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针刀闭合性松解术配合整脊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 X 线片及血流动力学影响变化。方法将9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治疗组采用针刀闭合性松解术配合整脊手法治疗,对照组予以盐酸氟桂利嗪与颈复康颗粒。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颈椎 X 线片变化及患者的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影响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治疗组的治疗后 X 线影像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患者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刀闭合性松解术与整脊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颈椎 X 线片的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屈、椎间隙狭窄、椎间孔狭窄、棘突偏歪、寰枢关节紊乱有明显改善,对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液动力学改善明显,其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针刀松解协同手法整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4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60,采用针刀松解+手法整复治疗)、对照组(n=60,采用针刺+手法整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症状、 体征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眩晕、头痛、颈僵痛等症状、体征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Vm高于对照组,PI、RI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刀松解协同手法整复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为椎动脉型颈椎病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半夏白术天麻汤加丹参注射液、西比灵片)与对照组(丹参注射液、西比灵片)各32例。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能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针刺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收集60例到我院就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常规药物治疗,对研究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针刺治疗的方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低于研究组的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医针刺治疗的方法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9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项六针(取穴:风池、颈3夹脊穴,均取双侧,共6针)联合三步推拿手法治疗,两组患者均1次/d,14 d为1个疗程,休息2 d后,进行下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其对患者左侧及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TMF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血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指标的影响。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83%(46/48),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7.08%(37/4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TMFV、PS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I及RI与对照组比较则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项六针)联合推拿(三步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能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局部血流速度,降低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增加了局部血流量,改善患者脑部血液的供应,对患者的颈椎病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0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予以中医针刺、推拿和中药内服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纯予以针刺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8.85%、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6%、84.62%(P0.05);2组治疗后眩晕、头痛和颈肩痛中医积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椎动脉血流参数,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7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配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后按症状、体征评定疗效,用血管多普勒(TCD)检查两组患者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结果 两组在治疗开始前评价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 P > 0.05),经过21 d 治疗后,观察组的症状、体征评分、血流速度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 ( P < 0.05) 。结论 复方血栓通胶囊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TCD的影响。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以针刺治疗。对照组予以颈复康颗粒。两组疗程为14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CD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能够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郭健红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0):1127-1128
目的 探讨Maitland手法结合中医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Maitland手法结合中医推拿按摩,对照组则只行中医推拿手法.1次/d,10次为1个疗程,评定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功能及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aitland手法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两种治疗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刺配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采用针刺配合牵引和口服西比灵治疗两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TCD、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①治疗组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临床计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②治疗组TCD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或P<0.01),且效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针刺配合牵引能显著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对TCD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按摩为主配合高压氧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以按摩为主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治疗前后使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进行症状及功能评分,并观察椎动脉(VA)平均血流速度、血浆内皮素(ET)值。[结果]治疗组量表评分、血流动力学及血浆内皮素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按摩为主配合高压氧治疗能有效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流动力学及血浆ET异常,从而缓解或减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丛刺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与应用价值。方法将因椎动脉型颈椎病于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丛刺电针法治疗。对比两组不同治疗模式下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等指标的差异,采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程度、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头痛、耳鸣、恶心、位置性眩晕、猝倒、旋颈等症状总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椎动脉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丛刺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有效改善患者多项临床症状,提高椎动脉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对临床疗效及治疗结局的改善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1):99-102
目的 探究小柴胡汤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及对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8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柴胡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疼痛程度、颈动脉血流速度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与VA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81.4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期最高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均显著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阻力指数均明显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柴胡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颈动脉血流,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陈红亮  王华兰 《中医学报》2016,(7):1073-1075
目的:观察四穴五步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四穴五步手法,对照组采用《推拿学》中所规定手法。通过观察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症状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眩晕、头痛症状评分以及症状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穴五步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患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90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推拿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期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湿热敷配合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灸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口服颈痛颗粒配合手法、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3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口服颈痛颗粒配合手法、牵引治疗,对照组给予手法、牵引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消除的时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口服颈痛颗粒配合手法、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探究针灸加颈椎牵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中,选择收治入院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94例,将其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中患者仅采用单一颈椎牵引治疗,观察组中患者采用针灸配合颈椎牵引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87%,对照组为87.2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血流速度方面,治疗后两组平均血流速度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加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且适用于现代工作者积极预防椎动脉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刺颈夹脊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颈椎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刺颈夹脊穴治疗,比较2组疗效、症状积分、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颈段、颅内段血流动力学收缩期峰值流速(SPV)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各段SPV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颈夹脊穴可调节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紊乱状态,缓解椎动脉痉挛,增加大脑供血,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刺治疗半个月后的椎动脉形态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针刺治疗6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对治疗半个月后的椎动脉(VA)形态与结构变化、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平均血流速度(Vm)进行对比.结果与结论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半个月是行之有效的.针刺风池、天柱、百会、夹脊穴治疗颈椎病既可使椎-基底动脉异常减慢(低流速型)的血流速度升高,又可使异常加快(高流速型)的血流速度减慢,即可针对椎-基底动脉的不同病理状态调节其血流速度,使之趋于正常,可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液动力学的紊乱,治疗颈椎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用彩色多普勒检测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椎动脉的形态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 MHz,检测4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双侧椎动脉,观察其治疗前后形态结构变化,检测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内径(D)、阻力指数(R1).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接受手法复位),对照组20例,两组之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椎动脉内径、阻力指数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峰值流速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椎动脉内径、阻力指数、峰值流速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 改良手法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彩色多普勒可作为椎动脉型颈椎病辅助诊断及观察疗效的一项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