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金双岐联合思密达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将确诊的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金双岐和思密达.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及平均治疗天数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金双岐联合思密达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疗效肯定,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苏营 《微创医学》2004,23(5):607
目的观察整肠生、茵栀黄联合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茵栀黄注射液静滴,治疗组加服整肠生,疗程5 d.结果治疗组显效41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12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65%,两组显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6.65,P<0.01);总有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χ2=14.6,P<0.01).结论整肠生、茵栀黄联合治疗母乳性黄疸疗效满意,方便安全,无副作用,为较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思密达对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 治疗组 (2 2例 )应用思密达进行治疗 ,对照组(2 0例 )进行一般治疗或停乳。结果 治疗组 2 2例均显效 (10 0 .0 % ) ,对照组显效 3例 (15 .0 % )、有效 11例(5 5 .0 % ) ;黄疸好转及消退时间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思密达是治疗母乳性黄疸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4.
李杰  唐晓燕  兰琳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23):1072-1073
目的观察贝飞达联合思密达治疗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母乳性黄疸诊断标准的患儿9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对照组46例。2组均停母乳喂养,对照组采用苯巴比妥,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贝飞达及思密达口服,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48.9%,总有效率91.4%,对照组显效率28.2%,总有效率65.2%,2组比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贝飞达联合思密达治疗母乳性黄疸,安全有效,能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本文分析我院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临床资料,探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母乳性黄疸患儿134例,患儿出生20~40天,病程均超过2周,所选患儿的喂养方式均为母乳,将患儿平均分为两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儿在出身体重、胎龄、就诊年龄、就诊血清胆红素浓度等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 观察组患儿经过7天的治疗后,治愈45例(67.16%)、显效18例(26.87%)、有效4例(5.97%),无效0例(0.00%),总有效率100%,与对照组相比,痊愈率、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讨论茵栀黄口服液能够有效抑制母乳性黄疸患儿的临床症状,有效控制患儿的胆红素含量,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思密达与妈咪爱散剂联合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对收治的 5 6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患儿 ,随机分成治疗组 3 0例 ,对照组 (常规黄疸药物治疗 ) 2 6例 ,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 ,显效 19例 ( 63 3 % ) ;对照组 ,显效 6例( 2 3 1% )。经统计学分析 ,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思密达和妈咪爱散剂联合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效果满意 ,且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7.
邵红娟 《海南医学》2007,18(1):89-89,97
目的 观察金双歧与思密达联合治疗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90例母乳性黄疸随机分为治疗组(n=50)与对照组(n=40),治疗组接受金双歧加思密达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蓝光加鲁米那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分别为(41.15±12.33)μmol/L与(44.43±13.68)μmol/L,两组患儿治愈时间分别为(4.7±1.5)天与(4.3±1.2)天,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两组患儿均未见严重副作用.结论 金双歧与思密达联合治疗母乳性黄疸治疗方便,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8.
覃萍 《右江医学》2007,35(5):535-536
目的探讨"金双岐"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4例正常分娩的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保暖、供给充足的水分、母乳喂养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金双岐"。观察治疗7天内黄疸消退情况、住院天数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黄疸消退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结论"金双岐"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消退疗效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灌肠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母乳性黄疸诊断的患儿76例,按1:1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予茵陈蒿汤灌肠,对照组喂葡萄糖水及增加喂奶次.2组均不停母乳.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9%,对照组显效率71%,2组疗效比较,P<0.01;治疗组在降低胆红素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茵陈蒿汤灌肠治疗母乳性黄疸安全、方便,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母乳中胃动素、胃泌素、生长抑素对新生儿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影响。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63例生后6d内的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血中及其母亲乳汁中的胃动素(MTL)、胃泌素(GAS)和生长抑素(SS)浓度进行测定,并与39例生后6d内的正常新生儿进行对照。结果:母乳性黄疸患儿血中及其母亲乳汁中MTL、GAS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01);患儿血中SS水平(47.5±18.6)ng/L虽低于正常对照组(51.4±22.8)ng/L,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患儿母亲乳汁中SS水平(31.9±11.7)ng/L则高于正常对照组(28.9±9.7)ng/L,但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母乳中MTL、GAS偏低,外源性胃肠激素的摄入减少可能是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血中MTL、GAS水平偏低及发生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石红  石丽霞  刘文艳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5):1116-1117
目的探讨金双歧联合蒙脱石散辅助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母乳性黄疸患儿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金双歧和蒙脱石散,观察2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金双歧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母乳性黄疸简便、安全、经济、适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思密达、妈咪爱联合使用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效果。方法:将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思密达、妈咪爱治疗组(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对两组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及治愈天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愈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思密达、妈咪联合使用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疗效显著,且服用方便,可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苏晓谦  蒋晓梅 《当代医学》2011,17(18):58-59
目的观察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探讨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70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以下两组,对照组(n=28)患儿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n=42)患儿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蓝光照射、口服妈咪爱辅助治疗,检测患儿日均胆红素下降幅度,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胆红素均下降,对照组患儿的胆红素每日平均下降幅度明显大于观察组,黄染消退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5d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显效22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95.2%(40/42),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75.0%(21/28),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主要表现为生后2~5d出现黄疸且不退,主要是巩膜、皮肤出现黄染,无其他全身症状,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有效方案为药物治疗加上蓝光照射、口服妈咪爱辅助治疗,可显著加速胆红素的分解、排泄过程,无明显毒副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母乳性黄疸是指与母乳喂养有关的特发性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黄疸之一,近来报道发病率高达30%,临床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母乳性黄疸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由于未结合胆红素的神经毒性,特别是早发型患儿血脑屏障发育不成熟,未结合胆红素易透过血脑屏障造成中枢神经损伤,导致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碳酸氢钠联合金双歧和思密达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将90例母乳性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两组均接受传统光疗,并喂服金双歧和思密达,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静脉输入碳酸氢钠,观察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结果 两组患儿临床黄疸消退时间比较及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测定结果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碳酸氢钠联合金双歧和思密达佐治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治疗方便、经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6.
苏营 《医学文选》2004,23(5):607-607
目的观察整肠生、茵栀黄联合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茵栀黄注射液静滴,治疗组加服整肠生,疗程5d。结果治疗组显效41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12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65%,两组显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6.65,P<0.01);总有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X^2=14.6,P<0.01)。结论整肠生、茵栀黄联合治疗母乳性黄疸疗效满意,方便安全,无副作用,为较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口服金双岐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 方法 将4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传统药物治疗,治疗组为金双岐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每天监测经皮胆红素(TCB),比较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情况. 结果治疗组黄疸消退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金双岐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可行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思密达对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22例)应用思密达进行治疗,对照组(20例)进行一般治疗或停乳。结果治疗组22例均显效(100.0%),对照组显效3例(15.0%)、有效11例(55.0%);黄疸好转及消退时间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思密达是治疗母乳性黄疸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与蓝光照射治疗迟发型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4年2月我院门诊收治母乳性黄疸患儿164例。根据患儿家属意愿,治疗上分为单纯停止母乳改配方奶粉组(对照组)50例、茵栀黄口服液组(茵栀黄组)58例和蓝光照射组(蓝光组)56例。治疗后3 d和1周分别抽血复查总胆红素水平。结果对照组、茵栀黄组和蓝光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及1周时,茵栀黄组与蓝光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茵栀黄组与蓝光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茵栀黄组和蓝光组黄疸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暂停母乳喂养的基础上,采用茵栀黄口服液和蓝光治疗新生儿迟发型母乳性黄疸疗效确切。由于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一定风险,推荐优先选用茵栀黄口服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对47例母乳性黄疸婴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72h后47例母乳性黄疸均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达50%以上者有40例,占85.1%,黄疸消退时间为生后2周~8周。无核黄疸发生。结论对早发型和迟发型母乳性黄疸采取不同治疗措施,均联合应用思密达口服安全有效,黄疸迅速减轻或消退或迅速下降50%以上。本病治疗简便,临床经过及预后均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