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探索了聚丙烯腈(PAN)和大豆分离蛋白(SPI)在NaOH水溶液中进行PAN碱解,然后挤到凝固浴中凝固、交联,制备水解聚丙烯腈(HPAN)/SPI水凝胶纤维的方法。通过测定凝胶纤维的平衡溶胀伸长率和溶胀伸长率,观察到HPAN/SPI水凝胶纤维的滞后和可逆的伸长/收缩行为,同时在不同组成的凝胶纤维中,随着PAN含量的逐渐增大,水凝胶纤维的响应速率呈现由小到大然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当mPAN/mspt=6/4时有最好的响应性能。  相似文献   

2.
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化物([bmim]Cl)为溶剂,研究了丙烯腈(AN)的自由基均聚和共聚反应,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NMR)分析了聚合产物的化学结构,研究了第二单体丙烯酸甲酯(MA)的含量对聚合反应速率及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离子液体为溶剂所得聚丙烯腈(PAN)的化学结构与在常规溶剂中的一致,聚合产物的组成比与投料比接近,分子量随着AN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反应转化率随着AN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所得PAN的分子量分布窄(<1.7)、分子量高.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结果表明:MA含量低于2%时有利于环化反应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任伟  蒋晓菡  俞强 《医学教育探索》2015,28(4):386-392,402
采用双端羧基聚丙烯(PP)与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进行酯化反应,制备了不同嵌段长度的嵌段共聚物PEG-b-PP-b-PEG,并将其作为大分子表面改性剂与PP共混制得薄膜。采用衰减全反射红外(ATR-FTIR)、接触角测试仪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表征了薄膜的表面组成与性能。研究表明,PEG-b-PP-b-PEG可以改善PP薄膜的亲水性和表面极性,使表面自由能增大;薄膜表面性能的改善程度取决于薄膜中PEG链段的质量分数以及嵌段共聚物的嵌段分子量;随着共混薄膜中PEG链段质量含量增加,薄膜的水接触角迅速下降,表面自由能增大;随嵌段共聚物中PP嵌段分子量以及PEG嵌段分子量的下降,薄膜水接触角减小,表面自由能增大;当嵌段共聚物中PP嵌段和PEG链段分子量均为1 000左右时,对PP薄膜表面亲水性的改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以S,S′-二(α,α′-二甲基-α″-乙酸)三硫代碳酸酯(TRIT)为链转移剂,利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制备了窄分布的端羧基大分子链转移剂——聚苯乙烯和聚丙烯腈。以大分子链转移剂为RAFT试剂,引发苯乙烯或丙烯腈单体的RAFT聚合,进一步得到聚丙烯腈 聚苯乙烯 聚丙烯腈(PAN b PS b PAN)和聚苯乙烯 聚丙烯腈 聚苯乙烯(PS b PAN b PS)三嵌段共聚物。通过1H NMR、FT IR、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所得产物的结构和分子量进行了表征,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拉曼光谱(Raman)研究了嵌段共聚物薄膜的微相分离结构与热解行为。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中除PAN b PS b PAN外,分子量分布均小于1.2。嵌段共聚物薄膜经250 ℃热稳定化与600 ℃热解处理后,碳化并形成了规整的石墨结构,微区尺寸在75 nm左右。  相似文献   

5.
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不同碳纳米管(CNT)含量的碳纳米管/聚丙烯腈(CNT/PAN)复合材料,并利用X光电子能谱(XPS)、紫外、红外、扫描电镜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原位聚合反应中,碳纳米管与PAN形成化学键合,大量碳纳米管均匀地分布在基体PAN内部,与PAN形成了良好的界面。  相似文献   

6.
以n-BuLi为引发剂,研究了丙烯腈(AN)在正己烷等溶剂中的阴离子均聚反应。结果表明:PAN的分子量与n-BuLi浓度无关,随AN浓度增加而增大;聚合开始几分钟就达到最终转化率的80%。提出了引发剂效率的估算公式。用环氧乙烷、乙烯基吡啶对AN盖帽减活,能抑制部分副反应。从聚合产物的GPC和红外光谱分析,讨论了反应条件对聚合副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超临界CO2萃取人参中人参皂苷的萃取率。方法采用二-(2-乙基己基)磺基琥珀酸钠(AOT)/乙醇/水/超临界CO2反相微乳对人参皂苷的萃取进行研究。结果在萃取压力25MPa、温度45℃、时间4h、CO2流量为2L/h条件下,超临界CO2反相微乳萃取的人参皂苷萃取率是乙醇/水/超临界CO2萃取的3.2倍。人参皂苷的萃取率随加入的水量、萃取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随AOT浓度、萃取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萃取人参皂苷时,采用适量水先浸泡物料与萃取过程中加入水相比,人参皂苷的萃取率要提高30%。结论结合实验结果与理论探讨,超临界CO2反相微乳萃取人参皂苷的机制主要是其形成的极性水池增大了对人参皂苷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8.
分别用正癸醇及全氟辛基乙醇对超支化聚酯Boltern H20进行表面修饰,得到了两种新化合物H20-g-C10和H20-g-PFOE,并按其相对于聚丙烯腈(PAN)质量分数为1%、5%、10%的比例分别加入到w(PAN)=10%的PAN/DMF纺丝液中进行静电纺丝研究。结果表明上述两种超支化聚酯均可以有效抑制低浓度下串珠的生成,并探讨了不同质量分数的超支化聚酯对纤维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BP0为引发剂,甲苯为溶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低3-异丙烯基一α,α’-二甲基苄基-异氰酸酯(TMI)含量的PSt-TMI共聚物(wTMI-O.03~O.11),确定了FTIR方法测定共聚物中TMI含量的方法,并对反应动力学与共聚物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总体反应速率与单体浓度成正比,与引发剂浓度O.5次方成正比,80℃下反应时还存在热引发,终止方式为双基终止;反应总体活化能随单体配比中TMI分率增大而升高。引发剂浓度增大则产物分子量减小,分子量分布不变。随反应转化率提高分子量分布指数增大、产物中TMI含量略有下降。GPC串联紫外分析表明,产物中高分子量部分TMI含量高于低分子量部分中TMI含量。  相似文献   

10.
以聚丙烯腈(PAN)与氯化锌(ZnCl2)作为前驱物,采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PAN/ZnCl2复合纳米纤维膜,分别采用多次冷热交替浸渍法和单次冷热静置浸渍法得到簇状PAN/ZnO-1和PAN/ZnO-2复合纳米纤维膜。利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XPS)和热重分析仪(TG)对复合纳米纤维膜的表面形貌和微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以亚甲基蓝(MB)为污染物模型,评价其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经冷热交替浸渍后,纳米ZnO粒子均匀地附着在PAN纤维表面,尤其在PAN/ZnO-1复合纳米纤维膜表面还出现了花状ZnO粒子;相比单次冷热静置浸渍法处理的PAN/ZnO-2复合纳米纤维膜,经多次冷热交替浸渍的PAN/ZnO-1复合纳米纤维膜循环使用3次后对MB的降解率仍可达到90%以上,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活性和循环使用性能。同时,MB溶液的初始质量浓度、催化剂用量和染料溶液的pH等因素对样品的的光催化降解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肿胀技术在美容整形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肿胀技术在美容整形外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肿胀技术142例,其中脂肪抽吸术92例;体表瘢痕切除术2l例;扩张器植入术14例;色素痣切除术8例;隆胸术5例;巨乳缩小术2例。完全采用肿胀技术麻醉l26例;在全麻下应用肿胀技术14例。结果 肿胀技术具有易于进行组织分离、减少组织损伤、减少术中出血、增强麻醉效果并发症少的特点。结论 肿胀技术具有创伤轻、出血小、安全有效等优点,可使吸脂术达到传统抽吸法难以达到的完美效果,并可广泛应用于体表美容整形外科。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医疗应用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数字医疗应用技术产生和形成的起因,研究认为:数字医疗应用技术是以数字技术为核心,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技术、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技术为基础,全方位与医学科学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新型诊疗技术。数字医疗应用技术按照用途可分为五大类,即数字医疗检测技术、数字医疗诊断技术、数字医疗治疗技术、数字医疗监控技术和数字医疗康复技术等。  相似文献   

13.
The microelectrode- guided technique is a newtechnique introduced in 90 s of lastcentury,whichcan allow the operational accuracy much higherthan that the traditional operative localization did.We began to use the techniques from 2 0 0 0 andhave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our work.Presentedin this report are the preliminary results.1  CLINICAL DATA AND METHODS1 .1  General DataThe patients included1 8men and9women.Their mean age was 6 2 years old,with a range of43— 75 .The mean durat…  相似文献   

14.
社区人群健康诊断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辨证地讨论了社区人群健康诊断所采用的定性和定量方法的用途、优缺点、实施方法等,目的是为社区卫生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主要包括专题小组讨论,参与性观察,德尔菲法,个体访谈;普查与抽样调查,典型调查,捕获-标记-再捕获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双环法、Lejour 法与垂直双蒂法在乳房下垂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 年3 月- 2017 年2 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诊治的67 例乳房下垂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纳 入双环组23 例,Lejour 组26 例,垂直双蒂组18 例,比较3 组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资料。结果 Lejour 组温哥 华瘢痕评分低于双环组、垂直双蒂组(P <0.05)。Lejour 组满意度高于双环组、垂直双蒂组(P <0.05);3 组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3 组乳房形态与术前相比效果明显,且Lejour 组与双环组、垂直双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3 组乳头乳晕感觉与术前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双环法、Lejour 法与垂直双蒂法 治疗乳房下垂,均能改善乳房症状,达到乳房塑形效果,且患者较满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但Lejour 法治 疗后乳房形态更好,瘢痕更小,且依旧有泌乳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现代医院的医疗设备装备策略,文章介绍了跳跃性技术基本概念,并比较了持续性技术与跳跃性技术的特点,以及跳跃性技术的演化过程;分析了跳跃性技术对医疗设备装备的影响,提出了应用跳跃性技术装备医疗设备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A comparative study of repair of inguinal hernias by Shouldice technique (ST) vis-a-vis Bassinis technique (BT) was conducted on 100 patients who presented with inguinal hernia in the OPD services of our hospital. The patients were worked up and alternatively distributed to undergo repair by ST (n=50) or BT (n=50). Repair by ST required longer operating time (Avg 95 min vs 80 min), but involved lesser hospitalization (4.0 days vs 4.5 days), lesser complication rate (2 vs 4), lesser recurrence rate (0 vs 2) and higher rate of satisfaction. The study confirms the advantages of Shouldice repair in the treatment of inguinal hernia.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解决下颌牙槽嵴低平,吸收严重,修复难度高的无牙(牙合)患者的义齿修复,确保义齿在口腔内的安定性.方法采用Flange technique专用蜡,粘附于下颌基托上,戴入患者口腔内,使其作口腔机能性运动,形成义齿的空间,并在此空间内排列人工牙,然后再作牙龈部的机能性修整.结果完成的全口义齿能处于口腔肌压的等压区域内,减少了肌压脱离作用,增强了义齿的安定性,有效地恢复患者的咀嚼、吞咽、语言及审美等各项功能.结论应用Flange technique作全口义齿的修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虽然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主要手段,但仍有3%的手术失败率,失败原因主要是滤过口处成纤维细胞增殖以及瘢痕形成而使滤过口阻塞所致.因此,建立改良的标准小梁切除术并结合调节技术(小梁切除联合技术)减少手术失败是青光眼滤过性手术的发展趋势.本文对小梁切除术联合药物技术、非药物技术及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用国产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免疫BALB/C鼠,取免疫脾细胞与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了7株分泌HRP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培养上清液的效价为256~4096,腹水效价为1024×10~3~4 096×10~3.上述7株细胞株中的6株所产生的单克隆抗体均能制备出质量良好的鼠单克隆PAP复合物,用于免疫组织化学及血清学研究均取得较理想效果。将7株分泌HRP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适应于含8-氮杂鸟嘌呤培养基中,诱导出了对HAT敏感的突变细胞株,为研制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