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发病率日益升高的一种常见病,我们采用痛经散(经验方)治疗30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 本组均经西医妇科(包括“B超”、局部子宫内膜异位组织病理活检、腹腔镜、妇科三合诊)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符合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1986年10月昆明会议制定的统一(试  相似文献   

2.
3.
贾丽娟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12):1454-1455
目的:探索在不影响月经周期的情况下小剂量短程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2008年4月~2009年10月我院对32例临床主要表现为中重度痛经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于每次月经第14 d开始每日1次米非司酮片剂6.25 mg连服4 d,连续6个月经周期观察经期痛经程度及月经量的变化。结果:32例用药期间有40.10%痛经完全消失,42.19%减轻,17.71%无效;痛经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82.29%。痛经减轻时月经量亦有明显改善。结论:黄体期短程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可在不影响月经周期的情况下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症状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妈富隆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引发痛经的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雍霞  季美芳 《中外医疗》2010,29(32):111-111
目的研究妈富隆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痛经。方法回顾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门诊就诊的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痛经。治疗组分妈富隆组和桂枝茯苓丸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疼痛缓解率有显著差异。结论妈富隆治疗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痛经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葛晓梅 《中外医疗》2012,31(36):107+109-107,109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原本生长在子宫腔内的子宫内膜组织"跑"到子宫腔之外的地方,进而造成的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和体征随异位内膜的部位而不同,同时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子宫内膜异位症虽并非肿瘤,却被称为一种妇科"良性癌",这与其具有植入性以及难以治愈的特点有关,患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一定要理性对待,积极治疗。依发生部位之不同,将子宫内膜异位症分为内外两类,"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表现主要为:痛经、月经过多、不孕、性交疼痛、大便坠胀、膀胱症状等,腹壁疤痕及脐部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则出现周期性局部肿块及疼痛;临床治疗上,笔者在使用抗孕激素促使患者痛经症状缓解的基础上,加用龙血竭,具有化瘀止痛、活血止血的功效,联合用药起到了抗炎镇痛作用,控制痛经及预防复发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消异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消异方胶囊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散结镇痛胶囊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痛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疗效、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NGF、子宫动脉血流的阻力指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NGF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应用消异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与散结镇痛胶囊疗效相当,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与降低血清NGF水平、改善盆腔微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痛经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疗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引起的痛经治疗具有其独特优势,主要以整体治疗和免疫调节为主。目前,中医各种疗法的作用机制尚未明了,且对不良反应的观察较少提及。本文就中医药治疗EMs所致痛经的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的疑难病,继发性、渐进性痛经为其最典型的症状。如何根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或缓解由其引起的痛经是目前中西医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笔者运用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36例,并与西药治疗的31例对比观察,效果良好,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病人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方法]以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病例为实验组。通过回顾病历调查,以实施妇科常规护理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病例为对照组。于经前2日开始,连续7 d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护理方法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病人给以情志护理,饮食调护,生活起居指导,药饼灸配合按摩等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可增加病人经期的舒适感,减轻疼痛,同时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蛋白基因产物9.5 (protein gene product 9.5,PGP9.5)标记的神经纤维、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及神经轴突生长抑制性蛋白NOGO-B(neural axon growth repressible protein,NOGO-B)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子宫内膜的表达及其与痛经的关系.方法 选择行手术治疗的EMs患者26例,对照组选择同期因其他妇科病变(子宫肌瘤、宫颈病变等)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GP9.5、NGF、NOGO-B的表达情况.根据视觉模拟评分(VAS)对痛经程度进行分级,术中根据修正的美国生育学会(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AFS)评分对EMs病变程度进行分期,分析神经因子与痛经程度及EMs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EMs组PGP9.5、NGF和NOGO-B均有表达,对照组仅见NGF和NOGO-B表达.EMs组NGF和NOGO-B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36±1.79)个/每高倍视野(HP) vs.(1.04±0.99)个/HP,(2.79±2.43)个/HP vs.(1.38±1.36)个/HP,P均<0.05];PGP9.5、NGF和NOGO-B表达与痛经VAS评分呈正相关(r=0.465、0.354和0.332,P均<0.05),与EMs的AFS分期无相关性(P>0.05).结论 PGP9.5、NGF和NOGO-B在EMs中的高表达提示神经因子可能与EMs发病相关,神经纤维在痛经发生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结合珠蛋白(Hp)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p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Hp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组织从轻到中、重度痛经组,表达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p的表达减少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痛经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王采文教授治疗由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痛经的临床经验。王老师认为外邪侵袭、情志内伤、劳伤气血、房事不节或手术创伤均可致脏腑功能失调,冲任受损,瘀血阻滞胞络,故成痛经。因此,瘀热互结是基本病机。在治疗上,王老师以化瘀清热为基本治法,常用失笑散合清热化瘀药组方,如生蒲黄、五灵脂、赤芍、白芍、丹参、败酱草、夏枯草等,随症加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致痛经的优势及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疼痛的发病机制未明,现代医学在其治疗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医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可根据患者的不同症情、不同体质进行辨证用药,调整整个机体的内分泌失衡状态,达到减轻或解除患者症状的目的.中药具有抗菌消炎、缓解疼痛、抑制血管形成及改善机体免疫力的功能,能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的发挥作用,远期疗效好,毒副作用小,并可长期用药.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的痛经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1],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常规治疗的效果常不满意,我们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引发痛经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吴秀荣 《海南医学》2003,14(5):51-5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海南省人民医院1991年1月至1998年12月经手术治疗证实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242例,发病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57岁,平均年龄38.5岁,如表。40岁以下患者发病率有增加趋势,患者中干部、工人或城镇居民占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16.
吴兰芬  杨玉秀 《吉林医学》2012,33(3):614-615
<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年龄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可高达10%~15%,主要引发疼痛、不孕及盆腔包块三大临床问题,腹腔镜是目前诊断内异症的金标准和首选的治疗手段[1-2]。文章就近年来内异症的药物治疗做一综述。1手术治疗1.1手术目的:①切除病灶;②恢复解剖结构。1.2手术方式有:①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既是内异症确认的金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25—45岁的育龄妇女。异位的子宫内膜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一样受卵巢激素影响而出现周期性变化。临床主要表现为继发性痛经、不育、月经失调、盆腔肿块、性交痛,直到更年期卵巢功能衰竭绝经后,症状才消失。本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8.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章骞  寿清和 《海南医学》1999,10(3):174-174,149
对101例经腹腔镜下治疗,开腹手术和病理诊断证实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应用米非司酮辅助治疗。方法米非司桐12.5mg口服,每天一次。持续3-6个月为一个疗程,同时进行妇检,B超,LA125及二次剖探术作为疗效监测。  相似文献   

19.
短疗程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青 《中原医刊》2007,34(10):74-75
目的探讨在不影响月经周期的情况下小剂量短程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选择46例主要表现为中重度痛经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于每次月经第14天开始,每日1次米非司酮6.25mg,连服4d,连续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痛经程度变化、月经量及血红蛋白变化、子宫体积变化及血清激素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痛经评分明显下降(P〈0.05),月经量也明显下降(P〈0.05),血红蛋白、子宫体积及血清性激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初期短程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可在不影响月经周期的情况下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捡索有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激素依赖性、免疫性疾病.腹腔镜能做到在诊断的同时进行治疗.GnRn-A附加甾体激素的反向添加治疗,既可抑制卵巢周期,又可减少副作用而且不影响疗效.结论:腹腔镜是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的金标准,手术仍是其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