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 男,48岁。因吞咽哽噎伴胸骨后疼痛2个月于1990年5月28日初诊为食管癌入院。既往无结核病史。查体:全身表浅淋巴结未扪及。心肺和腹部(-)。食管X线钡餐造影示食管通畅,在T6平面蠕动稍差,但扩张良好,粘膜未见确切病变。食管镜示距门齿30cm处食管前壁有一约2cm×1cm×0.5cm的肿物突入食管腔内,中央凹陷,有糜烂样白苔,肿物边缘硬,中央质脆,有坏死渗出物,周围粘膜充血水肿。镜下细胞学检查:有可疑癌细胞。1990年6月5日行左侧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术中见病变位于食管中段前壁平主动脉弓下缘,长约1.5cm,占食管周径1/4,与左主支气管膜部紧密粘…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41岁。因上腹部间断性钝痛伴恶心2年余。半率前钡餐透视:诊断为慢性胃炎。经中西医治疗无效,反而出现上腹部不规则疼痛,可自行缓解,与饮食无关。加重3个月,于1978年10月6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除心窝部深压痛外无何体征。X线钡餐透视:见胃窦部小弯侧有3×2.5cm 大小椭圆形充盈缺损,边缘清楚,对粘膜有弧形推移。纤维胃镜检查:胃窦部小弯侧前壁有3×2.5 cm 粘膜隆起,向腔内突出。病理镜检:胃粘膜呈慢性萎缩性胃  相似文献   

3.
例1女,67岁,因上腹部隐痛不适10年、加重2月而入院,隐痛呈间歇性,饱食后明显,无反酸、暧气、畏寒发烧及呕血或黑便症状,曾拟胃炎治疗症状减轻,但时有发作。腹部无阳性体征。胃镜示:胃窦部粘膜下肿瘤。钡餐检查示:胃窦部半球状充盈缺损。术中见胃窦部前壁粘膜下直径约1.5cm肿块,质软,色黄,包膜完整,行肿块剥离术加幽门括约肌切开成形术,术后恢复好,病理诊断:胃窦部脂肪瘤。 例2女,62岁,因上腹部间歇性隐痛5年,无放射痛,偶有反酸、暧气、曾拟胃炎治疗症状减轻,但反复发作。近来腹痛加重,伴呕吐咖啡样液…  相似文献   

4.
重复胃一例     
患者 女性 ,32岁。无明显诱因渐出现进食后上腹部憋胀不适 ,伴有胸骨后烧灼感及呃逆 1年余。在当地医院就诊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显示 :胃体部大弯侧有一约 5cm× 4cm大小、边缘完整光滑的局限性充盈缺损 ,局部粘膜无明显破坏 ,胃窦部粘膜粗大但尚规则。患者于 2 0 0 1年 1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胃镜及病理检查显示胃底充血水肿 ,散在点状出血 ,胃体光滑 ,充血水肿 ,胃角光滑规整 ,未见肿物。患者于 2 0 0 1年 1月 13日在全麻下施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可见胃大弯侧后壁有一约 8cm× 5cm× 4cm大小肿物 ,囊性 ,其表面胃浆膜层完…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8岁。因反复左上腹部不适5年,加重1个月于2002年6月12日入院。查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软、无压痛,未扪及明显肿块,肝脾未触及肿大。胃镜检查提示平滑肌瘤。B超:胰体前下方探及3.0cm×2.6cm的低回声区,与胃壁肌层分界欠清楚,考虑为胃周围淋巴结肿大或胃窦部平滑肌瘤。CT示:胃窦部见有3.2cm×2.4cm的软组织影,提示平滑肌瘤的可能性大。患者于2002年6月18日在全麻下行胃大部切除术。术中见胃黏膜较光滑,肿物位于胃窦部肌层内,稍突于浆膜。患者于2002年7月1日康复出院,随访1年患者上腹部症状消失、健康。病理检查大部切除胃组织,黏…  相似文献   

6.
胃窦部变形的X线表现,是临床常见而且是鉴别困难的问题。我们选用经胃镜、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胃窦部变形49例(胃窦炎18例,胃窦溃疡9例,胃窦癌17例,胃窦周围粘连4例,胃窦良性瘢痕性狭窄1例)进行X线表现的分析。一、胃窦炎胃窦炎极为常见,轻者可无异常X线表现,重者根据病变进展程度不同,可以出现各种X线征象。本组18例中除1例外,胃窦均有不同程度的向心性痉挛性狭窄,范围大多在3.5cm以下。粘膜皱襞粗大和紊乱者各9例,轮廓不规则者11例,粘膜脱垂者5例。胃窦炎引起的幽门前区狭窄多半是功能性的,呈向心性的半痉挛状态收缩,范围不大。虽然  相似文献   

7.
女性,42岁,因中上腹部间断性钝痛2年,偶有恶心及反酸,痛与饮食无关。经X线钡餐检查发现胃窦部近大弯侧有一半圆形的1.5×1.0cm大的充盈缺损,边缘光滑,清楚,未见龛影。纤维胃镜检查:胃窦大弯见直径为2cm半球形肿物,但粘膜正常,仅可见桥形皱襞,诊为粘膜下肿物及浅表性胃炎。超声胃镜检查:于胃窦部大弯侧前壁探及1.8×1.8×0.8cm的粘膜下中强回声肿物,境界清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40岁,因上腹部疼痛3个月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肝脏、胆囊及脾脏未触及明显包块.胸部CT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腹部CT检查发现胃窦占位性病变.生殖系统彩超未发现明显异常.胃镜检查提示胃窦部一大小约2.0 cm×2.2cm的隆起新生物,活检提示胃窦腺癌.  相似文献   

9.
患儿女 ,45d。因上腹部饱胀伴频繁性呕吐入院。查体 :上腹部膨隆 ,可扪及一肿块 ,大小为 5cm× 4cm× 3cm。B超示 :未见异常。上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示 :胃窦部有一直径为 4cm的充盈缺损 ,轮廓光滑 ,考虑为胃窦部肿瘤。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胃窦部有 4 5cm× 4cm× 3cm的肿物 ,位于粘膜下 ,向胃腔内突入 ,活动度尚可。行肿物切除术。手术顺利 ,术后 10d痊愈出院。病理检查结果 :肿物包膜完整 ,表面光滑呈分叶状 ,切面灰黄、质软。光镜下检查 :瘤组织为成熟的脂肪细胞组成 ,间质为少量纤维血管束。病理诊断 :胃窦部脂肪瘤 (…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5岁。因“左上腹部隐痛1月余”于2010年5月13日人院,胃镜活检诊断“胃窦部黏膜内癌”。AFP25.29)、CEA和肝肾功能检测正常,全腹CT和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于6月9日行胃癌根治术,术中探查:肝胆胰脾无异常:胃窦部可触及直径约1.5cm结节,  相似文献   

11.
例 1患者女 ,36岁。因间歇性剑下胀痛 3年就诊。胃镜检查见胃窦大弯侧有一 2 5cm× 2 5cm的隆起 ,局部粘膜暗红色 ,无溃疡。考虑为“胃窦大弯侧粘膜下平滑肌瘤”于 98年 8月 2 6日入院。体检 :脉搏 78次 /min ,血压 10 5 / 6 8mmHg。心肺无异常。上腹部轻压痛。心电图、肝功能正常。术中见肿块位于胃窦大弯侧 ,大小约 2cm× 2cm ,微隆起于胃腔 ,胃周淋巴结无肿大。行胃次全切除术。术后见标本病变处粘膜光滑 ,局部充血明显 ,肿块边界清 ,切面呈灰红色 ,病理学检查报告 :胃窦大弯侧粘膜下血管球瘤 ,慢性浅表性胃炎(图 1)。…  相似文献   

12.
胃克隆病二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峰  王振华 《中华外科杂志》2001,39(10):781-781,T003
例 1 男性 ,2 7岁 ,上腹部间歇性疼痛、不适 10年 ,发现右侧肋缘下肿块 1个月。体格检查 :右侧腹部肋缘下有一8cm× 4cm大小的肿块 ,边界不清 ,活动度差 ,有轻度压痛。B超提示胃窦部肿块。纤维胃镜检查 ,胃窦部粘膜水肿 ,呈棕褐色 ,并有轻度糜烂 ,进镜 6 8cm处可见胃壁局限性隆起 ,中央有灶状深溃疡。活检报告炎性渗出物及纤维组织。剖腹探查发现胃窦部有一肿块 ,穿透胃壁与右侧肋缘处一个 8cm× 5cm× 4cm大小的肿块相连 ,与腹壁粘连 ,切除胃大部分及胃外肿块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 :胃小弯侧可扪及界限不清的肿块 ,与胃外长…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61岁。10年前开始经常有规律性胃脘部疼痛,嗳酸、暖气,时好时发。近1月来,胃脘部疼痛呈持续性,并有黑便,对症治疗无效。体检:发育营养中等,浅表淋巴结不肿大,上腹部有压痛,肝脾未触及。化验:血无特殊,大便隐血( )。 X线检查:入院后7天早晨空腹下作胃肠钡餐检查,发现胃窦部有向心性狭窄,蠕动波幅至狭窄处停止,但钡剂仍能通过狭窄区进入十二指肠。狭窄区由于和胃体部不完全性的重叠,虽然通过多方位的体位变换和采用各种手法,均无法显示狭窄区的粘膜纹。十二指肠球部呈畸形改变,并有激惹征象。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14.
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分析和随访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生存率,分析影响检出率的有关因素。方法对54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分化腺癌发生率在贲门部高于胃体和胃窦部(P<0.05),低分化腺癌发生率在胃窦部高于胃体和贲门部(P>0.05)。癌灶小于2cm的早期胃癌中,粘膜内癌发生率大于粘膜下癌(P<0.01)。癌灶大于2cm的早期胃癌中,粘膜下癌的发生率大于粘膜内癌(P<0.01)。5年存活率92%,10年存活率83.3%。贲门癌、胃体部癌、胃窦癌、粘膜内癌、粘膜下癌5年存活率分别为85.7%、89.5%、95%、96.5%、82.4%。高分化腺癌5年存活率94.4%,低分化腺癌5年存活率82.4%。结论早期胃癌预后好,但检出率低,提醒广大医生重视癌前病变和内镜下微小病变。  相似文献   

15.
为了阐明幽门螺杆菌在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发病地位,我们对67例Hp阳性和27例Hp阴性患者胃窦部粘膜组织学病变做了对比分析,结果发一,HP阳性粘膜病变较HP阴性者显著为重,因此认为,Hp对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发病具有重要作用、并推想,根治Hp可能会对Hp阳性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粘膜病变的好转有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报道3D腹腔镜下经浆肌层切除胃窦脂肪瘤病例1例。方法我院于2019年1月9日为1例胃脂肪瘤病人实施了3D腹腔镜下经浆肌层切除术,术前腹部CT检查提示胃窦部占位,脂肪瘤可能,大小40 mm×35 mm,无蒂,超声胃镜检查提示胃窦黏膜下隆起,脂肪瘤可能。术中切开浆肌层,未损伤胃黏膜,完整切除。结果手术顺利,术中无出血,未放置胃管,手术时间115分钟。术后病理检查:胃窦黏膜下脂肪瘤,大小3.8 cm×2.7 cm×1.7 cm,术后第2日进食流质,第3日进食半流质,术后第4日出院。结论 3D腹腔镜下经浆肌层成功切除胃窦脂肪瘤,术后恢复好。  相似文献   

17.
我院于1997年1月至2000年6月对4例早期胃癌患者行内镜下粘膜切除术,现报告如下。病例与方法  1.病例选择  行内镜下粘膜切除术的早期胃癌患者须符合下列要求:①选择局限于粘膜层的早期胃癌,病变范围<2cm;②癌前病变的切除,如重度不典型增生,平坦型隆起的腺瘤或不适应常规圈套切除的平坦型或浅凹型的痂变;③常规内镜活检难以确诊的某些病变。  2.病例情况  我院近3年共诊断早期胃癌4例。例1,男,91岁,胃镜诊断为胃窦体交界处中分化粘液腺癌(Ⅱa+Ⅱc型),病灶直径为3cm×4cm;例2,男,67岁,胃镜诊断为胃窦部中分化粘液腺…  相似文献   

18.
患者 男性,69岁,因上腹部疼痛2个月于2010年5月27日入院。入院后胃镜检查示“胃窦部巨大溃疡”。病理活检示“胃低分化腺癌”。遂于6月9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胃癌D,根治术。术中见癌肿位于胃窦部,在清扫淋巴结过程中发现胰腺上缘无肝总动脉.仔细探查后发现,肝总动脉由腹腔干发出后.向上向右走行于肝下缘的小网膜内,存在明显的走行变异:见图1。  相似文献   

19.
胃平滑肌肉瘤手术治疗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平滑肌肉瘤是源于胃平滑肌的极少见肿瘤,约占胃恶性肿瘤的1%~3%,仅次于胃癌及胃淋巴瘤。由于倾向于胶外生长,发病隐匿,在早期多无任何表现,当肿块生长过快、体积大,造成面部压迫或肿块中心缺血坏死而出现腹部包块、胃出血、幽门梗阻、发热等临床症状。胃平滑肌肉瘤好发于胃底、体部,少见于贲门、胃窦部及幽门部,故幽广]梗阻症状很少见。该肉瘤可向浆膜下或粘膜下呈膨胀及浸润性生长,形成粘膜下或浆膜下圆形或分叶状包块,周围常见假包膜。在早期肿瘤不影响胃粘膜,故消化不良症状并不多见,但发展到一定大小后常可出现粘膜溃…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 ,43岁。因上腹部隐痛不适半年 ,加重 1个月于1998年 5月 31日入院。发病后食欲减退 ,进食后腹胀 ,时有恶心 ,呕吐胃内容物。查体 :慢性病容。上腹部膨隆 ,压痛阳性 ,胃振水音阳性。血常规、癌胚抗原检查均正常。胃镜检查见胃体中部后壁有一约 3cm× 2cm大小溃疡 ,底附污苔 ,周边粘膜明显隆起 ,表面尚光滑。胃体、胃角粘膜普遍充血、水肿、肥厚 ,蠕动不佳 ,胃腔明显狭窄。诊断为胃体部癌。溃疡处病理活检为胃粘膜轻度慢性炎症 ,有早期非干酪性肉芽肿形成倾向 ,未见癌细胞。手术探查 :腹腔内无腹水。胃呈革袋状胃癌之改变 ,侵及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