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如何降低腹壁巨大切口疝补片治疗的复发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改进手术方式和手术技巧来降低腹壁巨大切口疝的补片治疗复发率。方法通过腹膜内置网片修补法、肌后腹膜前网片修补法、肌前置网片修补法等几种不同的修补方法对35例腹壁巨大切口疝进行修补并改进手术方法、总结降低复发率的经验。结果35例患者术后随访3~72个月,仅肌前置网片修补法出现1例复发。结论肌后腹膜前和腹膜后修补法治疗腹壁巨大切口疝并辅以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相应的手术技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双层聚丙烯补片修补腹壁大切口疝及巨大切口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灵  李鸣 《西部医学》2009,21(2):258-259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合成材料双层聚丙烯补片修补腹壁大切口疝及巨大切口疝的手术方法。方法大切口疝及巨大切口疝25例(大切口疝11例,巨大切口疝14例)采用双层聚丙烯补片分别置于腹膜前与腹壁肌下和皮下组织与腹壁肌筋膜之间间隙,行腹壁切口疝无张力修补。结果全组病例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术后随访3月至6年,无复发病例。结论双层聚丙烯补片修补腹壁大切口疝及巨大切口疝创伤小,操作简单,恢复快,复发率低,材料价格适中,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毛湘峰 《中外医疗》2012,31(20):37-37
目的探讨应用Sublay法无张力修补术对于治疗老年人腹壁切口疝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2月-2012年1月该院采用Sublay法无张力修补术治疗83例老年人腹壁切口疝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6~132min,平均74.6min,术后住院时间10~20d,平均13.2d,术后发生伤口感染2例(2.4%),伤口裂开1例(1.2%),术后24个月后复发1例(1.2%),余患者未复发;结论Sublay无张力修补术对腹腔脏器影响小,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是治疗老年人腹壁切口疝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应用聚丙烯补片,采用肌肉后腹膜前修补术(sublay法)修补腹壁巨大切口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聚丙烯补片对腹壁巨大切口疝患者36例行肌肉后腹膜前修补术(sublay法)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者均获痊愈,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 应用聚丙烯补片肌肉后腹膜前修补术对腹壁巨大切口疝进行修补,操作简单,效果良好,且费用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补片修补腹壁巨大切口疝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腹壁巨大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3例采取腹膜前腹直肌后鞘下置入术,3例采取腹直肌前鞘上补片置入术,9例置于腹膜下补片置入术,随访1~36个月。结果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4例复发,经再次修补后治愈。结论应用补片修补腹壁巨大切口疝效果良好,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案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王福荣  冷晗  蔡相军 《吉林医学》2012,33(20):4367-4368
目的:总结复合补片腹腔内修补腹壁切口疝的临床经验。方法:对收治的47例应用复合补片进行修补的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19例采用开放式完全腹腔内修补方法,28例采用腹腔镜修补方法。结果:随访4~38个月,无复发病例,开放组2例发生切口感染,经冲洗引流后治愈;腹腔镜组1例发生小肠漏,经腹腔引流1个月后治愈,1年后补片感染再次手术取出补片;两组均有4例发生血清肿。结论:应用复合补片采用开放式完全腹腔内及腹腔镜修补法修补切口疝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腹腔镜修补时要注意避免肠管损伤。  相似文献   

7.
应用补片法治疗腹壁切口疝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应用补片法无张力修补治疗腹壁切口疝。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5例应用聚丙烯材料修补腹壁切口疝患者的术前准备、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结果:15例均治愈,随访5个月~2年无复发。结论:应用补片法无张力修补治疗腹壁切口疝是一种安全、合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补片在修补腹壁切口疝中的应用.方法 2002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聚丙烯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15例,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37~84岁,平均65岁.15例患者疝环直径3~18 cm,平均10 cm.均采用聚丙烯补片植入肌后筋膜前或腹膜前修补.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口感染1例,经敞开切口,未取补片,多次换药,切口愈合.本组15例均得到随访,随访3~50个月,1例复发.结论 采用聚丙烯补片植入肌后筋膜前或腹膜前修补腹壁切口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霍大伟  李元俊  安亮 《海南医学》2008,19(12):59-60
目的探讨腹肌筋膜前修补腹壁巨大手术切口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3例应用疝修补材料肌筋膜前修补腹壁巨大手术切口疝临床资料。结果23例全部治愈,无疝复发。结论应用疝修补材料肌筋膜前修补腹壁巨大手术切口疝技术简单,易于掌握,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0.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的远期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为2%~11%.若切口感染,疝的发生率可增加至23%[1].传统的修补方法存在较高复发率,可达30%~50%.切口疝的手术修补复杂,尤其是修补疝环最大距离≥10 cm的巨大切口疝.目前应用人工合成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已成为切口疝治疗的金标准.本院2004年9月至2009年8月收治腹壁切口疝(缺损直径均>5 cm)34例,均应用Sublay补片修补法行腹壁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其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余雄  吴崇杰  熊功友 《吉林医学》2010,31(22):3662-3664
目的:总结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经验与体会。方法:对96例结直肠癌手术进行分组,腹腔镜组48例和开腹组48例,手术方式包括:Dixon手术37例,Miles手术20例,乙状结肠切除14例,横结肠切除14例,右半结肠切除11例。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平均(180±58.5)min。术后平均(1.5±1)d下床活动,平均(3±0.5)d进流质饮食,术后平均住院(10±2.5)d,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开腹组:手术时间平均(180±30.0)min。术后平均(3±1)d下床活动,平均(4±0.5)d进流质饮食,术后平均住院(15±2.5)d,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中术后并发症:腹腔镜组:术中大出血2例,术后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出血2例,切口感染2例,无切口疝、腹内疝、肠梗阻。总体并发症发生率14.6%。开腹组:术中大出血1例,术后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出血1例,切口感染2例,切口疝1例,肠梗阻1例,无腹内疝,总体并发症发生率16.7%。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手术安全可行,具有创伤较小、术后疼痛程度轻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腹腔镜下良好的显露,熟练细致的解剖操作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王芳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6):50-50,52
目的:探讨行经子宫手术中清洗腹壁切口、规范使用可吸收线对预防切口内膜异位症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1月~2009年12月剖宫产和子宫肌瘤剔除术中使用清洗腹壁切口、丢弃缝合子宫后的可吸收线的患者3000例作为观察组,2000年10月~2005年10月行剖宫产和子宫肌瘤剔除术中未使用清洗腹壁切口、丢弃缝合子宫后的可吸收线患者21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发生切口内膜异位症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经子宫手术后发生腹壁切口内膜异位症的几率分别为0.10%(3/3000)及0.86%(18/21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经子宫手术中清洗腹壁切口、丢弃缝合子宫后的可吸收线可达到预防切口内膜异位症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杂交技术切口疝修补术(HTIHR)与开放式切口疝修补术(OIHR)修补腹壁巨大切口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腹壁巨大切口疝患者49例,其中HTIHR 17例(HTIHR组),OIHR 32例(OIHR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慢性疼痛、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慢性疼痛及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TIHR组在减少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方面优于OIHR(P<0.05)。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两组均无死亡病例,均未见复发。结论采用HTIHR修补腹壁巨大切口疝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易于开展,操作简便,术后肠蠕动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个体化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腹外疝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评价个体化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老年人腹外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1999年~2002年间113例老年人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13例老年病人共施行了131次无张力疝修补术,其中83例行疝修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48例行Lichtenstein手术,单侧疝、双侧疝及切口疝修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36、73和92min。术后并发症包括小的皮下血肿,1例巨大切口疝术后出现腹胀,无切口感染,无国手术期死亡。腹股沟疝及切口疝修病人分别于3~9d和8~19d出院。73%(82/113)病人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50个月,无术后复发,1例有腹股沟区疼痛。结论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老人腹外疝是安全的。其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对老年性腹外疝修病人施行个体化无张力疝修补术有利于减少疝复发;对双侧腹股沟疝修的病人可同期进行手术,避免再次手术;对腹壁巨大缺损者。可选用防粘连补片。避免腹腔高压。  相似文献   

15.
前入路腹膜前间隙修补腹壁治疗切口疝2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入路开放式腹膜前间隙修补治疗腹壁切口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09年4月应用前入路腹膜前间隙修补治疗腹壁切口疝2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2a,平均为15个月,术后恢复良好,效果满意,无1例复发.结论采用前入路腹膜前间隙修补术治疗切口疝经济、安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合并甲状腺癌(简称甲癌)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6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普外科手术治疗的365例甲亢中30例合并甲癌(甲亢并甲癌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一时段随机抽取的30例无甲亢的甲癌(对照组)对照分析。结果甲亢中甲癌发生率为8.22%(30/365);甲亢并甲癌组与对照组的病程中位数分别为875.00d和120.00d(z=-2.501,P〈0.05);甲亢并甲癌组、对照组术前甲癌诊断率分别为40.0%(12/30)和66.7%(20/30)(X^2=4.286,P〈0.05);甲亢并甲癌组、对照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0.0%(6/30)和46.7%(14/30)(X^2=4.800,P〈0.05)。本组均获随访,平均随访4.5年(1个月~9年半),甲亢并甲癌组1例(3.3%)术后5年甲亢复发,对照组1例(3.3%)术后1年甲癌复发再次手术切除,1例(3.3%)术后半年死于甲癌肺转移呼吸衰竭。结论原发性甲亢合并甲癌具有甲亢中甲癌发生率高、病程长、术前误诊率高、淋巴结转移率低、预后良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超声刀在开放性小切口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宏  余启文  罗光辉 《河北医学》2010,16(7):832-834
目的:评价超声刀在开放性小切口甲状腺手术中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行开放性甲状腺手术193例的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97例和对照组96例,试验组应用超声刀行小切口手术,对照组用常规器械行传统切口手术。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日数。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构成以及肿瘤大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01),两组手术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传统方法手术相比,超声刀开放性小切口甲状腺手术能显著缩短切口长度及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渗出。  相似文献   

18.
付林 《河北医学》2010,16(6):665-667
目的:探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腹股沟疝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复发、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但术后切口异物感、慢性疼痛和治疗费用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降低患者治疗费用,减轻切口异物感与术后慢性疼痛上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急诊腹腔镜探查术对不明原因急腹症的诊治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2012年12月39例术前不明原因急腹症患者行急诊腹腔镜探查术。结果全部病例经过手术治疗后均明确诊断。其中阑尾术切除8例,重症胰腺炎清创冲洗引流9例,消化道穿孔修补术12例,原因不明腹痛考虑可能为精神因素导致和功能性引起5例,可疑腹腔内异物4例经腹腔镜探查后取出异物有引流管、纱布等。25例(64%)免除了非必须的剖腹探查术,38例(97.4%)在腹腔镜下得到确切和有效的诊断和及时治疗,1例(2.6%)中转开腹。结论急诊腹腔镜探查术在各种不明原因的急腹症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