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肝脓肿是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包括阿米巴肝脓肿及细菌性肝脓肿。如不及时诊治,脓肿可能穿破引起腹腔或胸腔内感染。1989年以来,我院收治肝脓肿36例,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抽脓治疗,收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36例肝脓肿均综合病史、症状、体征、化验检查及B超检查等诊断,其中男30例,女6例,年龄27~61岁,平均39.6岁。B超测脓肿直径4.1~12.6cm,右叶肝脓肿28例,左叶8  相似文献   

2.
B型超声检查是无创伤性诊断肝脓肿的重要检查疗法.一般来说,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肝脓肿并不困难.然而当症状和体征不典型的时候,临床诊断往往感到困难.今年以来发现的6例肝脓肿病人,其中3例临床症状的体征较典型;3例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均经B型超声扫描及动态观察病灶变化情况而确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B超介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30例,其中,单发脓肿24例(80.00%),2个以上多发脓肿6例(20.00%)。脓肿部位发生在肝右叶20例(66.67%),肝左叶6例(20.00%),左右肝叶4例(13.33%)。结果:患者在抽吸、置管后平均3d体温恢复正常且症状消失,引流量逐渐减少和消失,B超检查证实脓腔萎陷及无脓液。结论:B超介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是一种操作简便的肝脓肿引流方法,医疗费用低,成为肝脓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细菌性肝脓肿病人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结果:诊断细菌性肝脓肿33例,3例单纯抗菌药物及支持治疗,18例经B超引导肝穿刺冲洗或置管引流,5例肝脓肿切开引流或加大网膜填塞,6例腹腔镜置管引流,1例肝部分切除.结论:细菌性肝脓肿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及B超和CT/MRI检查,治疗采用单纯抗菌药物及支持治疗、B超引导肝穿刺冲洗或置管引流、手术切开引流或加大网膜填塞、腹腔镜置管引流、肝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肝脓肿在临床上不少见,我院内外科1975年1月~1982年4月期间,共收治肝脓肿113例,占同期内外科住院总人数36,834的0.3%,略高于国内王氏报告。其中阿米巴性肝脓肿66例,细菌性肝脓肿47例。诊断依据是:(1)肝脏穿刺抽出脓液和外科于术诊断者44例;(2)病理检查者4例;(3)有临床典型症状、体征,曾作超声波检查(A型或B型),X线检查或肝扫描和用药试验治疗有效者65例。从113例回顾性研究中,对肝脓肿的诊断多数不很困难,但有关类型诊断却不是那么容易。对合并症不提高警惕,其死亡率很大。本文从诊断分型上的特点,通过对比提高认识,期有助于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意义。方法对采用超声定位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21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置管成功,症状及体征于术后1d~3d内明显改善,治疗后经B超检查证实脓腔基本消失,治愈率100%。结论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创伤小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盆腔脓肿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30例女性盆腔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症状以发热及腹痛为主,腹部或盆腔内可触及包块。血清CA-125升高占53.3%,B超检查发现盆腔包块者占93.3%。术前诊断准确率53.3%,误诊率23.3%,漏诊率3.3%。结论;盆腔脓肿术前误诊率和漏诊率较高,综合临床症状、阳性体征、血清CA-125检测,特别是B超检查结果,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阿米巴肝脓肿(下简称肝脓肿),临床症状复杂多样,误诊率达27.4~43.6%。我院1957年12月~1979年3月住院病人中确诊为肝脓肿的201例,误诊23例(11.4%)。分析其原因主要与对肝脓肿的各种临床类型认识不足有关。根据本组201例临床资料,本文着重分析各类型的主要临床特点,探索其在诊断上的意义。 一、诊断根据: (1)发热、右上腹痛、肝肿大;(2)X线检查右横膈升高,运动减弱或消失;(3)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对外科治疗的32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有典型症状者仅14例,不典型症状者18例;好发于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脓液细菌培养阳性率较低。单纯用抗生素治疗10例,B超引导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8例,手术治疗14例,治愈29例,死亡3例,主要死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首选B超检查,在严格控制血糖,加强营养支持,选择合适治疗方案完全可以达到理想的外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急性局灶性肾炎(AFBN)的诊断水平。方法总结8例AFBN患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8例中7例抗生素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B超复查肾肿块消失;1例手术引流,术后抗生素治疗症状体征消失.B超显示肾肿块消失,肾形态恢复正常。结论AFBN早期诊断,合理应用抗生素可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化脓性肝脓肿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典型临床现为:肝大、肝区痛、发烧、结合B超、肝扫描诊断不难,但由于近年来胆源性肝脓肿发病率上升(2)(3),及慢性厚壁脓肿症状不典型往往给诊治带来困难,本文总结分析1979—1986年36例,为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提出早期诊断依据及手术治疗脓腔引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89例肝脓肿,其中阿米巴肝脓肿54例,化脓性肝脓肿35例。将两组肝脓肿病例从年龄、性别、病程、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脓肿发生部位、并发症及死亡率等方面加以比较。本文还讨论了肝脓肿的诊断以及阿米巴肝脓肿与化脓性肝脓肿鉴别诊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急性局灶性肾炎(AFBN)的诊断水平.方法:总结8例AFBN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8例中7例抗生素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B超复查肾肿块消失,1例手术引流,术后抗生素治疗症状体征消失,B超显示肾肿块消失,肾形态恢复正常.结论:AFBN应早期诊断,合理应用抗生素可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我院1976年至1985年收治阿米巴肝脓肿55例,经综合治疗全部治愈,现小结如下。临床资料(一)诊断标准:(1)具有阿米巴肝脓肿的临床表现,A 超有肝内液平面或B 超肝内有液性暗区者。(2)肝穿抽出巧克力色脓液或抗阿米巴治疗显效者,(二)55例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65例细菌性肝脓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65例中单发脓肿55例。多发脓肿10例;脓肿位于右半肝57例。位于左半肝8例;胆道来源为主要感染途径占39%。隐源性感染占33%。B超诊断46例(71%)。Cr诊断14例(22%)。MRI诊断5例(8%);脓液培养阳性25例(38%)。致病菌多为厌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18例行剖腹探查。经腹腔引流术。1例行左肝叶切除。41例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引流加抗生素治疗,5例非手术治疗。63例治愈。2例因肝功能衰竭、败血症等并发症死亡。结论 细菌性肝脓肿诊断以B超为首选,治疗以B超引导下置管引流加抗生素治疗为主。对穿刺置管引流失败或腹腔内有其他手术指征的病人应使用切开引流术。同时。及时控制原发灶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正> 我院自1983年1月至1993年1月共收治肝脓肿92例,1989年前以手术引流为主,1989年以来采用B超导向穿刺、注射治疗肝脓肿,迄今达31例。现将两组病例比较报告如下。 资料及方法 1 临床资料:本组31例住院病人,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12岁,30例细菌性肝脓肿,1例阿米巴肝脓肿,21例单个薄壁肝脓肿,8例多发性肝脏肿,2例厚壁脓肿。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最短1d,最长4d,平均2.1d,术后7d复查B超21例脓腔吸收消失,7例14d复查B超脓腔吸收消失,3例术后第7d再次穿刺、注射后14d脓腔吸收消失。本组病人24例随诊3~6月无脓肿复发。未发现明显并发症。无死亡,术后平均住院11.5d。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治疗、转归等临床特点,为临床及时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门诊及住院的180例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对其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B超等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180例多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临床首发症状主要为腹痛及呕吐,89.44%有脐部或右下腹痛压痛,B超显示全部患儿均有不同程度淋巴结肿大,予口服抗生素治疗131例,输液治疗49例后症状体征均消失,超声复查肿大淋巴结消失或明显缩小,临床治愈好转率100%。结论: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以腹痛呕吐发热为主要表现,需重点与阑尾炎、肠套叠等鉴别。及早行腹部B超检查可明确诊断,经抗炎、抗病毒治疗后预后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盆腔脓肿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8例盆腔脓肿患者在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采用开腹手术36例,2例采用阴道后穹窿切开引流术。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38例患者体温、白细胞均恢复正常,下腹痛症状消失,膀胱直肠刺激症状缓解,随访症状明显缓解,全身及妇科检查、B超检查无异常发现。结论对盆腔脓肿的治疗应及早足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及对厌氧菌有效的药物联合治疗,经治疗症状及体征有好转但仍有肿块者应及早手术,且术后药物巩固治疗,治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细菌性肝超声引导脓肿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B超定点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22例,并给予灌洗.结果 22例均置管成功,病人在置管后平均3d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引流量逐渐减少和消失,B超检查证实脓腔萎缩及无脓液.本组22例痊愈,治愈率100%.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创伤小,操作简便,引流效果好,医疗费用低,可完全治愈单发肝脓肿病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肛周脓肿的B超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肛周脓肿的诊断多依赖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指诊及肛门镜检查,但对于高位脓肿或初期症状不典型的不易确诊,并且很难判明其位置、范围、深度及与肛管直肠的关系.我们对100例肛周脓肿患者进行B超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