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比较中国中小学生近视筛查方法,为制定中小学生近视筛查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从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18所中小学校选取1 620名一到八年级学生,将各年级学生分为3组,分别参加3种近视筛查:串镜组(裸眼远视力+串镜检查)、计算机验光组和雾视组.将散瞳后检影验光法设为金标准,使用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等指标,比较上述3组近视筛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结果 灵敏度在串镜法、计算机验光法和雾视法中分别为91.9%,83.6%和84.4%,特异度在3种方法中分别为83.6%,98.2%和99.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2.6%,97.5%和98.7%,约登指数分别为0.76,0.82和0.83.3种筛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在不同年级组间不一致.结论 串镜法、计算机验光法和雾视法用于筛查中小学生近视均安全可靠,串镜法快速可靠,适用于一般学校和儿童卫生保健部门筛查使用;计算机验光法和雾视法结果更为准确,适合有条件的学校卫生机构用于近视筛查.  相似文献   

2.
评价3种近视筛查方案筛查儿童青少年近视的真实值、预测值,为有效筛查近视提供最佳方案.方法 在江苏省12个县(市、区)共选取36所中小学,对其中7 441名一至十二年级中小学生进行眼科体检,包括远视力检查裸眼远视力<5.0(方案A)、非睫状肌麻痹下计算机验光等效球镜值(SE) <-0.5 D(方案B)以及两者的结合(方案C),以睫状肌麻痹验光数据为金标准,使用ROC曲线下面积及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等指标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方案C的ROC曲线下面积最为接近1,为0.91;95%CI=0.90~ 0.92,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诊断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4%,89.5%,0.82,91.1%,91.3%,90.8%,但此指标小学低年级均较低.七至十二年级学生方案A筛查的视力不良率与近视诊断率最为接近.结论 裸眼远视力<5.0且非睫状肌麻痹计算机验光等效球镜值(SE) <-0.5 D可作为中小学生近视筛查方案;在无计算机验光的条件下,中学生可考虑裸眼远视力<5.0代替近视率;小学生群体建议使用睫状肌麻痹后验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上海版传统眼保健操和北京改良版眼保健操防控学生近视的效果,为进一步探讨防治学生近视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上海市某学校三年级6个班级160名学生,随机分为上海版对照组、上海版督导组、北京版督导组进入试验观察,观察期为1.5a.3组均于基线和终期进行视力检查和散瞳验光.结果 3组学生近视新发率为:上海版对照组15.6%,上海版督导组15.0%,北京版督导组2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5,P=0.19);散瞳屈光度变化均值3组依次为:上海版对照组(0.64±0.65)D,上海版督导组(0.75±0.65)D,北京版督导组(0.75±0.7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5,P=0.64).结论 2种眼保健操防控近视的效果差异不明显,加强做操过程督导对提高眼保健操作用的效果不明显.应尽快研讨、补充其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陈鸿雁  廖娅  董磊  王威  王小娟 《中国学校卫生》2021,42(10):1571-1574
  目的  比较新冠肺炎疫情前后宿迁市小学生筛查性近视率, 为近视防控及科普宣教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19与2020年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宿迁市39所小学的学生进行眼健康体检, 包括测量裸眼视力、非睫状肌麻痹电脑验光, 分别对76 823, 76 039名6~12岁小学生进行统计分析, 比较2年筛查性近视率在不同人口学特征下的差异。  结果  疫情前后筛查性近视率分别为30.2%, 36.9%, 2次检查均得出筛查性近视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女生近视率(32.3%, 40.0%)高于男生(28.3%, 34.2%), 城市学生近视率(34.3%, 41.5%)高于农村(26.5%, 32.2%)。各年龄阶段近视率增加均明显, 其中以9~11岁增加最多(增加量为8.6~10.7百分点), 不同性别、城乡小学生近视率增加均明显, 女生、城市小学生增加最多(分别增加7.7, 7.2百分点)。  结论  疫情后宿迁市小学生筛查性近视率是2019年的1.2倍, 在不同人口学特征下均增加, 疫情后近视现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近视干预措施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预防小学生近视的有效措施,科学地指导小学生近视预防控制工作.方法 于2002-2006年对暨南大学附属小学2002-2003学年三、四年级学生开展预防近视的试验,以暨南大学附属小学三年级学生为试验组1(135人),四年级学生为试验组2(131人).分别以广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体质健康监测点同学年的三、四年级学生为对照组1(240人)和对照组2(135人),并以暨南大学附属中学2004-2005学年初一年级学生为内对照组(98人).试验组采取的干预措施包括上健康教育课,每日做2次全国小学生眼保健操和根据中医针灸经络学说新创眼保健操,同时对学生家长进行预防近视健康教育;对照组未采取干预措施.结果 试验组1的近视率(51.1%)比对照组1(79.0%)降低了27.9个百分点,试验组2的近视率(57.2%)比对照组2(70.1%)降低了12.9个百分点;试验组1和试验组2在试验结束时的近视率均低于内对照组.结论 采取的预防小学生近视的干预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农村小学生近视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视是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不仅给患者学习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可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眼部并发症。近年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生年龄提前,已成为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1995年我国中小学生视力低下检出率与1985年相比,低年级的视力低下者中,近视比例增加。目前,全国弱视儿童约有2 000万,小学生视力低下发病率为25%~35%。为了解农村特别是西部贫困农村小学生的近视情况,探寻影响农村小学生视力低下的原因,以便为早期近视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4年6月对甘肃省部分农村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分析报道如下。1对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温州市重点小学与普通小学学生近视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危险因素,为学生近视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温州市某区重点小学及普通小学各1所,对一至六年级学生进行视力及屈光状态检查和近视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小学生近视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重点小学2 078名学生疑似近视检出率为41.05%,女生(44.69%)高于男生(3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普通小学1 058名学生疑似近视检出率为17.01%,男生(15.98%)与女生(18.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近视(OR=2.122)、每天在家书写时间长(OR=1.230)、每天课外阅读时间长(OR=1.233)、每周课外阅读量多(OR=1.150)、长时间用眼不能休息(OR=1.246)是重点小学近视相关的危险因素,看电视时距离电视远(OR=0.827)、在家不经常用计算机(OR=0.741)是保护因素。普通小学中,父母近视(OR=1.724)、每次用计算机时间长(OR=1.338)、参加课外培训班数量多(OR=1.190)是近视的危险因素,看电视时距离电视远相对于距离近(OR=0.671)是保护因素。结论重点小学学生疑似近视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小学,针对不同学校有侧重点地进行近视防治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筛查性近视、非睫状肌麻痹客观验光近视以及睫状肌麻痹客观验光近视3种方法界定儿童青少年近视检出率及其一致性,为探讨不同界定方法一致性的影响因素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2020年9月山东省一项基于学校的横断面研究中7所学校3 868名6~17岁的儿童青少年,分析筛查性近视、非睫状肌麻痹客观验光近视以及睫状肌麻痹客观验光近视在不同年龄和总体儿童青少年中的检出率,以睫状肌麻痹后等效球镜≤-0.50 D为近视金标准,采取Kappa检验和ROC曲线下面积对一致性进行评价。结果 儿童青少年睫状肌麻痹客观验光近视率和筛查性近视率分别为36.7%和38.3%。非睫状肌麻痹客观验光近视率为62.4%,且该方法测试的小学和初中的近视率高于筛查性和睫状肌麻痹客观验光。3 868名受试者中,筛查性近视、非睫状肌麻痹客观验光近视与近视金标准结果一致的人数分别有3 628(93.8%)和2 862名(74.0%),受试者与近视金标准结果一致,Kappa值分别为0.87和0.51,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95%CI=0.93~0.95)和0.79(95%CI=0.78~0.81);与其他亚组相比,8~1...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小学生筛查性近视现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小学生近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甘肃、广东、广西、贵州、辽宁、山东、山西7省份各选取1个地市,每个地区选取若干所小学,抽到的班级全体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抽中的8 365名学生进行视力检查,通过各省市统计年鉴获取一般人口经济学指标和自然环境指标数据,通过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小学生筛查性近视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省份、性别、民族、年级、父母年平均工资、年平均日照时长、年平均气温、平均海拔高度、经度、纬度、经济分区小学生的筛查性近视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6.22,18.08,26.33,1 059.04,14.86,10.28,16.95,10.01,23.15,29.43,88.14,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级、日照时长、经度与筛查性近视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31,1.71,1.45,1.54,P值均<0.05);经济分区和父母年平均工资与学生筛查性近视呈负相关(OR值分别为0....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中小学生近视变化趋势,探讨多种干预措施对中小学生近视的干预效果。方法抽取武汉市10所学校91个班级共4 380名中小学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综合干预、行为干预及眼保健操干预措施,干预时间为3个月,于干预前后均进行屈光状态分析,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3种干预方法均能在不同程度上遏制中小学生近视增多的趋势,且综合干预法效果最好。表现为干预前后干预组近视人数无显著性变化,而对照组近视者多增长显著。结论应将防治近视的年龄段重点前移至有近视表象的儿童青少年进行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生近视及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近视眼的发病率,分析近视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定期体检及发调查表的形式,调查我街道办所管辖2所中学(初中部),24所小学,2003、2004年所有在校学生的近视发病率,对视力低下的学生与正常视力的学生采用分层抽样法,将影响视力的因素作为调查对象。结果2003年中小学学生近视率分别为60.02%和15.14%;2004年中小学学生近视率分别为56.42%和22.45%。近视眼学生与视力正常学生在学习时间、持续学习时间、看电视及电脑操作、缺乏体育活动及睡眠少等因素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长时间持续近距离作业、缺乏体育运动、睡眠不足是引起青少年近视的主要原因。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强体育运动是预防中、小学生近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主城区中学生近视患病状况,为中学生近视眼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09-01/10-28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市主城区中学生视力状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使用Epidata3.02双录查错,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重庆市主城区中学生近视患病率为60.68%,其中男、女生近视患病率分别为58.30%、6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1,P<0.05);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学生近视患病率分别为68.78%、56.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22,P<0.01);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近视患病率分别为33.64%、52.04%、62.68%、69.40%、75.09%和75.72%,线性卡方趋势性检验有统计学意义(x2=149.52,P<0.01).轻、中、重度近视分别占近视总人数的17.27%、38.04%和44.69%.其中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近视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0.90,P<0.01),不同年级之间近视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10.60,P<0.01).结论 重庆市主城区中学生近视率较高,且近视程度较为严重.女生近视患病率高于男生,重点中学近视患病率及患病程度均高于普通中学,近视患病率及患病程度随学习年限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中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为学生近视的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初中、高中共8个班级,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小学生的近视相关因素,共获有效问卷452份.并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近视的危险因素.结果 调查452名学生,近视率为54.0%.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分别为7.1%、13.1%和33.8%.男生近视率50.2%,女生近视率58.5 96;初中生近视率41.6%,高中生近视率65.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父亲近视(OR=2.69)、学习时间≥1 h/次(OR=1.46)、躺着看书(OR=1.74)和看电视和用电脑时间≥2 h/d(OR=2.14)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五官医院眼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是中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看书保持1尺距离(OR=0.30)、体育锻炼≥1 h/d(OR=0.63)是中学生近视的保护因素. 结论 中学生近视患病率较高,防制任务任重道远.应加强对中学生不良用眼行为的早期干预,从而防制近视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东莞市高中生近视现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近视的有效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东莞市5所高级中学10个班级546名高一学生,对所抽取的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东莞高中生近视患病率为75.8%,视力检查间隔时间、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上网或看电视时是否戴眼镜、是否有学习压力、每天看书时间等5个因素为近视的影响因素。结论东莞市高中学生近视患病率较高,与用眼卫生不良有关,应加强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从而预防及降低近视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丹阳市2001-2005年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红芬 《职业与健康》2007,23(11):944-946
目的 了解丹阳市监测点校中小学生6种常见病患病情况及发展动态,为进一步制定有效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按《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工作手册》的要求进行健康监测,结果按《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技术规范》及《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进行评价.结果 丹阳市中小学生营养不良、肥胖、视力低下、龋齿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沙眼、贫血呈下降趋势;6种学生常见病5 a平均患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视力低下、龋齿、营养不良、贫血、肥胖、沙眼.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降低中小学生常见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评价   总被引:22,自引:13,他引:22  
刘平  王宏 《中国学校卫生》2000,21(4):250-252
目的:了角重庆市中小学生现实营养状况。方法: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对重庆市20546名7 ̄18岁中消息的现时营养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学生总的营养不足率为28.67%,剩为10.66%。城区学生的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率均显著高于乡村学生。中学生的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率均显著高于小学生。女生的砂足率显著高于男生,而营养过剩则显著低于男生。结论:营养干预的重点在青春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上海市初中学段青少年屏前时间与肥胖的关系,为开展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取二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2011年抽取上海市9所中学初中部的学生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共收到有效问卷为4196份,利用体检信息进行营养状况评价。观察其屏前时间,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过长屏前时间与肥胖的关系。[结果]51.5%的学生有过长屏前时间。在控制了年龄、性别、膳食行为、睡眠、体力活动、出生体质量和父母的营养状况后,过长屏前时间与肥胖相关,非过长屏前时间相对于过长时间的OR值为0.779。[结论]过长的屏前时间是青少年肥胖的影响因素,需要进一步开展对过长屏前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开展干预工作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初中学生屏幕时间现状,了解屏幕时间的影响因素,为相关健康问题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0年12月随机抽取上海市6所中学初中部的全部学生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接受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2549份。观察初中学生的屏幕时间,并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学生在调查前1周的屏幕时间平均为2.83h/d,周末的屏幕时间是上学日的2.06倍。致使屏幕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为非毕业班、男孩、卧室摆放电视机、不约束看电视时间、拥有自己的电脑、中学生特质焦虑分数高于平均分、经常在看电视和用电脑时吃零食、母亲屏幕时间平均〉2h/d、认为屏幕时间对健康没有影响。[结论]电子屏幕使用是上海市初中学生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屏幕时间延长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也是初中学生多种健康问题的危险因素。屏幕时间的控制需要社会、家庭、个人等多方面的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9.
成都市初中学生视力低下患病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罗艳  栾荣生  袁萍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2):1055-1056
目的了解成都市初中学生视力低下的患病状况,探明其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成都市初中学生2 518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成都市初中学生视力低下患病率为62.3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级(OR=1.65)、有视力低下家族史(OR=1.36)、经常感到眼睛疲劳(OR=2.05)、每晚学习时间>2 h(OR=1.45)、黑板反光(OR=1.28)和看电视时眼睛距电视机距离<3 m(OR=1.69)是视力低下的危险因素;而眼睛疲劳时及时休息(OR=0.6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OR=0.69)和经常吃海产品(OR=0.78)是其保护因素。结论成都市初中学生视力低下的现患率高,且存在诸多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对农村初中学生近视眼发病率的影响。方法:抽取山西省临汾市5所农村初中一年级中无近视的学生208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健康教育干预,另一组不进行健康教育干预,一年后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受教育组在接受用眼卫生、眼保健行为、注意营养、加强锻炼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干预后,近视眼的发病率显降低。结论: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对近视眼的发病率有显地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