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心血管疾病和精神障碍是老年人常见的两种疾病,两者临床表现易混淆,识别困难。本文通过典型病例分析,阐述心血管疾病患者合并精神障碍的识别和治疗。 病例1 女,81岁,高血压病40年。入院查体:BP170/90nmHg,HR80次/min。ECG:广泛前壁心肌缺血。入院诊断:高血压病2级;冠心病心绞痛。入院后,经降压、扩冠等治疗,BP135/70mmHg,无心绞痛发作。1周后。  相似文献   

2.
胰腺损伤的外科处理(附24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及外科处理。方法:回顾近15年来收治的胰腺损伤24例,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结果:治愈23例,治愈率95.7%,13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54.1%,其中胰瘘5例,腹腔脓肿2例,胰腺假性囊肿3例,死亡1例,死亡率4.3%,结论:胰腺损伤早期诊断困难,剖腹探查术是早期诊断最简单可靠的方法,术中应彻底清创止血,保存胰腺功能,充分引流,对不同程度,类型损伤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力求简捷有效,术后应保持引流通畅,积极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主动脉窦瘤破裂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其引起的大量左向右分流,易导致充血性心衰,甚至死亡。我院自1995-08~1998-10共手术修补主动脉窦瘤破裂9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6例,女3例;年龄18~44岁,平均29岁。突然起病5例,发病时间难以确定者4例,其中2例伴严重心功能不全。本组均于胸前区闻及连续性或双期性杂音,脉压差大于8 kPa(60 mmHg)者4例,心电图示左室肥厚6例,右室肥厚1例,双室肥厚2例。X线胸片均示肺血增多,心胸比率0.56~0.75。心功能按NYHA分级,Ⅰ级者2例, Ⅱ级者5例,Ⅲ级者1例 ,Ⅳ级者1例,7例经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2例经升 主动脉造影确诊。7例示主动脉向右房分流,2例示主动脉向右室分流,彩色多普勒提示主动 脉向右室分流的2例合并室缺,本组病例无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均在体外循环下行 窦瘤破裂修补术,7例经右房入路,2例经右室流出道入路。术中见病变起源于右窦者4例, 无冠窦者5例,窦瘤破入右房7例,右室2例,合并室缺2例,均属干下型,0.8,1.0 cm缺损 各一。瘤体长约0.5~2.5 cm,合并室缺者瘤体较短,约0.5~0.7 cm,瘤体破入右房者较长 ,约1.0~2.5 cm。距瘤体基底部3~4 mm剪除瘤体。窦壁缺损0.6~1.5 cm,呈裂隙形2例, 类圆形7例,裂隙形者与主动脉瓣环方向平行,破入右房,于基底部以间断双侧垫片褥式缝 合,圆形缺损破入右房者5例以补片修补,边缘采用间断水平褥式缝合。合并干下室缺2例采 用右室流出道切口,窦壁缺损及瘤体较小,与室缺间无肌性组织,采用补片修补室缺与窦壁 缺损一次缝合。术毕开放升主动脉,心脏复跳后,仔细检查窦壁缺损及室缺无残余漏后,缝 合右房或右室切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70岁以上高危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0岁以上高危ACST84例,分成外科手术组(n=48)及内镜治疗组(n=36),观察治疗结果。结果:临床治愈72例,其中手术治疗组治愈率81.2%,内镜治疗组治愈率91.6%;与手术治疗组比较,内镜治疗组病死率由18.8%降至9.1%,并发症发生率由37.5%降至13.9%,平均引流时间由39.4天降至18.6天,总治疗时间由46.2天缩短至22.8天。结论:内镜治疗是高龄高危ACST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微创、安全有效的特点,尤其适用于一般情况差、伴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以及有胆道手术史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交通事故腹部伤的优化急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27例交通事故腹部伤患者的急诊处理资料。结果127例伤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闭合伤124例均行腹腔穿刺。本组治愈113例,死亡14例,无1例漏诊、误诊。结论对交通事故腹部伤患者的急诊处理应注意如下几点:(1)详尽的体检和病史采集;(2)对休克、脊柱损伤及重型颅脑损伤者应警惕腹内伤的可能;(3)慎重选择辅助检查,对疑有腹内伤者首选腹腔穿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成人膈肌膨出症的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 对1988-2009年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26例成人膈肌膨出症患者进行叫顾性分析.26例患者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26~66(44.0±5.7)岁,病程8个月~17年;左侧膈膨出25例,右侧膈膨出1例;完全型膈膨出24例,局限型膈膨出 2例;无症状、由查体发现者2例,其余24例中进食后胸闷不适18例,活动后气急8例,呃逆、呕吐伴腹部不适14例,多数患者有两种以上的症状.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经胸路径进行于术,其中24例采用切开膈肌双层褥式缝合术,2例采用不切开膈肌折叠缝合术治疗.结果 术后早期24例患者症状消失或减轻.18例患者术后获1年随访,其中13例术后1年胸片示膈肌化置正常,2例膈肌相对升高,另外3例未复查胸片;18例中术后1年症状完全消失者10例,减轻或部分消失者6例,复发者2例.结论 成人膈肌膨出症外科治疗效果较好,尤以切开膈肌双层褥式缝合术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动脉-肺循环瘘的DSA表现和介入治疗(附2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支气管动脉-肺循环瘘的DSA表现和介入治疗经验。方法:21例咯血病人,经DSA证实存在支气管动脉-肺循环瘘,根据血管瘘的类型、数目、瘘口的大小、循环时间选择不同种类和大小的栓塞剂对瘘口和病变血管进行栓塞。对其中6例DSA可见到明确瘘口并且循环时间短于1s的病人。先用明胶海绵颗粒对瘘口作预栓塞,然后用长约lmm的5~0真丝线段进一步栓塞。其余15例循环时间长于1s者,直接用真丝线段进行栓塞。栓塞术后随访3个月至半年,评估治疗效果。结果:DSA表现为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和支气管动脉-肺静脉瘘者分别为15例和6例,同时合并肋间动脉-肺循环瘘者5例。其中17例经支气管动脉栓塞后达到即刻止血效果,有3例栓塞术后咯血量明显减少,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总有效率为95.2%。另1例因肋问动脉和锁骨下动脉参与供血。未能有效止血,在介入术后6h转胸外科手术治疗。经随访发现,有2例分别在介入栓塞后4个月和11个月复发。5例在19个月内死于肺癌合并症。结论:支气管动脉一肺循环瘘在咯血病人中是常见的血管异常。可加重咯血和心肺疾病的进展,经皮穿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2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3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74例患者包括恶性肿瘤304例,良性病变47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18例,出血1例,另有4例患者胸部CT表现为磨玻璃样小结节,术后病理未能检出病变.手术方式包括右肺上叶切除81例,右肺中叶切除40例,右肺下叶切除73例,左肺上叶切除64例,左肺下叶切除89例,复合肺叶切除27例.手术时间158.4±33.5min,术中出血量136.3±55.3ml,19例患者接受输血.术后4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3例患者死亡.术后拔管时间4.3±1.9d,术后住院时间7.5±2.9d.结论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适用于多种肺部疾病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9.
肾创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附148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肾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从1987年3月-2000年12月共收治肾损伤148例,其中闭合性损伤132例,开放性损伤16例。合并 其它脏器损伤34例。结果 148例中有肉眼血尿者98例,镜下血尿者42例,无血尿者8例。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IVP)32例,有异常者20例(62.5%)。行CT扫描检查52例,其中44例均有异常改变(84.62%)。109例行保守治疗,39例行手术探查,有28例行肾切除术,8例行肾修补或部分肾切除术,3例行单纯肾周引流术。本组死于多器官损伤3例,休克后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1例。137例痊愈出院(92.57%)。结论 在肾损伤诊断中尿常规和B超检查具有简单、快速、无损伤等优点。CT扫描检查准确率高,可判断肾损伤程度和其它脏器合并伤情况。对严重肾损伤和开放性肾损伤应及时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10.
室间隔缺损(VSD)是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畸形之一,临床已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VCD合并其他心脏畸形亦较常见,探讨其诊断及治疗经验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我院自1983年4月~1994年12月,共行VSD修补术268例,其  相似文献   

11.
HIV阴性浆母细胞性淋巴瘤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浆母细胞性淋巴瘤(PBL)的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2009-2010年收治的2例HIV阴性PB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临床诊治经验.结果 2例患者均诊断明确,HIV阴性,分别以淋巴结肿大和肋骨病变起病,均表现弥漫性大细胞淋巴瘤的形态学特征,同时表现出典型的浆细胞表型,免疫组化示CD38、CD138、CD79a阳性,低表达或不表达CD20、PAX-5.PET-CT均可见多部位(如淋巴结、骨骼)受累.CHOP样方案及ESHAP、IGVE等强化治疗方案的疗效不佳,缓解后复发快.2例患者从发病至死亡时间分别为2和7个月.结论 PBL罕见,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低,生存期短,目前此病尚无标准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外科手术疗效。方法对22例胸部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6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12例B细胞性、4例T细胞性),6例为霍奇金病(5例结节硬化型、1例混合细胞性)。肿瘤多数位于前中上纵隔,其中2例侵及左上肺,2例侵及右上肺。临床症状多为咳嗽、咳痰、胸闷、胸痛,偶伴发热、咯血等。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与术前穿刺病理及依据影像学表现所做诊断均不符,术后治疗包括化学治疗、放射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结果随访时间1~112个月,平均13.8个月,1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Ⅰ期2例,Ⅱ期4例,Ⅲ期3例,Ⅳ期5例)术后已存活1~112个月,6例霍奇金病患者(Ⅰ期2例,Ⅱ期1例,Ⅲ期1例,Ⅳ期2例)已存活3~46个月,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分别于术后18和35个月死亡。结论胸部恶性淋巴瘤缺乏特异性表现,准确诊断较困难,外科手术干预对其诊治有积极意义。术后应选择包括放射治疗、正规化疗及免疫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影响急诊老年创伤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3年急诊行心肺复苏的120例老年创伤患者,男性74例,女性46例;年龄62~82岁,平均(73.42±6.25)岁。其中32例复苏成功,成功率26.67%。对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Pearson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Pearson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χ~2=19.342)、第一目击者急救(χ~2=8.661)、心肺复苏开始时间(χ~2=61.204)、复苏时患者心律(χ~2=13.208)、肾上腺素用量(χ~2=19.171)及基础疾病(χ~2=30.727)等因素与老年创伤患者心肺复苏成功有关(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70岁[OR=1.627(95%CI:1.43~2.24)]、无第一目击者急救[OR=1.587(95%CI:1.36~2.04)]、心肺复苏开始时间5min[OR=1.513(95%CI:1.15~1.98)]、复苏时患者心律非室颤[OR=1.487(95%CI:1.07~1.84)]、肾上腺素用量5mg[OR=1.822(95%CI:1.52~2.31)]及有基础疾病[OR=1.423(95%CI:1.02~1.78)]为影响老年创伤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危险因素,P均0.05。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I)在3个月后均较治疗7d时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急诊老年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第一目击者急救、心肺复苏开始时间、复苏时患者心律、肾上腺素用量及基础疾病等。  相似文献   

14.
从20世纪70年代超声应用于腹部创伤诊断开始,超声检查在创伤急救领域得到不断应用和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伤超声重点评估(focused assessment with sonography for trauma,FAST)的概念。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关于FAST在胸腹部创伤评估方面的应用现状,以促进FAST在我国的应用普及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钳切治疗外阴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6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外阴尖锐湿疣患者采取钳切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症状和体征变化,由此评价钳切治疗外阴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结果:治愈率为100%,优于局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全身干扰治疗。结论:钳切治疗外阴尖锐湿疣安全、微创,疗效肯定,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诊超声在腹部创伤后定位诊断内脏损伤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急诊超声诊断并经手术或CT证实的腹部创伤所致内脏损伤245例.结果①245例共346个脏器损伤,超声确诊299例,误诊47例,总符合率为86.4%;②超声诊断脾、肝、肾及胃肠、肠系膜血管、膀胱、后腹膜脏器损伤等符合率分别为:93.4%、91.9%、80.9%及51.3%;③超声与手术比较检出腹腔积液及腹膜后血肿符合率分别为:100%(213/213)和89.5%(51/57).结论急诊超声对腹部创伤后定位诊断脏器损伤具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严重老年胸伤患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与救治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进一步提高严重老年胸部创伤患者的救治水平.方法 对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1995年6月-2005年5月救治的148例严重老年胸部创伤(年龄≥65岁,AIS≥3)(高龄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同期<65岁严重胸部创伤患者1669例作为对照(AIS≥3)(低龄组).结果 (1)高龄严重胸伤致伤机制以钝性伤为主(124/148,83.8%),较低龄组高(1 157/1 669,69.3%)(P<0.01);致伤原因依次为交通伤、跌倒伤和坠落伤,其中高龄组交通伤及跌倒伤构成比(98/148,66.2%;22/148,14.9%)明显高于低龄组(845/1 669,50.6%;52/1 669,3.1%)(P<0.01).(2)两组ISS、RTS及GC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8;P=0.419;P=0.525).(3)高龄组与低龄组院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4).(4)高龄组病死率(23/148,15.5%)显著高于低龄组(109/1 669,6.5%)(P<0.01).(5)高龄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38/148,25.7%)显著高于低龄组(174/1 669,10.4%)(P<0.01).(6)有并发症患者病死率,高龄组(51.7%)较低龄组(26.7%)显著增高(P<0.01),而无并发症患者两组间病死率(6.7%: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9).结论 年龄和并发症是预测创伤后救治结局相对独立的因素;加强对高龄老人创伤后危险性的认识,强调并发症的处理与器官功能支持治疗是提高高龄严重胸部创伤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创伤严重度综合评定计分法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总结创伤严重重度综合评定计分法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以达到快速救治、快速分流,改变既往轻、中、重创伤患者集中救治的做法。方法结合本创伤中心创伤患者的伤情严重度,采用国内吴恒义等设计的创伤严重度综合评定讲分法,即“吴氏”计分法(包括创伤、生理参数和附加分)对救治的1120例创伤患者的创伤严重度评分法进行计分。15~24分为重度患者(812例),25~34分为危重度患者(234例),≥35分为极危重度患者(74例)。结果通过综合评定计分法,对轻伤员集中处置,重伤员优先抢救,并总结出创伤患者救治成功和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创伤病人计分值越高,则病情越重,重伤员优等抢救,死亡率较高。结论创伤医院使用创作严重度评分法的基本原则是比较创伤患者伤情严重性,以正确诊断并采取快速有效的救治措施,降低创伤患者的死亡和伤残率;有利于判断创伤患者的预后,对指导创伤急救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