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大面积烧伤病人的营养治疗经验,提高大面积烧伤的救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科成立18年来收治的372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全部采用胃肠道营养加周围静脉营养治疗。结果372例病人中死亡10例,其中5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死于重度吸入性损伤所致急性呼吸衰竭,3例死于放弃治疗,5例自动出院,其余全部治愈,病人均未出现严重体重下降及营养不良现象。结论 非深静脉营养治疗大面积烧伤在临床上切实可行,可提高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肠内营养混悬液鼻饲营养在大面积烧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2003年,我院烧伤科应用肠内营养混悬液(Enteral Nutritional Suspension,TPF)通过鼻胃(肠)导管经微量输注泵,泵入TPF对大面积烧伤63例肠道营养支持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股静脉穿刺置管在大面积烧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3例大面积烧伤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针穿刺股静脉置管并留管。结果股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导管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能很好地解决大面积烧伤患者输液困难的难题及开放静脉营养供给的通道。结论股静脉穿刺置管适合于大面积烧伤的补液治疗及静脉营养补充。  相似文献   

4.
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胃肠道营养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我科2003~2005年对重症烧伤患者67例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效果满意,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51例,女16例,年龄(41.3±3)岁。烧伤总面积(68.1±8)%,三度面积(41.5%),均属重度烧伤。其中,中重度吸入性损伤17例,伴休克21例。本组于烧伤后4~6 h经口进食,20~30 h留置胃管,管饲营养液为能全素和能全力,恒速持续滴入营养液。在治疗期间,主观不能耐受而拔除胃管5例,严重腹泻2例而终止,血糖显著升高1例而终止。所有营养液均按比例调治。2护理2.1心理护理由于严重烧伤后创面疼痛、焦虑等因素往往食欲减退。责任护士要耐心细致的向患者解释肠内…  相似文献   

5.
周敏  黄建琼  吴直惠  郑江 《华西医学》2010,(7):1249-1251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营养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79例重度烧伤患者以口服及静脉营养支持为主,并辅以鼻饲管补充。结果 72例患者各项营养监测指标改善,全身营养状况良好,保证了内环境的平衡,仅7例因伤势严重死亡。结论营养护理关系到营养支持的成败,大面积烧伤的营养支持宜采用胃肠道内、外营养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特大面积烧伤患者分期静脉穿刺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文跃 《护理学报》2000,7(5):14-15
物大面积烧伤患的静脉穿刺是烧伤护理工作中的难点之一,笔就烧伤患各期的静脉穿刺部位选择、穿刺方法、固定等进行了探索,体会到在烧伤患休克期选用大静脉穿刺,在感染期和恢复期选用周围小静脉穿刺,可以达到为急救赢得时间,避免静脉切开之苦,减少因静脉切开而导致的败血症、化脓性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早期胃肠道营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早期恢复肠道营养治疗13例大面积烧伤病人,全部治愈,烧伤面积达60%~95%。通过临床分析:我们认为在积极恰当地处理烧伤创面的前提下,尽早恢复肠道营养,加用促胃动力药物配合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可以减少血浆及全血的输入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平稳渡过休克期。具有经济、方便、不受医疗条件限制、体质恢复快、并发症少、创面愈合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静脉穿刺是护理工作中应用最多的一项技术,在临床工作中,由于休克、常规穿刺部位皮肤损伤及护理人员穿刺技术等原因,常发生穿刺困难,多次穿刺失败的情况,特别是大面积烧伤患,全身皮肤受损,病情危重,早期休克、感染、死亡率很高,抢救的关键是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快速大量输液,为此,临床上抢救、治疗多选用静脉切开或深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虽方法可行、安全,但操作复杂,不能在抢救的第1时间内建立静脉通路,故常规静脉穿刺仍然十分重要,如何提高穿刺成功率已成为成功抢救患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静脉输液在烧伤早期是抗休克的重要措施,是防止低血容量性休克发生的关键;体液渗出期后则是补充营养和滴入药物的重要途径。因此,严重烧伤伤员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静脉液体量大,品种多,持续时间长,故任何疏忽都可能给伤员带来痛苦或加重病情。同时,大面积烧伤病人由于外周静脉大多被破坏或穿刺困难等原因,难以满足病情需要。故需建立一个可靠的静脉输液通路。1997年7月~2000年5月,我院对30例特重度烧伤病人采用颈外静脉、股静脉穿刺进行有效的静脉输液,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大大的提高了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无1例因置管而发生局部血肿及静脉血栓等,拔管后穿刺尾端细菌培养为阴性。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早期肠道营养对烧伤病人肠道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早期肠道营养对严重烧伤病人肠道通透性的影响。方法:19例临床烧伤病人随机分为早期肠道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分别测定伤后1、4、8、14d血浆内毒素及肠道通透性(L/M)的改变。结果:血浆内毒素在伤后1d后大多数时相点EN组均显著低于PN组(P〈0.01),L/M值在伤后4、8dEN组显著低于PN组。结论:早期肠道营养降低肠道通透性,减少内毒素入血,较好地维护了肠黏膜屏障功能,早期肠道营养优于静脉营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提高治疗婴幼儿难治性腹泻的有效方法。方法:42例难治性腹泻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外周静脉营养,比较两组患儿5d有效率及治愈平均天数。结果:经5d后,治疗组有效率达81.82%,对照组达45.00%;治疗组平均治愈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合理外周静脉营养是治疗婴幼儿难治性腹泻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陈芳  孙燕  许涌 《天津护理》2012,20(3):169-170
近年来,肠内营养在治疗严重烧伤患者中的作用已被肯定并广泛使用。我院烧伤科对严重烧伤患者采用静脉输液器和增温器联合法进行肠内营养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2例烧伤患者,男18例,女4例,年龄20~52岁。烧伤面积  相似文献   

13.
机体在遭受严重烧伤、创伤等刺激后产生高代谢状态,过度应激反应使机体分解代谢加速,呈负氮平衡[1],造成患者短期内出现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的严重程度又直接关系到患者综合治疗的效果,影响疾病的转归[2].因此,营养治疗对于严重烧伤患者至关重要.而适当的护理,可以保证营养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快速补液是抢救烧伤休克患儿的关键措施,但是小儿由于年龄特点,一般头皮静脉穿刺,由于烧伤后疼痛易动、导致针头滑出血管外,不得不重新穿刺,既增加患儿痛苦,又易引起护患纠纷,甚至导致药物及液体不能准确、及时输入延误治疗。近年来,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在我科烧伤患儿中被广泛应用,现将具体操作及置管期间的护理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4):2587-2588
将120例妊娠剧吐的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周围静脉营养配合胰岛素治疗(10%葡萄糖、糖盐、脂肪乳、氨基酸,含葡萄糖液中加入适量正规胰岛素,酌情补钾,液体3000ml),对照组采用常规补液治疗(用5%葡萄糖或氯化钠加入氯化钾、维生素B6、维生素C等,每日补液3000ml左右)。治疗第4、6天,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围静脉营养配合胰岛素治疗妊娠剧吐效果显著,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病人早期胃肠道营养的特点及护理方法,提倡进行早期胃肠道营养。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16例大面积烧伤病人实行了早期胃肠道营养,采取口服和管饲的方法,本着尽早开始,少量多餐、全面、平衡、循序渐进的原则。结果16例大面积烧伤病人的营养需求基本满足,胃肠道功能改善,均未出现明显的营养不良,治疗中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创面愈合时间为42~86d。结论大面积烧伤病人早期胃肠道营养有利于胃肠道的复苏,降低伤后高代谢,预防应激性溃疡,方法实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面积深Ⅱ°烧伤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大面积深Ⅱ°烧伤4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21例,9例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13例死亡.结论:大面积烧深Ⅱ°伤治疗需要注意:(1)及时有效补充血容量是烧伤休克期治疗的关键;(2)促使创面早日愈合;(3)合理使用抗生素;(4)重视早期肠道营养,运用心理疗法;(5)积极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观察不同营养支持途径给予谷氨酰胺(G ln)对严重烧伤所致肠黏膜屏障功能损害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大鼠模型,160只W 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正常对照(C)组、烧伤对照(B)组、G ln静脉营养组〔采用肠外营养(PN)+G ln〕和G ln肠道营养组〔采用肠内营养(EN)+G ln〕。各组烧伤大鼠采用等氮、等热量的营养支持,EN+G ln组给予1.0 g.kg-1.-d 1G ln;PN+G ln组给予等量谷氨酰胺双肽;B组使用等量酪氨酸。观察烧伤后1、3、5、7和10 d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及不同营养支持途径给予G ln对其的影响。结果烧伤后肠黏膜损伤指数、通透性及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均明显高于C组(P均<0.01),而肠黏膜血流量、肠黏膜厚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及肠上皮细胞增殖指数则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B组比较,PN+G ln组和EN+G ln组对上述指标的改变均有一定的逆转作用,与PN+G ln组比较,EN+G ln组的疗效更优。结论经肠道补充G ln更有利于减轻烧伤后肠黏膜受损程度,促进肠黏膜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