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社区康复的模式.方法 观察对COPD患者进行戒烟、呼吸操运动训练、家庭氧疗、支气管扩张药物的使用等指导后的康复效果.结果 COPD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自觉气短症状、体质指数与康复前比较均改善.结论 社区康复是COPD患者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环节,康复训练能增强体质,减轻症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崔妙玲 《医学文选》2001,20(3):384-38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o obstructive pulm onarydisease,COPD)是一组慢性气道受阻疾病的统称 ,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和肺心病。我国 5 0岁以上发病率达 15 %或更多 [1 ] ,每年因 COPD死亡的人数达 10 0万 ,致残人数达 5 0 0~ 10 0 0万 [2 ]。并有持续增长的趋势。COPD患者病情迁延不愈 ,反复发作 ,多次住院 ,严重危害着病人的身心健康及影响生活质量 ,因此提高 COPD病人的社区康复护理水平十分必要。本文对近年来 COPD的社区康复护理作一综述。1 对 COPD社区康复护理的认识   COPD呈慢性进展 ,医护…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家庭模式肺康复依从性的变化规律,寻找影响因素,明确干预节点。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在浙江省中医药大学附属江南医院呼吸或急危重症科住院治疗的COPD患者82例进行前瞻性观察研究,对纳入研究的对象给予住院期间填写康复手册、建立康复档案、教导肺康复的方法、开具肺康复处方。在患者出院0~12周期间,每隔2周进行电话或现场随访,根据“COPD患者肺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记录每次随访的依从性水平分值。使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并用MATLAB 2020软件对数据进行拟合,绘制变异曲线,寻找依从性影响因素及变化时间节点。结果  COPD患者家庭模式肺康复依从性水平普遍较低,0~4周上升,4周以后逐渐下降,第4周依从性水平最高,平均值为(34.46±5.99)分。文化程度、年龄和医疗支付方式不同的患者依从性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医疗支付方式为主要影响患者依从性的因素。结论  COPD患者家庭模式肺康复的依从性水平普遍较低,依从性变异曲线随时间变化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全医保支付,选择适合家庭模式肺康复呼吸功能锻炼的器具,并在依从性水平逐渐下降的时间节点即出院后4~6周停滞徘徊区予以正确的干预,有利于提高COPD患者家庭模式肺康复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分析社区康复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疗效。方法选取66例老年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2组(n=33)。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饮食疗法、家庭氧疗、体育锻炼、呼吸训练等社区康复疗法。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肺功能及病情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肺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病情情况包括再次住院次数、急性发作次数等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康复治疗老年COPD具有良好疗效,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防止患者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3月~2012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85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层面上加上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用普通常规护理方法,比较患者的出院时间、满意度、在院和出院的依从性以及一年内的复发率、肺功能等。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出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肺功能评分优良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依从性有较好的影响,对于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复发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社区康复治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缓解期的临床价值,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社区处于缓解期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社区康复治疗,包括心理与行为干预、家庭氧疗、营养支持、呼吸功能训练等措施,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性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病情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6个月治疗,观察组肺功能改善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急性发作和再次住院的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缓解期采取社区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病情的恶化,改善患者预后,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徐爱红  邢莉云  孙瑞芳 《海南医学》2013,24(18):2791-279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气促和呼吸困难,可伴有气道高反应性,由于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对该病的治疗除了控制气道炎症,减少发病次数,缓解和控制症状之外,更重要的是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对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科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的30例老年COPD患者实施康复依从性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是一种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且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并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应有关[1].目前,COPD 是全球慢性病发病与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在上升[2].它不仅表现为肺功能进行性下降,还可伴发全身型炎症、骨骼肌萎缩、体重下降等等,给患者身心带来严重伤害.肺康复治疗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措施在COPD治疗中已经被广泛认可,肺康复不仅可以改善患者呼吸困难,提高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心理障碍及社会适应能力,还可以通过稳定或逆转疾病的发展降低医疗费用[3].  相似文献   

11.
李文秀 《河北医学》2013,(8):1173-1175
目的:比较分析精神分裂患者采用社区康复和长期住院两种治疗模式的疗效情况。方法:对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前瞻性对照研究,其中社区康复组41例,住院治疗组41例,对两组进行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以及社会活动(SF)、体能(PF)、一般健康(GH)、身体影响(RP)、心理健康(MH)等情况比较分析。结果:社区康复组患者的体能(PF)、精神影响(RE)、体能影响(RP)、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等优于住院治疗组(P〈0.05),住院治疗组患者在心理健康(MH)、精力(VT)、一般健康(GH)优于社区康复组(P〈O.05),两组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无显著差异(P〉O.05)。结论:精神分裂症社区康复在躯体健康方面比较具有优势,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用社区康复对于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具有较好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备相应条件的地区可酌情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以呼吸引导动画为主体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呼吸肌网络训练系统对于改善患者肺功能、活动耐受力和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 60例COPD稳定期患者参加了四阶段网络训练,对其1 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FVC、最大呼气流量(PEF)、6 min步行试验(6-MWT)、试验前后登上10级和20级台阶前后心率和呼吸频率、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进行了观察。结果患者试验前后的肺功能、运动耐力和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前FVC、FEV1/FVC、PEF等肺功能参数分别为〔(48.00±1.41)L、(52.89±0.75)%和(41.28±0.04)L/min〕,而试验后分别为〔(56.50±0.71)L、(63.79±1.11)%和(48.36±0.73)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前6-MWT、登上10级台阶和20级台阶呼吸频率、登上10级台阶心率和20级台阶心率等运动耐力的测量结果分别为〔(298.00±59.43)m、(40.23±12.23)次/min、(46.22±13.25)次/min、(89.90±0.39)次/min和(100.33±1.52)次/min〕,而试验后分别为〔(360.02±66.50)m、(30.74±10.36)次/min、(34.27±14.05)次/min、(85.74±1.09)次/min和(90.67±2.08)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前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总分、呼吸症状、活动能力和疾病影响得分依次为(52.74±0.01)、(62.23±3.15)、(51.00±1.41)、(45.00±2.83)分,试验后则为(35.68±0.45)、(42.00±1.41)、(36.00±0.00)、(28.00±1.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呼吸肌网络训练系统可为患者呼吸肌的康复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在吸氧与不吸氧两种不同条件下行肺康复治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动脉血氧分压、肺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稳定期COPD患者, 随机分为不吸氧组 (n=40例) , 吸氧组 (n=40例) , 都进行8周肺康复治疗, 并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氧分压及生活质量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1) 不吸氧组与吸氧组患者在肺康复治疗后, 肺功能、动脉血氧分压及生活质量指数较治疗前均具有明显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吸氧组在肺康复治疗后, 动脉血氧分压、FEV1、SGRO评分较不吸氧组均有明显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肺康复治疗时氧疗对慢阻肺患者具有积极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右心漂浮导管,根据Engelberg法测定了6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缓解期病人的肺血管顺应性(Cpa),分析了它与临床病情及肺循环血液动力学其它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COPD病人Cpa随临床病情进展而下降;Cpa与右室平均压、肺动脉平均压、肺血管阻力及肺总阻力呈显著负相关,与心搏量及心搏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心输出量、心指数及右室心搏功指数无显著相关。此外,本文尚以Engelberg法为参照,比较了另外两种较为简单的方法。结果表明,工氏法测定Cpa优于Reuben法。  相似文献   

15.
李富兰 《中外医疗》2013,32(14):127-128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78例COPD患者,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自护行为。而治疗组在采用自护行为的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VCmax、FEV1、PEF、FEV1/FVC的数值,治疗组明显高于观察组。而在对比两组患者6-MWD时,发现治疗组的行走距离和速率也明显高于观察组。同时,通过对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考量表进行对比,还可发现治疗组的生活质量也有明显改善,而观察组并无明显改善。结论对COPD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COPD患者的病情,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刘黎彪 《中外医疗》2010,29(9):7-7,9
目的探讨社区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治疗的方法。方法对本地区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积极的社区康复方法。结果精神残疾严重程度有随治疗持续状况的好转而减轻的趋势。患者的服药落实率和病情显好率明显上升。结论社区康复治疗有利于帮助精神病患者达到心理和社会康复,而且对控制症状也有独到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肺康复训练对不同严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简称慢阻肺) 患者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生存质量和急性加重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 年1 月至2013 年1 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医院住院及门诊随访的300 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 按严重程度分为中度慢阻肺组( n =120) 、重度慢阻肺组( n=100) 和极重度慢阻肺组( n = 80) , 每组患者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训练组。训练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6 个月的肺康复训练, 对照组不进行肺康复训练。比较干预前后及各组间患者肺功能、6 分钟步行距离( 6MWD) 、呼吸困难程度评分( mMRC) 、生存质量及COPD 急性加重次数的变化。结果 经过6 个月的肺康复训练后, 训练组中度、重度、极重度COPD 患者干预前后生命存量评分、6MWD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重度COPD 组康复训练后6MWD 的增加值明显大于中度、极重度慢阻肺患者( P 〈0. 05) 。极重度患者康复训练后mMRC 改善效果最好( P 〈0. 05) 。三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重度慢阻肺患者在肺康复训练后急性加重次数明显减少( P 〈0. 05) , 其他严重度训练组急性加重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结论 肺康复训练能提高不同严重度慢阻肺患者活动耐量和生存质量, 减少重度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次数, 减轻极重度患者呼吸困难程度, 是一种经济高效的稳定期慢阻肺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8.
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效能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广州市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效能现状,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为制定有效的社区高血压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3个城市社区≥18岁的高血压患者576例,采用Morisky问卷及自我效能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好者占38.7%,依从性差者占61.3%,其中55.2%的患者有忘记服药的经历。不同文化程度及不同经济收入的患者,其服药依从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从性差的患者较依从性好的患者自我效能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依从性得分与自我效能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r总分=-0.581,r促进因子=-0.575,r障碍因子=-0.504,P均<0.01)。结论广州市区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较低,自我效能水平与依从性呈正相关关系,建议加强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用药的规范化管理,提高社区慢性病患者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汕头社区随访模式下,随访1年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情况。方法:对196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1年随访,随访前、后各评估一次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阳、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结果:随访1年后,PANSS总分及各单项评分均比随访前明显下降(P〈0.05),WHOQOL-BREF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及总分均较随访前明显升高(P〈0.05),SDSS评分较随访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汕头社区随访模式下,随访1年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汕头社区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奥马哈系统在社区脑卒中溶栓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4年5月因脑卒中在本社区附近三甲医院进行溶栓治疗的本社区患者95例,患者出院后1个月内在本社区医院社康中心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均行3次社区家庭访视,采用奥马哈系统评估护理问题,并在实施针对性干预后对患者从认知方面进行结局评价。结果:脑卒中溶栓患者经家庭访视得知,在认知结局中,住宅、排便功、营养以及药物治疗方面,首次家访和第三次家访差异并不显著,在其他项目方面差异均比较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出院后1个月内的脑卒中溶栓患者采取社区康复护理干预后,应用奥马哈系统从认知方面进行结局评价,可明确干预效果,为评价社区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