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医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是中医药发展的方向。中医药以中药为物质基础,而中药材是中药的物质基础,中药材的质量不但影响配方药的治疗效果,对中药饮片、中成药的质量也有直接影响。中药材的质量包括中药材的性状指标和成分两个方面。中药现代化、中药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中药材质量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国中医药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中药材及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中药材做为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原料,其质量优劣与否,将直接影响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质量,是中药产品质量源头,也是监督管理的前沿。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大监督力度,对于中药  相似文献   

3.
崔庆荣 《西部中医药》2021,34(12):78-80
目的:分析中医药全产业链产值形成的要素.方法:围绕中医药全产业链涉及的一产、二产、三产各环节进行分析.结果:中医药全产业链产值形成要素有:中药原材料(中药种子种苗、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院内中药制剂、中药保健品、中药提取物、中药添加剂、中兽药、中药农药、中药调味品、中医器械、中医药文化旅游、中药药膳、中医药贸易、中药检验检测、中医药产业人才培训等.结论:中医药全产业链涉及一产、二产、三产,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会形成产值.  相似文献   

4.
门闯  王国喜  张晨 《光明中医》2008,23(11):1825-1826
中药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大部分,为中药的三大支柱.中药材即原药材,是生产中药饮片的原料;中药饮片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辨证论治和调剂、制剂的需要,对中药材进行特殊加工炮制后的制成品.中药饮片既可根据中医的处方,直接调配煎汤服用,又可作为生产中成药的原料,供制药厂使用,地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中药饮片生产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药饮片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辨证施治及调剂、制剂的需要.对中药材进行特殊加工炮制后的成品。中药由中药材、中药饮片、提取物和中成药四部分组成。中医临床采用的治病药物是中药饮片(包括配方颗粒饮片)和中成药.而中成药的原料亦是生、熟饮片。饮片入药.生熟异治是中医用药方面的一个鲜明特点。而中药炮制历史悠久,包含着深厚的中医  相似文献   

6.
解决中药材重金属含量超标的栽培措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医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是中医药发展的方向。中医药以中药为物质基础,而中药材是中药的物质基础,中药材的质量不但影响配方药的治疗效果,对中药饮片、中成药的质量也有直接影响。中药材的质量包括中药材的性状指标和成分两个方面。中药现代化、中药走向世界,目前存在的问题之一是中药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超标。现就中药材重金属含量研究的现状、解决中药材重金属含量超标的技术措施进行探讨,供建立中药材基地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任玉珍 《中国现代中药》2004,6(10):14-16,19
中药饮片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辨证施治及调剂、制剂的需要,对中药材进行特殊加工炮制后的成品.中药由中药材、中药饮片、提取物和中成药四部分组成.中医临床采用的治病药物是中药饮片(包括配方颗粒饮片)和中成药,而中成药的原料亦是生、熟饮片.饮片入药,生熟异治是中医用药方面的一个鲜明特点.而中药炮制历史悠久,包含着深厚的中医药理论及丰富的经验技艺,是最具有民族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制药技术.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所中药炮制研究室原思通研究员主编的《医用中药饮片学》,近期已由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中医药界的一件喜事。 中药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大部分,中药材是中药饮片的原料。中医临证用以防病治病的药物是中药汤剂和中成药,而汤剂和中成药的原料就是由中药材制成的中药饮片,井非中药材。当前临床使用的“中药配方颗粒”,其原料同样是中药饮片。中医治病的最大特点是辨证论治,运用四诊八纲辨证分析,从而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最后就是遣药组方,这就是中医临床诊治疾病的“理→法→方→药”全部过程。其中组方所用药物就是根据中医辨证施治要求,经过炮制(减毒、改  相似文献   

9.
中药是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药提取物的统称,中药饮片不仅是上连中药材生产,下连中成药和中药提取物生产的中间环节,更是中医辨证施治最基本最重要的处方用药。目前在整个中药产业体系中,中成药工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中药饮片业却呈萎缩态势。中药饮片的生产形式和  相似文献   

10.
关于医院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俊萍  郭会平 《光明中医》2010,25(5):880-881
<正>中药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中医临床用以治病的是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中成药的原料也是中药饮片,所以中药饮片处于三者的中心地位。中药饮  相似文献   

11.
以往对中药产业链的研究大多数是基于工业时代传统企业的研究,且主要关注产业链的内涵、特点、存在问题、组织模式与优化等方面。由于中药产业链涉及产业较广且结构复杂,链条上信息严重不对称,所以在纵向与横向细化方面还有很大差距。而在网络时代,运用互联网思维可以让中药产业链回归商业本质,回归产业链的本质。如何发挥产业协同价值,如何兼顾到不同的利益主体,如何对产业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进而对产业链进行整合是非常重要的。运用互联网思维与平台化商业模式对中药产业链流通环节中批发企业进行横向整合,既有效解决了产业的四大痛点,提升了各企业的运营能力与利润水平,最重要的是还通过连接产生了大数据的应用价值,在平台上形成了资金蓄水池金融服务,这些都将为平台产生几何倍数的资本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药产业链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随着中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中药产业链研究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梳理相关文献后发现,现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中药产业链的内涵、存在问题、组织模式、构建与优化、产业集群等方面,现有研究只简单将产业链理论应用于中药产业,而从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和中药产业链特殊性展开的细化研究较少,而且缺乏从整个产业链角度对中药产业链进行优化整合的研究。本文指出中药产业链的形成动因与机制、演化路径与方法等领域尚属研究空白点。中药产业链未来研究应关注将产业链理论与中药产业特殊性相结合,探索中药产业链特有的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方式;研究区域中药产业链的发展状况、战略选择及优化路径;开展中药产业链的实证研究等。  相似文献   

13.
肉苁蓉为沙漠濒危寄生植物和著名的补益中药。2000年,首届肉苁蓉学术研讨会召开,会上成立了全国肉苁蓉研究协作组,有组织的肉苁蓉研究与产业化推广工作就此开展。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和业界的不断努力下,肉苁蓉从昔日的濒危中药,发展到如今的种植面积达200万亩(1亩≈666.67 m2)、年产量达7000 t的中药材品种;科研人员研发了一批创新药物和健康产品,相关产业的年产值也从不到20亿元发展到200多亿元,创建了濒危中药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新模式。对30年来肉苁蓉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药效物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质量控制与标准建立、新产品开发与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当前肉苁蓉产业发展存在的关键问题和解决路径,并对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为实现肉苁蓉产业高效、优质发展提供参考,也为濒危中药全产业链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中药有限公司始终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以中国中药公司中药研究院为平台,构建中药全产业链科技创新体系,引领支撑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笔者从保障中药种子种苗质量、攻克濒危道地药材繁育技术、传承创新中药炮制技术、引领中药配方颗粒标准、布局古代经典名方研发、探索中药健康产品开发、打造中药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提供中药质量评价和追溯服务、深耕中国药材品牌优势9个方面对中国中药有限公司15年来的中药科研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和全面的阐述,充分体现了中央企业的“行业担当”,为中药企业探索建立全产业链科技创新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中药产业链条长、影响因素多,为保证中药质量及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亟待建立科学合理的中药质量保证体系。其中,中药全产业链质量保证体系与溯源体系建设是未来中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总结并提炼出中药破壁饮片全产业链质量保证体系及溯源体系建设的理念,并对其原则思路及具体内容进行了阐述与剖析,以期为中药全产业链质量保证体系与溯源体系建设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现代消费需求的拉动和现代科技的推动所形成的合力是中药产业演化的根本原因, 本文对于中药产业由此产生的分化形式、特征,以及值得重视的新的分化生长点均进行了准确概述和深入分析,提出国际天然药物市场的增长决不会使中国的中药产业普遍均等地受益,需要培育从国家到企业不同层次而又互联互动的技术创新体系;国家的政策意义在于:中药产业不能长期处于经验科学和传统工业的“襁褓”之中,必须把其引向现代工业文明,培育新的产业生长点,填补产业链上的空白,而企业应从中敏锐地捕捉新的商机。对于中药国际化问题,本文认为:伴随着中药业向国外的发展和跨国公司向中药业的渗透,未来中药国际化有可能出现一个高速增长期,但中国本土的中药产业仍将面临着技术水平和运行规则的双重约束,要获得国际竞争力决不是轻易能够实现的。本文提出:未来的中药业有可能成为有国际资本参入,有跨国公司经营,同时面向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的中药业,而且国内市场也将被国际化,中国本土企业必须对这个趋势保持高度的警醒,积极应对这种挑战,获得并维持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以产业链管理提升现代中药业的系统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化,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也必然会相应变化。中药业正从传统产业向现代高科技产业演化。产业链管理把现代中药业看成一个高度专业化又高度集成的链条,要求提高整个中药产业的系统竞争力,具体是: 提高现代中药产业链整体的运行效率;促进现代中药产业的结构优化,提高现代中药产业的盈利能力。只有使整个产业有更高的盈利能力,现代中药产业才有可能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现代消费需求的拉动和现代科技的推动所形成的合力是中药产业演化的根本原因,本文对于中药产业由此产生的分化形式、特征,以及值得重视的新的分化生长点均进行了准确概述和深入分析,提出国际天然药物市场的增长决不会使中国的中药产业普遍均等地受益,需要培育从国家到企业不同层次而又互联互动的技术创新体系;国家的政策意义在于:中药产业不能长期处于经验科学和传统工业的“襁褓”之中,必须把其引向现代工业文明,培育新的产业生长点,填补产业链上的空白,而企业应从中敏锐地捕捉新的商机。对于中药国际化问题,本文认为:伴随着中药业向国外的发展和跨国公司向中药业的渗透,未来中药国际化有可能出现一个高速增长期,但中国本土的中药产业仍将面临着技术水平和运行规则的双重约束,要获得国际竞争力决不是轻易能够实现的。本文提出:未来的中药业有可能成为有国际资本参入,有跨国公司经营,同时面向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的中药业,而且国内市场也将被国际化,中国本土企业必须对这个趋势保持高度的警醒,积极应对这种挑战,获得并维持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化,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也必然会相应变化。中药业正从传统产业向现代高科技产业演化。产业链管理把现代中药业看成一个高度专业化又高度集成的链条,要求提高整个中药产业的系统竞争力,具体是:提高现代中药产业链整体的运行效率;促进现代中药产业的结构优化,提高现代中药产业的盈利能力。只有使整个产业有更高的盈利能力,现代中药产业才有可能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构建创新型中药产业集群——贯彻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药产业是我国民族产业的代表,随着中药现代化的推进,中药产业发展迅速,集群化趋势日渐显明。作者概述了中药产业的现状,结合产业集群的相关概念和内涵,分析并提出了构建创新型中药产业集群,同时根据相关概念对我国中药产业集群进行了定位,论述了构建创新型中药产业集群的思路以及相关措施,为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