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春莉  高伟伟 《安徽医药》2009,13(2):178-179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影响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很多,主要发生机制与血糖、血脂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性异常和遗传因素等有关。本文分析多因素对2型糖尿病合并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探讨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概述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大多数发达国家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而糖尿病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增加,也导致糖尿病肾病患病率随着糖尿病患者数的增加逐年增加。据文献报道,病程超过25年的1型及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的累积患病率高达25%~40%,已经成为欧美国家终末期肾病的最主要原因。在美国约40%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是由糖尿病肾病所致,每年新增终末期肾病患者中50%以上是由糖尿病肾病引发。1999年国内初步统计,它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第二位疾病,占全部透析患者的13.3%,而且随着糖尿病患患者数的增加也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3.
吴灏  边琪  董睿 《家庭用药》2012,(3):22-23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据文献报道,病程超过25年的1型及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的累计患病率高达25%-40%。而肾病有时也会引起糖尿病。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严重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报道在1型糖尿病中DN的发病率约为40%~50%,2型糖尿病中DN发生率约为20%。糖尿病肾病已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中最重要的原因。我国目前糖尿病患者超过5000万,93%的糖尿病患者是2型糖尿病,其中40%将发展为糖尿病肾病。因此,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是我国所面临的重大健康课题。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主要危害是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到4000万,并以每年0.1%的速度增加,预计202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糖尿病人口最多的国家。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慢性肾炎为主,其次是间质性肾炎和糖尿病肾病。90年代开始以糖尿病肾病为主,其中90%的糖尿病。肾病是2型糖尿病,其次是高血压肾损害、慢性肾炎、间质性肾炎和其它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58例健康者为对照组、92例糖尿病非肾病患者为糖尿病非肾病组、12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糖尿病肾病组,聚合酶链反应确定ACE、PAI-1基因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PAI-1。结果糖尿病肾病组ACE基因中D等位基因频率、PAI-1基因中4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糖尿病非肾病组、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ACE、PAI-1基因是2型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ACE基因中D等位基因、PAI-1基因中4G等位基因可能涉及2型糖尿病肾病发病。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是糖尿病全身微血管病变表现之一,1型和2型糖尿病均可能经历正常蛋白尿期、微量蛋白尿期、大量蛋白尿期几个阶段。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特征是尿中白蛋白排泄轻度增加,微量白蛋白尿定义为30~300 mg/24 h,在早期阶段通过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可以防止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1]。因此,在糖尿病的正常蛋白尿期、微量蛋白尿期等各个阶段,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及选择合适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迅速提高,约有4000万人,其中2型糖尿病占97%以上,其中19%发病15年和56%发病25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会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肾病(DN)。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常见微血管并发症,本研究通过厄贝沙坦联合银杏达莫对糖尿病肾病疗效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发生早期肾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153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48例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分别检测2组的一般临床生化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组的患者血清中年龄、病程、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高于2型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病程、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早期肾病密切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发生早期肾病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周迎生  崔清华 《药品评价》2013,(3):10-13,15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随着2型糖尿病人群的不断扩大,糖尿病肾病患病率也在不断升高,糖尿病肾病已成为1型糖尿病重要死亡原因。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其严重性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首要病因。UKPDS等研究证实,血糖控制可以延缓或阻止糖尿病肾病的发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患病率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2型糖尿病患肾病的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苏州市第三人民医院1996-2001年间初次住院的821例2型糖尿病患进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测定,并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821例2型糖尿病患中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为10.84%,终末期肾病的患病率为4.51%,较长的病程,高血压及高甘油三脂血症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与日本献报道相似。控制血压和纠正高脂血症可能是防治糖尿病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它影响着许多糖尿病患者,是导致肾衰竭的常见原因,也是慢性肾脏疾病行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原因,并且与心血管疾病病死率的增加有关。高血糖、高血压及遗传易感性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血脂增高、吸烟、蛋白质摄入似乎也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预期寿命在缩短,因此对于所有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以及随后的肾脏保护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包括控制血脂、控制高血压及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者血管紧张素量体拮抗剂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P-选择素(P-sel)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含量,探讨其在2型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RP、P-sel和ICAM-1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RP、P-sel和ICAM-1水平均显著高于糖尿病无肾病患者和正常人对照组,糖尿病无肾病患者高于正常人;治疗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RP、P-sel和ICAM-1水平显著下降;治疗前、后糖尿病肾病患者CRP与P-sel或IACM-1水平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RP、P-sel和ICAM-1水平显著升高,可能是患者体内长期低度炎症反应的结果,检测CRP、P-sel和ICAM-1水平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估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孙冰 《中国医药指南》2013,(25):359-360
目的对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分析糖尿病合并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研究38例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的临床特点与病理的改变。结果38例2型糖尿病合并的检查,28例被确诊是糖尿病合并肾病(DN),占85%;6例是糖尿病合并肾病的非糖尿病肾病疾病(NDRD),占10%;剩下的4例是非糖尿病肾病疾病,占5%。其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的检查结果符合该诊断病率95%,误诊5%。经过两组的检查与临床表现该实验得出的结果在差异上均无统计学的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有一小部分是非糖尿病肾病。如果只是根据以往的临床资料室很难判断的,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IL-2、IL-6及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在2型糖尿病肾病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对33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38例2型糖尿病非肾病患者及34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进行血清IL-2、IL-6及TNF-α水平的检测。结果2型糖尿病肾病组血清IL-2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及2型糖尿病非肾病组(P<0.05)。而IL-6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及2型糖尿病非肾病组(19<0.05)。结论IL-2、IL-6及TNF-α是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重要炎性反应介质,在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孙蓓  陈莉明  马泽军  张瑞  郭刚 《天津医药》2006,34(4):220-22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HLA-A等位基因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根据HLA不同基因亚型的独特序列设计特异性的寡核苷酸分型探针。制成DNA分型芯片。用带荧光标记的PCR产物与芯片上的探针杂交,再应用特定计算机软件对杂交信号进行分析对比。以此确定样品的基因亚型。结果:天津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HLA-A2,A11,A2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A33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患者HLA-A11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无肾病患者,HLA-A3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无肾病患者。结论:HLA-A2,A11,A24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HLA-A33等位基因则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保护基因:HLA-A11有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的易感基因,HLA-A34则可能是其保护基因。  相似文献   

17.
黄英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3):1994-199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同期5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 结果 2型糖尿病肾病纽、单纯2型糖尿病组血糖、同型半胱氨酸、CR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2型糖尿病肾病组血糖、24 h蛋白尿、同型半胱氧酸、CRP含量均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P<0.05);且同型半胱氨酸、CRP呈明显正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和CRP升高可能是糖尿病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同型半胱氨酸和CRP水平监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重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2型糖尿病(T2DM)患者,DN已占终末期肾病患者的30%。了解导致DN的危险因素,是DN三级预防的重要内容,也是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的前提和基础。笔者按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对我院2001年6月~2004年6月确诊的167例2型糖尿病人肾病并发症进行回顾性总结,找出和分析其危险因素,为防治和延缓DN的发生发展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血清Mg^2 水平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意义,将95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结果分为无肾病组(31例)、肾病初期组(32例)和临床肾病组(32例),检测其血清镁等指标水平,并与对照组(25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肾病组糖尿病血清Mg^2 低于正常,肾病初期组与临床肾病组血清Mg^2 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糖尿病患者在监测血糖的同时,应加强对血清镁离子水平的监测,有助于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基层医药》2014,(6):892-89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糖尿病肾病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98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98例2型糖尿病不伴有肾病的患者做为对照组,对两组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病程、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BMI、冠心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CRP等因素是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的危险因素(均P <0.05);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CRP、HbA1c、FPG是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糖尿病病程、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CRP、HbA1c、FPG是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