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中脑利钠肽(BNP)浓度与老年心力衰竭心功能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96例老年心脏病住院患者根据有无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分为心衰组60例和非心衰组(对照组)36例。入院后用荧光免疫法测定患者全血BNP浓度;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袖缩短率(FS)、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应用Devereux公式计算左心室重量(LVM)和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观察BNP与LVEF、FS、LVEDD、LVM、LVMI的相关性。结果BNP浓度心衰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BNP浓度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升高,各心衰组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NP与超声心动图指标有很好的相关性,与LVEF及FS呈负相关(r=-0.59,r=-0.57,P<0.01),与LVEDD呈正相关(r=0.57,P<0.01),与LVMI呈正相关(r=0.45,P<0.01)。结论BNP浓度可作为诊断心衰及反映心功能状态的指标,并与心脏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 (Galectin-3,Gal-3)浓度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以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内科4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心衰组,同期4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清Gal-3、BNP浓度,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D).结果:心衰组血清Gal-3、BN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心衰组患者血清Gal-3浓度与BNP、NYHA心功能分级、LVEDD呈正相关关系(P<0.01),与LVEF呈负相关关系(P<0.01).Gal-3诊断慢性心衰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2(P<0.01).结论:血清Gal-3参与了慢性心衰的发生发展进程,对慢性心衰的临床诊断和危险分层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中N-端脑钠肽前体的变化和意义。方法:将受试对象分为心力衰竭组和非心力衰竭组,选择我院收治的心功能II级7例、IV级8例(心功能按NYHA的标准分级)共15例为心衰组,无器质性心脏病者10例为非心衰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患者血浆NT-Ppro BNP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心衰组患者血浆NT-Pro BNP水平显著高于非心衰组,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心功能IV级组患者血浆NT-Ppro BNP水平显著高于心功能II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NT-Ppro BNP可作为判断患者是否有心功能不全,左心室功能受损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13例冠心病心衰患者,其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及30例正常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B型钠尿肽(BN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BNP和MMP-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5)。BNP和MMP-2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NP及MMP-2水平与心衰严重程度明显相关,检测血清BNP及MMP-2,有助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和心衰程度评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四逆汤抗心力衰竭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用W 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四逆汤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均采用尾静脉注射盐酸阿霉素(ADR)损伤大鼠心肌致心力衰竭,各组分别药治疗后,测定大鼠血清中脑钠素(BNP)、白介素-6(IL-6)水平,并应用光镜观察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心衰模型组大鼠血清BNP及IL-6水平升高;与心衰模型组比较,使用四逆汤及卡托普利均能降低心衰模型大鼠BNP及IL-6水平(P<0.05);光镜结果显示四逆汤组心肌细胞损伤度明显轻于天心衰模型组。结论:四逆汤能显著改善心功能、减轻心衰症状,调节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与心功能分级、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相关性,探讨Gal-3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和健康体检者200例,并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心衰程度分为NYHA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检测各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血尿素氮、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HbA1c)、BNP、Gal-3以及心脏彩超测定LVEF。结果: 慢性心衰组血清Gal-3水平\[(34.88±11.86)μ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5.67±6.20)μg/L,P<0.01\]。在慢性心衰组,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升高,血清Gal 3水平也显著升高(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Gal-3与BNP(r=0.504,P<0.01)、NYHA心功能分级(r=0.756,P<0.01)正相关,与LVEF(r=-0.678,P<0.01)负相关。ROC曲线显示血清Gal 3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诊断价值(AUC= 0.792, P<0.01),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最佳Gal-3水平为18 μg/L。结论: 心衰患者血清Gal-3水平明显升高,且与心功能分级相关,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陕西医学杂志》2017,(5):602-604
目的:探讨米力农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6)与对照组(n=36),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米力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超声心动图、血清NT-pro BNP)及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较对照组(75.00%)明显升高,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LVEF在两组患者均获得了明显升高LVEDd及血清NT-pro BNP水平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血清hs-CRP、TNF-α及IL-6水平在两组患者均降低明显,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使用米力农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清脑钠肽(BNP)水平与心衰程度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循环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2例,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4组,心功能Ⅰ级(NYHAⅠ组,23例)、心功能Ⅱ级(NYHAⅡ组,23例)、心功能Ⅲ级(NYHAⅢ组,23例)、心功能Ⅳ级(NYHAⅣ组,23例),予强心、利尿、扩血管、降压常规对症治疗,加用黄芪注射液,50 m L加入100 m 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中BNP水平,分析与心衰程度的关系。结果:1治疗前,按照NYHA分级从Ⅰ~Ⅳ级,BNP水平逐渐升高,且各心衰级别的BNP水平相比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治疗后,各级心衰患者BNP水平明显下降,但从NYHAⅠ到Ⅳ级BNP水平逐渐升高,且各心衰级别的BNP水平相比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黄芪注射液治疗后心衰患者血清BNP水平在不同程度心衰与心功能级别呈正相关(n=136,R=0.9727,P0.001)。结论:黄芪注射液能够明显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清BNP水平,改善心功能,但无法完全恢复心功能,治疗后患者外周血血清BNP水平与心衰程度呈正相关。黄芪注射液对早期心衰治疗效果较好,对心衰程度越高者疗效越差。  相似文献   

9.
B型利钠肽对心力衰竭诊断和心功能分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B型利钠肽(BNP)对心功能的评价及其在诊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初步应用。方法测定87例心力衰竭(心衰)病人血液BNP水平、心脏彩超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对心功能与BNP水平和LVEF的关系进行观察分析。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方案对心衰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心衰诊断以临床医生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客观检查等作出的综合判断为金标准。再根据LVEF将心衰患者分为3组。结果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BNP水平上升明显,NYHAⅠ~Ⅳ级患者血BNP水平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随着LVEF降低,BNP升高,3组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BNP可以客观准确评价心功能,可作为临床诊断心衰的实验室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38例正常人(对照组)及9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IL-6、Hs-CRP和TNF-α水平,同时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质量指数,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不同心功能分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IL-6、Hs-CRP和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Hs-CRP和TNF-α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与左心室质量指数呈正相关(P<0.01).结论 血清IL-6、Hs-CRP和TNF-α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左心室功能衰竭诊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在心力衰竭诊断价值中的评估.方法 选择心力衰竭患者200人,测量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与临床评估心衰,通过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标准及超心动图测量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与对照组51例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BNP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程度加重升高,较好的反映左室功能可做为心力衰竭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温心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10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西医治疗组(对照组)和常规西医+温心汤治疗组(观察组),每组54例,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参数和血清BNP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参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心脏指数(C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N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BNP水平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心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明显疗效,可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体内血清BNP的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miRNA及BNP在男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衰患者中的表达及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男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衰患者为A组,同时期的80例男性心衰患者为B组,同时期80名健康男性为C组。检测并比较三组的血清miRNA指标(miR-222、miR-21及miR-208a)及BNP表达水平,同时比较A组中不同心功能分级者的表达水平,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上述检测指标与男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衰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A组的血清miRNA指标及BNP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及C组,B组的血清miRNA指标及BNP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不同心功能分级者的血清miR-222、miR-21、miR-208a及BNP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分级较高的血清miRNA指标及BNP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分级较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显示,miRNA指标(miR-222、miR-21及miR-208a)及BNP均与男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衰患者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miRNA及BNP在男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衰患者中呈现高表达,且与心功能分级有密切的关系,具有较高的检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患者血脑钠肽(BNP)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左心室功能等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MEIA法测定50例CHF患者BNP的水平,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其左心室功能。结果:心力衰竭组总体BNP水平较非心力衰竭组显著升高(P<0.01),BNP水平随着纽约心脏病心功能分级程度的加重而明显增加。结论:血浆BNP能较好地反映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对于病情的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测半乳糖凝集素-3(Gal-3)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08例,按纽约心功能分级分成三组(Ⅱ、Ⅲ、Ⅳ级),键康对照组30例,所有病例均行心脏彩超检查,抽血检测Gal-3、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及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结果心衰组的Gal-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Gal-3水平与NT.proBNP、IL-6呈正相关;Gal-3水平与左心室直径(LVD)、左室射血分数(LVEF)不相关。结论心衰患者血清Gal-3水平明显增高,升高水平与心衰程度显著相关;Gal.3可能作为心衰的新生化标志物,联合NT-proBNP可提高对心衰的诊断及其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心力衰竭患者血循环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以及培哚普利治疗组对上述细胞因子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30例健康人(对照组)和60例心力衰竭患者血清IL-6、IL-8和TNF-α浓度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衰组随机分为培哚普利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分别检测治疗前后炎性因子的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心力衰竭患者血清IL-8、IL-6和TNF-α浓度明显升高,并随心力衰竭的程度加重而增加,培哚普利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因子浓度明显下降。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IL-6、IL-8和TNF-α浓度明显升高,培哚普利可抑制心力衰竭患者细胞因子的生成,并与心功能呈负相关,抗炎作用可能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改善心衰患者预后的又一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脂联素(APN)水平与脑钠肽(BNP)及心衰超声指数的相关性,评价APN判断心功能状态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心衰组与健康对照组的血清APN及BNP水平,并计算两组患者的心衰超声指数.结果 CHF患者血清APN和BNP水平及超声指数均高于对照组;NYHA Ⅳ患者血清APN和BNP水平明显高于NYHA Ⅱ~Ⅲ患者;APN与BNP及超声指数均呈正相关.结论 CHF患者APN和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随着心功能恶化而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8.
梁国钦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0):1681+1683
目的:探讨脑利钠肽(BNP)水平变化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冶的35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及同期收治的以呼吸困难为主诉并排除心脏疾病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BNP水平,评价BNP水平与心功能状况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结果:CHF组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CHF NYHA心功能分级越高,BNP水平越高,各亚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BNP水平能较好的反应左心室的功能状态,对CHF者的诊断、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吴颖  严卫国 《求医问药》2014,(17):43-44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脑钠肽的水平与其心功能的相关性,评价BNP指标在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心内科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心衰组,将60例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设为健康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受试者血浆BNP的水平,采用心脏彩色超声测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其血浆BNP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心衰组患者血浆BNP的平均水平为(960.45±219.80)ng/L,健康组受试者血浆BNP的平均水平为(64.45±19.80)ng/L,心衰组患者血浆BNP的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受试者,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心衰组患者血浆BNP的水平可随着其心功能NYHA分级的增加而增高,呈正相关。心衰组患者中心功能NYHA分级为Ⅱ级、Ⅲ级、Ⅳ级患者血浆BNP的水平相比较差异显著(r=0.72,P<0.05),有统计学意义。心衰组患者左室射血的分数可随着其心功能NYHA分级的增加而下降,呈负相关。心衰组患者中心功能NYHA分级为Ⅱ级、Ⅲ级、Ⅳ级患者左室射血的分数相比较差异显著(r=-0.56,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浆BNP检测的方法简便、可重复性好,可用于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及心功能分级,预测其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心力衰竭患者BNP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心力衰竭患者80例及对照组23例空腹血清BNP、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心力衰竭组BNP水平随心功能NYHA(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分级的加重而增高。心衰患者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87,P<0.01),与LVEDD呈正相关(r=0.79,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能较好地反映心功能状况,对心衰患者的诊断、病情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