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环氧合酶(cycloogenase-2,COX-2)为诱导型前列腺素过氧化物合成酶,不仅启动炎症反应,还可抑制凋亡、促进细胞增殖和血管形成等,与缺氧缺血后脑损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aN)为蛋白磷酸酶2B家族成员,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受Ca^2+/钙调素调节的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神经组织含量丰富,主要参与多种细胞功能调节,与神经元凋亡密切相关。肌苷可保护脑组织对缺氧缺血的损伤,但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脑组织COX-2、CaN表达的影响了解甚少。本研究通过观察肌苷对新生鼠HIE脑组织COX-2、CaN表达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强啡肽A1—13在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强啡肽A1~13在新生鼠脑缺氧、缺血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7日龄新生鼠右侧颈总动脉结扎并在低氧环境下制成半球性脑缺氧、缺血模型,观察脑损伤后不同时间、不同脑区强啡肽A1~13免疫活性物质含量的改变,和小脑延髓池注射强啡肽A1~13抗血清对脑损伤病理过程的影响。结果:新生鼠脑组织缺氧、缺血后不同时间,强啡肽A1~13含量在皮层、下丘脑和海马回均显著升高,以大脑皮层含量升高最为明显;小脑延髓池注射8μl强啡肽A1~13抗血清,可明显减轻损伤后脑水肿,改善新生鼠的一般状况。结论:强啡肽A1~13参与脑缺氧、缺血的病理过程,过量的强啡肽A1~13有加重脑缺氧、缺血后病理改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Bc1-2蛋白和Bax 蛋白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中的表达,以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方法 将新生7日龄Wistar大鼠制成HIBD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 结果 新生大鼠HIBD时细胞凋亡与坏死并存,但以凋亡为主。Bcl-2和Bax 在正常新生大鼠脑内广泛表达(+ ~);缺氧缺血(HI)后脑病变处Bcl-2免疫强度明显下降(- ~+ );Bax 的免疫强度也减弱,其中可见散在分布的阳性凋亡细胞;HI后Bcl-2与Bax 的比例下降。 结论 Bcl-2可能抑制细胞凋亡,Bax 可能诱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16 二磷酸果糖(FDP)干预治疗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脑神经细胞线粒体形态学变化及对能量代谢的影响。 方法 用新生鼠HIBD 动物模型,在急性期给予FDP干预治疗,缺氧缺血21 天后用透射电镜观察脑选择性易损区海马CA1 区锥体细胞线粒体形态改变。 结果 缺氧缺血21 天后脑神经细胞部分线粒体形态异常。与缺氧缺血组相比,FDP干预组线粒体病变减轻。 结论 缺氧缺血21 天线粒体有异常。FDP干预治疗减轻了HIBD 后脑神经细胞线粒体的形态变化并可能改善脑神经细胞的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新生鼠大脑皮层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并将这些NSC植入局灶性缺血损伤鼠的大脑皮层,观察其植入同胞鼠后的细胞替代作用。方法应用含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或FGF-2)的无血清DMEM/F12(1∶1)培养液获得新生鼠NSC球,酶免疫技术检测NSC标志nestin和诱导分化实验证明所获得的细胞球是NSC。在细胞球的体外培养中掺入BrdU,标记NSC,用于移植实验。鼠出生后第4天,开颅去脑膜阻断脑皮层血液供应建立新生鼠脑皮层局灶性缺血动物模型,术后第4天(出生后第8天)将标记好的NSC直接注射到缺血损伤灶的边缘区。实验鼠分为损伤移植组、损伤对照组和假手术对照组。于移植后第4、7、14、30天杀鼠取脑,进行BrdU标记的酶免疫组化染色,检查植入细胞的存活和迁移情况。结果新生鼠大脑皮层在体外培养一周,可以获得漂浮生长的、表达nestin的、具有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潜能的NSC球。移植实验发现:植入细胞有向大脑皮层缺血损伤灶周边迁移的特点,促进损伤灶组织结构的修复,损伤获得了很好的细胞修复作用。镜下可见灶区有满视野BrdU标记的阳性细胞,颗粒层集聚密度最大,未见有远部位的细胞迁移。假手术对照鼠脑内细胞逐渐减少,至移植后第14天只能检测到零星散在阳性细胞,明显较损伤移植鼠少。结论新生鼠大脑皮层内存在NSC。缺血性损伤可刺激移植的NSC增殖与迁移。移植的NSC对于大脑皮层局灶性缺血损伤灶的完整修复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寻找胎鼠宫内脑损伤的有效预测指标。方法:比较正常对照组和缺氧组胎鼠脑组织形态学变化、脑组织中S100B蛋白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及含量。结果:(1)脑组织形态学结果显示:缺氧组胎鼠大脑皮质和海马区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数目减少,结构模糊或消失,组织间质疏松水肿。(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S100B蛋白主要在海马区的齿状回部位表达,BDNF主要在海马区和皮质区表达。缺氧组S100B蛋白及BDNF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强(189.90±31.66 vs 84.66±12.90,P=0.000;139.04±15.83 vs 74.86±14.08,P=0.000)。(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显示:缺氧组胎鼠脑组织中S100B蛋白、BDNF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17±1.07 ng/ml vs 2.25±1.20 ng/ml,P=0.006;152.08±36.29 pg/ml vs 128.21±43.43 pg/ml,P=0.039)。结论:孕鼠缺氧后可导致胎鼠脑损伤,脑组织中S100B蛋白、BDNF的测定可作为预测胎鼠宫内脑损伤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脑组织中NSE、GFAP、S-100 mRNA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观察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 后脑组织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 、S100 蛋白(S100)m RNA表达的变化。 方法 采用7 日龄SD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方法,动态观察脑组织中NSE、GFAP、S100 蛋白mRNA 水平变化。 结果 NSE m RNA 转录高峰出现在缺氧缺血后24 小时;GFAP、S100 蛋白m RNA转录高峰出现在缺氧缺血后48 小时,以后都随时间变化逐渐下降。 结论 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有NSE、GFAP、S100 蛋白m RNA 表达增加。提示HIBD 时在血和脑脊液中NSE、GFAP、S100 水平的升高,除从损伤细胞漏出外,可能还有转录和产出水平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后细胞凋亡已得到证实,但其分子学机制尚不十分清楚。Bid基因是一种新的促凋亡基因,国外研究发现Bid基因在神经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现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后脑Bid基因表达变化。以及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活性的关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是第一种被识别的线虫细胞凋亡基因ced-3的哺乳动物同源物,但目前关于其对缺氧缺血后未成熟神经细胞损伤调控的了解还很少。为此本研究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后脑组织caspase-1的表达进行了检测,以明确caspase-1在HIB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7日龄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和假手术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又分为模型组和电刺激组,采用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并吸入氮氧混合气体2h制作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动物模型,分别于手术第2天相同时间点给予无电刺激装置(假手术组),连接装置但不接通(模型组),连接装置并且接通(电刺激组)。各组12只动物,随机分为7d干预组(6只)和14d干预组(6只),两组分别于7、14d干预后,(1)用Y-型迷宫检测脑损伤鼠的学习记忆功能;(2)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光镜下观察脑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的病理变化;(3)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脑皮质和海马区STAT3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1)Y-型迷宫测试结果模型组总时间较电刺激组增多,模型组主动回避反应率和正确反应率低于电刺激组(P〈0.05);模型组总时间与假手术组相比,显著增加;模型组主动回避反应率和正确反应率也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假手术组脑组织各部位的结构及细胞层次清楚、形态正常,未见明显损伤性改变。模型组脑组织可见明显的毛细血管出血,细胞核固缩、核碎裂明显,模型建立成功。电刺激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较少,多数细胞形态相对正常。(3)电刺激组子鼠脑皮质及海马周围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蛋白3(STAT3)蛋白较模型组增多(P〈0.05)。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可促进脑损伤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超声监测围产期胎儿、新生儿脑损伤及颅内出血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早期诊断围产期缺血缺氧所造成的脑损伤及颅内出血。 方法 对 1987年 4月至 1999年 4月间在我院出生的高危新生儿 880例用高分辨力超声仪行颅脑检查 ,对高危妊娠患者产前超声检查时着重观察胎儿颅内结构。 结果 发现异常者 36 5例 (4 1.5 % ) ,其中缺血缺氧性脑病(包括脑水肿 ,脑室周围回声增强 ) 110例 ,颅内出血 2 33例 (其中 6例是在产前检查时发现胎儿颅内出血 ,生后进一步证实 ) ,脑积水 7例 (2例在宫内诊断 ) ,先天性胼胝体发育不良 2例 (1例宫内诊断 ) ,脑肿瘤 1例 ,其他 12例。颅内出血在小于胎龄儿及有妊娠合并症的新生儿中发病明显增高。 结论 常规对高危胎儿及新生儿行颅脑超声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恰当处理及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脑形态学研究和病理量化评分 ,对非竞争性 N-甲基 D-天冬氨酸 ( NMDA)受体拮抗剂 1 -氨基 -3 ,5甲基金刚烷盐酸 [美金胺 ( Memantine) ]的缺氧缺血 ( HI)脑保护效果进行评估。 方法 在自行研制的新生大鼠缺氧实验装置基础上 ,对所建立的新生大鼠脑 HI模型对照应用美金胺 2 0 mg/ kg,并建立病理量化评分标准。 结果  HI组的病理评分最高 ( 1 3 .3± 5.4 ) ,HI前用药组 ( 5.6± 2 .9,t=5.93 5,P<0 .0 0 1 )和 HI后用药组 ( 7.7± 3 .4 ,t=4 .3 1 4,P<0 .0 0 1 )的病理评分均较HI组明显降低 ,尤其是 HI前用药组的评分更接近于正常对照组 ( 4± 0 )。在 HI前或 HI后应用美金胺均能显著改善新生大鼠 HI后的脑损伤程度 ,尤其 HI前应用美金胺似有更明显的效果。 结论 美金胺对由 NMDA受体所介导的神经细胞兴奋毒作用有一定疗效 ,对于今后治疗新生儿脑缺氧缺血损伤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对美金胺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正从细胞和分子水平继续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前脑动脉血流阻抗指数用于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得以连续波多普勒血流分析仪对182例正常新生儿(正常组)及67例高危新生儿(异常组),分别进行了534次和230次前脑动脉血流阻抗指数(RI)测定。结果:正常组前脑动脉RI值分布范围为0.62±0.09(s),其与日龄呈显著正相关(r=0.72,P<0.05);正常前脑动脉血流速度频谱图为规则图形。此外,在高危新生儿中,RI异常的标化发生率在有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病理基础的高危儿(甲组)中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无HIE病理基础的高危儿(乙组)则与正常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时,甲组的RI异常的标化发生率也明显高于乙组(P<0.001)。特别在9例有严重HIE并发症者中,前脑动脉不规则血流图的标化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高危儿(P<0.001)。提示:从新生儿预后方面看,前脑动脉RI极度异常,尤其是有不规则血流图出现时,HIE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死亡率均急剧增高(P<0.001)。因此,前脑动脉RI异常提示有新生儿HIE存在,特别当有不规则血流图出现时,新生儿预后多不良。  相似文献   

14.
早期干预防治围产因素脑功能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防治由围产因素造成的脑功能障碍的有效途径。 方法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82例,随机分为早期干预组与对照组。为使两组具有可比性,排除影响婴幼儿智能发育的有关生物及环境因素的差异。在患儿0~3岁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用丰富环境的教育活动促使脑功能得以改善并可望恢复正常。 结果 早期干预组经3年的训练,从第2年起就可看出,脑功能障碍病例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早期干预是防治围产因素脑功能障碍的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缺氧缺血新生鼠脑线粒体形态及功能改变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 新生鼠急性期脑线粒体形态计量学改变及与功能的相关关系。 方法 7 日龄Wistar 大鼠(n =33)随机分为HI1 小时、HI2 小时及假手术对照组,测定其脑线粒体形态特征参数及功能参数。 结果 HI1 小时组线粒体平均截面面积、周长分别增加48 % 、24 % ,线粒体比表面、嵴膜面积分别减少17% 、37% ;HI2 小时线粒体平均截面面积、周长、比表面无继续改变,嵴膜平均截线长与嵴膜密度分别较对照组减少62 % 、68% ;线粒体密度三组无改变。线粒体嵴膜密度与线粒体呼吸控制比、最大呼吸速率及ATP生成量呈正相关。 结论 HI1小时线粒体形态学的主要改变为肿胀,HI2 小时为嵴膜的破坏。线粒体的肿胀与细胞核周质的肿胀变化始终相一致。缺氧缺血新生鼠嵴膜密度的减少与线粒体呼吸功能、能量合成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猪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braindamage,HIBD)时地塞米松对肾腺皮质功能的影响。方法在建立新生猪HIBD模型的基础上,对治疗组新生猪使用不同剂量地塞米松(5mg·kg-1·d-1和1mg·kg·d-1)共3天,分别于第24小时,第48小时及第72小时采股静脉血收集血清,以放射免疫法(radioimmunoassay,RIA)测定其皮质醇(cortisol,COR)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hichormone,ACTH)浓度,并取各组第3天新生猪各2只作肾上腺病理检查。结果HIBD新生猪ACTH、COR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5mg·kg-1·d-1治疗组ACTH、COR浓度较HIBD组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1mg·kg-1·d-1治疗组ACTH、COR浓度与HIBD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短期使用地塞米松可减轻新生猪HIBD脑水肿。不致造成肾上腺皮质组织学改变,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肾上腺皮质功能。临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nathy,HIE)时以使用小剂量为宜。  相似文献   

17.
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后脑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85,自引:0,他引:85  
目的 研究细胞凋亡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 中的作用。 方法 结扎新生7 日龄大鼠左颈总动脉后吸8% 浓度氧2 小时制成HIBD 模型,应用透射电镜、苏木素伊红(HE)染色、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综合研究新生大鼠HIBD后脑细胞的死亡形式。 结果 缺氧缺血(HI)后电镜清晰地观察到神经细胞凋亡各期的形态变化;HE染色发现HI后0 小时左侧纹状体有一些神经元呈凋亡早期的改变;HI后18 小时TUNEL染色在左脑皮质及纹状体见到阳性凋亡细胞;HI后2~3 天凋亡达高峰;持续至少3 周。 结论 三种方法均表明细胞凋亡为HIBD 后神经元的主要死亡形式,也是加重脑损伤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8.
宫内窘迫胎鼠脑及肝组织自由基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探讨宫内窘迫胎鼠自由基损伤情况及对不同脏器的影响。方法 通过钳夹双侧子宫动、静脉造成宫内胎鼠完全缺血缺氧,其中A组钳夹5分钟(胎鼠13只);B组钳夹10分钟(胎鼠10只);C组钳夹20分钟(胎鼠11只);对照组为假手术组(胎鼠13只)。另一部分钳夹后再灌注,其中D组钳夹10分钟后再灌注5分钟(胎鼠11只),E组钳夹10分钟后灌注20分钟(胎鼠8只);以B组为对照。以比色法测定脑、肝组织匀浆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