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目的比较结构脂肪乳和物理混合的中/长链脂肪乳剂在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疗效。方法61例短期内不能耐受肠内营养和存在肠内营养禁忌的危重症患者分为结构脂肪乳(STG)组和中/长链脂肪乳(MCT/LCT)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血浆蛋白、脂质代谢、血糖变化等。结果①胃肠外营养(PN)支持治疗5d后,STG组获得正氮平衡,其结果与MCT/LCT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STG组前白蛋白的增高可更好地促进蛋白合成。②sTG组患者予肠外营养支持5d后与输注前比较其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MCT/LCT组血脂水平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对血糖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耐受肠内营养和存在肠内营养禁忌的危重症患者应用结构脂肪乳进行肠外营养是安全和有效的,在改善氮平衡,促进蛋白质合成方面优于物理混合的中,长链脂肪乳剂,且对血脂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烧伤患者早期肠内喂养中链甘油三酯(MCT)/长链甘油三酯(LCT)与单独喂养LCT对蛋白质代谢的不同影响,探讨MCT/LCT改善烧伤后营养状态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30例烧伤总面积(TBSA)>30%的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Fresubin 750MCT(F组),饲以含MCT/LCT的肠内营养制剂Fresubin 750MCT,一组为Nutrison(N)组,饲以只含LCT的肠内营养制剂Nutrison。于伤后24h内开始完全肠内营养支持,共支持10d。在伤后1-10 d观察了两组患者血清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尿-3甲基组氨酸排泄率及每日尿总氮的变化情况。结果:烧伤后机体蛋白分解增加,血清蛋白水平下降,F组患者血清转铁蛋白、前白蛋白较N组明显升高,尿总氮F组在伤后5,6,7,8,9,10d显著低于N组(P<0.05或0.01);伤后7,10dF组尿3-甲基组氨酸排泄率均显著低于N组(P<0.01或0.05)。结论:含MCT/LCT的肠内营养制剂能通过有效地减轻烧伤后机体蛋白分解、提高血清蛋白水平,而改善烧伤患者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给予含谷氨酰胺双肽的肠外营养对机体蛋白合成的影响.方法72例行全胃切除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实验组3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等氮[0.2g/(kg·d)]、等能量[30kcal/(kg·d)]的肠外营养7d,实验组同时补充谷氨酰胺双肽,相当于谷氨酰胺[0.34g/(kg·d)].在术前和术后第1、8天取外周血测定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EN).结果术后第8天,实验组RBP、PA、TEN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后给予含谷氨酰胺双肽的肠外营养可促进机体蛋白质的合成,降低蛋白质分解,改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发生肺部感染(PP)与术前营养状态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9年12月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的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根据术后PP情况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收集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体质量指数(BMI)等一般资料.两组患者总体营养状况由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评估;营养相关生化指标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血清浓度由实验室检测;人体成份分析仪检测计算去脂体重指数(FFMI).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两组差异显著的营养指标与PP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最终纳入116例患者,其中感染组49例,非感染组6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BMI值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指标分析显示CNRS-2002筛选营养不良比例感染组较非感染组(61.2%vs.37.3%)显著增高,此外感染组PA(133.5±18.7)g/L、RBP浓度(18.2±3.2)g/L及FFMI值(17.9±2.7)kg/m2较非感染组[PA(146.2±20.1)g/L、RBP(20.8±3.8)g/L、FFMI值(21.8±3.2)kg/m2]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ALB和Hb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A浓度(r=-0.361,P=0.004)和FFMI值(r=-0.149,P=0.027)与PP发生密切相关.结论 术前营养状况差容易导致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发生PP,其中PA血清浓度和FFMI值可作为预测PP发生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早期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55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标准肠内营养治疗方案,实验组使用免疫微生态组件强化的标准肠内营养治疗方案。肠内营养治疗前1 d和治疗后第5、10 d,分别检测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白细胞总数(WBC)、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酶(AMY)、血清脂肪酶(LIP),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内治疗前后ALB、PA水平;对两组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肠内营养制剂由要素型过渡至全整蛋白型的时间、肠内营养能量加至全量的时间、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间比较,在治疗第5、10 d,实验组WBC、CRP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ALB、PA、AMY、LIP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内自身比较,治疗后ALB、PA比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在肠内营养耐受性、肠内营养制剂由要素型过渡至全整蛋白型的时间、肠内营养能量加至全量的时间、住院天数上比较,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SAP患者早期实施合理的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治疗,能较好地改善SAP患者的肠道耐受性,满足其营养及代谢支持需要,降低感染,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研究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序贯肠内营养支持和术后全肠外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食管贲门癌术后43例,随机分为序贯肠内营养支持(SEN)组22例及全肠外营养(TPN)组21例。比较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肠内营养耐受情况及肛门排气时间。术前、术后第1天及第8天分别测定血清清蛋白(ALB)、血清前清蛋白(PA);术前及术后第8天测量体重。结果:SEN组肛门排气时间(50±5)h,显著短于TPN组的(70±6)h(P〈0.05);两组术后第8天体重均较术前下降,但TPN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两组术后第1天ALB及PA均降低,第8天SEN组已接近术前水平,而TPN组仍然较低(P〈0.01);两组患者均无吻合口瘘、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后早期采用SEN较TPN更有利于营养状况改善和体重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临床营养诊疗对肝硬化患者的价值,为规范临床营养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4月~2015年3月在消化内科住院并进行临床营养诊疗的肝硬化患者131例。根据临床营养诊疗实施进程分为3组:A组入院24 h内由临床营养师进行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确定无营养风险30例;B组经筛查确定存在营养风险,给予进一步营养评估后制订并实施营养治疗62例;C组经筛查确定存在营养风险,给予进一步营养评估后拒绝营养治疗39例。比较3组的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药占比;观察B组入院次日及营养治疗第7 d的血清白蛋白(ALB)、前蛋白(P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指标的变化。结果 C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药占比均高于A、B组(P<0.05或P<0.01),A组与B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药占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营养治疗第7 d与入院次日相比,PA升高,AST降低(P<0.01)。结论 临床营养诊疗可判断肝硬化患者是否存在营养风险,降低存在营养风险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药占比,并可改善其营养状况及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对急性重症胰腺(SPA)患者给予肠内营养(E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 EN),对照组患者采用肠外营养( PN),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变化及免疫功能变化。结果给予营养支持2周后,两组患者均由负氮平衡转为正氮平衡(P>0.05);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的免疫功能指标升高要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给予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而且提升了患者的康复速度,可以促进消化道功能的恢复,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营养状况,且降低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创伤性肠破裂修补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51例创伤性肠破裂修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26例。所有患者均采取肠外营养(PN),观察组患者增加早期肠内营养(EEN),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和术后7d白蛋白(ALB)、前清蛋白(PA)及免疫细胞和免疫球蛋白浓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观察组患者白蛋白(ALB)和前清蛋白(PA)浓度均高于同期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淋巴细胞中CD4~+、CD4~+/CD8~+和免疫球蛋白(lg M)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在改善创伤性肠破裂患者修补术后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中具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APS)辅助治疗对胃癌(GC)术后化疗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平衡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黄冈市中心医院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4例GC术后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2例。A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疗方案治疗,B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疗方案+AP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营养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生长激素(GH)]、炎症指标[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IFN-γ/IL-4]。结果 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71%(36/42),高于A组的59.52%(2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均下降,且B组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LB、PA及GH均上升,且B组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FN-γ、IFN-γ/IL-4均上升,IL-4均下降,且B组IFN-γ、IFN-γ/I...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白蛋白(ALB)指标变化在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我院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120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临床预后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CRP及ALB指标变化在临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结果 120例患者中,死亡26例,存活94例。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的CRP及ALB在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CRP治疗后有2例较治疗前升高,其余均降低;死亡组均升高。存活组ALB治疗后有5例较治疗前下降,其余均升高;死亡组均降低。两组治疗后CRP及ALB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CRP指标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ALB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CRP降低患者的存活率(92/92,100%)明显高于CRP升高患者的存活率(2/28,7.14%,P<0.01);治疗后ALB升高患者的存活率(89/89,100%)明显高于ALB降低患者的存活率(5/31,16.13%)。结论动态监测CRP及ALB指标的变化对判断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的预后具有较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营养状态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患者围术期隐性失血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5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接诊的9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按照微型营养评价法评分分为对照组(营养良好)、研究1组(潜在营养不良)、研究2组(营养不良),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70~90岁,平均77.1岁;研究1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71~90岁,平均79.0岁;研究2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70~91岁,平均78.9岁。所有患者均采用PFNA内固定进行治疗,记录3组患者术前术后的血清学指标[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A)、淋巴细胞百分比(TLP)、淋巴细胞计数(TLC)、血红蛋白(Hb)],采用面积法检测血液浸润面积进而检测患者失血量,并计算高、低隐性失血量患者的术前术后血清学指标,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前,研究2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明显低于研究1组和对照组;术后,3组患者的血清指标均有所下降,而研究2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明显低于研究1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组患者的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以及高隐性失血量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和研究1组,术后血细胞比容(HCT)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研究1组,3组高隐性失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组患者的TP、ALB、PA、TRA、TLP、TLC、Hb等血清指标与术前比较,均有下降,而高隐性失血组患者下降较为明显,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高隐性失血组患者的各指标明显低于低隐性失血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营养状况的恶化,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失血量以及高隐性失血率逐渐增多,其中TP、ALB等血清学指标可以作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隐性失血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我院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R ICU)30例ARDS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诱发因素(肺源性、肺外源性)、合并下呼吸道感染、行机械通气、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病至确诊时间、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PaO2/F iO2)、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蛋白(ALB)、血尿素氮(BUN)等因素与其预后的关系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性意义的变量分级并赋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预后因素。结果 30例ARDS患者死亡20例,存活10例。患者的病死率与性别、年龄、诱发因素、合并下呼吸道感染、行机械通气无关。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PaO2/F iO2、CRP、ALB基础值(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既往患基础病、并发MODS、发病至确诊时间长、CRP升高及确诊时BUN指标异常是ARDS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既往患基础疾病、并发MODS、发病至确诊时间长、CRP升高与ARDS患者死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庄伟  董玉茹 《武警医学》2020,31(11):973-975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01至2019-12武警海警总队医院收治的85例中重度U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联合治疗组(43例)。对照组采用益生菌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近期疗效,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白蛋白(albumin,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总蛋白(total protein ,TP)等营养状况指标,血清内毒素(serum endomycin ET)、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 4,IL-4)和外周血CD4+CD5+等指标水平。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MI、ALB、HGB和TP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联合治疗组血清ET水平更低,而血清IL-4和外周血CD4+CD5+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中重度UC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调节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及氧合指数(PaO2/F iO2)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R ICU)30例ARD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临床预后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比较患者APACHEⅡ评分及PaO2/F iO2变化对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死亡20例,存活10例。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PaO2/F iO2基础值(确诊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死亡组与存活组治疗后第5、7天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与存活组治疗后第5、7天与基础值比较,第7天与第3、5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第7天与第3天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患者APACHEⅡ评分随住院天数延长而增高,存活组则随住院天数延长而降低。PaO2/F iO2:死亡组与存活组治疗第3、5、7天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治疗后第5天PaO2/F iO2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存活组患者则无明显改变。结论动态观察ARDS患者APACHEⅡ评分及氧合指数变化,有助于判断患者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6.
单婧  耿燕秋  刘东  高卓 《武警医学》2021,32(11):925-928
 目的 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对其心脏病变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01至2019-10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接受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的98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患者ALP水平差异将其分为,ALP升高组(>120 U/L)和正常ALP组(≤120 U/L),每组49例。同时化验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C反应蛋白(CRP)、血钙(Ca)、血磷(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等指标,完善心脏彩超及颈动脉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分析上述化验结果对心脏病变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ALB、Hb、HDL、LDL、TG、TC等指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CRP、Ca、P、iPTH、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充盈最大峰值速度/舒张晚期充盈最大峰值速度(E/A)、左房增大、左室扩大、颈动脉斑块发生、心脏瓣膜钙化及颈动脉IMT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ALP、CRP、P、Ca、颈动脉IMT与心脏病变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LP水平是心脏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MHD患者的ALP水平对评估其心脏病变的情况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两种羟乙基淀粉(hydroxyethyl starch,HES)(万汶和贺斯)急性高容血液稀释(acute hypervolemic hemodilution,AHH)对颅脑外伤急诊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54例颅脑外伤急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万汶( AHH130)组、贺斯(AHH200)组和乳酸林格液(LR)组,每组18例,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术中监测心电图(ECG)、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和脉氧饱和度(SpO2);检测AHH前(T0)、手术结束时(T1)、术后4 h(T2)、术后第1天(T3)、术后第2天(T4)和术后第3天(T5)时血尿素氮(BUN)、血尿肌酐(BCr、UCr)、尿白蛋白(ALB)和尿α1-微球蛋白( α1 - MG)的变化;计算肌酐清除率(CCr)和钠清除分数(FSC);记录尿量、补液、失血及输血情况.结果 三组HR、CVP、MAP在各时相点的变化均在正常范围内,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中失血量和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补液量和异体血输入量AHH130组和AHH200组明显少于LR组(P<0.01).三组BUN、BCr和尿ALB在各时相点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HH后,AHH130组和AHH200组尿α1 - MG浓度均明显升高(P<0.01),至T5虽有所下降,但仍明显高于T0水平(P<0.01),且各时相点尿α1 - MG浓度明显高于LR组(P<0.05).AHH后AHH130组和AHH200组CCr呈下降趋势,在T2最低,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后回升,至T5时接近T0水平.各组FSC在AHH后均有轻度升高,T2最明显,但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时相点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各时相点肾功能所有数值均在正常范围内变化.结论 HES(万汶和贺斯)AHH对术前肾功能正常的颅脑外伤急诊手术患者的肾功能均无明显影响,能明显减少异体血输注,是安全可行的血液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慢性高原病肝功能及血清酶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慢性高原病(CMS)患者肝功能及血清酶的变化。方法选择移居海拔4300m3个月以上的汉族男性青年323名,其中CMS患者87名,为CMS组,其余236名为非CMS组。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总胆红素(STB)、直接胆红素(SDB)、总蛋白(TP)、清蛋白(BLA)、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以血红蛋白(18g<血红蛋白<21g,记0分,血红蛋白≥21g,记3分)及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饱和度≤85%,记3分)记分。分别以1,2,3分表示轻、中、重度。无CMS总记分为0~5分,轻度为6~10分,中度为11~14分,重度为15分或更高。结果CMS组较非CMS组STB,AST,ALT,γ-GT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TP,BLA降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SDB,ALP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MS引起肝功能指标及血清酶活性异常,提示CMS伴有多种器官或组织受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