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植入术(PTIBS)术后近期并发症特点、原因分析及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5年8月对206例我科收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总结并发症发生原因和治疗方法。结果主要并发症为胆道感染、出血、支架放置部位不良、支架纵向压缩等,相应给予抗感染、止血、追加置入支架等。结论通过对各种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分析,积极防治并发症,明显提高治疗成功率及患者获益率,大大降低了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2.
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三明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施行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共置入12枚支架,其中2例胆道多段狭窄置入2枚支架,国产自扩式金属内支架10枚。10例均先行外引流3~7d后再植入支架。有6例肝门部病变在右肝内胆管置入支架后,黄疸症状改善不明显,行左肝管穿刺外引流后黄疸消退。本组支架置入技术成功率100%。结论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相比外科姑息性胆肠吻合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操作容易,创伤小,更容易为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3.
沈琼  余艳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0):1579-1581
目的 探讨胆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MOJ)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十二指肠镜下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治疗MOJ患者36例,给予围手术期精心心理护理、病情观察、术中配合、术后康复指导及出院后的随访.结果 36例患者成功置入胆道支架38枚,所有患者手术依从性好,手术成功率100%.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KP)术后1周较术前显著下降(均P<0.05),术后1个月较术后1周也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围手术期给予胆管支架置入术治疗的MOJ患者积极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对于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因素,提高治疗依从性以及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等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祝勇  朱卫  陈素明 《江西医药》2011,46(7):662-663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PTCD)及胆管内支架置入术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分别行PTCD及胆管支架置入术。结果显效10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有率为90.1%,并发症发生率为24.2%,生活质量提高明显。结论 PTCD及内支架置入术在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上临床应用价值显著,能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徐满珍  梅华  祝强华 《江西医药》2014,(10):1040-1042
目的:观察经皮肝胆外引流联合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51例经CT及MRI诊断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性经皮肝胆管外引流联合内支架植入术,术后总胆红素下降至<70μmmol/L后给予盐酸吉西他滨或卡陪他滨或两药联合化疗2-6周期,观察近期疗效及生存率。结果51例均外引流成功,并成功植入胆道支架,术前血清总胆红素(226.27±45.95)mmol/L,术后7d、14d及21d总胆红素分别下降为(118.55±32.52)、(90.18±14.3)和(48.58±11.61)mmol/L,后经化疗2-6周期后肿瘤部分缓解27例,稳定11例,总有效率为74.5%,1,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是65%、27%;中位生存期14.3个月,无治疗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 PTCD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进行减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联合化疗控制肿瘤,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其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
王胜 《黑龙江医药》2002,15(5):413-413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由各种恶性肿瘤引起的不同部位的胆管狭窄或闭塞,而致临床上产生黄疸的一组病例。其被发现时多已晚期,能做外科根治术的也仅占7%左右,姑息性分流术也仅适用于19%的病例。且外科分流术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病死率相当高。自1974年国外开始采用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缓解恶性梗阻性黄疸以来,已成为对该病姑息治疗的一种常用方法,使无法行旁路分流术的病人亦获得减黄的治疗机会,但它存在着携带引流袋及引流瓶的缺点。给病人带来心理和生活方面的负担,病人因引流损失大量胆汁,导致消化不良征候群等缺点。80年代后期,金属内支架(金属内涵管)的问世,解决了胆道内支架长期放置的问题。由于金属内支架组织相容性好,不易被胆汁阻塞,可长期保持通畅,不易脱落,且操作简单,置放途径灵活,病人痛苦小  相似文献   

7.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胆道金属内支架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对80例恶性胆管梗阻患者选择适当的胆管穿刺,成功后利用导丝引导置入胆管支架。术前术后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及碱性磷酸酶。结果术后造影所有病例胆道均开通,术后2周TBIL由36~410mol/L降至16.2~53.8mol/L,较术前有明显下降,AKP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结论经皮肝穿刺置入内支架是缓解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创伤小,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制多头胆管内支架管在胆囊癌合并黄疸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6例胆囊癌合并黄疸患者行自制多头胆管内支架管置入术,术后观察肝功能相关指标变化并进行随访。结果置入自制多头胆管内支架管后,复查患者肝功相关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等均有明显下降;21例获随访患者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7个月,最长生存27个月。结论多头胆道内支架管置入术能很好的解除晚期胆囊癌患者的胆道梗阻,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并有效的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指由原发性胆管癌、壶腹癌和胰腺癌或肝癌或其它部位癌肿淋巴结转移压迫胆道而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合理的姑息治疗可以解除梗阻性黄疸所致的肝损害和造成的全身性影响,延长病人的生命,改善其生命质量。经内镜置支架为恶性梗阻性黄疸姑息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近年来逐渐受到医患的欢迎。本文就经内镜置支架治疗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ERDB)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对比56例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及术后临床症状及检查指标。结果 5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在ERDB后自觉症状均明显改善,并且血清胆红素及转氨酶明显下降。结论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对于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患者来说是简便、安全、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赵露  庞勇  刘丹青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8):2807-2808
目的 探讨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术结合腺苷蛋氨酸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单纯胆道支架植入术,观察组行胆道支架植入术加腺苷蛋氨酸静脉滴注.分别观察两组肝功能和C反应蛋白情况.结果 观察组肝功能指标和C反应蛋白指数情况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胆道支架植入术结合腺苷蛋氨酸静滴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疗效可靠,其机制可能与腺苷蛋氨酸可以修复细胞膜流动性,修复肝细胞;并促进谷胱甘肽合成,清除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12.
左右肝管受累的梗阻性黄疸支架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敏 《河北医药》2008,30(10):1485-1487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经皮经肝穿和内镜对左右肝管均受累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内支架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5例均为左右肝管均受累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穿刺入右侧肝管,充分胆道内外引流后,通过内镜将"Y"型支架的一支植入左肝管、肝总管(有的可能达其下的胆管),利用右侧的引流通道将"Y"型支架的另一支在左右肝管分叉穿入支架植入右肝管和肝总管.共置入支架25枚,均为自膨式裸支架.结果 25例患者中,手术成功率达100%,3例胰腺癌术后3个月内死于衰竭,2例支架置入后分别于5、7个月复发黄疸,因患者体质较差,进行了单纯的外引流,2个月内死亡.11例支架植入后均在1年内死亡,但未再出现胆管梗阻.支架植入后生存期2.5~26个月(平均11.5个月).均获得满意的减黄效果.结论 联合应用内镜下和经皮经肝穿内支架治疗左右肝管均受累的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的姑息性疗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0例接受PTCD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术前,术后的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并发症.结果:46例患者黄疸明显减退,腹胀缓解,肝功能改善.食欲提高;4例患者黄疸减退较慢.结论:PTCD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姑息性治疗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安全等优点,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基础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UG-PTCD)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利弊因素,以便切实有效地改进操作过程,以期提高UG-PTCD的成功率及时有效减少患者痛苦。方法:梗阻性黄疸疾病33例,均采用超声引导的PTCD术治疗。结果:PTCD术穿刺1次成功32例,2次成功1例,无失败,无显著并发症发生。结论:UG-PTCD术是一种比较安全、简便、经济、可靠的治疗梗阻性黄疸的姑息性方法,可以取代X线下引导的PTCD。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和分析老年人恶性胆道梗阻经皮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院介入病房收治的大于70岁的患有恶性胆道梗阻的老年人患者98例,其中60例接受PTCD,38例接受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包括15例分两步先行外引流术后择期行支架植入术。结果:27例发生并发症,死亡3例。除死亡患者外,患者黄疸均不同程度减轻,胆红素指标明显好转。结论:老年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经皮介入治疗是姑息减黄比较安全的方法,围术期积极处理极为重要,可以明显减低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顺式阿曲库铵(Cisa)应用于阻塞性黄疸患者麻醉时的肌松效应和安全性。方法 40例阻塞性黄疸伴肝功能不全手术患者均分为Ⅰ组(Cisa,2×ED95)和Ⅱ组(Cisa,3×ED95);对照组为上腹部手术患者40例,均分为Ⅲ组(Cisa,2×ED95)和Ⅳ组(Cisa,3×ED95)。采用4个成串刺激(TOF)刺激前臂尺神经,记录各组肌肉松弛效应参数和注射Cisa前后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插管条件。术中TOF第一个颤搐反应的高度(T1)10%恢复时,补充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05 mg/kg,记录术中5次追加顺式阿曲库铵临床有效作用时间(S1、S2、S3、S4、S5)。麻醉维持采用间断静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6~8 ml.kg-1.h-1及瑞芬太尼0.1~0.2μg.kg-1.min-1泵注。术毕观察并记录各组肌松恢复情况。结果Ⅰ、Ⅲ组的肌松参数与Ⅱ、Ⅳ组相仿。与Ⅰ、Ⅲ组比较,Ⅱ、Ⅳ组插管条件为优的比率较高,起效时间较短,诱导剂量临床有效作用时间较长(P<0.05)。结论 Cisa可以安全用于阻塞性黄疸患者的麻醉。麻醉诱导用3×ED95剂量Cisa的肌松效果比2×ED95更好。  相似文献   

17.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临床上较为难治的一组疾病,对机体损害严重,且近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态势,引起国内外广泛重视;现临床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分为姑息性外科手术治疗、内镜治疗,及ERCP与PTCD治疗,及从而衍生出的一些新型治疗方法。临床上应根据病情、适应证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进而为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提出一个合理、个体、规范模式,使每一位患者得到最大利益。本研究将对有关现状及发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系统评估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术后发生胆系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检索建库至2022年4月期间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CBM、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有关资料进行筛选和提取。利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估,利用RevMan5.3软件对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的6篇文献均为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237例,对照组58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PTCD术后发生胆系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既往胆道手术史、术前肝功能C级、胆道外引流留置>1个月、胆道再狭窄,对应OR值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4.42(2.31~8.46)、11.62(5.22~25.84)、8.39(5.17~13.641)、8.07(1.86~34.98),“年龄≥60岁”因素无统计学意义,“胆道梗阻位置”因素存在争议。结论 既往胆道手术史、术前肝功能C级、胆道外引流留置>1个月、胆道再狭窄是术后发生胆系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年龄因素和胆道梗阻位置因素对于术后发生胆系感染的预测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医护人员应对以上因素予以重点关注,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以减少术后胆系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老年人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特点,探讨围手术期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1年—2006年手术治疗的老年人梗阻性黄疸167例,其中胆石病94例,恶性肿瘤73例。结果:胆石病治愈65例,出现并发症29例;恶性肿瘤术后生存期3~6个月30例,7~12个月20例,12~24个月13例,24~36个月10例,平均生存期12.5个月,无手术死亡。结论:老年人梗阻性黄疸的术后并发症与术前体质基础有关,积极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可以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术期营养支持中发挥的作用,为营养支持在围术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临床药师应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对1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术前营养风险筛查,并制订营养支持计划。根据病情变化,对围术期营养支持方案进行调整,将30%长链脂肪乳剂250 ml调整为20%中/长链脂肪乳剂250 ml,同时加用经口肠内营养补充剂,并对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结果 患者于围术期内由肠外营养支持过渡至肠内营养支持,手术创伤恢复较好,无并发症发生,黄疸情况较前改善。结论 临床药师应协助医师制订和调整营养支持方案,加强药学监护,改善患者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