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伤寒学说和温病学说的辨证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争议。其焦点在于伤寒是为广义伤寒还是狭义伤寒。从历史的、客观的角度论证,应当说伤寒学说孕育着温病学说的起源;温病学说则是随着传染病种类的不断增加和认识的不断深化,从伤寒中分离出来,并在实践中日益丰富。二者皆属外感病的范畴。  相似文献   

2.
伤寒、温病学说的创立,对于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们所代表的是经典的中医临床思路与方法。伤寒、温病学说是在中医危重医学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迄今在中医危重医学领域中仍独具特色与优势。本文试从中医临床医学发展角度出发,咎其两论在危重医学中的运用。1 伤寒、温病学说是在危重医学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原序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和“温病学”所讨论的内容皆属于中医外感病的苑畴,后世常以《伤寒论》论风寒性外感病,“温病学”论温热性外感病,使两者对峙起来,故一直困扰着中医外感病学的研究及其发展。自《黄帝内经》以来,外感病的病情表现和病因病机没有本质的改变,《伤寒论》及其以后的方药至今在外感温热病的治病中有效地运用着。形成《伤寒论》和“温病学”对峙的原因,一是人们将广义“伤寒”和狭义“伤寒”的概念相混淆;二是把《伤寒论》治疗方法上的某些局限性,误认为辨证理论体系及其内容上的缺限,《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和“温病学”的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辩证在中医的理论上来看,其本质是相通的,只是各自表述理论问题时的概念,范畴以及所运用的名词术语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在定前提下推进“寒温统一”的研究,将是中医外感病学发展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4.
正确认识和评价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病学是《伤寒论》的继承和怅,弥补了伤寒之水足,门户不见而产生的伤寒温病之争已无必要。伤寒和温病都属外感热病,在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各个方面既有联系和相似之处,区别和特点又非常显著,不可混为一谈。由于病因尚未突破。病名诊断还不明确,辨证纳领难以相溶,所以寒温统一时机还不成熟。  相似文献   

5.
在温病学说传承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少浙籍医家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王孟英、雷少逸等更是其中佼佼者。兹将有关医家在这方面的主要业绩和成就,概述如下。章楠,字虚谷,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清代医家。著《医门棒喝》,其对温病学说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将叶天士温病论治和薛生白湿热病辨治的著述加以整理研究,收入其《医门棒喝》二集中,名日《叶天士温病论》、《薛生白湿热条辨》,以后王孟英编入《温热经纬》中的《叶香岩外感温热篇》和《薛生白湿热病篇》,即以此为依据。章氏对叶、薛两家的观点阐发多多,如对叶氏“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条文,注释日:“所以言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者,由卫分而人肺经也。以卫气通肺,营气通心,而邪自卫人营,故逆传心包也”;“风寒先受于足经,当用辛温发汗;风温先受于手经,宜用辛凉解表。  相似文献   

6.
伤寒和温病皆属于中医外感病的范畴,然历史上长期存在寒温之争,一直持续到现在。文章就伤寒与温病的关系问题作一浅论。  相似文献   

7.
试论伤寒和温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和温病皆属于中医外感病的范畴,然历史上长期存在寒温之争,一直持续到现在。文章就伤寒与温病的关系问题作一浅论。  相似文献   

8.
王倩  毕肯  王孝先 《中医药学刊》2004,22(4):646-647
温病学直至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和吴鞠通创立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之后,才真正形成一门独立学科。温病学说和伤寒学说是中医外感热病理论的两大组成部分,伤寒学说为温病学说的创立奠定了基础,温病学说是伤寒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仲景所著<伤寒论>一书,即概括论述了一切六淫外邪所致的各种急性热病,也包括了各种温病的某些大法在内.此后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又结合临床实践加以发展,使温病学说从"广义伤寒"范畴中独立出来,特别是自金代刘完素至明清,各医家在温病创新上所取得的成就,形成了温病系统学说的独立学派.现扼要说明温病与伤寒的区别. 1病因及传入途径 <素问@五运行大论>有"寒暑六入"之说,意即自然界六淫之邪,可用寒暑二者为首,区别其阴阳属性,划分为两大类.六淫就其本身属性而言,暑、风、火属阳邪;寒、燥、湿属阴邪.各种客邪伤人,莫不各因其邪气本身属性的阴阳以类相从,阳邪易与阳类相从而多犯偏上属阳的部位,阴邪易与阴类相从而多犯偏下属阴的部位.  相似文献   

10.
明清温病学家。对攻下学说有着重大发展,其理论新颖,治法独特,具有突出的革新思想和创新精神。尤其对治疗急重症具有指导意义。本文试就这一问题做一整理和探析。意在为当前急重症治疗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攻下本为逐邪温热下不厌早温热学派,十分强调有邪必除,大多主张予邪以出路而开门捐盗,使温热毒邪从窍道而出。攻下一法。可以迅速外排毒素。控制病势,故历代温热名家无不推崇备至。明代温疫学家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了一整套以攻下为主的治疫理法,认为:“邪自窍而入,未有不由窍而出”善治疫者“总是导引其邪从门户丽出。”清朝叶、王、吴、柳等温热名家皆对攻下法十分重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卫生条件的改善,急性感染性疾病日益减少,温病学说的意义已不仅限于感染性疾病,温病的"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可以广泛的用于内科杂病的辨治。该文借鉴温病学辨证论治方法,探讨了其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并应用于临床恶性肿瘤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作者对喻嘉言关于温病学说的独到见解从分类、治法、方药等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韩祗和名考及其伤寒学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祗和是北宋时期的医学家 ,也是现存宋代研究仲景伤寒学说著作之中最早、成就最突出的医学家 ,他的学说对其后的庞安常、朱肱、刘河间、王好古等伤寒大家 ,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伤寒微旨论》在明清之际曾经一度失传 ,《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之中将其辑出。其后 ,《伤寒微旨论》才又在医学界流传开来。因而韩祗和对伤寒学术的贡献 ,研究的学者与论著均较少。笔者初步探讨如下。1 韩祗和的生平里贯在历代有关北宋名医韩祗和姓名的多种文献记载中 ,将其名字或写作“祗 (zhi支 )和” ,或写成“礻氏 (qi其 )和” ,未能统一。如 …  相似文献   

14.
<湿热病篇>为清代著名温病学家薛生白所著,对湿热性质温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施治作了专门论述.文中湿热病本证条文共计17条,不仅从卫气营血层面,而且从三焦层面进行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阐述[1],从而将湿热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病理变化清晰明了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明清"小冰河时期"气候剧变,天灾不断,朝代更迭,战端纷纭,大疫流行,为温病学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客观条件.经历了两千多年缓慢摸索的温病学被时势迅猛地推上了历史舞台,成功地摆脱了伤寒学的"束缚",形成了独成一派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发热与汗出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是中医问诊的重要内容。张景岳《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把这两大症状放在病史采集的首要地位。在临床中,将因感受温热邪气而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的急性外感热病称之为温病。发热几乎贯穿于温病的整个过程。外感温热病又以其病程中汗液变化之著而有“汗病”之称。辨别汗出的异常,对于了解温病病邪的深浅、病情的轻重以及机体正气津液的盛衰有极为重要的参考意义。由此看出,发热与汗出两大症状对于温病的诊断尤为重要。历代医家关于温病发热与汗出的机理研究颇多,涉及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却较少。探讨二者的关系对于把握温病病邪的性质及机体阴阳盛衰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发热与汗出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的关系展开讨论分析,有助于更深刻地研究温病在发生、发展中的机制与规律,更好的利用温病学理论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7.
从温病学角度认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进 《江苏中医药》2003,24(6):8-11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主要属中医温病学“风温”病范畴,亦可兼夹“湿邪”,如发生规模较大的流行,则又可归于“温疫”之类。感受风热病邪或风热疫毒是本病的病因。本病的发生有一定的气候条件和人体的内在因素。风热性质的病邪多首犯于肺,所以本病初起时,有邪在肺卫症状,继则肺热症状较为突出,后期则可表现为肺胃阴伤。对本病的治疗,主要依据风温的治疗原则:初起主以辛凉解表,中期主以清肺泄热,后期主以清养肺胃。如夹湿者,要重视祛湿化浊药物的配合。一般可按邪袭肺卫、湿热阻于少阳、邪热塞肺、肺热移肠、热入营血、正气外脱、肺胃阴伤等进行辨证论治。对本病患者,除了要采取严格的隔离消毒措施外,还应加强护理。对本病的预防,一方面要避免外来病邪的侵袭,首先重在增强人体体质,提高防御外邪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尽量避免和减少与病邪接触的机会,必要时可适当采用一些药物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8.
胡宝书先生为清末民初江南名医,浙江绍兴人。他精研经典,毕生致力于时病研究,擅治温热病症。今结合阅读胡氏著作《伤寒十八方》,对其治疗温热病的临证经验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