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拟降压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自拟中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降压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安全可靠,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蒙医针刺疗法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选取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蒙医针刺法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恢复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蒙医针刺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较为理想的降压效果,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单盲分成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中医辩证施治,2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中医证侯疗效、降压综合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但治疗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8.3%,优于对照组83.3%(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提高降压总有效率,改善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养阴平肝汤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EH)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病例均为2015年12月-2016年4月在吕梁市人民医院就诊的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9例)和试验组(22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养阴平肝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4.7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中医症候改善总有效率84.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5.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阴平肝汤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良好,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门诊及住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0例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采用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口服,对照组65例单用卡托普利口服,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降压总有效率依次为93.85%和72.31%(P均<0.05).两组治疗前血压、心率比较无明显差异(t=1.671.1.35.0.679,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血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t=2.583.2.160,P<0.05),而两组治疗后心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296,P>0.05).副作用发生率依次为4.16%和22.5%,未见明显的电解质、血糖和血脂变化.结论 小剂量硝苯地平、卡托普利联合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可有效提高降压疗效,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单用厄贝沙坦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安博诺)治疗1、2级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84例1、2级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厄贝沙坦每日1片;观察组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每日1片;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降压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84例高血压患者中79例坚持完成研究,对照组39例,观察组40例。观察组降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降压总有效率6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舒张压达标率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不良反应轻微均能耐受。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降压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舒张压达标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高血压的临床降压疗效。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组)和对照组(药物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取支沟、阳陵泉、太阳和太冲穴平补平泻,对照组口服倍他乐克,2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降压效果及症状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舒张压及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压的降压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临床单项症状改善均在90%以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对高血压病综合降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4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平肝降压汤配合口服降血压西药治疗阴虚阳亢型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阴虚阳亢型2级原发性高血压病例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单纯口服降压西药,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平肝降压汤,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45例中显效26例(57.8%),有效15(33.3%),总有效率91.1%;对照组45例中显效16例(35.6%),有效22(48.8%),总有效率84.4%,治疗组与对照组在降压疗效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两组症状总积分疗效比较,治疗组t=5.78,P<0.01,对照组t=2.64,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t=3.92,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依从性较对照组好。结论:平肝降压汤配合降压西药(非洛地平、依那普利)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在降低血压,使其达标,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就诊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疗效。方法选取1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7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另70例观察组给予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情况。结果观察组6w后治疗总有效率(97.1%)优于对照组(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情况均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新医正骨结合温针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探讨本疗法对颈源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机制。方法将2010年8月-2013年8月三河市医院收治的60例颈源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新医正骨结合温针治疗颈源性高血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结合口服降压药物治疗,2个疗程后观测血压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0.05)。结论新医正骨结合温针治疗颈源性高血压效果优于普通针刺结合口服降压药物对本病的治疗,是一种简单、有效、实用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4):127-131
目的观察畲药活血降压通脉方治疗高血压血瘀证伴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6月我院高血压血瘀证伴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降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降压通脉方。观察两组在降压疗效、改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降低LDL-C水平、中医症状积分方面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降血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84.37%,治疗组的降压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降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LDL-C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改善中医症状总有效率为84.37%,对照组总有效率62.50%,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畲药活血降压通脉方治疗高血压血瘀证患者能够提高降压疗效,降低LDL-C水平,降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改善中医症状,且副作用少,用药过程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崔钰辉 《吉林医学》2013,34(23):4712-4713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和珍菊降压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应用效果。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照组给予珍菊降压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和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降压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降压平稳,疗效确切,对血脂、血糖等代谢无明显影响,长期控制血压的能力和服药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60例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选用ACEI、ARB、CCB、α-阻滞剂、β-阻滞剂等降压治疗.观察组在采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自拟降压方,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降压疗效、症状积分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收缩压、舒张压两组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降压疗效观察组显效、好转、无效分别为52例、6例、2例;对照组为41例、14例、5例;有显著性差异(P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与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110例;其中A组患者给予非洛地平口服治疗,B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降压疗效,治疗前后24 h收缩压、24 h舒张压、24 h心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A组和B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5.45%(105/110),96.36%(106/110);两组患者降压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收缩压、24 h舒张压及24 h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18%(9/110),1.82%(2/110);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选择性钙离子拮抗剂口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在降低血压、稳定心率方面效果相当;但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更低,安全性优于非洛地平。  相似文献   

15.
中药加针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药加针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方法:6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给予中药加针刺治疗,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观察针药合用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5%,对照组90.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停药后一月内病情复发,其中治疗组3例,复发率8.6%;对照组16例,复发率4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加针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与口服西药相似,但停药后复发率低,远期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针刺配合超短波疗法与单纯超短波治疗颞下颌紊乱病的疗效.方法将70例颞下颌紊乱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超短波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针刺,取穴:下关、听宫、颊车、下关围刺、合谷,辅TDP神灯照射下关穴区,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8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2,Ρ<0.05).结论针刺配合超短波治疗颞下颌紊乱病疗效优于单纯超短波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7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口服六味地黄丸,同时服用卡托普利,对照组单服卡托普利,观察8周。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血压及BUN、Cr等肾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6%,两组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别(P>0.05);治疗组在降低SBP及DBP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BUN、Cr水平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具备良好的保护靶器官功能,从不同程度上延缓或逆转了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肾损害,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具有多重性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其中对照组单纯应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降压总疗效89.29%明显高于对照组77.3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候总疗效86.9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单纯性西医降压治疗,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双盲法分为研究组(n=321)和对照组(n=279),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治疗,研究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对比两组血压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DBP和SBP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P0.05)。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中使用厄贝沙坦可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几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习服疗法治疗耳鸣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配合习服疗法,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甲钴胺和活力苏口服液治疗,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HI积分呈下降趋势,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习服疗法治疗耳鸣的效果优于常规口服甲钴胺和活力苏口服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