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寻冻存树突状细胞(DCs)优化的冷冻保护剂组合。方法配制含不同浓度二甲基亚砜(DM-SO)的3种冷冻保护剂组合,A组:5%DMSO+6%羟乙基淀粉(HES)+4%人血清白蛋白(HAS);B组:10%DMSO+40%FCS;C组:12%DMSO+40%FCS,比较3组冷冻保护剂对人外周血CD14+单个核细胞诱导产生的成熟树突状细胞(mDCs)的冻存效果:采用两步法将mDCs冻存于-80℃冰箱过夜后转移至-196℃液氮气相中放置24 h,再将冻存的mDCs复苏后继续培养,并检测、比较冻存前后DC的形态、存活率、细胞表型及其对同种异体T细胞刺激活性的差异。结果 3组不同组合冷冻保护剂冷冻保存的mDCs复苏后其存活的细胞的形态没有发生明显改变,仍保留其成熟表型,并具备对T细胞的刺激活性。结论 3种不同浓度的DMSO冷冻保存mDCs,5%DMSO+6%HES+4%HSA组合更适宜。  相似文献   

2.
脐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及冻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脐血采集后的放置,单个核细胞的分离,冻存等的影响因素。方法为血液采集后,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进行冷冻保存及复苏后洗涤,结果优选为采集后4℃或室温放置24小时内,羟乙基淀粉2次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50%二甲亚砚加自身血浆为保护剂冻存,复苏后洗涤等程序,结论:本研究的优化方法可有效地保存脐血单个核细胞。  相似文献   

3.
背景:冻存是保证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关键步骤之一。传统的冻存是将细胞直接置于冻存液中进行保存,然而冻存液中二甲基亚砜虽能减少细胞复苏过程中冰晶对细胞膜产生的机械性损伤,但同时又对细胞具有毒性作用,直接影响细胞生存状态,不利于临床移植治疗。目的:寻找适宜牙周膜干细胞体外扩增的牙周周组织冻存的最佳方案。方法:收集健康人牙,刮取牙周组织后将其平均分为3等份,随机分为新鲜组、5%二甲基亚砜组和10%二甲基亚砜组,后2组分别以体积分数5%和10%二甲基亚砜添加冻存1个月后提取牙周膜干细胞。新鲜组直接提取牙周膜干细胞。结果与结论:5%二甲基亚砜组原代细胞游出组织团块所需时间和细胞收获量虽不及新鲜培养组,但却明显优于10%二甲基亚砜组(P〈0.05)。新鲜组、5%二甲基亚砜组和10%二甲基亚砜组第1代牙周膜干细胞克隆形成率、活细胞比率、第3代牙周膜干细胞BrdU细胞增殖能力、MTT细胞生长曲线和牙周膜干细胞表面标志物表达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5%二甲基亚砜添加冻存体系不仅能比10%二甲基亚砜添加的普通冻存体系明显缩短牙周膜干细胞体外扩增所需时间,增加细胞收获量同时还能保持细胞基本生物学特性,降低二甲基亚砜的总体用量和其在反复冻存复苏细胞过程中对细胞造成的直接损伤,为未来更加安全的实施临床移植治疗提供了保障,是供体组织储存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脐血造血干细胞短期冻存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探讨脐血造血干细胞在液氮中短期冻存复苏后的效果,分别将各自为8例冻存6个月、1年、2年的脐血千细胞进行复苏,观察造血干细胞活性。有核细胞(NC)计数采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CD34^ 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用体外造血细胞培养技术分析粒一巨噬细胞集落生成单位(CFU-GM)产率,台盼蓝染色法判断造血细胞存活率。结果表明:脐血造血干细胞在液氮中冻存6个月、1年、2年后解冻,其有核细胞、CD34^ 细胞、细胞活率、CFU-GM产率在3个不同冻存时间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脐血干细胞于液氯中短期冻存,其干细胞数量和细胞活性没有明显的变化,冻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采集的PBSC悬液分外周血干细胞悬液冻存组和PBMNCs冻存组两组冷冻于-80℃保存。1个月后42℃复苏后,加入各种细胞因子(IFN-γ、IL-2、抗CD3单抗)诱导培养成CIK细胞,观察培养的细胞总数、培养总时间及细胞表型鉴定。经14~21d培养后,两组诱导扩增的CIK细胞总数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培养总时间上,PBMNCs冻存组为15.2±0.92d,干细胞悬液组为18.2±2.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鉴定两组CIK细胞均可见总T细胞、CD8+T细胞、CD3+、CD56+细胞均较诱导前显著升高。通过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采集单个核细胞时留取部分悬液冻存后复苏进行CIK细胞培养,可以获得有效的细胞输注数量,同时可作为一种补充手段,减少患者细胞采集时的痛苦和大量血液成分的丢失。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外周血干细胞在-80℃条件下保存时间与细胞活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一种简便的-80℃干细胞冻存方法,其干细胞保护剂终浓度为5%二甲基亚砜(DMSO),3%羟乙基淀粉(HES)和4%人血白蛋白(HAS),不经程序降温,直接-80℃冰箱冻存,并调整细胞浓度为(2~4)×107/mL,分别对冻存1、3、6、9、12个月干细胞活性进行检测,观察台盼蓝拒染率和MNC、CD34+细胞的回收率.结果 干细胞活性在12个月内均无明显下降,其台盼蓝拒染率和MNC、CD34+ 细胞的回收率都在80%以上.不同时间冻存的干细胞活性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5% DMSO、3% HES 和4% HAS作为干细胞冷冻保护剂直接在-80℃冰箱冻存外周血干细胞的方法能有效地保护外周血干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7.
背景:低温冻存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已成为研究热点,但关于冻存后其造血支持能力变化的报道甚少。目的:比较冷冻前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支持成人骨髓单个核细胞造血集落生成的能力。方法:分别将冷冻前后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至第3代,经2.5g/L丝裂霉素C处理制备为细胞滋养层,与成人异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共培养。体外培养至35d应用甲基纤维素法检测造血干/祖细胞集落的增殖状态。结果与结论:冷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集落形态、大小上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和未冷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相似,3者均比空白组集落数量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未冷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相比,冷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集落数更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结果说明冷冻前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骨髓单个核细胞均有造血刺激作用,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冷冻后的造血支持作用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二甲基亚砜作为保护剂,采用慢冻快融法观察不同温度及不同时间冻存的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复苏后存活率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3-09/2005-06在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所完成。①选取清洁级3月龄新西兰大白兔5只,抽取兔髂骨及胫骨的骨髓液,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出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并进行增殖。②取第3代骨髓基质干细胞,经消化后离心重悬,用完全培养液调整细胞浓度为6×109L-1。将质量浓度为250g/L的二甲基亚砜缓慢滴入同体积含骨髓基质干细胞的上述培养液中,混匀,二甲基亚砜的终浓度为125g/L,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终密度为3×109L-1,1mL/安瓿冻存。③4℃冻存直接将安瓿置4℃冰箱中;-20℃及-60℃冻存,则将安瓿置于有脱脂棉的聚丙烯泡沫盒中,壁厚1.5cm,扎紧密封,各置-20℃及-60℃冰箱过夜,取出后分别直接放于-20℃及-60℃冰箱保存;-196℃液氮冻存,则将置有安瓿的泡沫盒于-60℃冰箱过夜后,取出冻存安瓿直接放于液氮中保存。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别于4℃、-20℃、-60℃、-196℃条件下进行3d,10d,1,3,8个月以及1年的冻存。④经不同温度及不同时间冻存后,给予复苏。复苏时将冻存安瓿从液氮或冰箱中取出,立即置37℃水浴并轻轻摇动,约1min迅速解冻。含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冻存液经5倍于冻存液量的完全培养液稀释后,离心重悬,进行骨髓基质干细胞存活率测定。复苏后的骨髓基质干细胞以1×104/cm2用完全培养液再培养,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形态变化及生长活性情况。结果:实验选取3月龄新西兰大白兔5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原代培养情况:培养3d时,骨髓基质干细胞数量较少,散在分布,呈短梭形形态。培养1周时细胞形成大量的小集落,细胞变长。此后集落细胞迅速增多,逐渐汇合成片,形态为均一的长梭形,呈旋涡状排列,2周时细胞长成单层。②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传代培养情况:刚传代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呈圆形,数小时后迅速贴壁,重新成为梭形。之后细胞呈长梭形均匀分布生长,形态比原代培养更均一,细胞生长旺盛、增殖迅速。连续传代22代无明显变化。但随传代次数增多,细胞形态出现多样性,逐渐呈老化现象。③不同温度不同冻存时间下复苏后的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存活率的比较:兔骨髓基质干细胞液氮保存1年,存活率为79%;-60℃保存1,3,8个月的存活率分别为67%,38%和0%;不宜于4℃及-20℃保存。④复苏后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再培养情况:复苏后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细胞形态及生长状况与冻存前无明显差异,呈长梭形生长,增殖旺盛。结论:分离纯化的兔骨髓基质干细胞生长增殖能力强,短期保存可用-60℃冻存,长期需液氮保存,为择期进行骨髓基质干细胞实验和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冻存及复苏工艺,实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长久保存。方法:采集50岁以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50-100 ml,应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采用程控降温法逐级降温,将细胞保存于-196℃液氮中。根据冻存时间进行细胞复苏,分析其冻存前后活性、回收率与表型变化,最后与对照组(直接分离的未经冻存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一起,经体外激活扩增培养,对比其表型与扩增效率,分析冻存对细胞的影响。结果: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后获得的单个核细胞活力为99.6%±0.4%,回收率58.4%±6.52%。冻存24个月后,复苏细胞回收率89.7%±3.82%。细胞经体外激活扩增培养,得到能够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群扩增活化的自体淋巴细胞(AIL)(CD3~+CD8~+细胞毒性T细胞比例≥45%,CD3~+CD56~+NKT细胞比例≥10%,CD4~+CD25~+NKT细胞比例≤10%),其与对照组细胞在扩增能力、细胞纯度、细胞毒活性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体外人工分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过长时间冷冻保存后仍可维持其高活性,并可诱导生成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细胞群,该结果对单个核细胞保存、扩增活化的自体淋巴细胞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经低温保存的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DC)的生物学特性 ,寻找一种较为简便有效的冻存方式 ,为DC的临床过继回输提供保存方法。将由K5 62细胞诱导培养产生的DC(K5 62 DC) ,用含 10 %二甲亚砜 (DMSO)及 2 0 %胎牛血清 (FCS)的RPMI 1640作为冻存剂 ,利用分步法分别将其冻存于 - 80℃冰箱及- 196℃液氮中 ,然后于不同时间将K5 62 DC复苏 ,复苏后检测两组细胞的存活率、表面分子表达、刺激指数及其介导CTL对K5 62细胞的杀伤率 ,比较冻存前后及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发现 ,冻存前后K5 62 DC (K5 62 DC于- 80℃或液氮冻存 1月 )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 ,表面分子表达及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无明显差别 (P >0 .0 5 )。此外 ,在 - 80℃冰箱及 - 196℃液氮中冻存的K5 62 DC ,在冻存后 1月以内复苏 ,细胞的存活率、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及其介导的杀伤效应无差别 ;但当冻存时间超过 1月时 ,两组间有明显差别。结论 ,两种冻存方式冻存K5 62 DC ,冻存时间较短时 ( 1月以内 ) ,其刺激淋巴细胞及其介导CTL的杀伤能力相同 ;冻存时间较长时 ( >1月 ) ,- 196℃液氮效果明显优于 - 80℃超低温冰箱。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冻存保护剂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冻存后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新鲜血液分离和液氮冻存后1、7、30d,用MTT法检测单个核细胞活性,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冻存后其在脂多糖(LPS)和刀豆蛋白(ConA)刺激下分泌γ-干扰素(IFN-γ),比较DMSO10%+FBS90%、DMSO10%+Dextran-4010%+FBS80%、DMSO10%+HES6%+FBS84%、FBS不同冻存保护剂对PBMC的保护作用。结果不同低温保护剂冻存对PBMC存活率的影响:二甲基亚砜(DMSO)+小牛血清(FBS);DMSO+FBS+右旋糖苷-40(Dextran-40);DMSO+羟已基淀粉(HES)+FBS;FBS分别为65.3±2.5、79.7±1.5、71±2.6、29.7±0.58;30d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OD值)分别为0.21±0.19、0.28±0.15、0.23±0.13、0.10±0.17。冻存的PBMC对LPS刺激产生INF-γ的量不同,而对ConA刺激产生INF-γ量的变化不明显。结论 DMSO+FBS+Dextran-40联合使用是一种较理想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低温保护方法 ,并对其生物学特性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冻存复苏后的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冻存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有效地保持其生物学特性,是储存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以供临床使用的重要工艺之一.目的:观察冻存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验证其是否仍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特征.方法:从脐带分离得到间充质干细胞后,将其冻存于液氮之中.比较经冻存复苏后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新鲜制各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活率、抑制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γ-干扰素等方面的异同.检验经冻存复苏后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否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其表型是否满足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特征.结果与结论:在细胞活率和抑制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γ-干扰紊方面,冻存和新鲜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经冻存复苏后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保持了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形态,其表型满足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要求,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  相似文献   

13.
新鲜及冻存的人脐血移植于裸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人新鲜脐血及冻存脐血移植于裸鼠的规律及差别。方法 采用Balb/Cnu +裸鼠致死量放射线照射后输入人新鲜或冻存脐血单个核细胞 ,观察小鼠存活率、存活时间 ,检测移植成活证据及干细胞在小鼠体内的迁移 ,定居情况。结果 新鲜脐血组及冻存脐血组小鼠存活率及存活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前两组则无显著差异 ;PCR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体内人特异性基因及细胞均证实了人冻存脐血已在小鼠骨髓内定居并植入成活 ,持续至少 130d ;但冻存脐血干细胞的迁移情况与新鲜脐血有所差异。结论 脐血中富含造血干细胞 ,能使免疫缺陷小鼠获得造血和免疫重建 ;冻存可长期保存干细胞活性 ,但可能影响干细胞表面定居相关粘附分子 ,从而影响其迁移行为。  相似文献   

14.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长期培养易发生自发分化,而失去多分化潜能,因此必须对培养的细胞及时冻存,需要时再进行复苏。目的:建立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增殖、冻存的方法。设计、时间及地点:对照观察细胞学实验,于2005-06/2008—06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伤研究所完成。材料:健康成年雄性Beagle犬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提取。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传代扩增培养。将第2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12.5%DMSO混匀置于冻存管中,采用慢冻快融法进行冻存和复苏:将冻存管置于-4℃冰箱2h,然后移入-30℃冰箱2h,再置于厚壁塑料泡沫盒中,扎紧密封,置-80℃冰箱过夜后,取出冻存管直接放入液氮中保存,或放入-80℃冰箱保存。复苏时将冻存管从液氮或80℃冰箱中取出,立即置37℃水浴并轻轻摇动,1-2min内迅速解冻。主要观察指标:复苏前后细胞成生长活性及形态变化。结果:分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以均一的梭形的成纤维细胞样贴壁生长,贴壁及增殖能力强,传代细胞贴壁较快。经过液氮长期冻存后,将复苏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再培养,细胞形态及生长状态与冻存前无差异,均呈长梭形均匀分布生长,细胞生长增殖旺盛。结论: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培养法町获得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应用慢冻快融技术进行冻存和复苏,较好的保持了冻存细胞的活力和功能。  相似文献   

15.
通常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经控速降温后在液氮(LN_2)中保存。该方法存在三个问题:(1)如果外周血干细胞(PBSCs)单用二甲基亚砜(DM-SO)冷冻,那么解冻后回输时常常会出现细胞凝块(clumping)。(2)程控降温和液氮保存操作复杂。(3)重复单采大量PBMCs,冷冻保存所需的空间和液氮的需用量增加。为获得简单理想的冷冻保存方法,本文介绍了一种用细胞外冷冻防护剂羟乙基淀粉(HES,它可以降低解冻后细胞的溶解和凝块的形成)和DMSO 作为PBMCs 的冷冻防护液,不经程控降温在—80℃冰箱中保存的方法。在小样品试验中,用7种不同浓度的HES 和DMSO 冻存外周血的回收率分别是92±3.5%,734.8±4.1%和82.2±6.9%,胎盘兰拒染率88.4±3.6%,明显高于单用5%或10%DMSO冻存的结果。样品冻存5—18个月时CFU-GM 保持  相似文献   

16.
不同冻存时间与温度对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文元  杨亚冬  房国坚  陈勇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3):44-46,i0003
目的:以二甲基亚砜作为保护剂,采用慢冻快融法观察不同温度及不同时间冻存的免骨髓基质干细胞复苏后存活率的变化。 方法:实验于2003-09/2005—06在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所完成。①选取清洁级3月龄新西兰大白兔5只,抽取兔髂骨及胫骨的骨髓液,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出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并进行增殖。②取第3代骨髓基质干细胞,经消化后离心重悬,用完全培养液调整细胞浓度为6&;#215;10^9L^-1。将质量浓度为250g/L的二甲基亚砜缓慢滴入同体积含骨髓基质干细胞的上述培养液中,混匀,二甲基亚砜的终浓度为125g/L,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终密度为3&;#215;10^9 L^-1,1mL/安瓿冻存。③4℃冻存直接将安瓿置4℃冰箱中;-20℃及-60℃冻存,则将安瓿置于有脱脂棉的聚丙烯泡沫盒中,壁厚1.5cm,扎紧密封,各置-20℃及-60℃冰箱过夜,取出后分别直接放于-20℃及—60℃冰箱保存;-196℃液氮冻存,则将置有安瓿的泡沫盒于-60℃冰箱过夜后,取出冻存安瓿直接放于液氮中保存。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别于4℃、-20℃、-60℃、-196℃条件下进行3d,10d,1,3,8个月以及1年的冻存。④经不同温度及不同时间冻存后,给予复苏。复苏时将冻存安瓿从液氮或冰箱中取出,立即置37℃水浴并轻轻摇动,约1min迅速解冻。含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冻存液经5倍于冻存液量的完全培养液稀释后,离心重悬,进行骨髓基质干细胞存活率测定。复苏后的骨髓基质干细胞以1&;#215;10^4/cm^2用完全培养液再培养,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形态变化及生长活性情况。结果:实验选取3月龄新西兰大白兔5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原代培养情况:培养3d时,骨髓基质干细胞数量较少,散在分布,呈短梭形形态。培养1周时细胞形成大量的小集落,细胞变长。此后集落细胞迅速增多,逐渐汇合成片,形态为均一的长梭形,呈旋涡状排列,2周时细胞长成单层。②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传代培养情况:刚传代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呈圆形,数小时后迅速贴壁,重新成为梭形。之后细胞呈长梭形均匀分布生长,形态比原代培养更均一,细胞生长旺盛、增殖迅速。连续传代22代无明显变化。但随传代次数增多,细胞形态出现多样性,逐渐呈老化现象。③不同温度不同冻存时间下复苏后的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存活率的比较:兔骨髓基质干细胞液氮保存1年,存活率为79%;-60℃保存1,3,8个月的存活率分别为67%,38%和0%;不宜于4℃及-20℃保存。(少复苏后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再培养情况:复苏后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细胞形态及生长状况与冻存前无明显差异,呈长梭形生长,增殖旺盛。 结论:分离纯化的兔骨髓基质干细胞生长增殖能力强,短期保存可用-60℃冻存,长期需液氮保存,为择期进行骨髓基质干细胞实验和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周俊  冯谦  张秀  王华 《中国输血杂志》2011,24(9):770-771
目的以Cobe Spectra细胞分离系统为基础,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采集选择效率高,经济、运行时间短,更切合临床实际工作的方法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分别用Cobe Spectra细胞分离系统的Auto PBSC(外周血干细胞自动采集)方法和MNC(单个核细胞采集)方法采集外周血干细胞,对采集产品的进行细胞计数,记录采集过程参数,计算有核细胞、单个核细胞采集数和采集时间,分析采集效率以及经济成本。应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这2种不同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2组间处理血量差异没有统计学习意义,Auto PBSC采集组的采集产品中有核细胞数浓度和单个核细胞百分比高于MNC采集组,但产品体积小于MNC采集组(T=-1.704,0.494,1.941,1.742,P>0.05);2)MNC采集组获得的产品中有核细胞总数、单个核细胞数及CD34+细胞浓度均显著高于AutoPBSC采集组,采集所用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596,-0.349,13.188,-2.554,-2.818,P<0.05);3)MNC采集组的有核细胞采集率(22%)和单个核细胞的采集率(97.7%)也高于Auto PBSC采集组的15%和85%(T=5.5754,.572,4.3842,.926,-0.044,3.229,P<0.05)。结论 MNC采集外周血干细胞的采集效率优于AutoPBSC采集,并且经济。  相似文献   

18.
目的:目前关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冻存和复苏的条件,以及冻存复苏过程对其基本生物学特性以及诱导分化能力影响的研究较少.实验拟观察冻存前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一般生物学特性以及向心肌细胞方向诱导分化的潜能.方法:实验于2006-12/2007-07在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医学实验中心,解放军兰州军区重点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成人腹部大网膜脂肪组织由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普通外科提供.实验经患者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②实验方法:白成人脂肪组织分离培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的第3代细胞,液氮中经短期3个月及较长期20个月冻存,复苏后台盼蓝拒染实验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子.取生长状态良好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以5-氮杂胞苷进行体外诱导,诱导后第28天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I,计算心肌样细胞转化率.结果:①短期冻存组与较长期冻存组的细胞存活率无差异.②短期冻存组、较长期冻存组,冻存前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曲线无明显差别,呈"S"形:接种后第1、2天为潜伏期,第3天进入对数生长期,第7天达顶点,第8天略有减少.⑨短期冻存组细胞呈CD29阳性、HLA-DR阴性;较长期冻存组细胞呈CD44阳性、CD34阴性,两组冻存前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分子表达无差异(P>0.05).④冻存前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经5-氮杂胞苷诱导后第28天时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I均呈阳性表达.短期及较长期冻存组冻存前后诱导转化率无差别,两组间也无筹别.结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可经受短期及较长期冻存,复苏后细胞的存活率较高,基本生物学特性及诱导分化潜能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9.
骨髓单个核细胞分离技术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临床骨髓干细胞治疗提供安全、有效的富含间充质干细胞的浓缩骨髓单个核细胞,研究适用于临床治疗的单个核细胞分离技术。方法应用COBE Spectra血液成分单采系统,设置不同参数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在分离前后进行细胞形态学分类、细胞计数检测、表达CD34、CD133和CD271细胞的检测,计算有核细胞回收率、单个核细胞回收率,应用统计方法分析,确定效率较高的单个核细胞采集参数。结果应用Cobe Spectra 6.1的骨髓处理(BMP)程序进行骨髓单个核细胞的采集,采集线路红细胞浓度颜色选择比色卡比容为3%较5%和7%分离的效率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循环次数在7—9次范围内较好,MNC百分比较高。单个核细胞数达75.0%,CD34+达1.17%,CD133+0.63%和CD271+0.53%。结论该方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安全无污染,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且骨髓可以回输,可为临床提供安全可靠的治疗干细胞,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冻存时间的脐血干细胞复苏后的回收率,并分析冷冻复苏的细胞对患者植入速度的影响。20份经-196℃液氮低温保存1-10年的脐血干细胞标本,比较冻存前(脐血库提供资料)和复苏后的细胞活率、总有核细胞数(TNC)、CD34+细胞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的数量,并分析复苏后的细胞回收对移植受者植入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冻存时间对复苏后干细胞的回收率没有影响。经冻存复苏后,细胞活存率为(92.75±2.55)%,TNC、CD34+细胞数和CFU-GM的回收率分别为89.9%、84.8%和84.3%,与冻存前相比明显减少(P=0.000),但细胞数量的下降对移植患者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的植入时间均无影响。冻存后TNC和CD34+细胞数量与冻存前数量有很大的相关性(r=0.954;r=0.931,P=0.000),而CFU-GM的相关性弱(r=0.285,P=0.223)。结论:冻存和复温过程会-定程度上损伤脐血干细胞,导致细胞丢失,但不会影响移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