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h~1染色体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的特殊标志,其特点为9号及22号染色体的长臂各有一段发生断裂和互相易位[t(9;22)(q34;q11)]。结果9号染色体上的abl 原瘤基因转移至22号染色体的断裂点集结区bcr 基因的5’一侧,出现一新的异常的杂交基因—bcr/abl,由此产生8.5Kb 的mRNA。在此mRNA 中bcr 的外显子b2或b3与abl 的外显子2联接成b2-a2或b3-a2。此mRNA 转译出210KD 的蛋白质(P210)有增加酪氨酸激酶活性的作用。这些分子改变与Ph~1(+)的慢粒的病理生理学有关。  相似文献   

2.
Ph~1最早见于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以下简称CML)病人,它的发现提供了探索慢粒与急性白血病关系的可能。1979年四月份伦敦白血病研究基金会召开了一次会议讨论Ph~1(+)白血病问题,摘要如下: 现已确定Ph~1为22号染色体长臂脱落移位至9号染色体上,略写为t(9+;22q~-)。Ph~1见于92%的CML,余下者,其它的移位都涉及22号染色体,部分涉及2个以上染色体,但似乎无特殊临床意义。当CML急变时,新的染色体改变可在大约80%的病人发生,包括出现2个Ph~1,额外染色体  相似文献   

3.
自1960年Nowell和Hungerford发现Ph~1染色体以来,随着分子遗传学技术的发展,对CMLPh~1染色体认识越来越深刻。通过逆行病毒肿瘤基因转化程序不仅确定原癌基因c-abl定位于9q~(34),并在CML中c-abl移到22q。长期以来一直认为该染色体是CML特殊的细胞遗传学标记。但现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也观察到Ph~1染色体。于是慢粒Ph~1染色体和急淋Ph~1染色体〔Ph~1(+)ALL〕有何区别,已成为许多学者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就近几年Ph~1(+)ALL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1975~1978年间收治的根据临床表现、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和免疫学测定,而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的43名儿童患者,在治疗前后均作了染色体检查。结果发现4例 Ph~1染色体阳性。其中,1例为 t(9q~+,22q~-)的典型易位;1例为22q~-,9号染色体正常,22号染色体缺失物质易位于6号染色体短臂;另外2例仅证实为22q~-,未能进一步明确易位的部位。各例经治疗而获缓解时,Ph~1染色体皆消失。作者将1970~1979年间文献已报道过的 Ph~1阳性的儿童急淋20例(包括上述4例在内)与年龄、性别、最初白细胞数均相仿的典型儿童急淋对照组作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患者1,男,59岁,因有出血倾向而入院。体检发现左腿有瘀斑,肝大,血象WBC 73900/μl,其中原粒细胞9%,血小板2.3×10~3/μl。骨随增生明显活跃,细胞数增多达8×10~5/μl,其中54.8%为原粒细胞。胸片示胸膜钙化,腹部CT示肝内低密度区10×8×8cm。患者2,男,76岁,因高热和周身不适而入院,体检发现面部和舌紫癜,肝大,血象WBC 2600/μl,幼稚细胞43%,血小板6.5×10~3/μl,骨髓细胞增生低下达7.1×10~4/μl,其中原粒细胞95.2%,胸片示胸膜钙化。2例均从事过近40年的造船业,按FAB分类法2例均确诊为AML-MI。经DNR,Ara-C,6-MP和Pred联合化疗,患者Ⅰ曾获CR 2月有余,后因复发死于DIC,患者2治疗无效,最后死于严重的脓毒血症,尸检除  相似文献   

6.
作者设计了L5方案治疗慢粒。该方案的构思是:早期切脾可能除去大量白血病细胞,消灭发生急变的潜在部位,避免晚期巨脾带来的合并症及脾功能亢进;在切脾之前进行的X线脾区照射可以缩小脾脏,控制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目;脾脏切除后用周期特异性药物阿糖胞苷(Ara-C)及6-鸟代嘌呤(6-TG)选择性杀灭具有增殖优势的Ph~1阳性  相似文献   

7.
ph~1染色体阳性慢粒白血病的分析慢粒白血病(CML)是一种因多能干细胞瘤样转化所致的疾病,其细胞内有一微小染色体称为Ph~1染色体,它是22号染色体和9号染色体易位的结果.正常时位于第9号染色体上的癌基因c-abl,易位至第22号染色体与一个称为bcr或phl基因的5'端并列,其分子生物学结果是异源嵌合体mRNA的转录和一个嵌合体bcr-abl蛋白质(在试管内有高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表达.尽管第9号染色体上的断裂点可发生在200KB的区域内,但第22号染色体上的断裂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14倒接受骨髓移植(BMT)的Ph~1染色体(Ph~1)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转归。14例(男6例,女8例,年龄2~48岁)中10例接受了HLA-相合(9例亲属,1例非亲属)的同种异基因BMT,4例接受了自体BMT。预处理方案为分次全身照射(TBI,12GY,13例),足叶乙甙(VP_(16),30或45mg/kg体重,14例),环磷酰胺(CY,120mg/kg体重,14例),马利兰(BU,16mg/kg体重,1例)。自体BMT均在完全缓解(CR)期(3例第一次CR,1例第二次  相似文献   

9.
目前,Ph~1阳性慢粒是一种粒系和淋巴系可能的共同祖代的多能干细胞克隆病的观点已被接受。利用新的细胞标记技术如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血清和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TdT)改善了慢粒原始细胞危象(BC)时细胞性质的描绘,并使其可能和其他白血病的原始细胞、特别是 ALL 的进行比较,已发现有些这种 ALL 的原始细胞是 Ph~1阳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12例未经治疗的ph~1阳性慢粒细胞性白血病(CML),在确诊后立即联合化疗。结果5例核型转化,其中4例Ph~1阳性细胞降至10%甚至更少。另有2例为嵌合核型,分别降至5%和零。Ph~1阳性CML的嵌合核型,是指核型正常的细胞与Ph~1阳性细胞的结合。据认为,病程中出现这种核型为预后改善,与马利兰治疗有关。某些病例伴一时性骨髓增生不良。这些少数病例中,曾有记载生存期特别长的病例。本组研究的12例,Ph~1阳性细胞除2例分别为50%及95%外,余全为100%。作者采用下列联合化疗:首先给6个疗程化疗,每疗程间歇2~3周。第1天用阿霉素(Doxorubicin)(60mg/m~2)及VCR(1.5mg/m~2);第1~7天用Ara-C(50~100mg/m~2)及6TG(8mg/m~2)。有2例在第1疗程的第7天  相似文献   

11.
Ph~1染色体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多能干细胞的克隆标志。但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中也发现有Ph~1染色体,约占1~3%,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约占2~5%,在成人ALL中可达17~25%。急性白血病(AL)中发现Ph~1染色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就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更多的证据表明基质有调节造血作用的重要功能,从而激起人们研究基质对正常和病理造血作用的新兴趣。作者对六例Ph~1阳性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的骨髓基质成分进行了细胞遗传学的研究,发现所有被检纤维母细胞集落中,既无标记染色体,又无其他染色体异常。这表明,此种集落的前体(培养中的空斑形成单位plaque-forming units in culture)并非与巨噬细胞在内的造血成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1960年,Nowell 和 Hungerford 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病人的骨髓细胞中,首先发现 Ph~1染色体。随着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技术的发展,对 CML 的认识愈来愈深入;不但确定了传统的 Ph~1是 t(9;22)(q~(34.1);q~(11.2))的结果,而且 DNA 分子杂交技术还证明了,位于9q~(34)的原癌基因 c-abl,在 Ph~1易位中恒定受累,并在 CML 的发生学上越着重要作用。这样,更激起了人们对是否所有 CML病侧都存在 Ph~1染色体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文就近几年来有关 CML 中 Ph~1 的一些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Ph~1阴性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迄今只报道过原粒细胞性急变。作者首次报告1例Ph~1阴性的慢粒发生淋巴样原始细胞危象,且原始细胞为不纯一的群体。患者男性,55岁,因疲劳,体重下降和气短3个月入院。体检示苍白貌,肝大6cm,脾大20cm。血红蛋白8.4g,白细胞264,000,白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为0,髓象示显著的粒系增生,中性粒细胞和中幼粒占优势,原始细胞<5%。染色体分析(包括G带)示正常男性核型,未见ph~1异常。根据上述临床特点、血象、髓象和染色体所见,本例确诊为Ph~1阴性的慢粒。给予小剂量马利兰治疗,1年后白细胞降至9300,脾缩小至肋下3cm。确诊14个月后发生首次急变。骨  相似文献   

15.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慢性恶性增殖性疾病。据大量资料证实,慢粒患者约90%为Ph~1染色体阳性,因此Ph~1染色体已成为慢粒所特有的标记染色体,可作为协助诊断慢粒的标准之一。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是国外近几年建立起来的检测物理、化学、病毒等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23岁.以左上腹痛十天来院就诊.自述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隐痛不适,呈阵发性,不放射;畏寒、发热、乏力、纳差、消瘦,活动后胸闷、气短.查体:消耗性病容,口唇苍白,体温:38℃,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5/10kPa,巩膜无黄染,无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腹平坦,无肠型,无肌紧张,左上腹压痛(+),肝肋下未及.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41岁。因黑便、乏力入院。体检苍白,脾肋下2cm。WBC19×10~9/L,分类见中性中幼及晚幼粒细胞和原始细胞13%,Hb 88g/L,Plt 463×10~9/L。骨髓检查示70%的M_2原粒细胞。单克隆抗体示粒细胞/B淋巴细胞混合性表型。采用柔红霉素和阿糖胞苷诱导获得完全缓解。诱导期DNA分析示bcr重排构型,符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  相似文献   

18.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tlte myeloid leukaemia,AML)是成人较常见白血病类型,现代诱导化疗治疗的完全缓解率达到65%~70%以上,以大剂量阿糖胞苷(cytarabine)为代表的强烈化疗巩固可进一步降低白血病细胞负荷,但仍无法彻底清除微小残留病变(MRD),除个别类型白血病如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以外,AML1-ETO阳性AML等多数疾病存在复发可能.  相似文献   

19.
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一种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是以骨髓中原始、幼稚淋巴细胞增多为特征的急性白血病。其中,细胞遗传学改变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项独立的预后因素。本科近期收治了1例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患儿,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儿,男,4岁3个月,2016年6月7日因间断乏力,伴腹  相似文献   

20.
有关AML 强化化疗病人肝脾脓肿的发生率文献中尚未见报道。为确定这种并发症发生率,评价其临床与实验室特点,作者对55例AML 强化化疗病例进行了前瞻性研究。本组均为成年患者,57例采用正定霉素(45mg/m~2/d。1~3天)及Ara-C(200mg/m~2/d,1~7天)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