   

7.
王琳  孟庆岩 《四川中医》2014,(5):151-152
<正>1病例介绍患者于某,女性,28岁,于2009年8月21日主因"胃脘部疼痛1个月,加重1天。"收入院。患者1个月前于国外分娩,因阴道侧切注射并口服止痛剂(具体用药用量不详),10天后出现胃脘部疼痛,并放射至后背,进食后加重,尤以进食虾、菠萝后诱发,无发热、腹泻、黑便等症。于国外医院就诊,查胃镜未见明显  相似文献   

8.
发热为临床常见症状,急症、重症患者发热尤为多见。因其病情复杂,治疗较为棘手。笔者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效果显著,现举病案4则,并试分析如下。1气分热盛案吴某,女,86岁。初诊日期:2009年12月8日。患者因"急性脑血管意外、脑梗死"于2009年12月  相似文献   

9.
甘温除热法治疗产后发热56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发热 ,常见的有感染发热、血瘀发热、外感发热、血虚发热 ,亦有气虚发热者。本文主要论述产后气虚发热。笔者从 1 988~ 1 999年用甘温除热法治疗产后发热 56例 ,疗效满意 ,现小结如下 :1 一般资料56例患者均属门诊病人 ,其中因产程过长者 1 9例 ,剖腹产者 1 1例 ,产后出血过多者 2 4例 ,人工流产术后者 2例 ;发热出现于产后 3d者 1 8例 ,出现于产后 5d者 2 2例 ,出现于产后 1周者 1 2例 ,出现于产后 1 0 d以上者 4例 ;就诊时发热时间最短 3d,最长 1个月 ;发热伴见倦怠乏力、纳呆便溏、乳汁稀少者 2 8例 ,伴见气短自汗者 1 6例 ,伴见恶…  相似文献   

10.
<正>1住院病史钱某某,男,72岁。入院时间:2016年7月12日。患者因"乏力1月余,加重半月伴发热5天"入院。患者1月前无诱因下出现乏力,双下肢为主,呈进行性加重,伴体重下降,于2016年7月7日入住外院。期间体温最高达39℃,经治疗,疗效不佳,拟"发热待查"收治本院。发病过程中,否认咳嗽咳痰,否认胸闷气喘,否认尿频尿急等  相似文献   

11.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23岁,消防队员,2009年8月30日因"肢体酸楚3d,发热伴血尿1d"入住我院.患者于2009年8月28日在宁波长跑竞赛时突然神志不清,在宁波某院诊断为"日射病",予以消炎、补液对症治疗1d,症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2.
<正>1病例资料患者屈某,女性,43岁,2014年9月14日初诊,患者因"持续性腹痛伴发热3 d"就诊,自述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腹痛伴发热3 d,遂就诊于某西医院,B超检查提示:腹腔囊肿大小4.0 cm×4.0 cm,右下腹包块大小4.0 cm×5.0 cm,左卵巢肿物5.0 cm×4.0 cm;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轻度升高;CA125、CA199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尿妊娠(-);建议患者入院治疗,因家庭经济困  相似文献   

13.
<正>定时发热病人临床较少见,现举一所见定时发热验案,初因误辩为阳虚发热诊治无效,后详辩为阴虚发热诊治痊愈收功。在临床诊疗中,我们应该深明阳虚发热与阴虚发热之机理,抓住其主要临床表现,对症处方用药。1病案患者腾某,男,71岁,2014年12月因"定时发热1周"就诊。1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发热自19:00左右开始,至21:00左右身热自退,发热期间自测体温波动在  相似文献   

14.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30岁,因"畏寒、发热、头痛、乏力、恶心、呕吐、腹痛、腹胀2周"拟"肝脓肿"于2004年3月11日下午收住我院内科.患者于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发热、恶心、呕吐,呕吐物为黄绿色胃内容物,伴上腹部疼痛、腹泻;每日大便5~6次,为黄绿色稀便,伴纳差、乏力、头痛、头晕,测体温39℃,在当地卫生院予"阿米卡星、地塞米松等"抗炎补液治疗3d后热退.停药3 d上述症状再发,又继续不规则用药.  相似文献   

15.
<正>1临床资料患某,女性,50岁,于2012年7月22日因"发热3 d、右下肢红斑1 d"入院,患者3 d前因受凉后出现发热、恶寒,伴项背酸痛、头痛、出汗、乏力,自测体温37.7℃,无咳嗽、咯痰、胸痛、鼻塞、流涕,自服九味羌活丸等药物(剂量不详)后症状未见好转,并出现右下肢内侧红斑,以小腿明显,并逐渐扩大,压之褪色,抚之不  相似文献   

16.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北京市属医院升级改造了发热门诊,北京中医医院发热门诊于2020年11月30日开始接诊发热患者,至今已经运行1年余,接诊各类发热(体温>37.3℃)性患者数千例。本文结合诊疗发热疾病的工作体会,探讨了4类中医具有一定治疗优势的发热疾病,分别为诊断不明的发热、湿邪突出的发热、伴见脾胃受损的发热、特殊人群的发热并附相关案例。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跟师学习中遇到外感发热的患者1例,经吾师用药1剂后即退热,后因过服药物而导致病后自汗。老师仅用1味黄芪投之病愈。笔者深感"中病即止"之理。现将病案记录如下,以供临床参考。1病例资料王某,女性,22岁,于2011年12月29日就诊。患者晨起感  相似文献   

18.
1病历介绍 患者,男,52岁,因胸痛伴发热、呕吐8 d于2003年7月15 日入院.患者于2002年3月诊为2型糖尿病及酒精性肝硬化.平时规律服用"速效解渴片"治疗,未控制饮食,平素血糖9~17 mmol/L,肝硬化未做治疗.  相似文献   

19.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73岁,主因发现非何杰金淋巴瘤3 a余,发热咳嗽半月余于2006年9月25日以"非何杰金淋巴瘤,上呼吸道感染"人我院.患者2003年6月27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发热,体温最高达39.5℃,抗感染治疗无效,至天坛医院查腹部CT示:右下腹腔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20.
周守红  周强  李欣 《吉林中医药》2013,(10):1064-1065
<正>仝小林教授从事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以及疑难杂病的临床研究多年,在治疗疑难杂病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临床中能取得独特的疗效。笔者有幸跟随仝老师临证抄方,收获颇丰,本文就仝小林教授运用"伏气温病"理论辨治原因不明发热验案进行报道、分析,以供同道参阅。1病案举例患者郭某,男,58岁,因"不定时发热1年"于2012年5月14日初诊,患者述1年前出现不明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