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了解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patients living with HIV/AIDS,PLWH)生存质量和社会资本现况,分析影响PLWH生存质量的社会资本关键要素.方法 采用偶遇抽样方法对浙江省舟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西省南昌市第九医院及萍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377例PLWH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问卷包括基本情况调查表、健康状况简易量表(SF-36)和社会资本调查表.使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资料,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社会资本对PLWH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 共收集有效问卷368份,有效应答率97.61%.PLWH的社会资本与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较低,社会资本总分(满分10分)为(4.94±1.94)分,生存质量总分(满分100分)为(64.71±13.49)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动获取资源的能力、信任和社会参与是PLWH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 PLWH的生存质量较差,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较低,社会资本对PLWH的生存质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HIV感染者及AIDS病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加强社会关怀支持工作.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已确认的HIV/AIDS患者,在知情、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个人访谈;另外选择存在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社区居民,调查存在的相关歧视及其原因.结果 HIV/AIDS患者存在着健康状况恶化,就医困难,经济窘迫,遭受歧视等生存危机.结论 应有计划地在普通人群中进行宣传教育,制定有效的措施,降低社会对艾滋病的恐惧、歧视,减少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引发的社会问题,为艾滋病患者提供社会性的关怀和情感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HIV感染者及AIDS病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加强社会关怀支持工作。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已确认的HIV/AIDS患者,在知情、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个人访谈;另外选择存在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社区居民,调查存在的相关歧视及其原因。结果HIV/AIDS患者存在着健康状况恶化,就医困难,经济窘迫,遭受歧视等生存危机。结论应有计划地在普通人群中进行宣传教育,制定有效的措施,降低社会对艾滋病的恐惧、歧视,减少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引发的社会问题,为艾滋病患者提供社会性的关怀和情感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进一步探索改善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措施与方法.方法 运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艾滋病患者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 闻喜、夏县艾滋病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领域的得分均未超过60分;单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是否参加体育运动、是否接受健康教育、朋友对其的态度、病程影响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是否参加体育活动、朋友对其的态度、政府对其的态度影响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 艾滋病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领域的生存质量总体较差,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南昌市老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社会资本和生存质量的现况,并探索社会资本及其各维度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5年1月至6月南昌市东湖区和青云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的65例老年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进行现况调查。问卷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个人社会资本量表和简体中文版MOS-HIV量表。采用统计描述评价老年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社会资本和生存质量现况,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探索社会资本与生存质量的关系。结果 共收集有效问卷63份。南昌市老年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结合型社会资本得分、桥梁型社会资本得分和社会资本总得分分别为10.83±1.99、7.60±2.94、18.43±3.47,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得分分别为44.25±5.10、42.93±5.08。结合型社会资本、CD4+T淋巴细胞计数、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是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南昌市老年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社会资本和生存质量较低;加强家庭成员、朋友、邻里等的关怀帮助是提高其生存质量的关键,而桥梁型社会资本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AIDS患者生存质量与负性情绪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对93例AIDS患者进行调查,分析负性情绪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93例AIDS患者中,有54例(58.06%)患者存在抑郁情绪,51例(54.84%)患者存在焦虑情绪,负性情绪与生存质量多个维度存在负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精神性焦虑、睡眠障碍、阻滞、绝望感是影响AIDS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其中,阻滞对角色功能的影响最大,精神性焦虑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最大,绝望感对健康感受的影响最大(均P<0.05)。结论 AIDS患者存在一定的抑郁、焦虑情绪,其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符合治疗标准而未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2005-2013年百色市符合抗病毒治疗标准而未治疗的393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以寿命表法估计生存率,Kaplan-Meier绘制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回归进行生存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符合治疗标准而未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男女比例为2.60∶1,平均年龄(45.8±16.6)岁,以已婚/同居、壮族、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WHO临床分期Ⅰ期和异性性途径感染者为主,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值为(185±112)个/mm3,艾滋病相关病死率为21.04/100人年,中位生存时间为78个月〔95%CI(38.15,117.85)〕,12、24、36、48、60个月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3.00%、65.04%、60.73%、55.50%、49.16%。对患者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和≥55岁患者艾滋病相关病死率分别为17.60/100人年和32.29/100人年,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8个月〔95%CI(33.91,122.09)〕和32个月〔95%CI(16.95,47.05)〕,两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0,P=0.028);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mm3(A组)、101~200个/mm3(B组)和201~350个/mm3(C组)患者艾滋病相关病死率分别为92.62/100人年、30.64/100人年和5.98/100人年,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个月〔95%CI(1.31,6.69)〕、24个月〔95%CI(4.53,43.49)〕和83个月,3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903,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和WHO临床分期与生存时间存在统计学关联(P<0.05)。结论 符合治疗标准而未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预后较差,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特别是年龄越高、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越低或患越严重机会性感染性疾病和肿瘤患者,其生存时间越短。因此,及早发现艾滋病患者,加强随访监测,及时处置机会性感染性疾病,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对延长艾滋病患者的生存时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右江医学》2017,(6):645-650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HIV/AIDS的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进行中医药治疗的469例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寿命表法分析患者生存时间;运用Cox等比例风险回归法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结果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72.25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对生存时间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有:血红蛋白、血肌酐(Cr)、谷草转氨酶(AST)、CD4、卡洛夫斯基积分、乏力、裂纹舌、细脉、中医辨证分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肌酐、AST、细脉和中医辨证分型更具有决定性意义。结论血红蛋白、CD4、卡洛夫斯基积分是艾滋病患者生存时间的保护因素,而血肌酐、AST、乏力、裂纹舌、细脉、中医辨证分型是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以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自1996年抗病毒治疗引入以来,有关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即成为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分析,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提供借鉴,以促进抗病毒治疗质量的提高,从而达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目的。目前相关的研究方法一般应用生存分析法,通过寿命表法或Kaplan-Meier法估计生存率,Cox比例风险模型拟合筛选出影响生存时间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结果发现抗病毒治疗显著改善了艾滋病患者的预后,其5年生存率因各地治疗水平和个体基线特征等不同而各异,但多高于75%,死亡主要集中于治疗的前6个月,生存时间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婚姻、民族等)、感染途径、WHO临床分期、治疗基线时疾病种类、实验室相关指标(包括CD4+T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等)等。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加强随访监测及依从性教育,及时处置机会性感染,有针对性地采取个体化治疗和健康干预,对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抗病毒治疗对老年艾滋病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采取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20052013年百色市460例60岁及以上的老年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9例接受抗病毒治疗,251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运用SPSS21.0统计软件,Kaplan-Meier进行生存比较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影响分析。结果老年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组和未治疗组艾滋病相关病死率分别为5.34/100人年和19.21/100人年,抗病毒治疗对60岁2013年百色市460例60岁及以上的老年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9例接受抗病毒治疗,251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运用SPSS21.0统计软件,Kaplan-Meier进行生存比较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影响分析。结果老年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组和未治疗组艾滋病相关病死率分别为5.34/100人年和19.21/100人年,抗病毒治疗对60岁65岁、65岁70岁、70岁龄组的生存影响高于未治疗组,其死亡风险比分别为0.255、0.445和0.309,但对75岁及以上年龄组的生存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引入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时,年龄在65岁及以上且CD4+≤100个/mm3的患者抗病毒治疗对其生存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病毒治疗对老年艾滋病患者的生存影响是显著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但对于高年龄低CD4+计数水平的患者生存影响作用并不显著,从减轻患者及其家庭经济负担,减轻患者服药、就诊等医疗负担,节约医疗卫生资源的角度考虑,对年龄在65岁及以上且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mm3患者和75岁及以上的老年艾滋病患者,可考虑放弃接受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而重点做好机会性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及临终关怀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青霉病)的胸部影像表现及治疗后转归.方法 对83例艾滋病合并青霉病患者的胸部影像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3例患者胸部X线、CT影像学表现主要为5种类型:(1)以结节病变为主要表现29例;(2)以斑片或大片状渗出为主要改变27例;(3)以肿块病变表现6例;(4)双肺呈弥漫磨玻璃样改变为主5例;(5)双肺呈弥漫粟粒病变5例;(6)其他表现11例.治疗后肺部病灶明显吸收、消失77例,死亡6例.病灶呈双肺弥漫分布的患者病死率为14.6%(6/41),高于其他病灶分布患者(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T细胞计数多少与病死率关系不大(P>0.05).结论 青霉病绝大部分发生于AIDS晚期患者,胸部表现多种多样,以双肺弥漫性病变患者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HIV感染者/AIDS病人生活质量现状.方法应用简体中文版MOS-HIV量表对云南部分地区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生活质量现状进行评价,调查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的人口学特征和与HIV/AIDS相关特征的11个维度的测评.统计学采用方差分析进行均数显著性检验.结果用简体中文版MOS-HIV量表测量云南部分地区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分,总体健康为(82±11.46)分,生理健康(47.78±30.32)分,统计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组在认知功能和心理健康方面有差异(P<0.017,P<0.009).结论云南HIV感染者/AIDS病人生活质量水平较低,应加强对心理关怀与社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HIV感染者/AIDS病人生存质量的研究已成为国际医学热点之一。量表评价法是生存质量测评应用最普遍的方法。阐述了HIV感染者/AIDS病人生存质量的研究背景,介绍了相关量表,包括普适性量表和特异性量表,并对各量表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4.
艾滋病影像学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艾滋病在影像学(X线、CT、MRI)方面的表现特点。方法对89例经血清学证实的艾滋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89例艾滋病患者的胸部X线片中有78例表现有单一或多发性病变;56例患者所行脑部、胸部或腹部CT和MRI扫描的82个器官中,有71个器官或组织表现为单一或多发异常;其中的12例做了包括X线、CT、MRI的全面检查,有9例患者均发现有多个器官或组织的异常表现。结论艾滋病患者在其免疫系统被人类免疫缺乏病毒破坏后,可感染其他的疾病并累及全身多个脏器,影像学的全面检查,特别是CT、MRI对纵隔痛变以及MRI对脑部痛变的检出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提前发现患者各器官、组织的受累情况,对及时治疗和控制艾滋病的进展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杨洪英  ;郑红伟 《医学综述》2014,(11):2066-2068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为改进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5月至2013年3月在隆昌县人民医院传染科和隆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登记在册的159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可能是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截止2013年3月,159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中已死亡83例,病死率52.2%。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情严重程度(CD4+T淋巴细胞计数)、是否坚持抗病毒治疗以及是否并发机会性感染等是其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应尽早采取防控措施,降低艾滋病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药物治疗患者服药现状及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服药现状及生命质量影响因素。方法 2013年3-8月采用随机抽样法,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AIDS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及世界卫生组织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存质量简表(WHO QOL-HIV-BREF),调查AIDS药物治疗患者服药现状、生命质量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本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237份。调查结果显示:抗病毒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0%(19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前三位的症状为消化道症状71.7%(170例),睡眠质量降低65.8%(156例),皮肤症状58.6%(139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命质量总体评分为(84.2±18.5)分,其中生理领域评分(15.3±2.8)分、心理领域评分(13.1±3.1)分、独立性领域评分(15.3±2.9)分、社会关系领域评分(13.4±3.1)分、环境领域评分(12.9±2.8)分、精神支柱/个人信仰领域评分(14.2±3.7)分、一般健康状况评分(13.5±2.8)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收入水平、药物不良反应因素影响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命质量的不同领域。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药物不良反应是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命质量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标准化回归系数=12.902),其次为患者是否住院、受教育程度及感染途径(标准化回归系数=10.255、2.444、-2.374,P<0.05)。结论 HIV感染者/AIDS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患者存在程度不同的不良反应,患者间应及时沟通交流服药感受、缓解内心压力,减少漏服现象的发生,提高服药依从性,确保抗病毒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和是否住院治疗成为影响AIDS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AIDS药物干预研究的重点应放在改善药物治疗方案、探索更为有效药物治疗和干预方式、完善支持疗法,以及通过更为综合的干预方式来减轻药物不良反应以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7.
刘保池  刘立  李垒  司炎辉  陈辉  刘新  曹烨 《实用全科医学》2011,9(3):344-345,355
目的探讨血友病合并HIV/AIDS感染的围手术治疗措施和手术疗效。方法对9例血友病甲合并HIV感染者(全为男性,年龄20~54岁)术前检测免疫功能,规范手术操作程序,精细操作减少手术损伤,术前2 h输注凝血Ⅷ因子2 000 U,术中持续输注凝血Ⅷ因子2 000~4 000 U,术后继续应用凝血Ⅷ因子直到伤口愈合。有肝功能障碍者术中还需要输注其它凝血因子。应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及时处理并发症。结果 8例手术中无严重的出血,1例合并肝功能障碍术中大出血,用损伤控制技术止血。无手术死亡。一类切口5例,伤口全部一期愈合,三类切口4例,2例伤口感染,2例一期愈合。术后6~12个月随访,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对血友病合并HIV感染者采用适当围手术期治疗,通过手术去除关键的病变,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背景 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HIV/AIDS)是一种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随着针对HIV/AIDS患者社会支持政策的实施,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下降,但是其目前的生存现状仍备受关注。 目的 分析河南农村地区HIV/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于2020-06-03至2020-06-12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河南某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册管理的且正在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HIV/AIDS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生存质量简表(WHOQOL-HIV BREF)中文版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HIV/AIDS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 结果 发放调查表415份,回收合格调查表400份,调查表合格率为96.39%。400例HIV/AIDS患者均为汉族,其中男性、50岁以上、有配偶、无稳定收入者居多,文化水平偏低,以血液传播感染为主,多数患者确诊时间>8年、HAART持续时间>8年、CD4+ T淋巴细胞计数>500个/μl。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收入方式、感染途径、确诊时间及HAART持续时间患者的WHOQOL-HIV BREF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0.152)、婚姻状况(β'=0.171)、收入方式(β'=-0.138)、感染途径(β'=0.104)是HIV/AIDS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对于年龄>50岁、无配偶、无稳定收入、经血液传播的HIV/AIDS患者的生活质量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已经从生物医学模式进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身体虚弱,而且要有健全的身心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消除患者病痛和心理障碍、提高生活质量成为治疗癌症患者的重要问题。可应用规范化的量表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予以评估,应用评估结果指导,以提高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肺癌治疗面临的新挑战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宾阳县艾滋病流行病学特点和流行趋势,为制订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宾阳县1998~2009年艾滋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宾阳县1998-2009年共报告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740例,其中艾滋病患者212例,死亡126例。男性628例,女性112例,男女性别比为1:0.18;职业分布以农民和家政、家务及待业居多,分别占报告总数的34.19%(253例)和25.54%(189例);病例主要分布在注射吸毒者或高危人群较集中的县城宾州镇(318例),黎塘监狱在押犯人(191例)。传播途径以注射毒品传播和异性性接触传播为主,分别占总数的43.92%和32.43%。结论宾阳县已处于控制艾滋病流行和蔓延的关健时期,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控制艾滋病的流行和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