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腺黏液表皮样癌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罕见的乳腺黏液表皮样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69岁。左乳腺包块巨检为灰红色类圆形肿块,与周围界限清楚;镜下肿瘤组织结节分叶状,以表皮样细胞为主,混杂有中间细胞和黏液细胞,可见较多大小不等的囊腔,腔内有黏液,细胞异型性不明显,偶见核分裂。免疫组化示AE1/AE3、34βE12和E-cadherin弥漫(+),S-100局灶(+)。结论乳腺黏液表皮样癌非常罕见,其组织形态学及生物学行为与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类似,确诊主要靠组织病理学,并辅以免疫组化标记,有时需要与腺鳞癌、腺样囊性癌或黏液癌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肺原发性黏液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 对1例肺原发性黏液腺癌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肺原发性黏液腺癌常见于成年人,病变主要分布于肺的外周部。形态学表现为分化好的黏液性上皮性病灶,上皮细胞立方或柱状,核位于基底部,胞质透亮呈分泌状态,亦可增生呈2~3层,中度异型,部分核大深染,核分裂象罕见,组织形态类似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或胃肠道黏液腺癌结构,冷冻切片诊断易误诊为良性黏液性囊腺瘤。结论 肺原发性黏液腺癌是肺变异型腺癌中罕见的恶性肿瘤,形态特征与乳腺黏液腺癌相似,冷冻切片常难以做出可靠的病理诊断,要与肺黏液性囊腺瘤、黏液性细支气管肺泡癌、肺黏液性囊腺癌等鉴别。诊断主要是依赖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化,预后相对较好,不同于胃肠道黏液腺癌。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乳腺黏液腺癌的超声表现,探讨其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根据超声BI-RADS评估指标,回顾性分析29例乳腺黏液腺癌超声表现,随机抽取的同期浸润性导管癌50例为对照组,并对比超声、钼靶、磁共振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乳腺黏液腺癌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晰、后方回声增强是乳腺黏液腺癌不同于常见乳腺恶性肿瘤所特有的超声图像特征.超声诊断乳腺黏液腺癌,准确率逊于磁共振,优于钼靶.结论 乳腺黏液腺癌具有一定的超声声像图特征.  相似文献   

4.
回顾性分析本院1985~2011年21例乳腺黏液癌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经过3~24年的随访,未发现死于乳腺黏液癌的病例,单纯型乳腺黏液癌患者均无转移,混合型乳腺黏液癌患者转移2例(33.3%)。由此可见,混合型乳腺黏液癌的恶性程度明显高于单纯型,发生转移的几率也相对较高。在乳腺黏液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结合病理类型选取相应的治疗方案,以保证治疗的成功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乳腺黏液癌的超声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乳腺黏液癌及其亚型的声像图和病理特征分析,阐述超声对乳腺黏液癌敏感性低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乳腺黏液癌56例的超声和病理资料,用统计学方法比较黏液癌单纯型和混合型的声像图特征和诊断敏感性。结果本组超声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59%(33/56),误诊率为41%,其中误诊为乳腺纤维腺瘤11%(6/56),仅提示乳腺实性占位或误诊为其它良性病变者30%(17/56)。乳腺黏液癌病理显示肿块约半数呈膨胀性生长,边界清楚,癌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象少见,富含黏液;超声检查乳腺两亚型癌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黏液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肿瘤生长缓慢,约半数肿瘤的声像图酷似纤维腺瘤,因此超声检查对乳腺黏液癌诊断的敏感性低。  相似文献   

6.
高毅  常才  陈敏  胡娜  王芬 《上海医学影像》2010,19(4):254-255
目的探讨乳腺单纯型黏液腺癌声像图特征及形成的病理基础,以提高对乳腺单纯型黏液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对46例(47个)乳腺单纯型黏液癌的超声声像图与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7个病灶超声显示边界清晰者45个,后方回声增强者22个,病灶内部出现小区无回声19个。以超声检查术前提示乳腺癌为正确诊断,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61.7%。结论单纯型黏液腺癌具有边界清晰,后方回声增强,病灶内部出现小区无回声的超声图像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伴有砂砾体钙化的乳腺黏液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意义.方法 通过光镜和免疫组化方法对1例伴有砂砾体钙化的乳腺黏液癌的年轻患者组织标本进行观察.结果 乳腺黏液癌细胞形态及组织结构单一,小团肿瘤细胞"漂浮在黏液湖中",较多砂砾体钙化存在于肿瘤组织及黏液区域内,ER和PR( ),CgA和Syn(-).结论 乳腺黏液癌少见且多发生于>60岁女性,该患者年轻且伴有较多砂砾体钙化十分罕见.伴有较多砂砾体钙化的乳腺黏液癌淋巴结无转移,细胞分化好,提示可能具有较为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单纯性乳腺黏液癌(PMBC)的超声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PMBC患者27例,其中无微乳头结构的传统黏液癌(cPMBC)20例,微乳头型黏液癌(MUMPC)7例,总结PMBC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超声评分及血流评分.结果 27例PMBC中,23例表现为实性团块状低回声,4例表现为团块状囊实混...  相似文献   

9.
乳腺黏液癌又名胶样癌,发生于乳腺导管上皮,是浸润性特殊型乳腺癌的一种少见类型,占乳腺癌总数的1%~6%,我科自2004年9月至2010年11月共收治乳腺黏液腺癌患者8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腺癌与纤维腺瘤在MRI上的影像诊断不同点,提高乳腺黏液腺癌的诊断准确性。材料与方法收集解放军第307医院均经病理证实的31例乳腺黏液腺癌患者(其中单纯型黏液腺癌20例,混合型黏液腺癌11例)和50例纤维腺瘤患者的资料,比较并分析两者的MRI表现特点。结果乳腺黏液腺癌与纤维腺瘤T2WI均为较高信号影。①病变形态学:黏液腺癌多边界不清楚不规则,纤维腺瘤多边界清晰。②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单纯型黏液腺癌平均ADC值为(1.8±0.5)×10-3 mm^2/s,混合型黏液腺癌平均ADC值为(1.0±0.6)×10-3 mm^2/s,纤维腺瘤ADC值为(1.4±0.30)×10-3mm^2/s。③病变内部强化特征:单纯型黏液腺癌多表现为延迟不均质强化(45%,9/20)和边缘强化(45%,9/20),混合型黏液腺癌多表现为不均质强化(91%,10/11)。纤维腺瘤的内部强化特点:不均质强化(44%,22/50)、均匀强化(40%,20/50)、内部暗分隔(14%,7/50)、边缘强化(2%,1/50)。④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intencitycurve,TIC):单纯型黏液腺癌及纤维腺瘤以Ⅰ型曲线多见,混合型黏液腺癌以Ⅲ型曲线多见。上述各组黏液腺癌与纤维腺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黏液腺癌与纤维腺瘤在MRI上有相对特征性的表现,正确认识MRI特点,可以提高黏液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癌X线、CT、超声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同时具有手术病理和影像资料的33例乳腺黏液癌患者,分析临床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学结果及其相关性。结果 33例乳腺黏液癌患者中,单纯型17例、混合型16例。单纯型黏液癌组13例X线表现为局限性边界清楚的结节,其余4例呈边界不清的不规则致密影(P<0.01)。所有混合型均为边界不清或毛刺状肿块(P<0.01),且簇状、沙砾样钙化多见。单纯型黏液癌组8例(80%)CT上呈边界清楚的局限性结节且无明显强化,所有混合型黏液癌均为边界不清弥漫性病灶且多为不均匀明显强化。单纯型黏液癌组多数(76%)为弱回声;而所有混合型黏液癌为不均匀低回声,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单纯型黏液癌淋巴结转移率(11.8%)较混合型黏液癌(50%)低(P<0.05)。结论单纯型与混合型乳腺黏液癌相比,淋巴结转移少,分期低。单纯型和混合型黏液癌因病理学基础不同而影像学特征不同,前者最常见为边界清楚的肿块,而边缘不规则实性占位多为混合型黏液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正>胸腺癌是一种胸腺上皮性肿瘤,具有明显的恶性细胞学特征。胸腺癌包括不同组织学类型,如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样癌、淋巴上皮瘤样癌、肉瘤样癌和胸腺黏液表皮样癌等。其中,胸腺黏液表皮样癌(thymic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TMEC)罕见。本研究报道1例病变大体呈囊性且瘤荷少的TMEC并复习相关文献,进一步探讨该病变的诊断、治疗及预后。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4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超声对乳腺黏液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乳腺黏液癌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边缘形态、内部回声、血流显像等.结果 乳腺黏液癌超声声像图表现为:边缘清(93%,28/30),形态较规则(67%,20/30),低回声不均质团块(90%,27/30),纵横比≤0.77(83%,25/30),内部血流稀少(0级22例,1级8例),后方回声轻度增强21例;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16例(53%);病理为乳腺黏液癌,而超声诊断为其它良性病变5例(17%);超声诊断为未定性实质团块,而病理为乳腺黏液癌9例(30%).结论 乳腺黏液癌恶性特征不明显,超声容易漏诊误诊,尤其是单纯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结石合并肾盂黏液腺癌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征。方法报告1例肾结石并肾盂黏液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肾及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黏液腺癌。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并对本病组织发生、临床特点等进行讨论。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肿瘤转移及复发。结论结石并肾盂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率低。结石病史长,反复合并感染者应警惕合并肾盂癌。CT有助于提高其诊断率。影像学检查显示肾脏囊性包块,囊壁不光滑,囊壁部分钙化,囊内液体密度不均,应考虑黏液腺癌可能。尿液中或肾内发现黏液提示肾盂黏液腺癌。肾盂黏液腺癌确诊依赖病理检查。肾盂黏液腺癌应行患侧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没有证据表明术后化疗或放疗能改善患者预后,其预后难以估计。  相似文献   

15.
乳腺黏液腺癌超声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乳腺黏液腺癌的超声表现,探讨超声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乳腺黏液腺癌的超声表现,归纳其声像图特征,总结导致误诊的原因。结果:乳腺黏液腺癌病灶均呈低回声,分布不均匀75.0%,表现为分叶状75.0%,边界清晰81.3%;肿块内部出现无回声区者占31.3%,后方回声增强者56.3%。病灶周边或中央显示线状或分枝状彩色血流者12例。超声诊断恶性肿瘤12例,准确率75.0%;超声诊断良性病变4例,误诊率25.0%。结论:乳腺肿块边界清楚,内部出现无回声区和后方回声增强是黏液腺癌的声像图特征,充分认识其超声表现可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黏液性囊腺癌(MCA)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乳腺原发性MCA进行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乳腺原发性MCA肉眼观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较清,切面囊实性,囊内为黏液样物质。镜下可见大小不等的囊腔,囊壁内衬柱状上皮,细胞质内富含黏液,细胞核位于基底部。部分囊壁肿瘤细胞形成细胞簇或有纤维血管轴心的乳头状结构。部分肿瘤细胞质内黏液减少,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型性,向鳞状上皮分化。免疫组化:肿瘤细胞E-cadherin和CK7(+),PR和c-erb B-2(2+),Ki-67阳性指数为55%、CK20、ER和GATA3(-)。结论乳腺原发性MCA是一种罕见肿瘤,需要与来自卵巢、胰腺或肠道的转移性肿瘤、乳腺柱状细胞黏液癌、乳腺黏液囊肿样病变等鉴别。确诊需结合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及临床病理资料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7.
乳腺黏液癌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乳腺黏液癌是乳腺癌中的特殊类型,本文就乳腺黏液癌的流行病学特点、病理特征、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乳腺黏液癌与神经内分泌分化的关系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粘蛋白2(MUC2)、(c-erbB-2基因、DCC基因等表达的生物学特征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高频超声对乳腺黏液腺癌的诊断及病理学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乳腺黏液腺癌的声像图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8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6例乳腺黏液腺癌(50个病灶)声像图表现及血供特点(包括大小、边界、大体形态、内部回声、后方回声、血流灌注等),并与病理学对照.结果 乳腺黏液腺癌具有特征性声像图表现,包括边界清楚但无包膜、形态尚规则、内部回声低而后方回声增强、血供不丰富等,上述特征相应的病理基础为:包块生长缓慢,约半数呈膨胀性生长,境界清楚,甚至假包膜形成,肿瘤富含黏液,质地较软等.结论 超声检查有助于对本病与乳腺良性肿瘤及其他类型乳腺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单纯性黏液腺癌与纤维腺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5例乳腺单纯性黏液腺癌与30例纤维腺瘤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病灶的声像图表现、内部和周边的血流分布及多普勒频谱,将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单纯性黏液腺癌与纤维腺瘤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76.0%、93.3%,90%纤维腺瘤可见清晰包膜,内部回声均匀,单纯性黏液腺癌则无包膜,内部回声大多杂乱不均;纤维腺瘤Ⅰ~Ⅱ级血流检出率仅为40%,而单纯性黏液腺癌Ⅰ~Ⅲ级血流检出率高达76%,二者的血流分级和阻力指数(RI)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单纯性黏液腺癌与纤维腺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乳腺黏液癌24例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敏  陈灼怀  王晓玫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5,12(4):277-279,i0010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癌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复习24例乳腺黏液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对组织形态、免疫表型及临床预后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4例乳腺癌女性患者年龄31~63岁,平均48.7岁。肿物直径1~4.5cm,平均2.3cm。纯型13例,混合型11例。淋巴结转移6例,占25%。ER、PR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及5年生存率无差异,c_erbB_2阳性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5年生存率呈负相关。结论乳腺黏液癌纯型较混合型转移率低,预后较好,腋窝淋巴结转移是黏液癌预后判断最有价值的标志物。无转移的纯型黏液癌患者可考虑保乳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