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IgE含量、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药物性肝损害的之间关系。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34例药物性肝炎损害和32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gE含量,采用血液五分类计检测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gE含量低于药物性肝损害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在急性病毒性肝炎组亦低于药物性肝损害组。结论药物性肝损伤存在血清IgE含量升高,检测血清IgE含量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有助于药物性肝损害与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累及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的MSCT表现及其解剖学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经手术病理和/或临床实验室检查证实的Balthazar CT分级C级及其以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MSCT资料,着重观察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受累的CT表现及其受累途径,并分别记录Balthazar CT分级.结果 ①58例患者中13例表现为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受累,其中D级1例,E级12例;②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受累表现为该间隙增宽,正常脂肪密度被水肿、浸润增厚的弥漫性或局限性软组织密度或液性密度替代;③Balthazar CT分级C,D和E级与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的受累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胰腺炎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受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炎性改变;MSCT可以清楚显示急性胰腺炎累及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的解剖细节.  相似文献   

3.
王宇  闻颖  刘沛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8):2047-2048
据报道,全球有1 000多种药物及中草药制剂可引起药物性肝损害[1].美国急性肝衰竭研究小组统计1998-2007年23个临床中心的1 147例急性肝衰竭患者,发现46%由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引起,15%由不确定因素引起,12%为特异质反应性药物性肝损害引起.而引起特异质反应性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中,10%为中草药[2].目前,尚无腰痛宁引起肝损害的报道,我院2009年9月收治了一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决明子乙醇提取物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决明子乙醇提取物对D-氨基半乳糖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灌胃给予给药组大鼠10,5 g/kg决明子乙醇提取物,阳性对照组大鼠给予0.2 g/kg联苯双酯,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5 d.实验第4日给予模型对照组和给药组大鼠腹腔注射0.5 g/kg D-氨基半乳糖,给予正常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24 h后摘眼球取血,剖取肝组织,制备肝线粒体悬浮液,分别测定血清ALT,AST,SOD,GSH-PX活性及MDA含量,测定肝线粒体SOD,GSH-PX活性及MDA含量.[结果]决明子乙醇提取物可显著抑制D-氨基半乳糖所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中ALT,AST质量浓度的升高,并提高血清及肝线粒体SOD,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决明子乙醇提取物对D-氨基半乳糖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毕贞水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5):4412-4414
目前,我国急性戊型肝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临床患者均为散发病例。此时,若其症状不典型,则极易发生漏诊或误诊。急性戊型肝炎多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的特点,如果治疗不及时,部分患者可迅速发展为急性重症型肝炎,甚至出现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病死率较高。本文分析1例急性不典型重症戊型肝炎致肝性脑病发作患者的诊治过程,该患者曾先后诊断为“急性胃肠炎”“阑尾炎”,虽经抗感染等治疗,病情却呈进行性加重,临床医师由于对该病认识与分析不足,导致诊断延误,最终病情急剧恶化,出现肝性脑病。本例患者提示对于临床上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不仅要做肝功能检查,还要及早做肝炎病毒学检查,以确保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6.
桦褐孔菌对小鼠急性肝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桦褐孔菌对小鼠急性肝组织损伤保护作用.[方法]以D-氨基半乳糖和内毒素合用制作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每日分别灌胃给予实验小鼠桦褐孔菌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及粗多糖,连续10d,检测小鼠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值的变化.[结果]桦褐孔菌石油醚及乙酸乙酯萃取物可降低肝组织损伤小鼠血清AST,ALT值,增加肝组织SOD,GSH-Px活性,减少MDA含量,作用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桦褐孔菌对D-氨基半乳糖和内毒素合用诱导的小鼠急性肝组织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报道1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诊治过程。患者中老年男性, 急性发热起病, 不伴腹痛症状, 既往发现肝囊肿1年, 查体未及腹部压痛。未能及时诊断肝脓肿。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腹部CT提示肝囊肿进行性增大, 穿刺脓液培养回报大肠埃希菌阳性, 最终确诊细菌性肝脓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补肺元汤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四氯化碳制作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补肺元汤对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胱甘肽(GSH)及肝匀浆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结果]补肺元汤可明显降低四氯化碳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活性,降低肝组织MDA含量,提高SOD,GSH活性和T-AOC.[结论]补肺元汤对四氯化碳所致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陕西医学杂志》2015,(12):1672-1675
目的:探讨肝实质CT值评价急性胰腺炎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法,将确诊并经治疗104例患者。按病理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及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对两组治疗前后肝实质CT值变化规律进行观察分析,同时检测两组血淀粉酶、转氨酶及总胆红素,探讨肝实质CT值变化与血淀粉酶及转氨酶、总胆红素关系。结果:急性胰腺炎合并有肝损伤患者,其肝实质CT值与急性胰腺炎的病理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CT值对于MAP与SAP的病情变化灵敏度及特异性也有所不同,其中,MAP灵敏度92.2%,特异性33.3%;SAP灵敏度85.7%,特异性94.1%。CT值变化趋势与血淀粉酶及转氨酶、胆红素的变化趋势呈现一定的负相关性。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有肝脏损伤患者进行CT扫描,可在提供影像学依据的同时,肝实质CT值可以作为急性重症胰腺炎预后评估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高莉 《重庆医学》2016,(7):980-982
1995年Ohnishi等[1]首次提出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即慢性肝病和急性肝脏损伤同时发生。世界上不同组织对ACLF的定义存在差异。2009年亚太肝病学会对 ACLF 定义[2]:在既往诊断或者未诊断的隐匿性慢性肝病的基础上,急性发病后4周内出现明显的黄疸和凝血功能障碍,伴有腹腔积液和(或)肝性脑病,其诊断标准是:黄疸[血清胆红素大于或等于5 mg/dL (85μmol /L )]且凝血功能障碍[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或者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