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的早产猪短肠综合征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将32头早产猪按随机号码表法分成空肠回肠吻合组、空肠结肠吻合组、假手术组及空白对照组4组,每组8头小猪。空肠回肠吻合组:切除75%的小肠,保留近端空肠(占总小肠长度的10%)和远端回肠(占总小肠长度的15%),并行空肠回肠吻合;空肠结肠吻合组:切除75%的小肠,包括远端空肠(占总小肠长度的25%)、全部回肠(占总小肠长度的50%)、回盲瓣和回盲瓣以远5 cm的结肠,保留近端空肠(占总小肠长度的25%),行空肠结肠吻合;假手术组:在距回盲瓣以近25 cm处行回肠完全横断并重新吻合;空白对照组:未行手术。比较4组小猪的术后第1次排便时间、腹泻时间、PN时间、小肠长度、小肠重量、结肠重量、空肠绒毛高度和陷窝深度以及回肠绒毛高度和陷窝深度。结果与假手术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空肠回肠吻合组及空肠结肠吻合组术后21 d的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及陷窝深度均较长(P0.050),显示了充足的肠适应的解剖学证据;但空肠结肠吻合组术后依赖PN时间较空肠回肠吻合组长(P0.050),且术后21 d时,空肠结肠吻合组的小肠长度、重量以及结肠的重量均较空肠回肠吻合组低(P0.050),提示空肠结肠吻合组小肠的肠适应能力较空肠回肠吻合组低。结论空肠回肠吻合和空肠结肠吻合法建立早产猪短肠综合征模型有着不同的肠适应程度和生长情况,可用于短肠综合征的实验研究,其中以空肠回肠吻合法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
小肠出血的病因及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芮景  马毅 《临床外科杂志》1999,7(4):203-204
目的为提高小肠出血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82年6月至1998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小肠出血32例。结果病变位于十二指肠者8例,空肠者6例,回肠者17例,空回肠弥漫性病变1例,良、恶性各为50%。结论小肠出血应首选胃镜或X线钡餐检查,小肠双重气钡造影和小肠插管灌钡造影为主要诊断手段,及时剖腹探查可协助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番泻叶、大黄浓缩液加芦荟粉配合结肠气钡双重造影的临床价值,回顾采用此方法造影(治疗组,40例)和常规气钡双重造影(对照组,40例)的患者资料,对比分析两组造影后钡气排出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彻底排出者29例,大部分排出者10例,少量排出者1例,无不能排出者,总灌入量为16000ml,总排出量为14700ml,总排出率为91.9%;对照组无彻底排出者,大部分排出者11例,少量排出者17例,不能排出者12例,总灌入量为16000ml,总排出量为5400ml,总排出率为33.8%。治疗组钡气排出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不良反应比对照组轻。结果表明,番泻叶、大黄浓缩液加芦荟粉配合结肠气钡双重造影,能刺激肠道蠕动,促进肠道内注入的钡和气加速排出,大大减轻造影后的腹部不适感。  相似文献   

4.
大承气颗粒剂对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所致SIRS/MODS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观察大承气颗粒对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不足综合征(MODS)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前瞻性对照分析急性腹腔内感染的住院患者245例,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及常规治疗加用大承气颗粒剂治疗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血白细胞,氧合指数,总胆红质,血转氨酶的变化.结果:大承气颗粒治疗组的疗效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承气颗粒剂可以明显改善SIRS/MODS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脏器功能恢复,预防或减少MODS/MOF的发生,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诊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维斌  廖泉  赵玉沛 《腹部外科》2003,16(5):279-280
目的 总结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 对我院 1 983年~2 0 0 2年诊治过的 1 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6例病人均行钡餐造影检查 ,1 3例明确诊断 ;2例同时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 ;另 2例同时行血管造影 ,明确诊断 ;1 6例病人均先行内科保守治疗 ,其中 8例因治疗无效而行手术治疗 ,包括十二指肠空肠Roux en Y吻合术 5例 ,十二指肠血管前移术 2例 ,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 1例。术后病人全部随访 ,均痊愈。结论 钡餐造影、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简单、可靠的诊断手段 ,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是其有效、易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胃切除术后的并发症有RouxY滞留综合征、倾倒综合征、碱性反流性胃炎和食管炎以及胃排空延迟 ,多数由于胃和上部小肠动力功能异常所致 ,VanStieg mann和Golf采用不切断的RouxY型重建术 ,Arnow和Mori在胃、十二指肠间置入一段空肠以防十二指肠液反流和胃快速排空 ,但随访效果均不甚理想。朝鲜Chungnam国立大学医院外科Noh设计一新型重建手术 :在屈氏韧带下方 2 0cm处闭塞空肠腔 ,在其远侧 3cm处与残胃作结肠前胃空肠端侧吻合 ;在胃空肠吻合远侧 2 0cm处作一空肠十二指肠 (切端 )侧端吻合 ,用以部分排空胃内容物至十二指肠 ;在空肠十二指…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48岁。因上腹烧灼痛、反酸嗳气10年余,加重伴呕吐4天,于1989年6月26日入院。体检:腹部平软,剑突下偏右侧轻度压痛,未扪及包块。胃镜检查胃窦部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幽门梗阻。余无异常。术中见:胃窦部表浅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幽门梗阻,肝胆胰脾未见异常。回肠下段有约60cm长肠管增粗,浆膜下有大量成堆大小不等的气囊肿,气囊肿壁薄而透亮。大者直径约1.5cm,小者小米粒大。其余回肠也散在少量小米粒大小气囊肿。空肠、结肠未见异常。行溃疡旷置胃大部切除,回肠部分切除。术后病理诊断:小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以大承气颗粒剂为主要方剂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严重烧伤合并腹腔间隙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7例并发腹腔间隙综合征的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A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B组),A组10例采用以大承气颗粒剂为主要方剂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B组7例常规治疗。结果:膀胱内压、平均动脉压、尿量、便量和氧合情况等指标A组优于B组。结论:以大承气颗粒剂为主要方剂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预防和治疗烧伤后腹腔间隙综合征,降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正>小肠解剖学上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从狭义上来说小肠出血是指Treitz韧带以下的空肠和回肠出血;因十二指肠出血相对常见且可直接通过胃镜检查,故并不包括在小肠出血范围内。小肠出血为消化道系统的少见疾病,且小肠活动度大,位置多不固定,出血时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故诊断存在一定困难。随着推进式小肠镜、双气囊小肠镜、胶囊内镜、气钡双层造影、核素现象及选择性动脉造影等技术的发展,小肠出血的诊断准确性有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的价值。方法:分析1959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治疗的SMAS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主要症状为餐后上腹胀痛和频繁呕吐,呕吐物含胆汁;经CT检查结合X线钡餐造影诊断为SMAS。88例均经手术治疗,其中70例(79.5%)效果优良,痊愈出院;18例(20.5%)效果不良,又出现术前症状,术后2周~3个月再行钡餐X线造影显示十二指肠空肠吻合口通畅,十二指肠逆蠕动仍然强烈,逆蠕动顺蠕动,钡剂逆流入胃,胃扩张无力。此18例二次改行十二指肠环形引流术,术后痊愈。结论:SMAS一旦成为习惯性逆蠕动,就难以消除,即使行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解除十二指肠梗阻,临床症状也不能改善,其治疗关键是解决逆蠕动问题。采用十二指肠环形引流术能解决十二指肠内容物的引流方向,使呕吐等症状消除。  相似文献   

11.
自1997至2002年,我们采用腹腔引流灌洗治疗早期胃肠瘘27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18例,女9例,年龄35~72岁,平均43岁。吻合口瘘的原因: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口瘘3例;十二指肠残端瘘2例;右半结肠切除回肠结肠吻合口瘘7例;左半结肠切除结肠结肠吻合口瘘8例;腹部闭合损伤小肠穿孔行肠切除小肠吻合口瘘4例;全胃切除行空肠代胃术后食管空肠吻合口瘘2例;阑尾残端瘘1例。发现瘘的时间:术后第2天2例,第3天4例,第4天12例,第5天6例,第6天2例,第7天1例。2治疗方法与结果在禁饮食、持续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肿瘤侵犯十二指肠的外科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右半结肠肿瘤侵犯十二指肠患者26例,根据肿瘤浸润十二指肠程度,行十二指肠局部切除后直接修补6例、带蒂补片十二指肠浆肌层修补7例、扩大胰头十二指肠联合切除5例和姑息性手术8例。结果 6例十二指肠局部切除后直接修补者,1例术后发生修补处狭窄;7例带蒂补片修补十二指肠缺损者中,6例采用带蒂回肠瓣修补,1例采用胃浆肌层瓣修补,其中1例带蒂回肠瓣修补患者术后发生十二指肠修补处漏,经充分引流后痊愈,1例胃浆肌层瓣修补患者术后发生胃梗阻,2周后加作胃空肠吻合后康复;5例扩大胰头十二指肠联合切除者,1例围手术期因呼吸衰竭死亡;8例姑息性手术包括4例回肠横结肠侧侧吻合和4例十二指肠浸润旷置的结肠姑息性切除。结论合理的术式选择和积极的外科处理将有助于改善结肠肿瘤侵犯十二指肠患者的症状和预后。  相似文献   

13.
问题解答     
问:溃疡病在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时应注意那些问题? 答:首先要弄清屈氏韧带与空肠起始部位的关系,作好标记,勿将回肠与胃体吻合。其次,要看准屈氏韧带的位置与脊椎的关系,是偏椎体的左侧还是偏向其右侧,前者应考虑近端空肠对大弯,后者则以近端空肠对小弯为宜,以保持顺向吻合。再有,经结肠前还是结肠后的选择也要视情况而定,空肠越近屈氏韧带抗酸能力越强,故要求多做结肠后吻合,尽量缩短吻合口与屈氏韧带的距离,一般4~8cm。如果切断屈氏韧带,游离十二指肠末端,输入端的长度可为零;对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51岁。3年来上腹部经常隐痛、反酸,以胃病治疗无效,饭后呕吐,加重1个月入院。检查:腹软、上腹部可见胃型及蠕动波、胃区偏右压痛。钡餐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幽门梗阻。行胃大部切除术时,见幽门管靠十二指肠上端处前壁有2×1.6×1.1cm环形包块,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切除十二指肠肿物段后见病变肠腔呈环形狭窄致幽门梗阻,封闭十二指肠残端、作结肠前胃空肠吻合术,切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报告 例 1 男 ,42岁。 1 999年 7月入院。患者 1 0年前曾因“胃穿孔”行胃大部切除术。近 3年来反复上腹疼痛 ,腹泻 ,大便为未消化食物。体查 :极度消瘦 ,站立及行走不便。上腹部切口瘢痕 ,舟状腹 ,上腹压痛 ,未触及包块。血红蛋白 92 g/L ,总蛋白 62g/L ,钡餐、钡灌肠及胃镜均提示胃空肠横结肠瘘。术中发现胃空肠吻合口骑跨于横结肠 ,并形成内瘘 ,予以切除原吻合口及瘘管、行空肠空肠、横结肠横结肠及结肠后胃空肠吻合口术。术后痊愈出院。病理检查 :胃空肠吻合口溃疡。例 2 男 ,57岁。 1 999年 1 2月入院。 2 0年前曾行胃大…  相似文献   

16.
探讨影响袖状胃切除间置回肠的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手术治疗非肥胖性2型糖尿病疗效独立因素。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袖状胃切除间置回肠的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手术治疗非肥胖性2型糖尿病53例,分为治愈组和非治愈组,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和C肽值是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年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C肽值是预测手术治疗非肥胖性2型糖尿病的独立因素。结果表明术前年龄、糖化血红蛋白和C肽值是预测袖状胃切除间置回肠的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手术治疗非肥胖性2型糖尿病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46岁。因腹泻、排大便为所进食物原型2月余,体重下降17kg,于2003年6月2日入院。15年前曾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行胃大部切除;5年前因肠穿孔行穿孔修补术,均痊愈出院。入院查体所见:腹凹陷,右侧腹见一长约15cm的纵行手术瘢痕,肠鸣音活跃,其余无异常。胃镜检查:空肠鞍部慢性溃疡。结肠镜:距肛门40cm见一瘘口,黏膜充血糜烂,可见胆汁排出。拟诊胃结肠瘘于6月6日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胃已部分切除(毕Ⅱ式)。胃结肠无瘘口;横结肠中段与空肠输入袢(距胃肠吻合口约3cm)紧密粘连,横结肠近端扩张,肠壁水肿严重;分离粘连后,发现为结肠空肠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加减治疗肠梗阻患者疗效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2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胃肠功能指标变化(胃泌素、胃动素)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2.92%(P<0.05);观察组患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承气汤加减治疗肠梗阻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胃肠功能,促进机体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CR检测大鼠外周血及腹水中细菌DNA对空肠-空肠、回肠-回肠吻合口瘘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健康Wistar雌性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A组为假手术组;B组为空肠-空肠吻合组;C组为空肠吻合口瘘组;D组为回肠-回肠吻合组;E组为回肠吻合口瘘组。采集手术前后外周血及术后腹水,抽提DNA, 比较lacZ基因和16SrRNA基因的PCR阳性率,并观察各组的病理学情况。结果:(1)C,E组术后外周血lacZ基因PCR阳性率与B,D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C,E组术后外周血16SrRNA基因PCR阳性率显著高于B,D组(P<0.05)。(2)C,E组腹水lacZ基因和16SrRNA基因PCR阳性率均显著高于B,D组(P<0.05)。(3)C,E组腹水lacZ基因阳性率显著高于外周血(P<0.05);C,E组腹水16SrRNA基因阳性率与外周血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PCR检测术后外周血16SrRNA基因对空、回肠吻合口瘘的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2)检测术后腹水lacZ基因和16SrRNA基因对空肠-空肠、回肠-回肠吻合口瘘的早期诊断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82~1984年共收治先天性肠闭锁11例,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最早就诊为生后3天,最迟为20天。闭锁部位在回肠5例,空肠4例,十二指肠及结肠各1例。其中并发肠旋转不良1例,多发回肠闭锁及肠扭转1例。临床表现,①本组病例均有呕吐,且较频繁,吐物为奶汁或为粪水、绿水。②腹胀。9例有不同的腹胀,可见肠型。2例腹胀不明显,但于上腹可见有胃型。③胎便排出异常。本组生后无胎便排出者8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