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牙周病常不能及时诊治,因为在早期没有自觉症状,为早期诊断小儿牙周病,研究小儿牙周组织的微循环情况是很有意义的。作者检查6岁~14岁小儿1179例,并对其中400例小儿的牙周组织的微循环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6岁~14岁小儿牙周病发病率36.5±2.5%,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增高,病情也加重。女孩从10岁、男孩从12岁开始,发病率明显增高,主要是龈炎,多半和牙齿拥挤与口腔前庭粘膜附丽异常有关。认真刷牙者只6.5%  相似文献   

2.
据作者的资料,约有4.5%的小儿患佝偻病,并且发现患佝偻病的小儿的龋齿损害指标低于无佝偻病的小儿,和以前的文献资料相反。对3~18岁的小儿和少年有计划地进行口腔检查,划分出有龋齿和无龋齿两组,每组507例,两组年龄分布相似。检查结果,无龋齿组,患佝偻病者比例高,占6.51±1.09%;有龋齿组,患佝偻病者比例低,占2.56±0.77%。患佝偻病的学龄前儿童,龋病较轻;有龋齿组3~7岁小儿的失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3岁以下小儿的牙颌异常,检查塔尔西、林巴日、萨尔杜斯、里加和多贝莱等地区的3岁以下小儿共1226例。结果表明,占首位的牙颌异常是颌骨形态和上下颌相互关系异常,其发生率在塔尔西为61.43±6.82%,林巴日为57.63±6.43%,萨尔杜斯为53.79±4.34%,里加为50.77±1.88%,多贝莱为25.68±5.08%。6个月龄的小儿即可发现颌骨形态异常的初期症状,牙齿萌出期可见同名牙不是成对地萌出,牙齿萌出不成对,使颌骨形态和上下颌相互关系异常进一步加重。2.5~3岁时可以评定牙齿咬合异常,以前后向咬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35岁。因上前牙时有胀痛,伴双侧鼻孔内异物感1年余就诊。检查:前牙内倾性深覆牙合,21|1牙冠灰暗色,邻面及舌侧皆存在深龋,牙槽黏膜及口腔前庭色泽正常,双侧鼻前庭黏膜各有  相似文献   

5.
清华大学教师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调查高校教师口腔健康状况 ,提高高校口腔保健工作水平。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表格、标准与方法 ,对清华大学 965名高级教师进行了口腔健康调查。结果  ( 1)患龋率 5 1.92 % ,龋均 1.66±0 .3 1;龋失补构成比 :龋未治牙 (D)占 2 2 .94 % ,龋失牙 (M)占 2 5 .5 6% ,因龋充填牙 (F)占 5 1.5 0 %。 ( 2 )牙龈出血 ,平均区段数 0 .82± 0 .15 ,检出率 3 1.71% ;牙结石平均区段数 1.2 6± 0 .2 1,检出率 4 8.71% ;浅牙周袋 ,平均区段数 0 .2 8± 0 .0 8,检出率 15 .3 4 % ;深牙周袋 ,平均区段数 0 .10± 0 .0 8,检出率 6.84 %。 ( 3 )楔状缺损牙的均数为 1.85± 0 .5 4 ,患病率 3 0 .0 0 %。结论 清华大学高级教师患龋情况低于全国 ;牙周疾病检出率略高于全国 ;楔状缺损已成为该校高级教师的第 3位牙疾病  相似文献   

6.
作者治疗小儿牙源性颌骨骨髓炎143例,年龄3~14岁。上颌骨髓炎43例(急性38例,慢性5例),下颌骨髓炎100例(急性69例,慢性31例)。综合治疗分为用和不用左旋咪唑两组,左旋咪唑剂量每公斤体重2.5mg,每周2次睡前服,共1~3周。在患儿入院时、治疗7~15天时,有的经过1~6月以后进行免疫学检查,包括T和B淋巴细胞含量、PHA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血清免疫球蛋白浓度。研究结果患儿入院时,T细胞百分数降低,急性骨髓炎降低到44.38±1.76%(正常52.34±1.59%),慢性骨髓炎降低到41.12±2.25%。淋巴细胞增生活性明显降低,淋巴细  相似文献   

7.
作者研究创伤(牙合)时牙周血液动力学和咀嚼肌的生物电活动,检查有明显牙周炎的深复(牙合)创伤骀病人20例;对照组28名健康人,正常(牙合);年龄18~44岁。用光体积描记法研究牙周血液动力学。在进行咀嚼功能试验时(随意咀嚼榛子仁800mg)检查双侧嚼肌和颞肌的肌电图。研究结果:对照组牙周光体积描记指数0.77±0.06相对单位,血管紧张度指数15.98±1.27%,外周阻力指数72.07±2.41%。病例组血管紧张度指数增高到24.99±1.48%,外周阻力指数增到113.27±4.7%,表明牙周组织血管外周阻力失常。病例组咀嚼运动时间增加,嚼肌和颞肌生物电活动一时间多于正常,生物电静息时间也稍增多,导致兴奋和抑制过程的相互关系紊乱,咀嚼肌处于活动状态的时间延长,在咀嚼过程中肌肉活动周期紊乱,咀嚼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8~10岁学龄儿童咬合力进行测定,同时采用光密度测定法,测定了下颌骨骨盐含量。男、女儿童各24名,下颌磨牙部均无龋齿和实质性缺损。结果表明,8,9和10岁咬合力(kg),男孩分别为23.63±3.74,29.25±4.63和32.63±5.19,女孩分别为24.75±4.68,26.38±5.19和32.38±6.22,男女间无明显差异,但高年龄组小儿咬合力明显高于低年龄组小儿。8,9和10岁下颌骨骨盐含量(mmA1),男孩分别为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心血管疾病对老年人牙周组织的影响,我们于1989年在我省老年干部体检时,根据内科临床科室的检查资料,对健康和患牙周病老年人的血脂、血压和眼底动脉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选择111名60岁以上(68.35±6.95岁)的牙周病患者,其中男性107名,女性4名;另外选择52名60岁以上(65.52±6.26岁),平素身体健康,无心血管疾病和牙周病的老年人,其中男49名,女3名,作为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423名11至18岁的病理性性早熟的少女进行了观察研究(其中过早月经者221人,原发性闭经者96人,继发性闭经者106人)。研究结果:在病理性性早熟的少女中,牙周病患者占77.7±2.0%;在原发性和继发性闭经者中各占91.6±2.8%和86.7±3.2%;在过早月经者中占67.4±3.1%。牙  相似文献   

11.
对1326名本市售货员作检查,其中533例1246个前牙有不同程度缺损。男49例,女484例,年龄16~59岁。对每个受检查者的前牙行常规检查,对认定有此病症者询问病史,排除牙体外伤及其它牙齿疾患。填写调查表,记录性别、年龄、民族、牙位、缺损深度、有无裂纹、是否变色、有无症状。16~59岁分为5个年龄组,16~19岁54例,20~29岁305例,30~39岁121例,40~49岁40例,50~59岁13例。533例包括4个民族,其中汉族519例,占97.37%;蒙族5例,占0.94%;满族4例,占0.75%;回族5例,占0.94%。售货员中汉族女性占绝大多数。1246个患牙中,中切牙1150个,占92.29%;侧切牙…  相似文献   

12.
127名汉族青年口腔唾液一氧化氮含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健康汉族青年唾液中一氧化氮 (NO)含量正常参考值限 ,及其与口腔龋病、龈炎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集口腔正常 (42名 )、有龋病 (49名 )或龈炎 (36名 )的健康汉族青年学生口腔唾液 ,由专业人员用NO检测试剂盒 ,比色并计算出唾液中NO含量。结果 :男性唾液中NO含量值限为 0~ 2 40mol/L ,均值为(6 7.0 2 5± 39.0 6 5 ) μmol/L ;女性唾液中NO含量值限为 0~ 2 39μmol/L ,均值为 (76 .397± 34 .85 6 ) μmol/L。口腔正常组、龋病组、龈炎组唾液NO含量均值 ,分别为 (6 8.2 86± 37.432 ) μmol/L ,(6 8.6 82± 34 .6 2 7) μmol/L和 (79.70 0±40 .0 0 7) μmol/L ,经统计学检验 ,3组间唾液NO含量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结论 :汉族青年唾液NO含量正常参考值在 11~ 140 μmol/L ,唾液中NO含量在浅、中度龋和轻度龈炎者中 ,未见明显增高 (P >0 .0 5 )。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并分析上海地区成年人群牙周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社区牙周指数(community periodontal index,CPI)完成上海地区763名2065岁个体的牙周检查,并应用SPSS17.0软件包统计分析结果。结果牙龈完全健康者仅占2.1%,探诊出血检出率为41.94%,牙周浅袋检出率为23.72%,牙周深袋检出率为12.58%。2065岁个体的牙周检查,并应用SPSS17.0软件包统计分析结果。结果牙龈完全健康者仅占2.1%,探诊出血检出率为41.94%,牙周浅袋检出率为23.72%,牙周深袋检出率为12.58%。2035岁年龄组CPI记分为0者占3.36%,其比率显著高于3635岁年龄组CPI记分为0者占3.36%,其比率显著高于3650岁年龄组(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PI记分为4,即深牙周袋的检出者中,2050岁年龄组(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PI记分为4,即深牙周袋的检出者中,2035岁年龄组的检出率(1.68%)分别显著低于3635岁年龄组的检出率(1.68%)分别显著低于3650岁年龄组(18.63%)和5150岁年龄组(18.63%)和5165岁年龄组(48.20%),各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各组两两比较P值均小于0.05)。男性牙龈健康者检出比例显著低于女性(P<0.05),而男性深牙周袋的检出比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结论上海成年人群牙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牙周严重程度与年龄、性别相关。  相似文献   

14.
检查596例7~8岁小儿,查明初期龋和发展期龋,为预测龋病的发展,评定口腔卫生指数,乳酸杆菌值,唾液粘度;测定釉质抗酸力和再矿化力。对小儿进行第1次临床和实验室检查以后,间隔12月和24月评定初龋和龋失牙指数(КПУ)的变化。观察2年,得出下列结果:①小儿口腔卫生指数1~3和3.1~5,龋损害有很大差别(P<0.05)。原来卫生指数1~3者,КПУ从0.44±0.05增加到  相似文献   

15.
作者对67名上眼睑、颊、额部皮肤血管瘤的儿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30例静止期的血管瘤内有大量肥大细胞,较正常皮肤多2倍,即4.1±0.08%:1.4±0.1%。37例活动期血管瘤内的肥大细胞数量各不相同:18例的肥大细胞较正常皮肤多1倍,即2.9±0.08%;17例低于正常皮肤,即0.9±0.07%;3例接近正常,为1.2±0.2%。全组的肥大细胞平均值与正常皮肤的肥大细胞值近似,即1.6±0.1%:1.4±0.1%。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目的即为判断乳牙龋是否能预测恒牙龋及其准确率。材料和方法504个来自北京郊区3~5岁的儿童参加了1992年7月~10月的第一次口腔检查。他们的年龄、性别及社会经济水平(socio-eco-nomicstatus熏SES)分布均衡,饮水中平均氟浓度低于0.226ppm。2000年12月这群儿童中的362人(11~13岁)参加了第二次口腔检查,失访率为28%。两次口腔检查的环境一样,两名检查者在北京WHO合作培训中心受过培训,标准一致性试验Kappa值为0.86和0.88。结果和讨论本研究结果乳牙患龋率为83%,龋均dmft为6.1±4.7,dmfs为12.5±12.4,恒牙患龋率为41%,DMFT及DMFS…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北京市幼儿园3~4岁幼儿龋的患病情况,了解该年龄组儿童患龋的特点;并通过龋齿活动性实验研究,揭示这部分儿童口腔中细菌的产酸能力与龋齿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以北京市5所幼儿园3~4岁的207名儿童为研究对象,行龋齿检查并采集菌斑和软垢混合样本进行龋活动性(Cariostat,SankinCo,Tokyo)检查。结果该年龄组儿童患龋率为47.34%;龋均dmft(s)=1.96±2.92(2.96±5.10),dt(s)=1.84±2.77(2.82±4.92);患龋儿童的龋均为dmft(s)=4.14±3.00(6.24±5.88),dt(s)=3.90±2.86(5.94±5.70);其中重度低龄儿童龋(SECC)患儿53名,SECC发病率为25.60%;龋齿活动性比较,发现患龋组与无龋组在Cariostat值分布上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本年龄组儿童一旦患龋累及牙齿和牙面多,但是治疗率很低;患龋组比无龋组龋齿活动性高。使用Cariostat龋齿活动检测有助于筛选龋齿易感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探讨打开成年前牙深覆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 2 5例Ⅱ°、Ⅲ°前牙深覆患者使用直丝弓矫正器和小平板联合进行治疗研究。结果 与单纯直丝弓矫正器相比 ,其打开咬合较快且时间短 ,至正常时 ,Ⅱ°深覆者平均 3 1± 1 2个月 ,Ⅲ°深覆者平均 4 6± 1 4个月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直丝弓技术和小平板联合矫治前牙深覆病例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学龄前儿童乳牙局部加氟抑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利用局部加氟方法抑制乳上前牙龋病进展。方法 :选用同一生活区内有上前牙乳牙龋的 779名 3~6岁学龄前儿童 ,经基线检查、记录结束后 ,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第一、二组每日氟水含漱 (0 .0 5 %) ,第三、四组每3个月一次含氟涂料涂布 ,其中第二、四组处理前去除软龋 ,1年后复查抑龋效果。结果 :各组抑龋牙面龋为 0 .91±1.88、1.0 2± 2 .11、2 .47± 1.90、2 .75± 1.90、0 .75± 2 .34。结论 :局部加氟抑龋效果确定 ,实施前是否去除龋坏组织对抑龋效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作者统计本院 1 974~ 1 998年收治的唇裂患者共 330例 ,其中 2 73例深Ⅱ°以上的单侧唇裂 ,我们均采用旋转推进三角瓣法修复 ,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本组 330例病人 ,男性 2 1 8例 ,女性 1 1 2例。就诊年龄以小儿为多 ,其中 40天~ 6月 61例 ,占1 8.5% ;7月~ 1岁 84例 ,占 2 5.5% ;1~ 6岁 1 0 7例 ,占 32 .5% ;7~ 1 8岁 66例 ,占 2 0 .0 0 % ;1 8~ 47岁 1 2例 ,占 3.5%。330例中 ,单侧唇裂为 2 97例。双侧唇裂为 33例 ,单侧与双侧之比为 9∶1。在单侧唇裂中 ,左侧为 1 63例 ,右侧为1 34例。唇裂伴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