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基层医院护理服务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基层医院护理服务文化的构建,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强培训,规范服务行为,再造护理服务流程,创建特色护理服务,优化服务形象。护理文化建设对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护士素质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护士基础理论和技术操作、护士长绩效评分全院平均得分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护理服务文化的构建,提高了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护士综合素质,改善了医院形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方法。方法:依据优质护理服务的标准,通过深化护理理念、丰富工作内涵、补充制订标准及流程、规范服务标准、加强精细护理、实施安心工程等系列活动,为病人提供满意的贴心服务。结果:门诊护理人员主动服务率以及门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门诊护士与病房护士同步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病人到医院就医有了亲切感,护士自身的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3.
探讨门诊护理管理改革,通过改革门诊护理管理体制、实行门诊电脑分诊管理、开展特色护理门诊、加强门诊护士在职培训、开展门诊优质护理综合满意度调查等一系列措施,为患者提供优质、快捷、特色的护理服务,不断提高门诊护理质量,提高门诊患者的综合满意度.通过改革,患者对门诊护士的综合满意率从2000年的81%提高到2005年的98%,医院获得"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服务满意度为中心的指导性护理查房的效果。方法针对影响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护士服务态度、疾病健康教育、注射/穿刺技术、科室整体护理服务、护士长满意度、责任护士满意度等6项关键因素的调查结果开展自查自纠;在此基础上,实施自评、同行评和专家点评与讲学相结合的指导性护理查房。明确并规范了以患者满意度为中心的护理安全分析会议的程序和内容,制定了持续改进的重点环节与措施,培训并提升护士长提高服务满意度的理论与方法。比较实施以服务满意度为中心的指导性护理查房前后,患者对于"服务态度"、"沟通"、"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护士长工作"等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以服务满意度为中心的指导性护理查房前,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的整体满意度为92.5%,对"沟通"的满意度为87.0%,对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的满意度为88.5%,患者对护士长工作满意度只有80.0%;而指导性护理查房实施3个月后,"服务态度"的整体满意度为96.4%,"沟通"的满意度为87.0%,对于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的满意度为90.4%,患者对于护士长工作的满意度为100.0%。结论以服务满意度为中心的指导性护理查房有效提高了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了预期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的解读和学习,找出与门诊护理相关的标准内容指导新门诊各项护理工作,通过评审准备和实施提高门诊护理管理水平及门诊病人满意度。[方法]解读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对应门诊护理管理工作,通过转变服务理念、改进工作方法、开展优质服务,使用质量管理工具进行质量分析和持续改进门诊各项护理工作。[结果]在顺利通过评审的同时,为病人提供了优质、高效、便捷、安全的门诊护理服务,实现了等级医院评审的最终目标。[结论]2013年通过对《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进行评审准备,接受评审以及评审后不断改进,提高了我院门诊护理管理人员科学管理及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持续改进工作能力;推进了门诊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促进了门诊护理质量的提高,强化了门诊护士的服务及质量安全意识,提高了门诊护理管理者的能力及门诊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曾耀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5):8774-8775
目的探讨护士长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作用。方法护士长采取端正思想,统一认识,转变观念;健全制度,改进流程,注重环节管理;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满足患者需求,降低红灯;合理分配人力,加强基础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方法。结果密切了护患关系,提升了护士自身价值,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论护士长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具有重大作用,妇科病区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可以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医生、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开展门诊特色优质护理服务对提升护理工作质量的效果。方法:开展并不断完善具有门诊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管理,对门诊实施区域责任包干制、加强护士岗位技能培训、开展一站式服务、改善就诊流程等措施。结果:实施门诊特色护理服务管理后门诊环境整洁有序,护士服务水平显著提高,2012年护理部三级质控检查,门诊区域护理工作质量月均评分为98.80分,与2011年同期相比上升了4.68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2011年的95.39%提高到2012年的98.93%。结论:开展门诊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管理,将门诊护理工作量化、流程化、标准化,有效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改善了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人性化服务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介绍2010年5月来成立门诊服务中心,开展人性化服务的几点做法,问卷调查门诊患者满意度.结果 通过2年的实施,患者对服务态度、行为举止、护士的仪容仪表、护士的沟通处理能力、护士指引是否明确的满意度提高到95%以上.结论 通过人性化管理与创新,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门诊人性化服务,提高护理质量,提升了医院的形象和声誉.  相似文献   

9.
开展优质护理示范活动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做法与效果。方法:成立以科主任、护士长为组长的科室优质服务领导小组;认真学习,深化护理服务理念;优化流程,简化书写;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护士分层级使用;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强化健康指导,加强病人安全管理;合理使用护工,多部门协作等。结果: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和临床护理质量。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可以提高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实施人文关怀 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提高门诊护理工作质量。方法在门诊护士中开展人文关怀的理论学习,规范服务用语,进行礼仪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加强和完善门诊护理工作的管理。结果提高了门诊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文关怀,可以提高门诊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骨科ICU的护理服务文化建设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分析护理服务文化在骨科ICU的创建与运用。方法用先进的服务理念,衍生出优秀的服务行为。ICU的设置是根据病人需求配备高素质的护士;采取弹性探视制度;对病人适时进行健康教育;重视ICU病人的访视工作;护士长采用“双向沟通,耐心指导”的科学管理方法,计划排班与按需排班相结合,运用经济杠杆,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结果优秀的护理服务文化满足了病人的需求,使病人真正得到了人性化服务,以人为本的管理促使全体护理人员自觉把个人命运和医院整体联系起来,对医院的未来产生强有力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结论护理服务文化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开展护理人文关怀营造和谐护患关系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通过开展护理人文关怀,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 开展各种主题活动提供护理人文关怀;开展护士职业素质教育、文明规范服务和服务示范病区,加强护理文化建设;强化服务理念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和谐的工作氛围、和谐的诊疗环境、和谐的人文环境.结果 提高了护士综合素质,增强了护士主动服务意识,护患关系更加和谐,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结论 开展护理人文关怀是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的基础,是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妇产科病房护理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成效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开展护理文化建设,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提高认识,确立目标,全员培训,转变观念,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营造温馨舒适的病房人文环境,规范护士言行,优化护理服务流程,创新护患沟通方式,拓展护理服务项目,满足病人需求,护理科研立项与人性化护理服务相结合。结果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增强了护士团队凝聚力,提高了护理科研水平和护理质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结论护理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护士综合素质、专科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提高咨询台护士沟通技巧的做法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门诊咨询台护士在语言沟通技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提高门诊护士的护理质量。方法对门诊护士进行语言沟通技巧、职业道德、人文服务理念等相关知识的培训。结果门诊护士语言沟通能力显著提高,在咨询台能准确、合理.到位地使用语言沟通技巧为病人服务,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培训可提高咨询台护士的服务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我科规范护理服务的做法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规范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成立了总护士长-护土长-组长三级管理体系,制订了规范服务的相关文件,编写了临床常见的情景练习,对全体护士进行了培训及效果评价。结果护理服务示范基地实施后,患者对开展健康教育、护理服务、操作技术的满意度比实施前显著提高(P〈0.01或P〈0.05).结论规范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综合病房护士长管理实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护士长先进、有效的管理能够提高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通过分析医院普通外科多专业组综合病房的特点,根据其特点探讨护士长在管理中运用领导技巧,不断提高护士的护理业务技术和理论水平以及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7.
科室评选优秀聘用护士的做法和体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加强聘用护士的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应用激励管理理论,开展评选科室“优秀聘用护士”活动,采取患者、医生、护士、护士长共同评价,公正、民主地评选优秀聘用护士。树立榜样,调动了聘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了主动服务意识,科学合理地应用护理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就神经外科启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进行总结与介绍。方法发挥护士长在转变病区不同层次人员思想认识上的关键作用;在管理到位的基础上转变工作模式;完善培训方法,提高护士胜任力。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后,患者的满意度高于活动前、护士工作存在问题少于活动前。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可以改善护理服务,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门诊质控管理中采用护士分时段现场预约与走动式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4月在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89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门诊质控管理;同时选择2020年5—9月在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84例作为观察组,实施护士分时段现场预约与走动式管理;对比两组诊疗服务效果、就诊质量、护理管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挂号时间、候诊时间、诊疗完成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服务情况、就诊环境及诊疗体验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诊护理、药物管理、导诊服务、宣教水平、院感控制及行为规范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质控管理中应用护士分时段现场预约与走动式管理效果显著,有效提高门诊的护理质量,缩短就诊、挂号时间,保证就诊顺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精神病患者疾病慢性迁延、易复发、住院时间长,以封闭式管理为主,娱乐活动较少,建设“快乐医疗”护理文化,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方法①确立“仁爱为怀,诚信为本”的护理理念。②建设“快乐医疗”护理文化。③完善护理规章制度。④服务流程再造,延伸快乐链,把整个护理服务流程分为导医、待医、就医、问药、医后等环节。结果住院患者的满意度从90.2%上升到97.6%,健康教育知晓率达到了96.2%,未发生护患纠纷和精神科意外事件。结论“快乐医疗”护理文化是提高护士素质、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