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晚期手部痛风结石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治疗经验。方法 2007年1月至2018年12月,对27例手部痛风结石患者,痛风石切除同时行肌腱移植15例,痛风石切除同时行关节融合12例,痛风石切除同时行关节融合及肌腱移植7例。术后1周内服用秋水仙碱,每日3次,每次0.5mg。结果术后全部病例均切除了痛风结石,同时纠正了手指的外形畸形,皮肤无坏死,伤口均I期愈合。24例患者获得随访,3例失访,术后随访6个月~3年,手指外形及功能满意,有2例手部痛风石复发。结论手术治疗能有效清除手部痛风结石,同时可纠正手指畸形及外观,改善手功能,是治疗手部晚期痛风结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手部痛风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手部痛风的手术疗效及诊治经验。方法 对16例手部痛风伴有结石、关节肌腱粘连及腕管综合征的患者,采用单纯痛风石切除5例,痛风石切除同时行肌腱粘连松解及部分指浅屈肌腱切除5例,痛风石切除、腕管切开减压正中神经或指神经松解6例。术前、术后1周内服用痛风利仙50mg/次,每日2次,西乐葆0.2g/次,每日1次。结果 术后全部病例均切除了痛风结石,同时纠正了手指的外形畸形,手指麻木症状好转,皮肤无坏死,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5个月~5年,未见痛风石复发,手指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 手术治疗对痛风晚期进行痛风石清除有效,同时也可纠正畸形及外形,改善手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足部痛风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手足部痛风石尽可能手术完全切除,同时运用合理的饮食指导、运动疗法及药物治疗。结果临床应用7例患者,6例效果满意,1例症状明显改善。结论手术切除手足部痛风石,可改善手部外观及关节功能,并使由痛风石引起的局部皮肤磨损及伤口不愈合得到治愈,消除“尿酸盐池”,降低痛风复发,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复发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7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22例复发患者接受了新辅助治疗.其中3例复发病灶不同程度降期.11例复发病灶明显缩小.总有效率达63.6%。31例复发患者行再次切除手术.其中根治性切除16例,姑息性切除15例:16例未行切除手术.其中单纯造瘘者11例.单纯放疗或化疗者4例,另1例未予任何治疗。根治性切除术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2.3%和22.6%,姑息性切除术组3年、5年存活率分别为23.6%和11.8%。单纯造瘘和单纯放化疗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2.6个月和8.5个月.1例未予治疗者仅存活6个月.结论低位直肠癌术后复发者仍应积极行根治性手术.术前行新辅助治疗。可提高再次手术成功率;对于无法再次根治性切除的患者.通过减瘤手术或造瘘术.也可以延长部分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关节痛风结石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经临床确诊的11例骨关节痛风结石患者(39个关节)采用痛风病灶清除和刮骨植骨术,术前、术后药物治疗,术后早期行CPM关节功能锻炼和康复治疗。结果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关节畸形矫正,血尿酸下降。11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3年。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无痛风石复发,手指麻木感减轻。结论对骨关节痛风结石患者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治疗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原因、术中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再手术治疗的局部复发性直肠癌52例。结果:全组患者会阴及盆腔复发14例,吻合口复发31例,阴道壁复发4例,前列腺复发2例,腹壁切口种植1例。36例再行根治性手术,13例行姑息性切除手术,3例行肠造口术。根治术组和姑息术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3.5(12~80)个月和12(3~23)个月。结论:对于局部复发性直肠癌仍应积极手术,术中彻底切除病灶和正规的淋巴清扫,可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手术结合大剂量罗扰素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手术结合大剂量罗扰素治疗的疗效。方法1998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33例,男20例,女13例;年龄17~79岁。病程2个月~7年,中位病程3.5年。9例Ⅰ期患者行单纯病灶扩大切除结合中厚植皮(或邻位皮瓣)修复创面,23例Ⅱ期患者行病灶扩大切除及区域淋巴结清扫术(或截肢),1例Ⅲ期患者姑息性病灶切除。所有患者术后均辅以大剂量罗扰素生物治疗。结果9例Ⅰ期患者术后切口愈合好,获随访7个月~8年,无复发。Ⅱ期患者中,2例切口愈合延迟,经换药愈合;1例失访,余22例获随访5个月~7年,其中1例复发,部位于大腿原发灶旁,再次予病灶广泛切除后,大剂量罗扰素治疗。1例Ⅲ期患者治疗1年6个月后因肺部转移并发呼吸衰竭死亡。结论手术结合术后大剂量罗扰素综合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癌局部复发伴脊髓及/或神经根压迫患者再手术治疗适应证的选择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对19例局部复发的脊柱转移癌患者行再手术治疗(局部肿瘤彻底切除或肿瘤大部切除环形减压),患者术后定期随访,对患者神经功能水平进行评价,并通过MRI,CT及X线片等评估肿瘤局部复发情况。分析患者局部复发原因、手术适应证及预后。结果 16例患者行局部肿瘤彻底切除,平均手术时间142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 447 m L;3例患者行肿瘤大部切除环形减压,平均手术时间107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783 m L。术后所有患者平均随访34.7个月,术后神经功能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患者局部复发主要由于初次手术未能彻底切除病灶及缺乏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结论对于脊柱转移癌局部复发伴脊髓及/或神经根再次压迫的患者,在全身状况较好的情况下,仍可考虑再次手术并结合多学科综合治疗,控制肿瘤局部复发,挽救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延长生存期,但对于手术适应证需严格把握。  相似文献   

9.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5):1433-1436
[目的]探讨手部痛风石的手术疗效及临床经验。[方法]对12例手部痛风石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单纯痛风石切除10例,腕管切开正中神经松解、痛风石切除、指浅屈肌腱切除2例,术中采用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创面。术前及术后应用抗痛风药物。[结果]所有病例术后3周拆除缝合线,切口一期愈合,本组患者随访时间8个月6年,手术部位痛风石无复发,畸形得到纠正,手指感觉恢复,功能满意。[结论]手术治疗可及时阻断局部痛风的病理进程,可以改善手的外观和功能。术中应用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创面可以使手部痛风石的清除更容易、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极射频凝固电极Habib 4X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2月~2012年3月,应用Habib 4X完成完全腹腔镜肝切除12例,Habib 4X插入肝实质使肝组织凝固坏死以及脉管封闭后再切肝,采用边凝固边切开的方法,逐步切除病灶。结果 12例手术成功,其中7例行局部不规则肝切除,5例行肝左外叶切除,均未行肝门阻断。手术时间80~210 min,(129±39)min。出血量10~200 ml,(72±55)ml。无死亡病例。1例术后发生脐缘穿刺孔处肝圆韧带出血,急诊开腹探查止血;无肝断面出血、胆漏、腹腔脓肿、肝功能衰竭等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5~14 d,平均8.5 d。术后病理病诊断:7例肝细胞癌,3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肝硬化增生结节,1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慢性炎症。12例随访1~14个月,平均6个月:1例肝内胆管结石未见结石残留或复发;2例肝细胞癌分别术后2、8个月后出现肝内转移复发,均行TACE治疗;余9例无肿瘤复发、转移。结论 Habib 4X应用于选择病例的腹腔镜肝切除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切肝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处理食管、胃壁病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9年1月~8月胃镜发现的食管、胃壁大小0.5~4.0 cm的黏膜病变25例及大小0.5~3.0 cm的黏膜下病变21例作为入选对象,通过超声内镜和(或)活检病理检查明确病灶大小、位置、性质进行ESD:胃镜及黏膜染色确定病灶,针刀或氩气刀标记病灶;黏膜下注射含亚甲蓝及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抬高病变;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自病变黏膜下层完整剥离病灶;创面处理。结果黏膜病变25例:均切除病灶;1例穿孔约0.3 cm×0.3 cm,钛夹夹闭后保守治疗愈合;1例术后12 h出血行内镜下紧急止血;随访1~6个月,平均2.5月,术后2个月20例溃疡创面愈合,4例创面大部分愈合,1例术后3个月复发,后转外科手术切除。黏膜下病灶21例:均完整剥离黏膜下肿瘤;1例穿孔0.5 cm×0.5 cm,钛夹夹闭后保守治疗愈合;21例随访1~4个月,平均2个月,1例术后2个月复发再行ESD,其余20例无复发。结论 ESD对于食管、胃壁黏膜病变及黏膜下病变具有整块切除率高、复发率较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痛风局限性骨破坏误诊原因;探讨表现为单纯局限性骨破坏的痛风的诊断、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2月,本科收治痛风局限性骨破坏患者的临床资料,共5例,全部为男性,平均年龄(26.53±4.64)(19~32)岁。术前经局部X线片、CT或MRI检查。病变位于距骨1例、髌骨2例、趾骨2例。该5例患者入院初步诊断为良性肿瘤,5例采用刮除植骨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痛风,采用抗痛风药物治疗,术后随访以及X线片检查判断疗效。[结果]5例患者经手术治疗,组织病理学确诊为痛风,病理确诊率100%。术后辅以抗痛风药物治疗,经6~36个月,平均(24.12±3.78)个月的随访,未见复发。[结论]局限性骨破坏,需鉴别骨肿瘤与痛风;实验室检查尿酸结果升高的患者,应高度怀疑痛风引起;痛风局限性骨破坏采用病灶刮除植骨,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hepatolithiasis,HL)后结石残留及术后复发的相关性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肝胆外科2005年6月至2014年5月共实施肝叶切除术的129例HL病例资料,并进行6个月的跟踪随访;统计分析术后结石残留和术后胆管炎或结石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129例病人中有92例合并胆管狭窄,术后75例得到病灶的完整切除,占81.5%(75/92)。术后结石残留13例,13例病人中,男性7例,女性6例;其中合并胆管狭窄者12例,合并胆管硬化者1例,结石分布在肝脏左右两叶者6例,有胆囊切除病史者9例。术后6个月的跟踪随访,129例病人中发现胆管炎或结石复发25例;其中有结石残留者9例,合并胆管狭窄者12例,合并胆管硬化者8例,结石分布在肝脏左右两叶者12例,合并胆管癌者1例。结论结石分布在肝脏左右两叶及胆管狭窄增加了肝叶切除术后结石残留的风险;术后胆管炎或结石复发与胆管狭窄、结石残留、胆管硬化、结石分布在两侧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阴茎阴囊Paget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提高对阴茎阴囊Paget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8例阴茎阴囊Paget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先行患处活检,后行术中快速冷冻切片辅助检查切缘的病灶根治性切除治疗,18例均未行预防性腹股沟浅组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未行化疗或放疗。结果:术后18例患者均I期愈合。随访6个月~7年,平均32个月。2例复发,均为真皮层受累患者。其中1例局部复发,接受再次手术治疗,至今存活;1例术后2年发现腹股沟区淋巴结转移,再次手术1年后由于肺转移死亡。1例因其他疾病死亡。结论:阴茎阴囊Paget病应尽早行皮肤活检确诊,该病的首选治疗方法为术中快速冷冻切片辅助检查切缘的病灶根治性手术切除,手术效果好,预后满意,对复发者可行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颈椎骨巨细胞瘤(GCT)的临床特点、肿瘤切除方式及预后。方法手术治疗23例颈椎GCT,依据脊柱肿瘤WBB分期,采取椎体次全切除3例,矢状位切除5例,附件切除1例,全脊椎切除14例。脊柱重建方式采取单纯自体髂骨植骨和颈前路钛板、钛网植骨内固定或前后联合内固定加植骨融合。18例患者术后配合局部放疗。结果1例C1-2椎体、附件GCT患者在术后出现神经症状加重,术后10d因呼吸、循环系统衰竭死亡。22例获得3年~10年4个月的随访,患者术后颈部疼痛症状消失,神经根刺激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术后3个月患者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平均有1—2个级别的改善。植骨全部融合。内固定融合良好,未见脊椎失稳现象。椎体次全切除组复发3例;矢状位切除复发2例,而全脊椎切除组仅1例于术后4年复发。随访期内死亡4例,均为复发病例,1例行翻修手术后6个月出现肺部转移,13个月时死于肺部感染;另有3例均因肿瘤复发最终导致高位瘫痪、全身器官衰竭死亡。结论颈椎GCT是一种良性侵袭性或低度恶性肿瘤,手术治疗应在尽可能保留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实施扩大范围的肿瘤切除术。全脊椎切除结合术后辅助放疗能明显降低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四肢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患者再次手术术式选择及疗效。方法回顾1988年2月-2007年6月收治且获完整随访的79例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再次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男42例,女37例;年龄15~72岁,平均33.1岁。初次行囊内刮除76例,整块切除3例;初次手术后2~176个月肿瘤局部复发。肿瘤病灶位于上肢14例,下肢65例。初次手术前影像学Companacci分级,Ⅰ级1例、Ⅱ级33例、Ⅲ级45例。再次手术37例采用囊内刮除植骨联合辅助灭活,42例采用肿瘤整块切除治疗。结果术后2例出现同种异体骨免疫排斥反应,导致切口不愈合;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221个月,平均68个月。其中12例于术后6~32个月局部再次复发,采用囊内刮除植骨联合辅助灭活措施者中再复发9例(24.3%,9/37),均再次行肿瘤整块切除;肿瘤整块切除再复发3例(7.1%,3/42),均截肢;两种术式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8,P=0.034);再复发患者术后随访3年均未见复发。结论复发性四肢骨巨细胞瘤可以通过囊内刮除植骨联合辅助灭活治疗,但肿瘤局部复发率高于肿瘤整块切除。对于肿瘤范围超过横断面50%预测不能彻底刮除及恶性复发性骨巨细胞瘤患者,建议采用肿瘤整块切除方法。  相似文献   

17.
面部皮肤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及其美学问题探讨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探讨面部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与相关美学问题。方法:1991年3月-2001年4月,收治面部皮肤恶性肿瘤40例,分别采用病灶扩大切除后直接缝合,全厚皮片分区移植,局部皮瓣和带蒂皮瓣等方法修复创面,并辅以放疗或化疗。结果:39例患者的移植皮片与皮瓣均100%成活,术区外形与功能良好,3例未接受放疗的基底细胞癌患者于术后9个月-1年1个月局部复发。结论:彻底切除面部恶性肿瘤并辅以放疗或化疗是预防术后复发的关键,适宜的修复方式有助于容貌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环脊髓减压、植骨及内固定治疗胸椎肿瘤的手术指征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1例累及胸椎(按改良Tomita分期为Ⅳ期和Ⅴ期)的肿瘤患者采取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环脊髓减压、植骨及内固定术,其中大块自体髂骨植骨9例,异体皮质骨笼 自体松质骨椎体间植骨2例;脊柱内固定应用CD2例,TSRH8例,AXIS1例。结果:手术时间225~425min,平均285min,术中出血750~3200ml,平均1650ml。边缘或整块切除3例,病灶内分块 边缘切除8例。术后经8~36个月(平均18.3个月)随访,2例甲状腺癌转移患者1例于术后8个月发生多处转移,器官衰竭而死亡;另1例于术后14个月局部软组织内肿瘤复发及其它部位转移而放弃治疗,术后21个月死亡;1例滑膜软骨肉瘤于术后10个月发现肺部多处转移,术后17个月死亡;余8例存活,随访中无局部复发、转移或内固定失效等。7例术前伴脊髓神经功能损害者,术后6例获显著改善。结论:对累及胸椎的Ⅳ期和Ⅴ期肿瘤采取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稳定性重建,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价值.方法 应用透明帽法对16例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行EMR治疗,应用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残留及复发病灶.术后第3、6及12个月进行内镜复查.结果 16例行EMR治疗的患者,共切除标本21块,完全切除14例(87.5%),分块切除3例(18.7%),不完全切除者2例(12.5%).后者经再次碘染色确定残余病灶,应用氩离子凝固术处理.有3例(18.7%)术后有少许渗血,局部喷洒肾上腺素盐水及用钛夹封闭创面均止血成功,无一例发生食管穿孔及狭窄.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8个月,无复发.结论 EMR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手腕部痛风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 对5例术前临床诊断为手腕部痛风的患者行病灶清除和神经、肌腱松解术,其中2例行痛风石切除.切除病变组织常规行病理检查.结果 术后5例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发生,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7个月.病理检查均证实为痛风性关节炎.2例伴有痛风石的患者,术后手指麻木症状好转,活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但半年以后又有复发.3例患者腕部疼痛消除,腕关节活动及握力恢复接近正常,未再次复发.结论 无明显痛风石形成的非典型手腕部痛风的患者,诊断较为困难,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探查,可早期明确诊断且术后疗效满意.而有明显痛风石形成的患者诊断容易,但术后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