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作用后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细胞色素(Cyt C)和caspase-3表达的变化及其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K562细胞,用细胞计数法绘制生长曲线;荧光显微镜检测药物作用前后细胞凋亡情况;RT-PCR检测caspase-3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测定药物作用前后线粒体、细胞浆Cyt C的表达.结果 青蒿琥酯的浓度为1×10-4、1×10-5、1×10-6mol/L时,细胞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并呈剂量依赖性;Hoechst33342/PI双荧光染色可观察到明显的核浓缩、凝集等细胞凋亡表现;RT-PCR检测到caspase-3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药物处理细胞后线粒体Cyt C表达水平下调,细胞浆出现明显Cyt C蛋白条带.结论 青蒿琥酯可诱导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其机制涉及Cyt C依赖性凋亡调节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2.
青蒿琥酯诱导U937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体外诱导U937细胞凋亡及其过程中细胞内游离钙的变化。方法:采用光镜、透射电镜技术、DNA片段化电泳、流式细胞术对青蒿琥酯诱导U937细胞凋亡进行了观察,并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凋亡过程中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变化。结果:6.250mg/L的青蒿琥酯可诱导U937细胞凋亡,作用于细胞后30min,Ca^2+浓度即明显升高,1h达高峰,48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青蒿琥酯可诱导U937细胞凋亡,细胞胞质内Ca^2+是青蒿琥酯诱导U937细胞凋亡信号传导过程中重要的信号分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在体外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及肝癌细胞株HepG2.2.15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浓度青蒿琥酯作用于转染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DNA的肝癌细胞株HepG2.2.15,收集48 h上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上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青蒿琥酯对HBV复制具有抑制作用,随着浓度增加,对HBsAg和HBeAg的抑制率逐渐上升,细胞内HBV-DNA 复制水平下降;青蒿琥酯可诱导肝癌细胞早期凋亡及导致细胞死亡,随浓度增加,HepG2.2.15细胞早期凋亡率及死亡率均增加.结论 青蒿琥酯对HepG2.2.15细胞HBsAg和HBeAg的分泌及HBV-DNA复制具有抑制作用,并具有诱导HepG2.2.15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对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增殖抑制和凋亡作用,分析其抗肿瘤机制。方法体外培养K562细胞应用不同浓度的青蒿琥酯处理细胞,台盼蓝染色分析细胞活力,WST-1还原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和周期,采用免疫印迹技术分析Bax和Bcl-2表达。结果 K562细胞活力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下降,而FTY720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加。药物作用72 h,K562细胞的IC50值为95μmol/L;与对照组比较,50μmol/L和100μmol/L青蒿琥酯处理48 h导致S期细胞减少,G_2M期细胞增加;当浓度达到200μmol/L后,G_2M期细胞减少,但死亡细胞增加到39.65%。双染和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100μmol/L青蒿琥酯作用24 h后,早期凋亡细胞百分率增加;与对照组比较青蒿琥酯导致细胞内Bax表达增加。结论青蒿琥酯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增殖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其线粒体途径可能参与细胞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5.
青蒿素介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抗疟药青蒿琥酯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用MTT测试、流式细胞术、梯状DNA电泳和透射电镜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经青蒿琥酯自理伯HepG2细胞可见梯状DNA和凋亡小体等典型细胞凋亡特征。当青蒿琥酯浓度(80μmiol/L)接近TC50(74.21μmol/L)时,HepG2细胞破坏率可达51.76%,细胞凋亡率为19.91%。结论:青蒿琥酯可诱导HepG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联合热疗对肺腺癌细胞A549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将A549分为四组:A组给予不同浓度的青蒿琥酯;B组给予热疗(43℃加热1 h);C组给予青蒿琥酯联合热疗;D组为正常培养A549(对照组)。分别在处理24、48 h时用MTT法检测四组A549的生长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青蒿琥酯对A549生长抑制作用与剂量—效应—时间呈正相关系,在100~800μmol/L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青蒿琥酯及青蒿琥酯联合热疗作用24 h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396μmol/L和172μmol/L。与D组相比,A、C组G_0/G_1期细胞数增多,S期和G_2/M期细胞数减少(P<0.01)。A、C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6.77%和28.90%,均高于D组的2.08%(P<0.01)。结论青蒿琥酯、青蒿琥酯联合热疗可抑制A549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前列腺癌细胞(PC-3、LNCaP)凋亡的机制。方法培养前列腺癌PC-3、LNCaP细胞,分别加入青蒿琥酯和TRAIL,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TRAIL组、青蒿琥酯组、TRAIL+青蒿琥酯组,分别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内相关信号分子(caspase-3/caspase-8、Bcl-2、Bax、Bak)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促凋亡基因(caspase-3/caspase-8、Bax、Bak)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TRAIL及青蒿琥酯的浓度呈正相关,凋亡抑制基因(Bcl-2)蛋白及mRNA的表达与TRAIL及青蒿琥酯的浓度呈负相关。结论青蒿琥酯和TRAIL诱导前列腺癌细胞(PC-3、LNCaP)凋亡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caspase-3/caspase-8、Bax、Bak等促凋亡基因和下调Bcl-2等凋亡抑制基因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黄伟炜  杨莹  刘宁 《山东医药》2012,52(14):10-12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对人结肠癌HCT-8细胞诱导血管新生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主动脉环体外培养实验和鸡胚绒毛尿囊膜体内血管生长实验观察青蒿琥酯对人结肠癌HCT-8细胞诱导血管新生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青蒿琥酯作用前后人结肠癌HCT-8细胞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蛋白。结果青蒿琥酯可明显减少HCT-8细胞诱导的血管生成。HCT-8细胞高表达VEGF、Ang-2蛋白,青蒿琥酯呈剂量依赖方式下调HCT-8细胞VEGF、Ang-2蛋白的表达(P均<0.05)。结论青蒿琥酯具有抗人结肠癌HCT-8细胞诱导血管新生的效应,与青蒿琥酯抑制HCT-8细胞的VEGF、Ang-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青蒿琥酯敏感株与抗性株恶性疟原虫对咯萘啶、甲氟喹和奎宁的敏感性 ;了解这 3种药物与青蒿琥酯伍用对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的体外抗疟作用。 [方法 ]应用Rieckmann体外微量法测定敏感株与抗性株原虫对上述 4种药物的敏感性 ,同时测定青蒿琥酯分别与咯萘啶、甲氟喹、奎宁伍用对抗性株原虫的敏感性。 [结果 ]咯萘啶、甲氟喹、奎宁和青蒿琥酯对敏感株的ID5 0 分别为 5 9 0、 6 9 7、 2 83 8和 9 6nmo1/L ;对抗性株的ID5 0 依次为 170 6、 6 3 2、 2 72 4及 85 1nmo1/L。咯萘啶与青蒿琥酯伍用 ,其ID5 0 分别为两药单用组的 1/4 7(36 6 / 170 6 )和 1/ 3 7(2 2 8/ 85 1)。甲氟喹与青蒿琥酯伍用中 ,其ID95 分别为两药单用组的 1/ 4(40 / 16 0 )和 1/ 12 5 (3 2 / 40 0 )。奎宁与青蒿琥酯伍用 ,其ID95 分别为单用组的 1/ 16 (80 / 12 80 )和 1/ 12 5 (3 2 / 40 0 )。 [结论 ]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对甲氟喹和奎宁无交叉抗性 ,这两种药物分别与青蒿琥酯伍用 ,对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有较明显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对本芴醇、蒿甲醚、双氢青蒿素是否存在交叉抗性 ,本芴醇与青蒿琥酯伍用是否有增效作用 ,运用 Rieckmann体外微量法测定。结果上述 3种药物对青蒿琥酯敏感株恶性疟原虫的 ID5 0 分别为 72 .3、14.6及 13.4nm ol/ L ;对抗性株的 ID5 0 依次为 6 6 .8、80 .5及 72 .6 nmol/ L。蒿甲醚、双氢青蒿琥酯对抗性株的 ID5 0 分别较敏感株高出 4.5及 4.4倍 ,本芴醇对敏感株的 ID5 0 与抗性株相似。在本芴醇与青蒿琥酯伍用中 ,两者对抗性株的 ID5 0 分别为 44 .8及 39.6 nmol/ L ,为单用组的 1/ 1.5 4(44 .7/ 6 6 .8)和 1/ 2 .2 (39.6 / 85 .1)。结果提示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对本芴醇无交叉抗性 ,青蒿琥酯与本芴醇伍用在体外测定中具有一定增效作用 ;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对蒿甲醚、双氢青蒿素有明显的交叉抗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心肌细胞H9c2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9c2细胞,用不同剂量(0、0.1、0.2、0.4 mmol/L)青蒿琥酯孵育H9c2细胞24 h,应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观察青蒿琥酯对H9c2细胞活性的影响。另将不同剂量(0、0.1、0.2、 0.4 mmol/L)青蒿琥酯孵育H9c2细胞24 h后,用LPS进行诱导,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蛋白表达。转染TRAF6过表达载体至H9c2细胞,经青蒿琥酯和/或LPS干预后,上述相同方法检测细胞凋亡、IL-1β、IL-6和TNF-α表达及TRAF6蛋白表达。结果:与0 mmol/L青蒿琥酯组比较,不同剂量(0.1、0.2、0.4 mmol/L)青蒿琥酯组H9c2细胞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0.1、0.2、0.4 mmol/...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进一步探讨青蒿琥酯的抗纤维化作用及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系HFL-I细胞株,随机分为观察1—4组及对照组,观察1-4组分别加入质量浓度为4、8、16、32mg/L的青蒿琥酯,对照组加入等体积培养液后继续培养。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A值),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RT-PCR法测定Survivin mRNA表达。结果观察1-4组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及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A值及Survivin mRNA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各观察组间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青蒿琥酯具有抗肺纤维化作用,可能机制为通过下调Survivin mRNA表达抑制HFL-I细胞增殖、促进HFL-I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青蒿琥酯预防曼氏血吸虫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青蒿琥酯对小鼠曼氏血吸虫病的预防作用及优化给药方案。 方法 小鼠尾部接触感染曼氏血吸虫尾蚴后口服青蒿琥酯 ,灌注法收集计数虫体数和雌虫数 ,镜检计数肝脏和肠的虫卵 ,统计减虫率、减雌率和平均产卵量 ,分析青蒿琥酯不同给药时间、剂量、疗程的预防效果。 结果 青蒿琥酯预防小鼠曼氏血吸虫病的最佳剂量为 3 0 0mg/kg ,14、2 1d童虫对药物最为敏感 ,减虫率分别为 84%和 93 %。小鼠感染 14d后每周口服 1次青蒿琥酯3 0 0mg/kg ,连续 4wk ,减虫率达 99% ;感染 14或 2 1d后每 2wk口服 1次青蒿琥酯 3 0 0mg/kg ,连续 4wk ,减虫率达 97%或 96%。各服药组平均产卵量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 青蒿琥酯可杀灭曼氏血吸虫童虫 ,影响雌虫发育产卵 ,有效预防曼氏血吸虫病。建议应用青蒿琥酯预防曼氏血吸虫病的给药方案为感染 14或 2 1d后首服 ,每 1或 2周服用 1次。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虫株 ,将采自恶性疟病人血 ,用 Trager法进行体外连续培养 ,待其正常生长后 ,在培养基中加不同浓度的青蒿琥酯进行培育 ,并在培育前及用药后不同时间用 Rieckmann体外微量法测定青蒿琥酯半数抑制量 (ID5 0 )。用药前及用药后 6 8d、12 9d及停药后 6 7d的 ID5 0 分别为 9.6、30 .6、85 .1及 5 2 .9nm ol/L。结果表明可用人工方法建立高度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虫株 ,停药后抗性程度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青蒿琥酯分别与诺氟沙星、甲硝唑伍用的体内、外抗疟作用。 方法 采用青蒿琥酯与诺氟沙星 (A组 )或甲硝唑 (B组 )联用 3d疗法治疗无并发症的恶性疟。体外测定采用 Rieckmann体外微量法测定恶性疟原虫对 3种药物单一用药及青蒿琥酯分别与诺氟沙星或甲硝唑联用的敏感性。 结果 体内观察法共收治 70例病人 ,其中 A组 5 5例 ,B组 15例。平均退热时间分别为 (2 6 .5± 16 .5 ) h(8h~ 93h)、(19.2± 11.0 ) h(4h~ 4 1h) ;平均原虫无性体转阴时间分别为 (37.4± 15 .3) h(13h~ 93h)和 (42 .8± 14 .7) h(2 5 h~ 72 h) ;2 8d复燃率分别为 4 7.4 %和 75 .0 %。体外微量法测得青蒿琥酯与诺氟沙星伍用的 ID50 分别为单用组的 5 .9%和 0 .3% ;青蒿琥酯与甲硝唑伍用的 ID50 分别为单用组的38.8%和 5 .6 %。 结论 青蒿琥酯分别与诺氟沙星、甲硝唑伍用在体外对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有明显增效作用 ,但在临床治疗中未能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预防血吸虫病的药物 ,一般可分为二类 ,一类为直接防御血吸虫尾蚴感染宿主 ,如各种外用防蚴涂肤剂 ;另一类即通过药物杀灭进入宿主体内尚未发育成熟的血吸虫童虫 ,保护肝脏免受血吸虫及其虫卵的侵犯 ,使宿主不发生血吸虫病[1 ] ,青蒿琥酯预防血吸虫病的依据就是基于后者。青蒿琥酯是桂林制药厂研制的高效抗疟药 ,近年研究证明青蒿琥酯能杀灭进入宿主体内的血吸虫童虫 ,对接触疫水者具有保护作用。吴玲娟等[2 ,3] 研究证明 ,青蒿琥酯预防保护率为 1 0 0 %。现将近年青蒿琥酯实验研究与现场应用作一简述。1 实验研究1 .1 化学结构和理化性状…  相似文献   

17.
大蒜素对K562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体外培养的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在体外设定的浓度梯度和作用时间下应用大蒜素处理K562细胞,采用锥虫蓝拒染法计数活细胞数,并计算细胞生长率, Wright-Giemsa染色、光镜观察细胞形态,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DNA梯带(DNA,ladder),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①大蒜素能够抑制K562细胞增殖;②0.1-5.0 mg/L大蒜素可诱导K562细胞凋亡。结论:大蒜素可抑制K562细胞生长,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8.
抗药性恶性疟的出现与扩散给全球疟防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困难 ,东南亚地区及中国南部恶性疟原虫不仅对氯喹产生了抗性 ,而且对多种抗疟药的敏感性明显下降[1-3 ] 。为延缓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产生抗性 ,作者等体外测定了恶性疟原虫抗青蒿琥酯株对青蒿琥酯、本芴醇、氯喹等药的敏感性[4 -7] 。为提供恶性疟原虫青蒿琥酯及氯喹敏感株 (FCC1/HN )对青蒿琥酯、咯萘啶等药体外敏感性的基础数据 ,作者等于 2 0 0 0年开展了本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虫株 恶性疟原虫FCC1/HN株系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引进。该株…  相似文献   

19.
青蒿琥酯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颖  张丽  徐功立 《山东医药》2006,46(16):91-92
青蒿琥酯是青蒿素最重要的衍生物之一,具有水溶性好,抗疟活性高等特点。研究发现,青蒿琥酯具有抗疟、抗血吸虫及其他寄生虫、影响免疫功能、抗肿瘤等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青蒿琥酯抗肿瘤作用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青蒿素衍生物抗卡氏肺孢子虫体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青蒿素衍生物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对体外培养卡氏肺泡子虫的作用。方法 接种卡氏肺孢子虫(Pc)于人肝癌细胞系(HepG-2)。4h加入试验药物和对照试剂。双氢青蒿素药物浓度分别为:100、50、10、5、0.5μmol/L;青蒿琥酯药物浓度分别为:100、50、10、5μmol/L;对照药喷他脒:15μmol/L。以后每隔1d取培养液观察,分别作六亚甲基四胺银(GMS)和Diff-Quik(DQ)染色计数Pc包囊和滋养体数目。结果 Pc滋养体和包囊在体外培养细胞上的生长高峰出现于第5d,双氢青蒿素浓度为50μmol/L和100μmol/L时对Pc滋养 的抑制率分别为88.0%与90.1%,与喷他脒15μmol/L的抑制率90.0%相当;而青蒿琥酯浓度为100μmol/L时方可达到Pc滋养体抑制率83.4%。Pc包囊抑制率,双氢青蒿素和青蒿琥酯浓度为100μmol/L分别为67.5%和67.3%,与喷他脒的抑制率75.0%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双氢青蒿素和青蒿琥酯在一定浓度时67.3%,对Pc的抑制作用与喷他脒相当;而双氢青蒿素的抑制作用略高于青蒿琥酯。两者对Pc滋养体的抑制率均高于对Pc包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